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东嘎-皮央石窟

网友 2023-09-17 22:27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位于札达县境内的东嘎和皮央两村。因两村相距不远,石窟群规模较大,故得名。1992年首次发现。东嘎—皮央石窟群存石窟总数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与僧房窟、仓库窟与厨房窟等不同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制有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比丘、飞天、供养人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礼佛图、各种密宗曼荼罗以及动物、植物和不同种类的装饰图案。东嘎—皮央石窟群是西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也是国内年代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介绍

位于札达县境内的东嘎和皮央两村。因两村相距不远,石窟群规模较大,故得名。1992年首次发现。东嘎—皮央石窟群存石窟总数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与僧房窟、仓库窟与厨房窟等不同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制有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比丘、飞天、供养人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礼佛图、各种密宗曼荼罗以及动物、植物和不同种类的装饰图案。东嘎—皮央石窟群是西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佛教石窟遗址,也是国内年代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东嘎-皮央石窟
地址
东嘎和皮央两村

东嘎-皮央石窟东嘎石窟群

整个洞窟群现存洞窟150座,可分为两个地点。第一地点位于东嘎村北面断崖上,石窟分布由西向东分为三区。第Ⅰ区洞窟分布略呈“U”形,由50座洞窟组成,依据各窟之间相对关系可分为第1~11号和第12~50号两组;第Ⅱ区洞窟共有51座洞窟,依其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第l~28号和第29~51号两组;第Ⅲ区洞窟系东北方向的后山区,共由第1~39窟组成。东嘎第二地点位于东嘎东面山沟中,两地点直线相距约30千米。洞窟开凿在山崖北面峭壁上,从西向东共有9座洞窟,编号为第1~9号窟。东嘎第一地点Ⅰ区第1、2号窟及第二地点第1号窟均是较大型的礼佛窟。其中,东嘎第一地点Ⅰ区1号窟平面形制为方形,单室,进深与面阔均为6.65米,通高5.64米,其外缘近于方形,窟内未开凿佛龛塑像。东嘎第一地点Ⅰ区2号窟平面形制亦为单室,方形窟,进深与面阔均为7.3米,顶部式样为一多重同心圆形套顶,通高5.51米,顶部外缘为方形,中套四重圆形,向上隆起呈圆形的窟顶,呈一坛城状。窟内北、东、西三面壁上开设长条形佛龛,其中北壁佛龛设在后壁距地表高1.85米处,高1.6米,与后壁等长,龛内原有泥塑佛像8尊,今残存头光与背光贴塑。在窟内还发现泥塑残佛头像2尊,系原塑像的残部。窟内中央还有两座方形塔基,表明原来在窟内还建有佛塔供养,今塔身已残。东嘎第二地点1号窟的平面形制是近方形的单室窟,进深3.7米,面阔4.2米,窟门前设狭长甬道通向窟室,甬道宽4.1米,长2.2米。窟室顶部做成覆斗形,高5.3米。在窟内中心设一圆形坛,未开凿龛室塑像。在东嘎石窟群礼佛窟中还发现有一些形制较小的洞窟,基本特点也是方形单室窟,一般均绘有壁画,有的在窟内两侧壁或后壁上开设有龛。其中,东嘎第一地点Ⅰ区3号窟为一近似方形的单室窟,进深4米,面阔3.2米,穹隆形顶,中间部位向上隆起略呈半球形,窟内四壁原遍绘壁画,今仅残存若干局部图案。

东嘎-皮央石窟皮央石窟群

位于东嘎第一地点西北部。皮央,汉语中亦译为培阳、皮旺、其旺等,系一处由寺院建筑、城堡遗址与石窟群组成的规模宏大的佛教遗迹。皮央石窟共有四区,编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分布,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与后山区。前山区为第Ⅰ区,洞窟基本上呈由北向南直线分布,其编号顺序从沟谷北端开始向南,共编为第1~433号窟。后山区编为第Ⅱ区和第Ⅲ区,其中第Ⅱ区洞窟的走向由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编入洞窟145窟;第Ⅲ区从谷底部折向西侧,直至皮央遗址的最西端,共编入洞窟247窟。在皮央遗址的山顶,还分布着一些洞窟,编为第Ⅳ区,包括第1~37号窟。此外,还有若干位置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编入。皮央第Ⅰ区第90号窟平面近似方形,窟门后接甬道,甬道宽1.4米,长1.6米,窟室进深4.85米,面阔5.15米,顶部式样为穹隆顶式,高3.8米,窟内两侧壁的前壁上各设一立像龛,龛内绘制千佛像等。在窟内后壁上原塑有佛像3尊。第79号窟也是在侧壁上设有龛室的洞窟,洞窟平面为方形单室,前设甬道,窟室进深4.2米,面阔3.52米,甬道凿成斜坡式样,甬道顶比窟顶低平,在门楣处形成转折的线条相连接,门楣下方绘制壁画。窟内左、右、后三壁上均开有龛,其中后壁龛内残存供置佛像的圆形穿孔,说明该处曾供置佛像。在该区较晚期的洞窟中,还出现了一种窟顶呈两面坡式样的洞窟,如第351号窟,平面形制为方形单室,进深2.35米,面阔3.4米,窟高2.5米,顶部做成两面坡式,上绘各种图案。

