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行动派说|如果坚持天很难,我们陪你是不是简单点

网友发布 2022-09-09 01:44 · 头闻号竞价入门

来源:财经网站

“加油,坚持下去!”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句有些讽刺意味的话,因为对别人喊出这句口号很简单,而我能做的并不多。坚持是艰难的,它往往是一个人的战斗,与孤独、时间和懒惰作斗争...

“那么如果坚持100天很难,我们陪你是不是更容易?”——有这么一群人,用行动要求...

亚夏尔:“我坚持三家公司,并与他们达成君子协定。”

亚夏尔,新疆人,从事英语教学十余年,在新东方在线教授雅思。如果有人需要倒“坚持”这碗鸡汤,那他就是妥妥的“鸡汤”。

他17岁开始健身,无论工作多忙,每周都要坚持训练5天。同时,他控制自己的饮食和作息,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他可以用身体为“坚持”代言。“健身可以让人精神强大,因为你需要坚持做一些事情。从推80kg,100kg,再到100+,你总会想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然后你会突破瓶颈,进步一阵子。”亚夏尔谈到健身,立刻滔滔不绝。

亚夏尔的生活照

他还会把健身作为一种“坚持”的证明,分享给他的学生——“和玩游戏带来的即时反馈不同,英语学习和健身很像,是一种长期的回报。你每天背20个单词,一年就是7000多个单词;健身也是一样。通常举哑铃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如果你拿一年,练两年,控制饮食一两年,那么你看你的身体变化就能看到量变带来的质变。”

也是亚夏尔每天花3-5个小时“坚持”与学生用心互动的事情。在他看来,网上学习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好,但是因为对隔着屏幕的老师没有安全感,他要做的就是每天保持互动,让孩子的心安定下来。

为了方便随时收发“英语口语”作业,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加亚夏尔的微信,两部手机,8000多个好友。学生醒着的时候,他就“待命”。除了日常的作业批改,亚夏尔还会定期在微信群里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考亚”分享最新的雅思口语资料“礼包”。他觉得这种频繁的交流模式,其实师生见面与否,并没有那么大的关系。

“网络课程一节课可能有几百个学生,作业批改量其实很大,但我会和学生预约提交和反馈。即使晚上不睡觉,我也会按时给同学们反馈。这是我和他们之间的君子协定”。

亚夏尔的沟通方式也被运用到了百日运动“雅思百日学习计划”的圈子里。谈及如何吸引学生坚持,亚夏尔认为更多的不是吸引,而是相信。与普通中小学教师相比,他的学生群体更加广泛——从初中生到大学生,甚至是在职人员。他希望通过平等对话与学生形成“契约精神”。

在采访的最后,亚夏尔与我们分享了他做的一个小电台,并打开了电台。在引言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首莎士比亚的诗:

“哦,学会阅读沉默的爱写了什么。

学会阅读沉默的爱所写的诗,

用眼睛听属于爱情的妙处。

用眼睛倾听是爱的智慧!"

就像诗人用文字代替舌头说话,要求爱人用眼睛读诗,用心灵代替耳朵听诗。在过去的10年里,亚夏尔用他自己的声音和他对课堂的执着和专注的态度,让学生们感受深刻和真诚。

徐虎:我叫“坑虎”,我专注于为学生挖洞100天。

今年的百日行动学校,徐虎和他的团队发起了“二年级数字、英语、数学重点知识点”的打卡活动。每科都有25天的打卡时间,他要集中精力做几何、计算、函数这些容易出错的题给学生做。

徐虎说,学生们喜欢叫他“坑胡”,因为他专注于为学生挖坑和发现错误。每天,他都会在课后开一个冷笑话,给一个“坑”,这是徐虎和学生之间的课堂约定。“通过做很多题,我发现每个题都有坑。只要把这个坑排出去,这个问题就不难了。所以我现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我希望他们踩过这个坑,踩过一次就不会再踩了。”

