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福耀玻璃的美国工厂成功了吗?为什么?

网友发布 2022-07-30 10:30 · 头闻号创业故事

“许多人请我担任首席执行官。最近有个公司要调动。我说我想活下去。别让我当CEO。我太累了,因为我的责任感。做企业家很累。既然答应了,就要承担。”说这话的人叫刘晓志,坐标是上海大学路,时间是2019年10月的某一天。

刘晓志职业经理人多年,从德尔福上海公司CEO到通用汽车台湾省公司CEO再到NeotekCEO和福耀玻璃CEO。

十年前,刘晓志不想继续,想为自己的理想做点什么。53岁的她在复旦大学旁的大学路创办了雅仕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她给自己定下的新坐标是,摆脱“高级农民工”身份的制约,成为汽车生态圈的“超链接”:打造生态圈,90%的技术成果共享,剩下的10%自主打造个性化产品,发挥协同效应。

问题是,如何链接,如何产生协同效应?刘晓志的最新动作是,与学会工场合作成立了一个“精密制造私董会”小组,邀请15名左右的精密制造圈创业者聚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让创业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协同”之路。她扮演“被学习者”的角色,愿意充当“催化剂”。

NVC照明警告

2019年10月27日,领先工场第八届企业家私董会年会上有一场主题为“智能制造:汽车行业优秀实践”的分论坛。刘晓志给近百位汽车生态圈的创业者做了演讲。

她用了一页的PPT讲“NVC照明的兴衰”。2019年8月11日,美国投资公司KKR以不到8亿美元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照明公司。一度被飞利浦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的NVC照明,市值超过250亿元。创始人吴长江被公司开除并入狱,但诉讼仍悬而未决。

“我是NVC最有价值的资产。”这是吴长江的话。对此,刘晓志也有一句话:“企业家不信任现代企业制度,人治是不行的。”在刘晓志看来,NVC照明是一个典型的民营企业失败案例。它充满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通病,它的失败对民营企业家有很大的警示意义。

在当天的演讲中,刘晓志还展示了一页PPT,揭示了打造百年企业和全球品牌的基本功,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企业家领导力”,其次是“愿景与战略、组织架构、产品与技能、资本市场、人才技能和全球发展”。如果把打造百年企业和全球品牌比作打世界杯,那么吴长江的大败就诠释得淋漓尽致,“企业家领导力”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打世界杯的“第一把钥匙”。

刘晓志仍然是百威啤酒和奥托立夫的全球独立董事。“我在这些董事会遇到的很多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家都是那么单纯,那么勤奋,那么渴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而且非常平易近人,追求卓越,不断寻求下一个挑战在哪里。”

比如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在刘晓志眼里就是一个伟大而低调的人物。“他还在路边买菜”。另一方面,一些中国民营企业家,前呼后拥,有很大的排场。企业家最值得尊敬的品质应该是你的理想,你的激情,你的勇气,你的诚实,这些都可以组合成一种企业家精神。

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渴望找到世界级的商业导师,但是欧美的商业导师不一定能解决中国企业家的问题。像刘晓志这样既有华人身份,又有世界顶级企业成功管理经验的商业领袖,确实责无旁贷。中国需要他们跟民营企业家待在一起,跟世界比一比,才敢在全球市场说“打世界杯”。否则,深渊已经在前方,只是创业者自己可能看不到而已。

“学习工场的初衷是帮助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起来,走向世界,这和我创业的初衷是一致的,所以我愿意来。”刘晓志解释了她作为遗迹来到遗迹工坊的原因。刘晓志希望陪伴这些从课本上找不到答案的民营企业家,在民营董事会中相互磨练,提升自己的创业领导力和专业管理能力。

有一集。10年前雅仕龙成立时,刘晓志的英文名是China out。后来他发现中国人最怕out,只好改成China global。还是那个意思,就是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经济规模很大,但只占全球GDP的17%。如果你只在中国做生意,你将失去另外83%的市场。是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契机。

当然,我们希望中国民营企业家踢世界杯的时候,不会再出现吴长江式的悲剧。

全球化的雄心

2019年,一部名为《美国工厂》的纪录片在美国非常受欢迎。这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福耀玻璃俄亥俄州工厂的“文化冲突”。福耀玻璃是继华为之后,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又一家全球化企业。

刘晓志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9月担任福耀玻璃CEO,离职后仍担任福耀玻璃独立董事。

福耀玻璃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70%,在国外为15%。是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企业。

刘晓志总结了自己成功的几个原因:第一,福耀玻璃虽然上市了,但仍然是曹家族完全控制的公司。曹王德自己有决策权,包括上市公司,不会上演失控的戏码。第二,不屈不挠的努力和专注,所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福耀玻璃只做玻璃,后来只给汽车主机厂做玻璃,和主机厂同步发展。三。国际化野心。2004年与通用汽车公司合作后,我们在全球建厂,在俄罗斯和美国设厂。最重要的一步是在2019年完成对德国SAM的收购。

赢得通用汽车的业务是福耀玻璃全球化的“巨大胜利”。一年只有几十万的汽车玻璃订单在中国生产,几百万在美国生产,直接导致福耀玻璃在美国设厂。“如果通用不接受你,没有业务,你出去建厂也没用。”刘晓志微笑。

