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圳商报记者杨
5月26日,南头街道“古城莫砺锋工作室”在乐瞳社区工作站举办了“强化居民积极参与,探索治理型社区之间的路径空”微改革专题讨论的第一堂实践课。南街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课题组学生等30余人参加了课程。

查看施工过程,了解工程细节。
生动突出的案例激活学生的大脑。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一微改项目案例——乐瞳社区“和谐乐园”的理解,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观看视频、项目召集人讲解、问答交流等方式,对乐瞳社区“和谐乐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提问和互动交流中,了解“和谐乐园”的建设背景和推进过程,学习相关工作方法,加强学生对微改革话题细节的掌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解决所在社区面临的问题。
研究具体案例,规划社区发展。

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实践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员的案例分析和方案策划能力,本次微改研讨实践课将学员分为四组,按照“人、文化、地、物、景、时”的思维框架进行案例讨论。每个小组选择最了解的社区来规划社区建设,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选出一名学生代表来阐述结果。
现场讨论非常热烈,每组同学在发言时都跃跃欲试。第一批上台的学生代表分别从“环境提升”和“IP打造”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乐瞳社区的和谐乐园可以种植攀缘藤蔓植物,如丝瓜、葡萄等,提升和谐乐园的类型。在IP打造方面,搭建互联网推出“和谐农产品+”模式,让“和谐乐园”传播更广,收到的反馈可以反馈到社区治理。其他组的同学也结合自己所在社区的实际案例,从多个层面和角度阐述了对社区建设的看法,金句频出,创意十足。
谈谈最初的工作和经历

快乐的分享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动力。
本次活动的话题讨论设置了“初谈”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增进同学们的互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交流自己选择社团工作的初心。微改项目召集人、乐瞳社区党总支书记欧阳景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步一个脚印是我一直坚持的路。脚踏实地才能把事情做好。选择社区工作,就是把一件小事做好。社区建设工作也是如此。为人民服务,大家的需求都满足了,工作也就做了。”这个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同学们纷纷表示,扎根社区的意识更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强了,对未来的科研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情,增强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南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和谐乐园”是一个载体,可以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一个种菜的场所,对学生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成为维系邻里关系、增加邻里感情的纽带。在惠及社区居民、提高居民幸福感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的矛盾问题。这里的学生可以借鉴经验,在社区工作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探索,敢于冒险尝试,敢为人先,将自身优势与社区特色相结合,努力打造社区打造的特色品牌,为社区建设增光添彩。
通过微改革研讨实践课程的开展,课题组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微改革课题的深入理解和认知把握,激发了学习和讨论的热情和信心,提高了案例分析和方案策划的能力。接下来,南头街道将继续扎实开展微改革课题相关课程,对案例进行深入持续的讨论,促进学员在讨论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为社区未来的建设发展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
点评:谭鲁刚、蒋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