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齿叶矮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ich.) Hook. et Arn. var. major Wedd.)植物高5-30厘米,多分枝或几乎不分枝;叶菱状扁圆形、菱状圆形、有时近圆形或扇形,长(-7) 10-21毫米,宽(-7) 11-23毫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钝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有明显或不明显浅牙齿,稀波状或全缘,二级脉在背面较明显;花序几乎无梗,呈簇生状,或具较短的花序梗,呈伞房状;雌花被片2枚;瘦果熟时深褐色,表面常有稀疏的细刺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7月。
详情介绍
齿叶矮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ich.) Hook. et Arn. var. major Wedd.)植物高5-30厘米,多分枝或几乎不分枝;叶菱状扁圆形、菱状圆形、有时近圆形或扇形,长(-7) 10-21毫米,宽(-7) 11-23毫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钝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有明显或不明显浅牙齿,稀波状或全缘,二级脉在背面较明显;花序几乎无梗,呈簇生状,或具较短的花序梗,呈伞房状;雌花被片2枚;瘦果熟时深褐色,表面常有稀疏的细刺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7月。
产中国安徽、台湾、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和广西。生于山坡路边湿处或林下阴湿处石上,海拔150-1300米。夏威夷群岛、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北部和锡金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和祛瘀止痛之效。华东地区农村常用来治蛇咬伤。
- 中文学名
- 齿叶矮冷水花
- 拉丁学名
- Pileapeploides(Gaudich.) Hook. et Arn. var.majorWedd.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荨麻目
- 科
- 荨麻科
- 属
- 冷水花属
- 种
- 矮冷水花
- 分布区域
- 中国、夏威夷、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北部和锡金
- 命名者及年代
- Gaudich.,1869
齿叶矮冷水花形态特征
一年生小草本,无毛,常丛生。茎肉质,带红色,纤细,高3-20厘米,粗1-2毫米,下部裸露,节间疏长,上部节间较密,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叶膜质,常集生于茎和枝的顶部,同对的近等大,菱状圆形,稀扁圆状菱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18毫米,宽3-16毫米,先端钝,稀近锐尖,基部常楔形或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全缘或波状,稀上部有不明显的钝齿,两面生紫褐色斑点,尤其在下面更明显,钟乳体条形,长约0.4毫米,常近横向排列,在上面明显,基出脉3条,在近先端边缘处消失,二级脉不明显; 叶柄纤细,长3-20毫米;托叶很小,三角形。雌雄同株,雌花序与雄花序常同生于叶腋,或分别单生于叶腋,有时雌雄花混生;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雄花序长3-10毫米,其中花序梗长1.5-7毫米;雌花序长2-6毫米,花序梗长1-4毫米,或近无。雄花具梗,淡黄色,在芽时长约0.8毫米;花被片4,卵形, 外面近先端无短角状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不明显。雌花具短梗,淡绿色;花被片2,不等大,腹生的一枚较大,近船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在果时增厚,与果近等长或稍短,外面有条形钟乳体,背生的一枚膜质,三角状卵形,长仅为前者的1/5;退化雄蕊长圆形,长及果的约1/2,不育雌花的较发达,带状,比果稍短。瘦果,卵形,顶端稍歪斜,长约0.5毫米,熟时黄褐色,光滑。花期4-7月,果期7-8月。
植物高5-30厘米,多分枝或几乎不分枝;叶菱状扁圆形、菱状圆形、有时近圆形或扇形,长(-7) 10-21毫米,宽(-7) 11-23毫米,先端圆形或钝,基部钝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有明显或不明显浅牙齿,稀波状或全缘,二级脉在背面较明显;花序几乎无梗,呈簇生状,或具较短的花序梗,呈伞房状;雌花被片2枚;瘦果熟时深褐色,表面常有稀疏的细刺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7月。
齿叶矮冷水花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边湿处或林下阴湿处石上,海拔150-1300米。
冷水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疏松肥沃的沙土,生长适宜15℃至25℃,冬季不可低于5℃。
齿叶矮冷水花分布范围
产中国安徽、台湾、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和广西。夏威夷群岛、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印度北部和锡金有分布。
齿叶矮冷水花主要价值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和祛瘀止痛之效。华东地区农村常用来治蛇咬伤。【来 源】:为荨麻科植物齿叶矮冷水花的全草。
【功 效】:解毒止痛。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无名肿毒、虫蛇咬伤。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
【别 名】:地油子、蚯蚓草(《福建药物志》)、矮冷水麻(《台湾植物志》)、苔水花、透明草(《浙江药用植物志》)、水下拉、虎牙草(《广西昭平》)
【考 证】: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
齿叶矮冷水花繁殖方法
繁殖多用扦插方法,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家庭量少多在5月份用茎秆顶端作扦穗,介质用河沙或蛭石,在适宜温度条件下(20℃至25℃),10天左右发根。当新芽伸长3厘米至5厘米后,用沙质土上盆。浇足定根水,转入正常管理。
齿叶矮冷水花栽培技术
齿叶矮冷水花布置
冷水花叶片花纹美丽,株型婆婴,较耐阴,是较好的阳台布置植物。可长期布置于有散射光的茶几、花架上,也可与其他植物配置,或作吊盆悬挂于墙角或显眼处。
齿叶矮冷水花换盆
春季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换盆,盆土最好使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换盆前将植株适当修剪,株型较差的盆栽可重剪。保持盆土湿润,不宜过湿,否则根易腐烂,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较高的空气湿度下叶色亮绿,花纹美丽。应经常向其四周洒水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见新叶生出后可开始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不宜过多施用尿素,如氮肥较多时易疯长,不利于植形美观。磷钾肥不足时叶上的斑纹易淡化。
齿叶矮冷水花光照
冷水花是一种叶色很美的室内花卉,很耐阴,但更喜欢充足光照,且应避免强光直射。夏天花盆摆在北窗,冬天放到南窗。光线太暗,叶片颜色会淡化;阳光过强,叶片会遭灼伤。
齿叶矮冷水花肥水
掌握湿润管理原则,盆土保持干而不裂,润而不湿为好。夏天,经常向叶面喷雾水可保持叶面清洁且具光泽。保持盆土湿润,气温较高时不施肥。冬季叶面少喷水,否则叶面会出现黑色斑点,甚至发黑腐烂。生长期两周左右浇一次二八成或三七成氮素液肥促使植株健壮。秋后增施磷、钾肥壮茎秆、防倒伏。
齿叶矮冷水花修剪
冷水花耐修剪,扦插苗上盆后即可摘心1次,待新生侧枝长至4片叶时,再留2片叶摘心,如此反复,可形成一个多分枝丰满半球状株形。老株生长过高大时,可在春天换盆时留基部2~3节,重剪短截,发新枝后摘心2~3次,又可形成一矮而紧凑的株形。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