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闽江学院面向福州的条件

网友发布 2022-09-08 23:42 · 头闻号竞价入门

岷江滔滔,昼夜不停。

在闽江岸边,沿着福州的工业路,有一个绿树掩映的“巴掌大”的院子。这里是闽江职业大学旧址,现在是闽江学院工业路校区。院内新粉刷的“于颖楼”在这里屹立了30多年,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壮大和“民大精神”的孕育、成长和发展。

“闽江职业大学创建于1984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担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为1074名学生颁发了毕业证书。”在大厦的“闽江学院特色档案馆”大厅里,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闽江职业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孙一边看着墙上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一边感慨地回忆。2002年,原“福建大学”与福州师范学院合并为闽江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院校。

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大学校长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地方大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举措,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去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来到闽江学院。他告诉全校师生,要以立德庶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办学方向,面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承担时代责任,勇于拼搏,开发过硬本领,锤炼道德修养,努力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有德行的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海洋研究所陈建明教授团队正在讨论和交流。资料图片

闽江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培育德育和推进应用型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获得了哪些经验?初春初夏,光明日报课题组走进闽江学院,探寻这一系列话题背后的深刻答案。

1.坚定的路线: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在闽江学院的特色档案馆里,有一张非常有意义的以年夜饭为主题的漆画《年夜饭》照片:一个陈设简单的房间,几张桌子,上面摆着几道福州风味的菜肴。学校领导和师生聚在一起,畅谈,讨论问题。“这幅漆画表现的是1991年2月除夕,习近平主席和师生在教工宿舍一起过年的故事。”孙深情地回忆说,那次年夜饭简单而温馨。参与者自带餐具和两道特色菜。“我带了炒三鲜和芙蓉蛋。习主席代表学校向在场的教职员工表示慰问。大家谈论家庭、学校、教育,笑声不断,气氛非常融洽。”

学生在跨境电商实验室上课。资料图片

一幅简单的漆画,体现了强烈的教育意识。“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建大学’校长期间,明确提出‘不当名义校长’,始终关心学校建设,及时解决具体问题。”孙告诉课题组,建校之初,条件非常简陋。1988年,国家教委对福建大学等一些不符合办学标准的学校开出“黄牌”,要求三年内充实整改。"习主席上任时,距离验收只有一年时间."孙说,1990年9月22日出席开幕式后,带领福州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当时困扰已久的难题进行现场工作。能当场定案的,能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列入处理日程,真正体现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

“习主席主持学校的发展规划,经常到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亲自为学生作形势和政策报告,鼓励学生学好科学知识和理论,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和工农群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施展才华。”孙说,当年同志多次强调,福建大学要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技为生产服务”。特别是他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但求符合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他倡导的“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对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当时,习主席始终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强调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30年来,学校忠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德育人,坚持应用型办学道路,努力在新时代交出一份具有福建大学特色的新答卷。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说,特别是近一年多来,学校抢抓机遇,高质量地编制实施了《闽江学院“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全面实施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学科建设创新,学校全方位开放拓展,协同保障能力加强,应用学科创新。

叶是该校党委书记,以名誉院长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成长。资料图片

2、产教融合,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从“福建大学”旧址驱车20分钟,穿过闽江、乌龙江,便进入闽江大学新校区。校园绿荫环绕,鸟语花香,是一派山水校园的和谐景象。走进校门,一块巨石上刻着“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但求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字。三十多年来,这十六个字成为了这所学校始终不渝的遵循,也成为了福建学院一批学生执着的追求。

这学期,闽江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蓝,是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小兰认真学习了自己的专业,同时还辅修了广告学,希望将两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去年3月25日,她在学校办学历史和应用成果展上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他们的创新作品和创业成果。“我们提取了凤凰图腾制作的创新设计作品‘凤凰礼服’,并于2019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展出。总书记表扬了我们,说我们干得好,让我很激动。”兰动情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学校时强调,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还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年轻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为了积极满足福建产业发展的需要,闽江学院设立了一系列产业学院,汇集多学科人才培养。一年多来,学校新增了现代纺织服装、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化工新材料四个工业学院。这些产业学院的主要共建主体是福州、福建当地的企业和行业协会,面对的行业是当地政府支持的主导产业,可见闽江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的责任和担当。

福建纺织工业发达。福州纺织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闽江学院作为全省仅有的两所设有纺织专业的高校,其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设有专业群,涵盖了从面料、服装设计到服装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我们服装工业学院和丰德公司联合成立了‘应用印刷联合实验室’。企业免费提供整套数码印刷设备,委托学校设计制作。”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院长李永贵告诉课题组,在实验室里,从图案设计到样品制作,平均只需要10分钟左右。目前,已有4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实验室,孵化了3家微创企业。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院长许歌授课。资料图片

