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李铭锐:明月清风同古今(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四课程总结)

网友发布 2022-09-10 08:01 · 头闻号竞价入门

中国古代文学

我们“毕业”了!

中国古代文学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后一段。2022年春季学期,苗怀明教授是二班这门课的授课老师。

红包炸弹和在线上课时间

课程是在春节后不久开设的,苗老师一确认大家都到了,就给大家发了一个新年红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希望,春天近了,开学的日子来了。不幸的是,由于疫情,前两周只有在线课程。但是苗老师还是在屏幕的另一边大声的试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不时的点两个学生回答问题。在粗心的开麦和各种突发状况下,两周的课终于过去了。

国王和恶魔之间的爱情互相残杀。

第三周,苗老师正式介绍了期末成绩的构成和大作业的要求。大家一方面为期末考试题的直接公布而欣喜,一方面又为不按常理出牌的题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大作业而紧张。

另外,“这位作家”需要从家乡附近的明清文人中挑选。他住得越近越好!虽然苗老师有“喵王”、“苗一刀”、“苗魔鬼”等外号,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课很无聊。相反,苗的讲课充满了激情和金句。在课程中,他带我们探索了明初的文学,明清的彩色小说,以及名字始终不清的“前七子”和“后七子”...他的叙述让我们在对明清文学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收获颇丰。

尤其是在谈到西游记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时,苗老师用各种巧妙的方式让我们发现,这些看似耳熟能详的名著,其实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除了课堂上的讲座,我们还有课后作业。但是,这个“作业”不仅仅是背,更像是打卡作业、花式作业等等。

“打卡式”作业不是简单的跑来跑去,拍照打卡,而是煞费苦心的课外教学。在学校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的古籍部打卡,希望能充分利用文献资源,鼓励大家多读书;打卡夫子庙和中国科举博物馆,希望让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科举和文学,感受南京这个“天下文学之都”。打卡不仅仅是为了留下一个“到此一游”的牌子,而是为了多看广阔的世界。

可惜3月份江南贡院巡演结束后,新一轮疫情又来了,我们的课程又上线了,打卡活动更是白搭。大家只能隔着一块屏幕远远地听苗语重心长的指示。在网上,我们也完成了为我们的大作业选择的作家的专题报告。

除此之外,苗老师还布置了各种花式作业来丰富我们的网络课堂生活,其中第一次花式作业是明清文人中的佼佼者,第二次花式作业是对明清文人的大酬宾,第三次花式作业是大作业封面设计。微信官方账号“古代小说网”已经发了相关推送,请看下文:

这样的网上课堂生活持续了一个多月,等啊等。4月的最后一周,我们终于又开始了线下课。

下课后,大家终于又能见面了。苗老师也趁着这个机会给班级代表、负责推花式作业的同学、被评为花式作业优秀的同学颁奖。大家和苗老师合影留念,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肖遥的结束语

回顾这一学期的课程,苗老师带我们走近明清文学,感受“明月”“清风”的魅力。无论是大作业、打卡作业还是花式作业,其实都是文学学习的一部分,是书本之外更广阔的知识。其实每周四下午三个小时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疲惫的负担,往往是一场精神盛宴。无论是《水浒传》还是《西游记》、还是朱彝尊,无论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文学的独特触感往往随着苗的精彩叙述在我们心中悄然生成。

一个学期的课程很短,经历了“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的波折,终究要为这段旅程画上句号。但是在课程中获得的接触和知识将与我们一起前进。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结束语。让我们跟随你,从多个角度来回顾这学期的时光:

林玉涵

六天前,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查看:520520回复:666

茶师怕亮,外号苗毅刀,不叫苗锻刀。以前我经常很难做作业,成绩也略受批评,可恨...但是,讲课就像讲故事的人,讲到精彩的部分,人们会不自觉地停笔凝视,嘴巴张开,想流口水。

至于我这种咸鱼,还得被老师逼着做点什么。因此,虽然有恐惧,但我不得不接受事实,并经常说“苗毅刀怎么样”。如果听了符合自己想法的话,往往会一边点头一边暗暗吐气,像妖怪见到唐僧一样欣喜若狂。这个时候标题也变了,更像是“喵老师好可爱”。舍友们都说,从这学期开始,林就成了“拉尔夫”的耳朵!

