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5500字总结:运营人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网友发布 2022-10-12 09:56 · 头闻号创业经验

很多运营人在知识管理上,其实是摸不着头脑的,不知道如何入手,面对一堆知识,没有一定的整理的思路。作者总结了管理知识是四步法,教你如何将运营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运营人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如果把这个问题拆开,会发现—— “运营人”是身份,知识是对象,管理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

由此,我们可以产生好几个子问题,基于运营人的身份——要管理什么样的知识?该怎么管理知识?管理了知识,然后呢?今天我分享一下我的观点。运营人的知识管理,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明确需求,建立知识领域第二步:确定知识来源第三步:记录,记住和运用知识第四步:知识体系化和生态化Step 1:明确需求,建立知识领域在开始进行知识管理之前,要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知识需求。如果盲目投入,东一榔头西一棒,就会造成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先划定知识的范围,精准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就显得尤其重要。

1+N结构我们可以采用1+N的结构,确定所需的知识。

所谓“1”,意思是核心知识领域;它是可以直接带来收益,往往指的是工作相关的知识或赖以谋生的技艺,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我们需要在这个领域投入较多的精力,持续积累和学习。对于运营人来说,这个核心知识领域,就是运营相关的知识;当然,运营岗多种多样,产品运营、活动运营、增长运营、社群运营、内容运营……不一而足。比如对我来说,这个“1”,就是私域运营。

确定了核心知识领域还不够,运营岗有特殊性,有的知识是相通的,可迁移的,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或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依旧可用,比如文案写作,数据分析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等;而有的知识,是某种岗位独有的,比如对于社群运营来说,是社群转化知识,对于增长运营来说,是信息流广告投放的知识。因此对于运营人的核心知识,也要分为通用型和独有型;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这些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是作为一个运营人的基本功;同时,多掌握一些通用能力,也可以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更现实一点说,如果要找新工作或者面临转岗,不管业务和场景如何变化,底层的知识和能力总是不变的,有了它们,我们就多了一分底气。

而掌握独有型的知识,则可以确保我们在运营的细分领域,可以持续精耕细作,保证在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壁垒。

“1+N”模式中的N,是指根据我们的需求而确定的知识领域,可能是出于人生不同角色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也可能是出于某种热爱。相对于“1”,也就是核心知识领域,它的重要性没那么高,但也同样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重大作用。这里以我为例子:工作中,我是一个职场人,我要做好向上和向下的管理,要争取资源和机会;所以职场知识,是我需要积累的。

在我工作之外,我考取了职业生涯规划师证书,然而这只是起点,我还需要持续积累职业生涯领域的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包括如何职场定位、发展、转型、平衡的问题。同时,在业余生活中,我是一个球迷,我想要了解更多和球星,足球技战术相关的内容,即使这并不能给我带来直接的收益,但这却是我内心热爱所在。“N”当然不止一个领域,这看起来和前文所说的“精准努力”相矛盾,但并不是这样的。在知识管理上,我们应该做到“既要+也要”,既要精准发力,也要多元化,做一个知识的杂食动物。

就像林少楠所说,“一方面,我们的知识非常多面…..可能变成什么都想学,但是什么都不精。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非常聚焦于某一领域的知识,就会导致视野变得特别窄。”对于运营人来说,更是如此。我想起一个做新媒体运营的朋友,她说她有一次参加内容选题会,几个同事在讨论内容,聊起了文学,聊起了艺术,从莫奈的睡莲讲到陕北的腰鼓,从古代建筑风格,讲到上海安福路的网红店铺;她说那一刻她特别沮丧,因为她插不上话,她能聊的,只是技能,比如取标题的方法,写文案的几大要点等等,她说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上限。

后来我才明白,好的运营人一定两条腿走路的,一条是精通的业务能力;另一条,是自己的内功,包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对人和人性的洞察,对内心幽微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愿意追随,才能创作出引发共鸣的内容,广泛传播的活动。不要害怕“学而无用”,学了,就一定有用。乔布斯曾经说过一个概念,connecting the dots,人生就是连点成线,你永远不知道现在学习的一切,将在未来派上怎样的用场。

比如乔布斯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语文学专业,然而他却痴迷于书法,仅仅是出于喜欢。后来他创办苹果公司,竟然把在课上学习到的书法理念带入到Mac电脑设计中。Step 2:确定知识来源确定好知识分类,明确想要什么样的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获取知识。

1. 在获取知识之前,要先明确两个问题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值得被获取,有的只能称之为信息;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知识是广泛的概念,包含经验,洞见和秘诀;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平台和媒体,生产各式各样的内容,都在千方百计地争夺用户时间,抢占用户眼球。以前我们用“碎片化”信息时代来形容这种爆炸程度,但现在是可以称之为“粉尘化”了。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不停地接收大量涌入的信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但我们的注意力其实非常有限。

所以,我们要节约注意力,放在高质量,有营养的内容上。内容世界,也存在二八法则,80%的内容,都是低效的,无营养的,只有20%,甚至更低比例的内容才是真正优质的。所以,我们要减少低效的输入,找到那20%。收敛信息来源,做好断舍离;比如,不经常打开的公众号,留下几个即可。

目前公众号的打开率已经不足1%了,可见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没那么重要,大部分人也都不关心。新闻,包括鸡零狗碎的社会新闻,鸡毛蒜皮的娱乐新闻,尽量不看;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未必和我们有关,把精力用来关注身边具体的事和人吧;社交属性的内容平台,比如豆瓣、即刻、小红书,当然还有朋友圈,克制忍不住去刷的频率,不要让FOMO(Fear of Missing Out)绑架了你的大脑。其次,找到高质量的信息来源。

在你众多的信息来源中,缩小范围,并根据此前划定的“1+N”知识领域,分别确定几个你认同的,优质的信息来源,以此构建你的知识获取网络。2. 拥有自己的人际知识交换网络如果自己去筛选内容太费劲,那可以用“人”的力量,搭建自己的人际知识交换网络。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之间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次看到的一篇好文章,一些好内容,或者一个好知识点,我们都会随手分享给对方。他和我工作相似,志趣相同,水平还比我高,我相信,能被他分享出来的,一定是好的。

所以,不妨也找一个和你相似且有分享欲的朋友,养成彼此分享的习惯。另外,我们试着加入运营人的圈子和社群,这样的组织你一定加入过,还不止一个,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分享信息,沟通情报,互相请教,以及转载各类文章。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的朋友,以及加入的同行社群,本质上都充当了我高质量知识人肉筛选器。

经由他们,我排除了低效无用的内容,接收到高质量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我的问题和需求,很多给到我的内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