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简述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网友发布 2022-08-05 09:11 · 头闻号创业经验

考古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文明的形成是各地区古代社会多样演变和共同参与的综合结果。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有着明显的共性,即社会发展的推进性和阶段性。同时,受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抚河中游位于江西省东部,属鄱阳湖水系。该地区地形多样,水系发达,是赣鄱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这里有大量的聚落,分布在各种自然环境中。聚落选址是人地关系的重要体现,对抚河中游聚落选址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该地区人地关系。

1.抚河中游地理环境概况及聚落区划

抚河中游地理环境概况

目前,江西省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尚未完全展现出来。尽管赣北鄱阳湖、何秀、饶河及赣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已基本清晰,但对赣东抚河及赣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文化面貌的认识还很浅薄。

抚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长。流域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 ~ 2000㎜之间,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各地区平均气温约17.4-18.3℃,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9.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最小相对湿度5%,年平均蒸发量1100 ㎜。

流域土壤以红壤为主,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土壤类型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山区以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形成的黄壤土和红壤土为主,土层多为中壤土,少量壤土,土层厚度一般在30cm以上。而丘陵平原地区以红壤为主,质地厚重,保水性差,有机质缺乏,肥力差,水土流失明显。冲积土主要沿河流分布,土层厚度深,排土力强,透气性好,土壤肥力高,是农作物的主要产区。

江西省赣鄱河中游分为河谷阶地和丘陵区。该区属于新构造运动的大型稳定上升区。岩性以紫色砂岩、页岩为主,有第四纪红土层。地貌类型多样,河流阶地、高丘、低丘、红盆纵横交错;少数地区分散在中山和低山。

总体来说,抚河中游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生物物种多样,气候适宜,水系发达,矿产资源多样,适宜人类繁衍和生存。可以想象,先秦时期的抚河中游应该是人类生活、繁衍、发展的重要区域。

抚河中游先秦时期聚落的划分

抚河中游地区有山丘状的聚落。它们的主要形式是外围没有壕沟,一般位于沿江山区。水资源丰富,地势高,可以躲避洪水灾害。它们是先秦时期抚河中游地区常用的聚落形式。此类聚落大小不一,多呈群体分布,年代相近。除了沿河自组织的聚落外,小丘聚落也会分布在护城河聚落的周围,并建在护城河聚落的旁边,可能是由护城河聚落衍生出来的,如牛家山聚落、赵家斜聚落等。

调查期间在抚河平原中游发现沟状聚落,主要分布在金溪县和临川区,其主要形式为外围的沟。是古人发展起来的防御性聚落,按照建造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建在平地上,中间平台手工搭建,沟底是取土后的地面。这种聚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一般都建在平地上,多在地势低洼的河流地区。

第二种是利用丘陵的地形,在丘陵边缘人工挖沟。中间和外围地势略高。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活动,中间的平台越来越高。这种聚落充分利用了地形的优势,与第一种相比,可以降低建筑的人工成本,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体现。第三种,利用山丘地形,在山丘周围挖壕沟,聚落整体地势较高。与第二种相比,这种聚落的壕沟更完整,利用了地形,消耗了更多的人力,但聚落的功能更全面。

第二,抚河空中游先秦聚落分析

高程分析

聚落海拔反映了古代人们在聚落选址中对海拔的选择。抚河中游属于我国地理单元的东南丘陵区,山地多,但也有河流冲积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较低,聚落多分布在低海拔的平地和山地。

新石器时代晚期环沟聚落的高度分布:0-50米有5个聚落,占31%;50至100米有11个,占69%;100-300m为0,占0;300米以上的有0个,占0。岗丘聚落高程分布:0-50m 1个,占7%,50m-100m 10个,占71%;100-300米有3个,占22%;300米以上的有0个,占0。

总聚落高程分布:0-50米内有6个聚落,占20%;50-100米的有21个,占70%;100-300m米有3个,占10%;300米以上的有0个,占0。

在这一时期,壕沟周围有16个聚落,岗丘周围有14个聚落,海拔50-100米的壕沟周围聚落占69%,海拔50-100米的岗丘周围聚落占71%。两个聚落在选址时考虑的高程因素几乎是相似的。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聚落选址倾向于低海拔,主要选择区间为50-100米。