东嘎-皮央石窟相关文献

对东嘎皮央石窟最初的具体修建年代暂时无法确定,各类文献对其记载极少,只在一本流传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兰王国文》里找寻出些许线索,里面记载皮央寺始建于古格建国初期的公元十世纪,为当时仁钦桑波所建古格八大佛寺之一,七十年后又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另有藏文文献提到东嘎在意希沃时代的公元十世纪建寺,约公元十二世纪前后由于古格国内分裂斗争,一度成为与都城扎布让对峙的另一王室所在地,后复统一,丧失了宫王地位,但仍不失古格重要政治、文化重地。如若撇开这仅有的珍贵文史资料,单从其遗存石窟规模、样式,特别是绘画风格特征来看,大致符合相应年代,开凿时期至少不晚于古格早期的十一世纪。这个时期古格政治、经济、文化正值强盛期,具备了建寺开窟所必须的前提及大量资金,倍受举国僧俗拥戴的佛教灵魂人物意希沃、仁钦桑波和外域大师阿底峡神奇的推动古格佛教高度迅速发展,颇具传奇。大量古格著名佛寺、石窟始建于此时期,同时迎请各国佛教艺人来古格工作并授徒传 技。所遗存如壁画、唐卡、金铜佛像、擦擦等当年佛教艺术品尽显同时期域外艺术风貌。全然吸收多方外来艺术并自然浑成即是东嘎皮央石窟壁画特征。所绘制内容多为当时日益盛行的大量密宗造像,如各种佛像、菩萨、金刚女、佛母、护法等,世俗供养人、佛传故事及礼佛图也占据重要比重。其中数量可观的曼荼罗图形常常绘制于石窟中心部位,为东嘎皮央壁画最精华所在。在绘画技法中主要采用凸凹法,即以单线平涂和逐层晕染相结合,强调明暗层次,表现出凸凹立体视觉。这种纯正的凸凹晕染技法在后世的藏地绘画中逐渐呈程式化,而在此时期的东嘎皮央时代这种手法则被表现的灵活精准,几近完美。在同时期的克什米尔壁画、中亚较早时期壁画如龟兹的克孜尔壁画及敦煌等地壁画也都能导觅到这种技法的影踪。整体来看,东嘎皮央绘画更接近克什米尔艺术,从地理以及文化传承关系来看也是比较合理自然。而东嘎皮央绘画又能明显的与之区别,显露独到。尤其在用笔用色往往淡雅内敛,含蓄舒展,宛如水墨交融,显示出独特的表现技艺与要求。在此前提下又有两股绘画审美趋向并存于同时期不同窟域,且彼此并不排斥,相得益彰。一股是强调造像轻逸柔美,雅致高贵。轮廓线细淡轻涂,晕染过渡极自然,尊像体态表现轻盈灵动,尊像下莲花滋生盛旺,瓣阔而肥硕,仰覆恣意翻动。以青、蓝色调为主,另一股则表现出相对古拙朴实风貌,轮廓线及晕染手法厚实粗重,简约直接,用色浓烈明快,以绛红色为主。尊像体肤表现结实健硕、神情端重,较接近西域克孜尔早期壁画特征,而这种画风似乎并非直接来源于西域,而是由克什米尔转道而来,直接原因是两股审美趋向表现出诸多共同地域性特征,已然融合纯熟自然,如面相体态、衣着饰物的一致。所有尊像面部丰满圆实,大眼丰唇,体形修长健硕,肩宽腰细。上身往往赤裸,下身着花纹式裹体短裙。头戴三叶或五叶宝冠,耳饰大环,颈部挂饰珠链、璎络,手臂饰钏、镯,肩披飘帛于身两侧翻飞。覆钵形头光随头部倾向而布并不呆板固定,大圆背光中常常用彩色线条绘出蝌蚪状光芒线,灵动而具装饰,烘托庄穆氛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年年迈的仁钦桑波聘请两位克什米尔籍艺术大师以及他俩各自的追随弟子们,翻山越岭到达遥远的东嘎皮央进行壁画绘制工作。两位大师各自坚持自己的绘画立场,一位倡导纯正的克什米尔绘画,另一位则强调渐成多元的新克什米尔式的绘画,于是两股表现同一题材的画风从此滞留在古格的东嘎皮央石窟。这或许也是智慧的仁钦桑布本意,其间多少岁月与故事引发后人联想。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