郭秉诚

五天前,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查看:520520回复:666

王的课虽然很硬核,但凭着他的背,背,背,读,读,读,看,想,想,想,想,想,从时间表到七子,从秦淮河到江南贡院,对于那些被应试教育俘虏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文学素养还是学术素养,我们都积累和收获良多。

而“惊恐”的大作业,确实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却能让我们这些可能永远不会涉足学术的人,感受到学术的快乐,与家乡的文人墨客来一次亲密接触,认识隐藏在我们乡村千百年的文化大师。

到期末考试的时候,王也全面打开了书,用非常开放的手段让我们来谈谈他这学期学习古代文学的成果。虽然没有硬性的量化考核,但对于文学院的学生来说,这难道不是最合适的考虑方式吗?文学之美,在于江湖海,而绝不在于名词解释和简答。王者考核法真的是高级质检。

总之,王者课堂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喜悦和见识,还有内涵和修养。而王者自身的气质和气魄,也在每周四下午,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散射,洗礼着我们。

宁居

四天前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查看:520520回复:666

“爱是不能忘记的。”在苗老师的众多金句中,这句话最让我感动。

记得当时还是一个比较难的线上课阶段。在介绍家乡文人的报告会上,当我对我的同乡,著名却常常被遗忘的大作家经历了意外的悲惨人生和儿女的横死表示同情时,苗老师在评论区留言“爱不能被遗忘”。那一刻,我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因为这句话,也因为那份独特的大作业,我第一次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古人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感情。

三个月后,再次听到这句话,我在谈清初诗词时,提到了朱彝尊《静静活在琴趣》背后根深蒂固的禁忌之恋。老师又总结了一遍,告诉我们要尝试用“感性”的方法去接近古人,走进他们的内心。老师还说文学史对古人不公平。他们那么努力,却被贴上标签,变成了脸书,甚至被抹去,变成了省略号...

总之,苗老师的课堂一直充满了欢笑和感动,也许对我来说,感动的部分更多。毕竟老师让我觉得爱情是可以跨越时间的空。

张金渝

三天前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查看:520520回复:666

苗老师的课总能打开完全不同的新角度!除了严肃的知识之外,我还在笔记里记录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猴哥的理工科老鼠理论”、“花果山夏威夷理论”、“如来MLM教主理论”,证明我不是唐僧,不用被判“上课不专心听课”的罪名。当妖告诉你要认真听苗师傅的课时,请不要拒绝。

密云梦

两天前,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查看:520520回复:666

听了一学期的课,印象最深的是苗的爱情观和性别观。

就我的固有印象来说,很多苗这个年纪的人都比较保守,对恋爱和性别问题避而不谈或者持有一定的偏见。但是苗老师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的,是他讲《金瓶梅》。认为男女双方都是利益交换,各取所需,尤其是西门庆的占有欲,而不是真正的性和爱。相比之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是两种风格。对于一群正处于恋爱敏感期的年轻人来说,在专业课上听一个大自己几十岁的老师认真而激情地谈论爱情和性,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之后我提到了朱一尊和他老婆妹妹的爱情,以为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和你百分百契合,但可能永远找不到。他提到了电影《两朵花》,我却想起了《廊桥遗梦》类似的情节。谁说不是呢?也许现实就是如此,不可能十全十美。其他的点点滴滴都是《聊斋志异》中爱情对外表的超越。爱情不需要理由,能说的都是交易;还有男女之间的纯情问题,男女权利平等问题等等。,颇有见地。

总之,苗老师从不回避爱情和性别问题。相反,他乐在其中。就像他说的,“我爱听八卦。”他还认为,暴力和色情作为通俗文学的永恒主题,上升到一定高度就是爱和死。那么如何看待爱情和两性关系呢?我想苗的爱情观之所以“积极向上”,被接受和认可,是因为文学的滋养。通读古今中外几千年来所有的爱情故事,总会有一些普遍的人性因素,日积月累,进而有了深刻的爱情观。相反,不学习或者至少不会欣赏艺术的人,也容易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他们不仅对爱情有片面的认识,而且对基本的两性关系也没有客观的认识,导致了避而不谈或者持有明显偏见的情况。

总而言之,我尊重苗老师。爱情观只是一个方面,他的其他很多思想都是警醒的、独到的、感性的、深刻的。每堂课都给我们带来生动的惊喜。我的建议是苗小姐多说话!我们必须听!

罗茜·梁

一天前,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

查看:520520回复:666

山青水密。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事实上,这里不缺焦土,先生。遇到它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在苗王的课上,我感觉自己真的进入了文学史的感性世界。这里不仅有论资排辈的“龙虎榜”,也有被主流写作刷到一边的小人物,还有被岁月埋没的失败的文学尝试。

在这学期的课上,我有过很多令人惊讶的经历,比如网络课上空之间的可笑对话。例如,当我在寻找一个大作业主持人时,我发现沈德潜先生是我的邻居和老校长。比如我解锁了我的油麦细胞,边推边做了很多有趣的表情包。在国王的带领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明清的文学和可爱的文人相遇。我们真幸运~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