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为什么要规范网络语言?

网友发布 2023-06-19 02:03 · 头闻号竞价资讯

 前几天到朋友家去做客,正好看到朋友正在批评孩子。听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其儿子的作文里面夹杂着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语言,文理不通。比如,偶系穷银,木油米(我是穷人,没有米);灌水(发无关紧要的帖子);稀饭(喜欢);果酱(过奖)。相信不少人看后,会不知所云,但众多行走于“网络江湖”人士对此则一目了然。然而,当这样的时髦文字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向现实生活,走进学生作文里,就显得不伦不类,让人晕头转向了。

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是传情达意,世界上的语言文字均在一定区域被人在使用。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使用也应该在网络,这才是正常的。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的青少年沉溺网络,习惯了这套所谓“时髦”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变得贫乏、单调、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用这样的语言写的作文,连教他们的老师都看不懂。这样显然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也破坏了现代汉语的纯洁性。目前,港台式汉语、汉语中夹杂英文等,把好好的现代汉语糟蹋得有些面目全非了。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他们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

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比如,版主、主页、链接、下载、上传等词汇都源自网络,但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充满时代气息,而且这样的词语也被我们熟知和使用。而“沙发(第一个回贴的人)”、“酱紫(这样子)”、“7456(气死我了)”等词语和数字,虽在部分年轻人中流行,但还是应该把它限制在网络生活之内。而有些网络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污言秽语,像用“太平公主”来形容胸部不够丰满的女性,用“绝代家人”来形容丁克家庭,用“恐龙”来形容长得难看的女性,这样的词语本身不健康有侮辱性,需要我们坚决抵制。

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我们应采取引导和疏导的方法。比如上海市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就是引导措施的一种。另外我们应编纂规范词语的词典来敦促大众正确使用规范和标准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母语健康发展。

本帖引用:http://www.gmw.cn/content/2008-02/06/content_732613.htm

不代表本人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网络语言是否有利于语言文化的发展?

1. 为什么要淡化文言文而推广白话文

淡化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白话文教学,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中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展迟缓,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无不对此耿耿于怀。而“误尽苍生”,“祸国殃民”的指责,更让广大语文教师丢尽了面子。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大家一直在教法,学法层面上研究探索,希望找到突破口,但成效甚微。那么,打开语文教学高效之门的钥匙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能够打开语文教学高效之门的钥匙有两把:一把是淡化文言文教学,另一把是搞好语文训练。本论题主要讨论淡化文言文教学问题。

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是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一是现代汉语,二是文言。这两种语言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现代汉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知识的基础,文言不是。

----现代汉语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文言不是。

因此,根据基础先行,急用先学的原则,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攻对象只能是现代汉语。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淡化文言文教学,目的是加大现代汉语教学力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淡化文言文教学的实质是调整语文教学的格局,提高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我们坚信,实施这项建议必将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被动局面,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崭新一页。

而文言文发展为白话文。不也从另一个侧面,有力地佐证了(汉)语言文字是由简趋繁,繁简辩证,以繁化为主的语言文字发展规律吗?从汉字的字数的与日俱增,汉语言从文言文的单字到白话文的词组,不都说明语言文字的发展并非以简化为主的趋势。英国人至今还慨叹中华文化伟大的传承,因为当今英语迥异于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而现代汉语与古汉语却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限荣光!骄傲吧,中华!热爱我们的汉语(包括文言文和白话文),热爱我们文字(包括正体字和俗体字)吧!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正视汉语言的白话文现象和历史史实。

并不是因为变就谓之发展或破坏,而是关键看如何变,变得是否科学、合理。金文之于甲骨、大小篆之于金文和六国文字,甚至大小篆之间的差异何其之大。都是文字史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和选择的结果。秦始皇统一汉字(六国文字统一于秦小篆)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伟业。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则是文化的破坏和浩劫!历史功过泾渭分明!

当然是发展而不是破坏。而简化字则背离了文字发展的规律。

2. 现代文言文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衡量一门学科或者某种学问的标准不应该是有用和无用这样简单地加以论断,有用和无用只是相对的,并不能以我们目前不需要,不喜欢它,而说它无用。

其次,当前我们的白话文都是演变自文言文,其历史也不过一百年而已。我们岂能忘本?第三,我们虽然不用文言文,但是,目前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保留了文言文,如果不加以学习是难以理解的。

比如,见谅二字,有多少人知道见的意思呢?见的意思是指我,受事方。也就是谅我,即原谅我。

再次,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古代诗文还是有很多能感染我们的。比如劝学,六国论,兰亭集序,不胜枚举。

最后,文言文对于陶冶情操也是有重要作用的。同时,当前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文言文的。

希望你也能多看看古代诗文,毕竟中国号称博大精深。但是现状可悲呀。

中国文化之本不可丢。

3.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文言文

从网络语言看文言文的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几千年过去了,我们可能听不懂古人说话的语音,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我们可以读《诗》,读《史》……

经常在BBS潜水,我才意识到了文言文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文言文在世界上是独此一家,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将书面语和口头语剥离。文言文简约、韵朗上口,信息含量大,充分发挥了汉字六书构词的特点,文言文一直使用到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随着白话文的推广,文言文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大家可能会看到,每一年《现代汉语大字典》都会说收录了多少多少新词,但是,这样的速度在火热的BBS和博客时代是多么的落伍。如果是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上网或者平时不怎么上网、甚至不上网的人们如果来看BBS,恐怕有很多地方会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如:顶、沙发、斑竹、JJYY、BT……

