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柑桔膏药病是由灰色膏药病菌柑桔致病变种引起的、发生在柑桔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影响植株局部组织的正常生长,使树势减弱,严重发生时,使病部以上的枝条枯死。柑桔膏药病主要发生在柑桔树的老枝干上,也为害叶片。被害枝干上长出圆形或不规则绒状霉层菌膜,紧贴着树干,似膏药状,故称膏药病。
详情介绍
柑桔膏药病是由灰色膏药病菌柑桔致病变种引起的、发生在柑桔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影响植株局部组织的正常生长,使树势减弱,严重发生时,使病部以上的枝条枯死。柑桔膏药病主要发生在柑桔树的老枝干上,也为害叶片。被害枝干上长出圆形或不规则绒状霉层菌膜,紧贴着树干,似膏药状,故称膏药病。
柑桔膏药病在福建省分布甚广,从南到北均有发生,而以闽北最为普遍。多发生予树冠较密闭的老柑桔园,致使树势衰弱,严重时常使病部以上枝梢枯死,产量降低。福建省柑桔园常见的为灰色膏药病,其次为褐色膏药病。
柑桔膏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防治介壳虫为主的综合防治办法,结合修剪,剪除部分枝条就地烧毁,同时注意果园的通风透光,加强肥水管理。冬季刮除菌膜,再涂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高浓度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 中文名
- 柑桔膏药病
- 病 原
- 灰色膏药病菌,褐色膏药菌
- 类别
- 植物病症
- 为害植物
- 柑桔
- 为害部位
- 枝梢、叶片、果实
柑桔膏药病病原特征
两种膏药病菌均属担子菌。灰色膏药病菌(Septobasidium albidumPat)。菌丝初为无色,后变褐色,菌丝错综交织成膜状子实体,口表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自棒状或球状的囊胞长出,钩状弯曲,有分隔。担孢子无色,单胞,近镰刀形。褐色膏药病菌为(Helicobasidium sp),担子直接从菌丝长出,担子棒状或弯曲成钩状,有分隔。担孢子无色,单胞,近镰刀形。寄主范围,除柑桔外,还可侵害梨、茶、桑、桃、李和多种森林树木。
柑桔膏药病为害症状
柑桔膏药病为害柑桔的枝梢、叶片和果实:灰色膏药病其病膜表面光滑,初呈茶褐色,后变为鼠灰色或暗灰色,一般中央颜色较深,边缘一圈灰白色,色较浅,形成明显的轮纹状。 褐色膏药病其菌膜较前者隆起而厚,表面呈丝状,栗褐色,周围有狭窄的灰白色带。两种膏药病病斑的发展到后期开裂、剥落。叶片受害,常自叶柄和叶基处开始产生白色菌毡,逐渐扩大到叶面大部分,呈灰白色波纹状。柑桔膏药病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干上越冬。次年春夏在温、湿度适宜时,菌丝继续生长形成子实体,产生担孢子由气流和蚧类传播。白隔担耳菌以蚧类的分泌物为养料,卷担子菌则吸取衰弱枝干的养分,繁殖蔓延为害。
柑桔膏药病流行规律
病菌以蚧类、蚜虫类分泌的蜜露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故蚧类、蚜类发生严重的桔园发病重。过分荫蔽潮湿和管理粗放,5~6月梅雨季节和9~10月多秋雨年份发病严重。蚧类发生多的桔园发病常重。桔园荫蔽潮湿和栽培管理粗放的老桔园,发病亦较重。
柑桔膏药病防治方法
柑桔膏药病农业防治
- 及时防治蚧类、蚜虫等害虫。结合修剪,剪除部分枝条就地烧毁。加强栽培管理,开沟排水。降低湿度,通风透光。控制病害发生。
柑桔膏药病化学防治
冬季刮除菌膜,再涂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高浓度硫悬浮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倍液。
药物涂抹病部选用:新鲜水牛尿,l:1:10波尔多浆;46%结晶石硫合剂50倍液,披美1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液,2e o/8石灰乳。最好在4―5月和9一10月间雨前或雨后涂刷1一2次,防治效果才好。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