方面分析

坡向在山地生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同方向的山地有不同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方位是指地面的方向。相位影响日照时数、太阳辐射、降水、温度等。在这种影响下,自然植被在不同方面也有所不同。中国位于北半球,古代人一般选择降水丰富、气温高、日照长、植被茂盛的阳坡居住。坡向是影响古代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通过统计分析,环沟聚落的坡向选择如下:北侧有一个聚落,占6%;东北定居1人,占6%;向东聚落2个,占13%;东南聚落1个,占6%;南向聚落5个,占31%;西南聚居区3个,占19%;向西定居的有两个,占13%;西北聚落1个,占6%。

岗型聚落形态选择如下:北向聚落3个,占22%;东北聚居地有两个,占14%;向东聚落3个,占22%;东南聚居地6个,占7%;南向聚落0个,占0个;西南聚居地2个,占14%;向西定居1家,占7%;西北地区有两个聚居地,占14%。

从环壕和山坡的坡度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在新时期后期,南坡的环壕和山坡的聚落较多,而山坡的聚落最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外,环沟聚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有9个聚落,约占环沟聚落总数的56%,而岗地聚落只有3个,约占岗地聚落总数的21%。他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此可以推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护城河聚落的选址倾向于南坡,而岗丘聚落则不喜欢南坡。就这一时期总聚落方面的分布来看,东南方面至少有两个聚落,约占聚落总数的7%,东、南、西南方面有五个聚落,约占聚落总数的17%。

第三,抚河中游先秦聚落选址规律

抚河中游先秦聚落的选址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因素对聚落选址有不同的影响,每个时期的聚落分布也各有特点。抚河中游地区地处东南丘陵地带,地势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部高且多山。中部地势低洼,是平原和丘陵交错的地区。

定居点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主要分布在50-100米范围内,占聚落总数的70%。0-50m高程范围内的聚落数量占聚落总数的20%,两者之和占90%,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选址倾向于1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

从夏到商代早期,50 ~ 100米范围内的聚落仍占聚落总数的最大比例,但与前期相比,50 ~ 100米和0 ~ 50米范围内的聚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100 ~ 300米范围内的聚落所占比例明显上升,表明抚河中游的聚落位置在高程上有上升趋势。

商代晚期,各高程区间的聚落比例与前期基本持平,聚落主要高程仍为50-100m。西周早期中期,分布在50-100米高度范围内的聚落占聚落总数的比例较前期略有增加,其他两个区间的比例与前两期相比变化不大。应该是这一时期的定居生活方式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0-50m高程范围内的聚落比例明显下降,100-300m高程范围内的聚落比例明显上升。这应该是农业发展成熟的结果,因为抚河中游平地少,山地多,古人在聚落选址上有选择地避开耕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坡向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减小。

新石器时代晚期,有5个聚落,以护城河坡向最多,其他坡向分布较少。岗型南部有0个聚落,北部和东部聚落最多,为3个。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护城河式聚落倾向于选择南坡建造聚落,小丘式聚落则避开南坡。

从夏到商代初期,南方的护城河聚落数量最多,有5个。东南向聚落数量最少,为0。东北方向和西方向的小丘聚落数量最多,为5个;东边和东南边的聚落是选择最少的,数量是一个。这说明在此期间,聚落选址可能会刻意避开东南方向。

商代晚期,环壕聚落仍选择南方,数量为5个。东南方向的聚落数量仍然最少,为0;山丘型聚落选择最大数字10的北向,最小数字4的东南向。从这个地方的地形和气候来看,可能是东南风多,聚落刻意避开风向。

西周早中期,西向护城河聚落数量最多,有5个;东面方向的聚落数量最少,为0,其他所有斜坡均有分布。山丘型聚落选择数量最多的10个北向和西南向,数量最少的3个东北向,其他均为斜坡分布。这一时期环沟聚落的选址在坡向上可能是向西倾斜的,岗丘聚落在各个方面都有分布,虽然有少有多,但差距并不明显。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东南、南、西的护城河聚落数量最多,为4个。选择西南坡向的聚落数量最少,为1个;其他所有斜坡均有分布。朝北方向的小丘聚落数量最多,有9个;西南方向的聚落数量最少,为5个,其他坡地都有聚落分布。这一时期,环沟岗聚落的最大和最小坡向在数量上差别不是特别大,坡向对聚落选址基本没有影响。

结论:

自然因素对先秦时期抚河中游聚落选址的影响,得出了先秦时期抚河中游聚落选址的一些特点,并试图做出解释。海拔、河流、坡度等环境因素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较大,而坡向对聚落选址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

具体表现为:一是沉降集中在底部高程区域;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坡向对聚落选址的影响减小;第三,聚落多分布在坡度较低的平坦或缓坡地带;第四,定居点大多建在河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