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疫情防控联络机制,建立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进行研究部署和上下联通。
2、建立公检法联动机制,联合市公安局、市法院下发通告,普及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法律知识,保障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加强沟通配合,坚持提前介入,依法严肃惩处危害公共安全、破坏市场秩序、网络造谣传谣、危害医务人员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术前八项即指术前免疫八项,分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丙肝抗体(Anti-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抗-TP)。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对乙肝病毒免疫的保护性抗体。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3、乙肝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一般认为乙肝E抗原阳性是具有传染性的标志。潜伏期乃至整个病程中,乙肝E抗原均可检出。
4、乙肝e抗体(HBeAb):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抗体,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乙肝E抗原的相应抗体,一般认为乙肝E抗原消失和乙肝E抗体出现是病情趋于好转的征象。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一种敏感的血清学标志,也是乙型肝炎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很长。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只是乙肝病毒表达的抗原物质和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其本身并无传染性,只是HBV感染的标志。乙肝五项指标不能单一分析,应综合参考其它几项进行分析。
6、丙肝抗体(Anti-HCV):曾经感染过丙肝可出现丙肝抗体阳性。但丙肝抗体阳性并不一定是感染了丙肝病毒。阳性结果可出现在丙肝现症感染,既往感染或假阳性。
7、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艾滋病病毒也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的病毒,人感染HIV后无论有无症状出现,血液里均含HIV抗体(HIV-Ab),因此HIV-Ab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上HIV,目前通常检查的办法就是到卫生机构进行血液HIV抗体检测。
8、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抗-TP):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是临床诊断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4-6周,血清中可产生抗类脂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扩展资料:
术前八项免疫检查是手术前必做的一个项目,检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基础状态,比如患者有没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
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与急性期即可测到很高的抗-HBc,而在急性期过后,核心抗体水平仍保持一定高度,并持续若干年。
在慢性感染状态的携带者或病人,核心抗体也常保持高水平。另外,表面抗原已呈阴性的病人,还可查出抗-HBc阳性。
因此单项抗-HBc阳性,难以确定病人是近期感染,还是以前有过感染。
检测抗-HBcIgM及IgG对于急性乙肝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急性乙型肝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急性乙肝,也就是说病人第一次受乙肝病毒感染,另一种是病人原来是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又急性发病,表面上好像和急性肝炎一样。
但这两种病人血中核心抗体的情况不一样;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的病人,血清中抗-HBcIgG或抗-HBc的水平比较高,而抗-HBcIgM比较低或是稍高;而真正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则血清中抗-HBcIgG往往阴性或低水平。
因此,作这项检查有助于将两种情况区分开。鉴于它们的预后不相同,真正的急性肝炎常可彻底治愈,而慢性携带者急性发病则常易转为慢性。因此,可以看出检测抗-HBcIgM及IgG的重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乙肝五项检测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