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失眠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网友发布 2023-07-22 14:29 · 头闻号公司管理

睡眠不好很多人往往觉得无所谓,或者找个时间补一个觉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如此,睡眠不好或者不规律会引起身体很多负面的影响,长时间失眠便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这两种疾病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失眠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睡眠不好,例如失眠 (insomnia) 或睡眠呼吸暂停症 (sleep apnea),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之一。站的 “实验室确诊的失眠者,死亡率较高” 文章曾介绍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 Alexandros N. Vgontzas 医师的一系列临床研究报告,说明:失眠史超过一年以上,且实验室里接受失眠检查确诊为睡眠不足者,其血压、糖尿病、及死亡率都高于正常人。在糖尿病方面,Vgontzas 医师的团队发现:自认为失眠且确诊为睡眠少于五小时者,其糖尿病罹患率是正常人的 2.95 倍;而自认为失眠且确诊为睡眠在 5-6 小时之间者,其糖尿病罹患率是正常人的 2.07 倍。

在这里我们要补充介绍两篇临床报告:一篇是 2011 年 5 月发表的文章,说糖尿病患者如果睡眠品质不好,会有比较高的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而且会比较不容易控制其血糖值和糖尿病的发展;另外一篇是发表在 2010 年 6 月的文章,说即使是健康人,如果一个睌上没有睡好也会在第二天增加胰岛素抵抗。

失眠易引起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是身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会导致胰岛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控制血中葡萄糖浓度。但是,长期分泌过多胰岛素,容易引起胰岛细胞的死亡;而且,胰岛细胞的逐渐凋亡,最终会引起胰岛素分泌总量不足,而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糖尿病者的血糖的控制越差,将来的并发症就会更严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寿命。

糖尿病患者如果睡眠品质不好,会有较高的胰岛素抵抗、比较不容易控制血糖

这篇文章发表在 2011 年 5 月的 Diabetes Care 期刊,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Kristen Knutson 博士和他的团队,研究者从一个长期临床里,招募了 155 位受试者,其中 40 位是糖尿病患者,其他 115 位为对照组。受试者在睡眠实验室里,连续 6 个晚上做睡眠长度的监测,也空腹抽血,检查血中胰岛素和血糖的浓度,以计算胰岛素抵抗的数值。

结果发现一

分析从 115 位非糖尿病者所测得的胰岛素抵抗值和睡眠长度,发现两之间并没有显着的相关性;空腹血糖和血中胰岛素浓度,也没有因为睡眠长度的不同,而有显着变化。相反地,在 40 位糖尿病患者发现,当睡眠中断现象 (例如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症) 增加 10%,会引起空腹血糖增加 9%,空腹血中胰岛素增加 30%,胰岛素抵抗系数增加 43%;而睡眠不足 (例如失眠) 则会引起空腹血糖增加 23%,空腹血中胰岛素增加 48%,胰岛素抵抗系数增加 82%。研究者评论说,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如果糖尿病人同时患有失眠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症,则除了治疗糖尿病之外也应该设法解决睡眠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他们控制糖尿病。

健康人睌上没有睡好,也会在第二天增加胰岛素抵抗

虽然已经有很多报导认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但是一个晚上睡眠不足是否会影响健康人第二天的胰岛素敏感性 (insulin sensitivity) 则是从前没有被报导过。这篇文章是发表在 2010 年 6 月的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期刊,作者是荷兰 Leiden University 大学的 Esther Donga 和她的团队。研究者募集了 9 位健康人(5 男 4 女) 受试者,让他们在一个晚上有充足的睡眠在另一个晚上限制他们的睡眠在 4 小时以内,实际睡眠数则由脑波监控,在每次睡眠实验的第二天中午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的测试,这一个测试方法采取高度灵敏的 hyperinsulinemic euglycemic clamp method 方法。这个方法是将胰岛素和含有放射性标志的葡萄糖用导管输入血管,然后藉者测量胰岛素增加的量、葡萄糖输入的量、和血中总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来计算胰岛素敏感性。