以BBS为代表的网络因为身份的隐匿性和言论的相对自由使得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言论,除了部分精髓,大多数低俗无聊的语言充斥着网络,造成了网络语言的庸俗化。

网络咨迅的快速及时使大多数人可以很快的对咨迅进行迅速的反馈,当然速度(也包括键盘输入和习惯的手写的速度差别)带来的缺失就是人为简化、校对的缺乏和缩写流行,造成了网络语言的快餐化。

使用网络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富于朝气和创新,敢于蔑视权威和传统,所以不会苛守固定的模式和路子,可以把任何新事物用于自己的生活中,网络语言更新率不亚于流行时尚的变化,所以网络语言具有流行性。

但是大家想过吗?我们日常正式生活的书面或者口头都很少用网络语言----除非你是阿飞式的叛逆分子。每一个人碍于自己的社会、家庭身份与地位还是以生活中的语言说话。因为我们现实的生活与网络虚拟世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当然两种语言各自使用不同的背景场合了。

至此我才明白,老祖宗创立并坚持使用文言文是为了我们的文化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而不消失。

因为文言文,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经历了多少风雨艰辛,现在依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同时期的另三大文明古国,只留下一推遗址。

大家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各自的方言,但是使用相同的汉字使得天南地北的人再怎么听不懂对方的话可以相互沟通,这奠定了中国各地大一统的文化基础。

而文言文的使用,使得记载文化的文字,脱离了与口头语接近的白话文,避免了因为口头语言的发展变化而导致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中断或者误解:

别说一百年,就是年纪大一点的人们来听今天的小孩说话,恐怕有很多内容是丈二摸不找头脑的,别提几千年了。

据历史考证,东南沿海一带的客家话是最接近古汉语的发音和语言的,广东的粤语带着很多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结构。而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并不是最正宗的汉语,而是和北方的各族方言混合后的产物!

网络语言的发展更证明了没有知道明天的语言会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只要是经过基本识字教育,就可以读诗三百,可以读乐府,可以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两千年前的《史记》和近代的一篇文言文在语法句式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文言文的使用,不仅使得中国记载史料所耗费的物质最大化的精简,而且保证了文化的延续传承。

非常可惜,新文化运动不仅错误的全盘否定了儒家思想,也全盘否定了文言文,这相当于毁坏了中华文化的两大基石。

希望大家平时多读读文言文,补习补习自己的传统文化课。

4. 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最直接的重要性就是:你考试要考,不学考试不及格你就会倒霉。(这个是说笑的)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载体,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是有延续性的,中华文化又是融会贯通的,很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在古代典籍中都能找到,如果对文言文一窍不通,那根本无法深入研究。而且文言文并不是学文科的人才需要学。比如说你要做个物理学家,古文献中有很多物理知识,以散文或笔记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了,你需要参考这些文献,但是并不会有人帮你翻译好现成的现代汉语,那你只能自己捧着古书看古文了。又比如说你想成为一名企业家,古代有很多管理哲学可以借鉴,又需要你从古籍中去学习,看不懂文言文不是很惨?

再从个人修养上来说,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深化自己的思想,对个人气质、生活态度都有影响。

所以咯,有兴趣就好好学,没兴趣的至少也打个基础吧。总有一天是用得到的。

城哥说下:“菜鸟”、“粉丝”、“BT”、“PK”、“雷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 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应当促进其发展;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 是一些年轻网民自娱自乐,应任其自生自灭。但不管如何见仁见智,有一点是确凿的:这些网络新词一旦脱离了网络环境和特定的受众,就会让很多人不知所云。 网络语言的产生,既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带来的新事物、新观念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网民们追求标新立异,以及网络交流所需要的迅速、简单等特征。对网民们这种追求新颖时尚的自由,应予以尊重。但同时,也不应放任这种语言直接出现在孩子的作业、媒体的报道,甚至政府公文中。如果随便把一些奇怪费解的语言文字引进来,不仅很多人不懂,而且也会影响现代汉语的纯洁性。 试想,如果孩子们对网络语言比对标准的现代汉语都熟悉,不仅会让语言变得混乱,而且会产生新的文盲。这种现象给我们加强语言规范、促进汉语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有新词新语涌现,只有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和规范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词新语,才会被吸收,纳入到语言体系中,进一步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而那些不规范、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不符合社会需求的词语,只能是短期内在小范围内流传,转瞬即逝。 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标准现代汉语,是经多年的提炼和规范而发展成的。很多语汇甚至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得以流传。千百年来,语言就是在这种发展——规范——发展中不断演进的。只有规范才能为语言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平台,才能拓宽交流沟通的渠道,才能促使语言健康发展。任何语言词汇莫不遵循这个规律。网络的语言词汇同样如此。 面对网络时代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要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正确认识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积极寻找对策加以引导和解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特点,及时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对于新出现的失范现象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充分利用网络这个信息化的手段和平台,大力宣传倡导语言规范。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尤其要注意语言规范,对于字母词、外语词、异体字、繁体字、网络语言的使用应严格遵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媒体要做语言规范的表率。媒体承担着传播语言规范的功能,应通过加强自我规范,从而对全社会起到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学校应当成为语言规范的主要阵地,积极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说、书写能力,对出现在课堂上、作业中的网络语言文字等失范现象更要积极引导加以规范。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