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渊源、民族构成、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等别具特色,在民俗音乐方面也是争奇斗艳 。
我素来喜欢民歌,在有了“学习强国”app后,学习过程中往往就是顺着“电台”——“听文化”——“中国民歌”的路径先听几首民歌。在这里,有“经典民歌”“民歌新唱”“民族之歌”等几个板块。我光顾比较多的还是“经典民歌”,这里涵盖了四川、陕西、山西、江西、山东、甘肃、东北、江南、西藏、湖南、河北、江苏、青海、云南、新疆等地的民歌。
一般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如同翅膀硬了的小鸟,希望能够飞得更高、更远,而在上了年纪后,如同倦鸟思归那样,总想着孩提时代的那一片天空。在交通便捷、通信发达的当下,还谈不上有多少乡愁,但对故土的怀念则是有增无减。 出于对乡党、乡情、乡音、乡俗的考量,我对湖北民歌的收听自然就多一些 。
提到湖北省好玩的地方,神农架林区不得不提。神农架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中国目前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 踏访神农架,一般可以顺便把大名鼎鼎的道家名山武当山和万里长江最奇、最险的长江三峡库区也看了,因为它们在一条旅游带上,而且近在咫尺 。
咱们华夏民族号称炎黄子孙,其中炎帝就是神农氏。神农架这个名称就是因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的。
读大学那会,就知道咱们学校生物系有个老师对神农架“野人”研究一往情深,媒体做过很多报道,那时我就对神农架心向往之。
神农架人烟稀少,按照最新统计,目前也不足6万常住人口,面积倒有3200多平方公里。在这里,大自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它是中国首个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名号收入囊中的区域。这个地方,有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最高点——高达3105.4米的神农顶,也有398米的最低点石柱河,落差有2707.4米,同一个区域有如此之大的落差恐怕只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才有,在内地实属罕见。如此一来, 生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就可以在这个面积只有半个上海大的狭小区域尽收眼底了 。
在神农架,有一种民间艺术——梆鼓 。在远古时期,梆鼓是神农架山民为了驱赶野兽,保护庄稼不受损害的一种敲击物。到了后来,山民们用它来传递情爱,打发漫漫长夜的寂寞。再后来,梆鼓又演化成为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擂动情绪、渲染气氛的一种乐器。 《神农架的梆鼓敲起来》 这首歌就是描写通过敲起梆鼓驱除野兽的。
从湖北省的西北角,我们再转到东北角,那里有赫赫有名的大别山。大别山并非湖北省独有,而是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整个大别山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涉及的县有36个,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那么大。 正因为地域广阔,还加上山高、林密,在战争年代就非常适合在这里“打游击”。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仅次于在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过后在这里开始战略转移的除了第四方面军,还有红25军,四支队伍有其二。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刘邓大军挥师千里跃进大别山,相当于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我本人至少有四次坐汽车穿越大别山 ,不是公差,不是旅游,纯粹是回老家探亲往返于此。那年头,有老家县城直达上海的长途汽车,我从老家出发只要走十几里路在一条主干道等候即可,24小时可以到上海。只要上了车,我就不用在路上七转八转了,累是累一点,但图一个方便。全程一路上,过了武汉市的黄陂,再是湖北麻城,然后安徽金寨、河南固始、安徽霍邱,再到安徽省合肥,这里有一些路段就是地处大别山。金寨是“将军县”,麻城与黄安(现在称为“红安”)就是“黄麻起义”的地方。到了合肥,基本上就相当于走完一半。 巧合的是,经过这里,要么是夜幕降临后直至深夜,要么是穿过夜幕迎来晨曦初露 。
如此广袤的大别山区,除了异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大别山是中国茶叶、板栗、甜柿的主产区,比如六安瓜片、小吊酒、霍山黄牙、信阳毛尖、信阳红茶、汉绿、岳西翠兰等都是知名品种。其中湖北省英山县的茶叶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罗田县的板栗年产量为全国第一。以前有大学同班同学就是罗田的,而他的妹夫在上海打拼很多年,来自英山县,有这层关系,对这两个地方也就不陌生了。
除此之外,大别山区域的湖北红安天台山、浠水三角山、麻城龟峰山、薄刀峰森林公园、英山桃花冲、湖北罗田天堂寨......都是比较好玩的地方。不要以为老区土地贫瘠就没有啥看头,其实,恰恰是这些地方,保留了相对完好的旖旎风光, 《再见吧大别山》就唱出了这里美丽的山水和淳朴的乡民。
离开大别山,我们再往西边去看横贯于恩施与宜昌的清江。在长江流域的湖北省段,有不少支流,最大的支流就是我在介绍我们江汉平原的时候反复提起的汉江或汉水,这是我往返上海和老家的必经之河,而且还在武汉靠近长江的附近的汉江游泳过。
名列第二的支流就是清江,但是其知名度似乎不高,我对其也不太了解。友友 幽雅人生 在《 最美的风景在故乡 》和《 一本见证友谊的书 》中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移步去阅读。友友说,这里是“一步一景”,再 看友友贴出来的一张张美图,不仅是沿途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似乎都催人有一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冲动 。
