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第12个全民健身日。运动是健康,是生命。重庆人热爱运动,他们的生活因为运动而不同。穿越琼州海峡,在家门口完成100公里长跑,用自制的石器锻炼身体,重庆的运动达人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运动和生活。
穿越琼州海峡后,重庆游泳运动员绑沙袋半年完成挑战。
琼州海峡被称为“海上珠穆朗玛峰”,两岸距离约28公里。今年6月,来自重庆梁平的刘桂伟用11小时29分钟完成了横渡琼州海峡的挑战。
1973年出生的刘桂伟,曾经是一名军人,一直喜欢运动。经战友介绍,他于2001年开始游泳,并很快成为一名爱好者。目前兼任梁平游泳协会会长。“只要不旅游,有条件的话应该天天游泳。”即使是冬天也不例外。“在我眼里,游泳不分冬夏。”
2019年,刘桂伟偶然得知了穿越琼州海峡的挑战。经过咨询,他报了名,开始备战。“我知道难度挺大的,所以想挑战一下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刘桂伟从未有过下海游泳挑战大海的经历。再加上琼州海峡两岸相距28公里左右的漫长路程,让他竭尽全力备战,尤其是体能训练。
“没有强大的体力,肯定完成不了挑战。”于是,刘桂伟提前半年就开始了训练和准备。为了增加力量和耐力,刘桂伟准备了两个1kg的沙袋,每天起床都会绑在腿上。平时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他都会被绑在腿上,晚上睡觉前都不会脱下来。"时间长了,沙袋就磨坏了."
经过充分准备,刘桂伟于2020年6月3日开始挑战。
凌晨4点52分,刘桂伟从海口市白沙门海岸开始横渡。在挑战过程中,总有一艘船跟着他,船上有一名领航员和一群亲友。当导航员提醒他挑战即将成功时,刘桂伟一时还不相信。“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体力,认为导航员为了鼓励我,夸大了自己的说法。”
虽然是第一次挑战大海,但刘桂伟很快找到了规律:“船里有旗。透过旗子可以看到风向,所以知道浪是从哪里来的。人们可以随波逐流,既方便又节能。”
下午4点21分,刘贵伟在广东省徐闻县黑土角沿海登陆。完成横渡琼州海峡的挑战用了11小时29分钟。行程24.4公里,中途只喝了两瓶蜂蜜水。“这一次,我真的准备了足够的体力。当晚回到酒店后,我能拉几个腹轮。”
据了解,算上刘桂伟,重庆已有10人完成挑战。其中,56岁的儿童保健医生刘红梅于2005年6月完成挑战,成为游过琼州海峡的第一人。现在,她依然保持着冬天游泳的习惯,她还有另一个目标:挑战横渡琼州海峡来回游,成为重庆横渡琼州海峡第一人!
在家跑了100公里,老婆喊吃饭的时候差点放弃了。
谢,一个48岁的公路赛跑运动员和三项全能运动员,身体健康,肌肉发达。但在过去,他是不同的。
2012年,谢还是个“三高”患者,体重也不少,“最重的时候160多斤”。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加入了重庆两江铁人俱乐部,试图通过锻炼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想到这次加盟,他一直跑到现在。“一开始就是和大家一起锻炼身体,也没多想。”谢回忆说,“后来我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对于路跑,谢强调了的挑战性。“人需要有挑战的精神!”谢说,“铁人三项和跑步对人的意志品质很有挑战性,这也是我爱上它并坚持下来的原因。”
如今,谢可谓是一个路跑者,他经常做一些“疯狂”的事情: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的时候,大家只能在家锻炼。为了保持训练量,谢把家里跑步机的坡度和速度调到最大进行训练。结果跑步机才跑了两天,“焊缝都裂了。”
按照原计划,谢要在渝跑3小时国际马拉松。尽管有疫情,谢从未停止过。当疫情开始蔓延,他无法外出锻炼时,他依然完成了一次疯狂的挑战——在自家阳台和客厅里跑了100公里!
谢于2月12日开始挑战。像往常一样,6点半起床,做完所有准备,8点多开始挑战。他跑步的范围是阳台和客厅,不停的转圈跑。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总共用了10小时40分钟,完成了100公里的挑战。“手机没电了,我得带个充电宝,边跑边充。”谢对说道。
没有我妻子的帮助,我无法完成这项挑战。“关键是我老婆家里的物资都很到位,给我准备了六个花卷、六个韭菜饼、香蕉、苹果、柿饼,帮我从天亮跑到天黑。”
在家跑步比在户外更难。首先,无论在家还是在户外,长跑带来的生理极限都是一样的。其次,相比室外,家里空的房间狭小,人长时间在不变的环境中奔跑,容易烦躁,精神疲惫。另外,在家里需要不断转圈,肌肉和关节的紧张程度和在户外自信地向前跑完全不一样。最后,因为不能影响楼下邻居,所以脚一定要轻,肌肉紧张更容易累。
谢在家里参加100公里挑战时也有过两次想放弃的念头:“有一次,我老婆说,‘你疯了吗?’有一次中午,老婆说:‘快来吃饭吧。’两次,我都想过不跑。"
9岁男孩用自制的石头器材健身,总共300斤。
北碚小伙李居怡,1991年出生,健身教练,2017年重庆市健美比赛健美组第八名。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果然,这一年,他做了一件让同事们惊讶的事。
今年年初,因为疫情,工作室迟迟没有恢复营业。和其他人一样,回老家过年的李居怡只能“呆在家里”。但是多年的锻炼习惯让他忙不过来。“你必须训练,作为教练,你必须树立榜样。这个时间不能浪费!”
当时全国各地的健身房都暂停开放。只能在家锻炼的李居怡开始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训练,并翻出了自己的“衣柜”器械——一套石哑铃、杠铃、石锁等健身器材。
“初二的时候,爸爸从部队带回来一套哑铃。那时候已经锈迹斑斑了,但正是那套哑铃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健身,引起了我对健身的兴趣。”李居怡说,那时,他开始根据健康和美容杂志的外观制作自己的健身器材。"根据杂志上的照片,从我们楼下寻找石头制造设备."
首先,李居怡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合适的石头。"然后,用工具对其进行加工和抛光,使其看起来符合要求."李居怡的设备是他自己手工制作的。据他回忆,这套设备花了两个星期。
“所有东西的总重量加起来有300斤,最重的有100斤。”据李居怡说,设备中的石锁已经重达62公斤。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鲍菁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