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疾病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钟南山、姚新生、、高、、、等多位两院院士,以及国内外10万余名医学专家、学者、业界同仁齐聚大会线上线下。本届大会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了3000多个视频分会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视频分会场。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医药络病理论的科技创新与转化成果,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共同探讨了中医药创新对促进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意义。
会议现场
会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心血管患者约有3.3亿人,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因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在题为《络》的报告中指出,微血管疾病已成为国际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保护微血管在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吴以岭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展的“中医脉络理论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疾病防治的指导”项目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今年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本项目针对微血管疾病这一国际难题,结合心、脑、糖等重大疾病,在中医学术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创新。
“中医脉络理论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疾病防治的指导”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个原创!第一系统建构语境理论
“中医脉络理论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病防治的指导”项目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建立了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于一体的中医学术创新转化新模式。自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以来,首次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为络病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系统构建了络病研究的三大理论框架——“络病证治”、“络理论”、“气络理论”,吴以岭院士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十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RD计划。
“脉”,中医称为血管,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血管。它是脉络血管的分支,包括微血管和微循环。建立了脉络理论,提出了脉络理论的核心理论——营卫理论。建立了其临床辨证分型和诊断标准,总结了整个调营戚薇和血的临床用药规律,形成系统理论指导临床,特别是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项目研究组从2005年开始致力于研究,分析了33000条研究数据。最终揭示了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调节参与心、脑、糖、肾功能损害的多维时间空和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理规律。使人类对微血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他们能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他们就能保护微血管。围绕这一点,大量实验数据证实,通络药物对微血管内皮细胞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不仅保护其结构完整性,还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吴以岭院士说。发现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通心络胶囊在保护微血管方面有很大优势。治疗心律失常的沈宋养心胶囊能改善微循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也有保护微循环的作用。
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有效改善组织的血流。微血管内皮细胞本身就是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这些细胞因子及其分泌的信号作用于组织细胞,为组织细胞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两大自信!中医继承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武汉市人民医院黄教授曾说,“中医脉络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如此崇高的国家荣誉,更加激励我们坚持中医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自信。同时也要上升到机构自信,因为现在不同的学校、学校、专业都在合作研究微血管病,未来的成果也会涉及机构自信。但我坚信,一些基于脉络理论而诞生的新药产品,可能会在世界药学史上闪耀出非常诱人的光芒,我希望我们和子孙后代一代一代地去研究它。”
循证医学研究是检验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国际“黄金标准”。“中医脉络理论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疾病防治的指导”项目研究组采用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循证医学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由权威医院和专家牵头,进一步验证中医疗效。
研究证明,通心络胶囊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20%,在解决心血管疾病这一国际难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肾阳欣胶囊治疗心功能不全性室性早搏的循证研究证明,它可以在减少室性早搏的同时改善心功能,从而为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药物。参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循证研究证明,其可减少室性早搏,增加心室率,填补了快慢兼治、整合调节节律药物治疗空的空白。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研究证实,在西医国际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临床疗效16%。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取得,进一步证明了坚持中医文化,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信心。
三大创新!惠及数千万患者
以岭医学研究院院长贾振华教授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他介绍,“中医脉络理论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疾病防治的指导”研究成果有三个创新点。除了“首次系统构建了脉络理论,提出了核心内容——营卫理论,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疾病的辨证标准,探索了调理营卫、气血疗法的用药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理论”的创新之外,二是脉络理论指导了一系列微血管病机制的研究——揭示了营卫与血管内皮细胞、卫气与血管外膜、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相关性。揭示“太阳络-微血管”复杂网络病变的多维空和动态演变,揭示通络改善微血管血液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器官功能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共同机制,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三、用循证研究解决国际医学界的重大难题——解决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临床难题,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提供新药,填补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药物治疗空的空白,整合调节节律,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中医脉络理论的构建及其对微血管疾病防治的指导”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评价,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吴以岭院士说:“这个研究项目揭示了通络药物的科学价值。被医学界称为‘通络三宝’的通心络、沈宋养心、芪苈强心胶囊,每年惠及数千万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微血管的健康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微血管是保护人体的“生命线”。微血管的畅通可以帮助我们跑赢后半生。国际络病大会、中西医结合血管疾病大会已多次举办,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探讨中医络病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的顶级盛会,成为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国际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
声明:文章转载自其他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要慎重!本文仅供参考,非卖品。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