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写餐饮行业财务认知时第一点提到了收银管理,故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下自己的浅见。这个问题的前提还是连锁餐饮,只有连锁或规模稍微大点的餐饮品牌才有体会。
作为服务行业的餐饮,其收银方式多样化导致了其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疫情对餐饮的影响较大,对餐饮也有一定的偏袒和政策性利好。
但这些都不能成为餐饮不走正规的借口,一个餐饮要想走得更远,在后疫情时代,其管理模式的改变不得不提上日程,首当其冲的就是餐饮收银的合规化。为何会这么说呢,我相信大多数餐饮收银的结算都是走的对私或者用很多个人卡来结算,至于为何,相信懂的人都懂,在此不做过多阐述。不知采用这种方式的餐饮,近一两年是否遇到个人卡受限或被银行风控警告限制转款的情况,这些在前几年基本上不存在,但现在银行监管很严,特别是对私卡发工资或者私对私转款过频都会被银行风控警告。
针对以上情况怎么处理呢,以下谈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优化资金归集归口。在我的《餐饮行业的财务如何进行定位》中提到,目前餐饮收银方式占比较大的是微信,其他的占比在35%,可以对这个做个合理的规划。比如把这35%占比的收银方式都归集到对公账户里面,用于支付每月门店的工资。
这里的对公账户可以每个门店开一个,也可以只开餐饮门店的管理公司一个对公账户用于归集,当然这个要根据公司的情况,从个人角度建议每个门店开一个比较好,这样做的目的方便单个门店资金核对。对于另外的微信收款,在不触碰税务监管的前提下,也可以用私卡结算,收银款项用于日常费用的支付等。
银行对日常费用的支付还是有一定倾向的,当然不同银行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咨询私卡开户行了。
其次,为何要把收银方式35%到对公,而微信到私卡呢?从近两年与银行打交道来看,如果用私卡批量发放工资,银行会要求银行卡持卡人提供个税纳税证明,如果不能提供就会冻结卡或限制交易额度。而私卡支付日常费用,若被银行问道,只要能提供支付门店的纳税证明即可,这个就不需要一定非要缴税,即使零申报也可以。同时2022年《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5号》出台的增值税小规模免征增值税政策也给与餐饮一定的操作空间,虽然只有一年,但疫情对餐饮的影响,个人判断此政策有延续的可能,故收银走对公也无可厚非。
另外有些连锁餐饮还是个体户性质,虽然个体户定额征收有新的改变,但从目前来看基本上还是定额,如果和专管员关系比较好,那么收银走对公也基本上都是安全的。最后为何要收银走对公?2020年开始的疫情对餐饮的影响实在太大,很多头部餐饮品牌都在疫情期间遭受了很大的影响,而餐饮又是以现金为王的。若还是按照以前的收银管理方式,这对连锁品牌餐饮来说,若需要融资,会受到很多融资条款的限制,比如流水问题,纳税问题,员工社保缴纳等,都会成为融资的障碍。说了这么多,餐饮收银管理是一门学问,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特殊处理,若规模小,还是不建议走对公,毕竟很多餐饮采购或费用支付都是对私的,而公转私都是有限额的,会严重影响运营。
但对规模大的餐饮,可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性走对公,至少可以解决一大部分外部风险问题。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