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受到企业的欢迎。福建丰德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毅表示,在安排生产之前,将大量学生设计的产品在网上展示和销售,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一年多来,学校科研创新取得新突破:“福州海上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支持福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名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设立“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和“两岸农村建设发展研究院”。学校在服务地方方面展现新成效:制定实施《闽江学院服务福州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与福州各县签订合作协议,规划科技走廊、法治政府等项目。办学面貌焕然一新: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闽江大学数字经济国际学院。

3.德育为先,开设“三个课堂”。

在距离闽江学院几十公里的闽清县石湖村,满山遍野的橄榄树今年有望再次丰收。

石湖村是闽江学院海峡学院2020届毕业生蒋华丹和她的“一林深情”团队的项目实施基地。“‘一个橄榄深爱’今年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团队挖掘当地乡村文化,以闽清橄榄为主线,以闽清古民居为场景,以明清时期的爱恨情仇为剧本,创作了《一颗橄榄的爱情》,为青橄榄披上了浪漫的文化色彩!”蒋丹现在是闽江大学海峡学院的辅导员,她告诉研究小组。

理论联系实际,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延伸到第三课堂。“学校实行‘三课堂三成绩单’的全方位教育模式,有效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吸收理论知识,在第二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第三课堂将‘理论与实践’转化为‘文明行为习惯’。三个课堂分工明确,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叶对说道。

闽江学院以三个课堂、三份成绩单,将以德育人工作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福建大学特色的一体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

闽江学院校园一角的资料图片

第一节课指导“学”。5月18日,“青春爱学习”福州青年学习实践新理念交流会在闽江学院举行。《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等书中的受访者代表和大学生朋友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与青年人交心的故事。“学习交流会形式新,效果好,有‘青春味’,贴近‘青春心’,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陈嘉文说。

第二类引导“是”。近日,闽江学院28名师生来到永春县澎湖镇中心小学开展“暖风”支教活动。实践团成员开设了绘画、歌唱、舞蹈、国学、软文书法等七门兴趣课程。“‘暖风’支教团队践行‘凝聚青年力量促教,代代相传’的初心。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同时,引导青少年树立红色理想,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和弘扬。”法学院2020级冯千迈说,大学生“暖风”支教联盟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在贫困山区支教15年,荣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截至2022年3月,闽江学院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已开展活动16977场,累计报名人数超过100万,学生参与人数超过90万。

第三节课引导“思考”。“学校从德、勤、修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集‘理想信念、课堂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体育健康’于一体的‘五位一体’第三课堂新模式,建立了‘积分制加奖学金’的文明养成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全方位成长。"闽江学院教育与产业部长朱敏这样说道。如今,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一个“第三课堂”:“福建书院晨读会”、“外书院英语角”带起“朗读之声”;阳光校园跑”和“健康25000英里班级接力跑”让学生从“住宿舍”走向“动起来”;“红歌进公寓”、“校园歌唱”、“心理健康节”丰富校园美育生活;场思想政治课”、“垃圾分类下楼”、“勤工俭学”开创劳动教育新模式。

一年多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建成了全省首家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工作室。先后入选“全省党建示范大学”和“全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培育建设大学,被列为“福州新思维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益讲座中,本校学生获得本科组一等奖;人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团支部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4.“求优”的“福建学院经验”的启示

“期待同学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郎笙,你要诚实善良。百年树人,千里之行,一匹将死之驹,一场中国的选举。自尊自强,化玉为器,让满天星月的世纪更加辉煌!”一、闽江学院傅书写了30年来“德育为先”、“求优”的不懈追求,揭示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的永恒志向和抱负。

课题组认为,闽江学院30多年来坚持立德庶人内涵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德育为先,培养时代新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闽江学院始终牢记“国家伟人”,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的初心使命,坚持把立德庶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把立德庶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具体工作中,学校形成了“德育为先、能力至上、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构建了“三轮育人、五轮育人”的工作格局。同时,学校以“三个课堂、三份成绩单”为抓手,采取渗透、融合、体验式教育,努力以德育人、以智启迪、以体育人、以体验育人。

二是找准办学定位,保持战略定力,对办学追求一以贯之,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办学定位是关系到大学办学方向和道路的重大问题,具有管理全局、根本和长远的重要作用。闽江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不贪大求全,不随波逐流。围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坚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追求,“应用技术”的办学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方向。

三是突出应用导向、满足社会需求、扎根大地、改革创新的办学精神一以贯之。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应用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闽江学院按照“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以“繁荣十城、服务八闽”为己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新福建、新福州重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师资建设,积极打造智能信息、大数据、新师资。继续深化“引企入校、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使学校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和重要基地,形成以贡献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以改革闯新路的鲜明办学定位,有效解决当前应用型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同质化等办学问题。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调研时指出,闽江学院已经今非昔比,但办学方向一直遵循过去的路径。铭记嘱托,励精图治,闽江学院30多年的不懈追求和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成功典范,对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