结果发现二

受试者在限制睡眠的晚上平均睡了 3.8 小时,在充足睡眠的晚上平均睡了 7.6 小时。限制睡眠并没有影响第二天的空腹时的:血糖、自由脂肪酸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或胰岛素等的浓度,也没有影响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但是,限制睡眠会引起在第二天的胰岛素敏感性的测试期间内,肝脏的葡萄糖释放量的上升,这显示肝脏对胰岛素的素敏感性降低 (即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

限制睡眠也会引起在胰岛素敏感性的测试期间内,血中葡萄糖降低的速度变慢,这显示肝脏之外,全身的胰岛素敏感性也下降。从获得的数据去计算,发现葡萄糖利用的速度减少了 25%。限制睡眠也会在胰岛素敏感性的测试期间内,增加血液里自由脂肪酸的浓度。

研究者评论说,从实验结果来看,一个晚上睡眠不足,可能对第二天的新陈代谢造成全面的影响;即使是健康人,每天的胰岛素敏感性都会受前一夜睡眠长度的影响。她又说,在最近几十年来,已开发国家的居民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同时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盛行率也同时在增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偶然的;而且虽然本实验的受试者是健康人,但是失眠能导致第二天胰岛素抵抗增加的现象,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也可能是成立的。

能引起睡眠不正常的原因虽然不少,但某些微量元素摄取过多或不足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铜、铁、铝对睡眠和影响最为明显。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铜元素2~3毫克比较适宜,但是,目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个数额。对于铁元素,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量以18毫克为宜,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妇女及儿童)远远达不到这个量。若他们每日摄入铁元素仅为5毫克时,睡眠质量会明显下降,常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一有动静就醒。 如果睡前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白天高强度脑力工作让紧张的神经仍处于强大的惯性中,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就无法入睡。这是我们的主观意识不能控制的。无论是听音乐、看书、做瑜伽,都是通过巧妙转移注意力到听觉、视觉和身体上,而不是继续集中于思维上,从而放松下来,让大脑休息不再运转,兴奋转移产生疲劳,才能入睡。 失眠感:有的人并不是真的失眠,只是有失眠感。因为曾有过失眠史而焦虑,担心自己还会睡不着。或者规定自己睡眠时间8小时,万一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认为自己没睡好,感到睡眠不安不实,醒来疲劳未能解除。事实上这只是主观感觉,其实睡眠质量没有问题,这是“为睡眠而睡眠”观念下所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心理反应。 失眠的五大因素 体质、精神心理、疾病、环境和药物因素 季节变换是自然界的演变规律,我们人体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人体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我们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 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 我们曾对在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专科门诊就诊的1812例失眠症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 体质因素,指个人体质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较敏感,具体表现为比较聪明能干,责任心较强,遇事易于多思多虑等,这部分人占3.5%; 精神心理因素,包括情志不悦、精神过劳、担心惊吓等,这部分人占55.9%; 疾病因素,包括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胃肠病、肝病、内分泌疾病、慢性咽炎、呼吸道疾病、颈椎病、抑郁症、焦虑症等,这部分人占16.4%; 环境干扰因素,如房屋拆迁、迁入新居、环境改变、上三班、经常出差、马路边住房等占3.6%; 因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如某些抗生素、扩血管药、激素、抗精神病药、抗痨药等占1.3%; 另有19.3%失眠症患者不愿暴露诱发因素。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其中因精神心理因素诱发失眠者占55%以上,这很值得重视。因此,患了失眠症不要盲目紧张,首先应自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诱发的,临床医生在诊治失眠症时,病史询问中必须重视失眠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才能针对不同诱发因素作出正确处理。 我们根据上述对1812例失眠症病人调查结果,结合五大发病因素分析,再结合临床征候表现,发现当今失眠症临床征候表现确实与过去文献记载的不同,其临床征候表现特点有六多六少:精神亢奋者多,精神衰弱者少;气血旺盛者多,气血虚弱者少;无外邪感染者多,有外邪感染者少;中壮年人较多,老年人较少;因精神情志因素+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多,单纯因体质因素先天不足神经衰弱者少;实证者较多,虚证者较少。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