看似简单的“挖坑”背后,徐虎却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每天至少刷一个谜题。为了找出易错点,他会通过“题海战术”收集每道题的“坑”,稍作改动,以每日一题的形式发给学生。通过自己跳进问题的海洋,他有了方向性的选择,让学生跳出问题的海洋。

当被问及为什么徐虎会想到“挖坑”时,他说,“这个习惯必须来自我高中的数学老师。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数列学的很差,150分的考试只能考100分不到。太绝望了。我从来没有做得那么差。后来老师每天都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每道题,哪个题容易出错,在哪里,还会给我画一个地雷,我就一直叫他‘我的老师’。”

坚持填好每一个坑。这种态度不仅被徐虎用于他自己,也用于他的父亲,他也是一名教师。疫情期间,父亲的学校开展网络课堂活动,他主动成为父亲的“老师”。父亲不知道怎么用直播平台,也不知道怎么和学生交流,导致上课节奏很快。45分钟的课,30分钟就上完了。

徐虎老师的班级照片

徐虎一点一点地给他父亲上操作课。“其实我们在网上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学会看聊天区。因为你提问,学生可以通过聊天来回答,这样你就可以和学生互动,你甚至可以和他产生联系。你可以点击他的头像,然后和他聊天。你认为自己和我一样是网络名人。”就这样,徐虎的爸爸慢慢适应了评论区的同学,和他们聊天,逗他们开心。

“在线课程的技术进步正慢慢开始覆盖每个人。希望我爸以后能多努力教更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课赶上我的学生数量。”徐虎幽默地说。

高考前,徐虎一直想成为一名医生。他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学姐推荐到新东方读研究生后,他发现自己完全爱上了教学。

这就是徐虎,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专注于为学生“挖洞”和“补洞”,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张文:当老师就是当工匠。如果你勤奋,学生就会有反馈。

专注与热爱,是张雯对高三物理教学的初心。从教13年,张文从长春到北京到美国,工作过两个国家,四个城市,担任过三个职位,无一例外都与“老师”有关。最后,她选择来到在线教育,成为一名高三陪伴学生的一线教学老师。

“你要喜欢一件事,你才能做好,不然你自己做的时候潜意识会抗拒。我喜欢研究物理的难点,研究一些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乐趣。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可以让我放松。”张雯喜欢把每周70%的时间用来备课教学,然后把剩下30%的时间花在屏幕前,开心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

但事实上,张在刚从线下转到线上时,花了很长时间才摆脱了以前的“包袱”。

“是实践,是坚持!”张文坦言。

当时动员了一切力量给自己出主意,从导师,客服,甚至摄像组的老师都说张老师眼神不对,动作不对。张文会听他们的,改他们的,从零开始,认真调整每一个表情。

这种付出和投入,张文也用在了学生身上。作为新东方的元老,这已经不是张文第一次参加百日行动团了。与其他学校不同,百日活动家学校更像是她日常教学活动的延续。

张雯个人形象照

为了让她的高三学生保持对物理的“感觉”,早在几年前,她就自发地给她的学生打卡。周一是概念,周二是公式,周三是计算题,周四是另一个视频等等。张雯像博主一样,每天都在想办法让学生参与进来,和自己互动。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张文本对这个活动不抱太大希望,但一个高三学生的表现打动了张文:“那期讲的是光电打印机的原理。一个高三学生,他不仅打卡,还把整个原理画在一张纸上。没想到学生比我还认真,比我还重视这件事。”那一刻,张文觉得当老师就像当工匠一样。用心雕琢,就能在学生身上看到成果。

说到这次加入百日行动团,张雯略带羞涩地告诉我们,她的英语不好,所以也在偷偷参加百日行动团英语打卡的圈子。在五年内,她希望她可以用其他语言教物理。“这是我未来的旗帜,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如果我不断挑战自己,和学生一起进步,就不会有瓶颈。”

教育是一个持久的接力。教研、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家长沟通、充电、学习...用关爱与责任对待每一位学生,亚夏尔、徐虎、张文只是新东方在线千千万万积极分子的缩影。加入新东方在线百日行动小组100天不会很难。

“加油,一起坚持下去!”也许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