刘晓志曾在通用汽车担任过多个“官员”,包括通用汽车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兼总工程师、通用汽车北美区车辆电子控制和软件集成总监、别克大道和凯迪拉克概念车总监、通用汽车台湾省CEO等。曹王德当年起用刘晓志,包括继续让刘晓志留在董事会,都是深谋远虑。

在全球市场上,像福耀玻璃这样的中国企业还很少。我们来看一对汽车行业的真实数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全球造车1357万辆,中国人自己买的车1204万辆。

数据背后有两个事实:第一,与韩系、日系、德系、美系汽车相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有一小部分出口,出口国家以非洲国家为主;第二,虽然中国有钱人还是喜欢买外国品牌的车,但是中国人自己买的还是大部分中国自主品牌的车,所以中国人不用妄自菲薄。

刘晓志鼓励中国汽车工业大胆走出去:“汽车工厂的全球化进程从未停止,中国汽车品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全球化。好消息是,中国企业有非常大的增长空空间。”

纵观100多年的世界性竞争,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衰落是很多国际汽车公司都经历过的过程。在刘晓志看来,经济不景气是每个汽车行业的参与者都必须学会经历的事情。这种“学习”意味着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优化组织、培训团队和精简管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快速的识别出那些应该发展的技术,为接下来的成长做准备。

在中国20多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全球化”是屹立50强的关键。特别是顶级头部企业,要继续巩固中国市场的高份额,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购,才能与全球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抗衡。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感谢本土市场。只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你就成长了。通过拓展中国市场,获得雄厚的资本,通过全球工厂,全球并购,成为全球性企业。

“如果中国人不买你的,你也别想出去。你得先让中国人认可你,外国人才能认可你。”刘晓志说,福耀玻璃就是这么做的,这么涨。

陪创业者“打世界杯”

我们能做些什么让中国多一些福耀玻璃,少一些NVC照明?

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治理结构,不可能成为百年老店。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干得不错,但是他走了之后,企业就分崩离析了。

“问题出在老板身上。”刘晓志直言,企业创始人信任职业经理人,安排职业接班人尤为重要。

纵观刘晓志的职业生涯,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在欧美专业一流的跨国企业中如鱼得水。

以通用汽车为例,她在那里工作了多年。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大熔炉。刘晓志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机会做总工程师和首席科技官。然而,对于任何想要成功的人来说,道路并不平坦。

作为一个东方女性,去美国带队,美国同事会开始疑惑:你怎么能坐到这个位置?而不是专注于你所做的事情。她也被一些同事踢过很多次。“但你应该用你的智慧和坚持,让他们把对你的看法和偏见转化为愿意和你一起工作。”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她在福耀玻璃的时间太短,没有充分利用她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于是,仅仅10年前,她创办了雅仕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职责是辅导中国民营企业家:“很多人不了解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成‘百年老店’,走出去。”

“中国能出多少百年企业,能出多少纯正扎实的好产品?只有中国人愿意买,外国人也愿意买,我们才能打造全球品牌。”刘晓志说,1950年,别克在全球卖了50万辆车,但这50万辆车都在美国。60年过去了,别克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但是一年在美国的销量只有20多万辆。一个“新别克故事”必将在中国发生。

刘晓志对企业管理的追求是一对一的领导风格。她喜欢画一个领导三角形来说明高层是公司的领导。“比如公司最近有一个节约10%成本的指令,就是说头,头下的秘书,每个部门,一路扫厕所的阿姨都要执行。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这个指令,按照领导的指示从上到下执行”。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寥寥无几。有什么问题,当然在于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刘晓志经常提醒民营企业家一个简单的事实:猫不在的时候,老鼠通常会在桌子上跳舞。

刘晓志,出生在青海,高中毕业在青海,做了4年多的无线电电工,然后去了Xi交通大学。1984年,她去德国留学。因为德国不承认她的大学学历,她一句德语都不会说。从她在德国开始本科学习开始,她花了将近7年的时间才获得爱尔兰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来精通德语和英语,是深受欧美文化影响的“改革开放一代”。因为国家的开放,他们这一代人有机会出国深造,进入世界一流企业,成长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刘晓志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车间:“我当学徒不是为了说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为了和企业家一起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企业,一个百年老店,一个全球品牌。”毫无疑问,刘晓志的全球人脉,当然可以为中国民营企业构建全球合作网络铺平道路,提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全球视野。

很多民营企业家打拼创业多年,经历了很多挫折,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警惕和怀疑。他们真的很需要刘晓志这样的商业领袖的陪伴,帮助他们打开思维,放下猜疑,敢于自我革命。

“企业家如果不想壮大,不想把企业建成百年老店,不想竞争,如果想在一个地方做小企业主,就不用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就不需要来‘学工坊’。但说实话,你的企业可能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和客户淘汰。”刘晓志说,“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激情,没有诚信,没有社会责任感,就很难成为这个社会认可的企业家或创业者。”

带着中国民营企业家“打世界杯”,刘晓志给自己的随行角色定了一个四字真言:我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作者|陈同奎

编辑|赵毅

排版|组装

南方之窗新媒体出品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方之窗》。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