我在想,友友说的清江很可能还只是毗邻宜昌的一个局部 ,因为清江全长423公里,设若依循李白写从白帝城到江陵“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说法,清江大抵也可以号称“千里清江”了。事实上,清江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汇入滚滚东去的长江,可见流域的大部分是在恩施,并非宜昌。
清江古称“夷水”,这不难理解,因为流域上下及其周边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传统聚居区。至于被冠以“清江”——“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我猜想可能主要是地广人稀,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和谐,植被保护比较好,水土流失少,故而“山清”才有“水秀”。
这么多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就自然风光而言,往往保留了至纯至美的原生态,再加上少数民族风韵构筑的独特文化,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清江流域是土家族、苗族的传统聚居区,形成了号称八百里的“清江画廊”,俨如桂林的“十里长廊”,目前看应该是隐藏了许多尚不为人所共知的绝美 。小时候,我们生产队有一户人家,女主人就是清江流域附近的远安县人,后来举家迁往远安;此外,我有一个堂姐,年轻时也远嫁到了远安县。那时,只知道远安县出产比洗脸盆还粗的松木,没想到他们就栖息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江流域的毗邻处。
我猜想,清江也是由不少小溪小河汇流而成的,不然 《清江放排》 这首歌怎么会把百丈悬崖下溪流中放排写得如千岛湖、漓江放排那般令人心驰神往?
刚刚我们在 《清江放排》 里看到歌词里有“幺妹”这个词,其实把“幺妹”一词直接放在歌名里的还有,其中最具有知名度的可能就是歌曲 《幺妹住在十三寨》 了。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幺妹”?我没有考证,也懒得去追问了 。我想,在我们湖北一带,“老幺”是指年龄最小的那个,于是“幺妹”也就是“小妹”,而这个“小妹”在当下的语境中倒不是说一定就是年龄小甚至年龄最小,不过是体现关系亲近的一个说辞罢了,就好比东北人习惯用“大兄弟”“大妹子”“老妹”等称呼一样,它是泛称而非特指,土家族的“幺妹”就也如同蒙古族碰到年富力强的男的就叫“巴特尔”,女的就叫“琪琪格”那样。
刚开始听这首歌觉得不习惯,后面转念一想,既然是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幺妹”唱,就应该热情奔放、自由洒脱一点。而且,新一代女性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也只有这个味儿才能将男女平等表现出来。
还有一个纳闷以前不得其解,那就是 《幺妹住在十三寨》是湖北民歌,而真正的“十三寨”不是在湖北,而是在毗邻湖北但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 。这个土家十三寨,是4A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有13个典型的土家院落,这里集居生活着200多户近1000名土家族人。后来搞清楚了,这个十三寨就在湖北咸丰县边上, 也许对混居在一起的土家族人而言,十三寨就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对外表征的一个符号而已 。正因为是邻居,重庆黔江区和湖北咸丰县互动频繁,还经常性联合开展山歌比赛。
我们说了一东一西,再来看看中间,也就是我的老家——江汉平原。江汉平原西起宜昌的枝江,东到武汉市,北抵钟祥市,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4 . 6万余平方公里,主要在荆州市,包括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市、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还有原来属于荆州地区现在属于省直辖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以及现在归属荆门市的京山市、钟祥市,加上辐射周边蔡甸区、汉川市、应城市、沙洋县、枝江市、宜城市等地区。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洪湖、监利、仙桃、潜江、天门。
江汉平原也有很多民歌,我在《 歌声中的岁月之六:我喜欢“逢场作戏”的几首歌 》里说到的 《洪湖水浪打浪》 就是民歌。民歌在荆楚大地种类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内容十分丰富。 在江汉平原,海拔平均在27米左右,与周边多山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语言、习俗等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民歌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江汉平原,就不是山歌了,而是“田歌”,田歌题材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载秧歌、扯草歌等。此外,也不像鄂西山歌那样高亢、宛转、优雅、嘹亮。
在江汉平原,民歌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民歌等。其中号子是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的,比如打硪号子、打麦号子、搬运号子、拉纤号子、榨油号子等,尤其是打硪号子较为普遍。小时候,我们那里谁家建房子或做禾场,就需要打硪,通常是抬硪,极少是飞硪。打硪用四人、八人、十人不等, 领唱的一般是由平时说话有点磕巴的汪姓叔叔担纲,平时他说话不利索,但打硪领唱非常连贯,而且高亢、悦耳,在静谧的夜空中显得极为悠扬、婉转 。
天门市的 《幸福歌》 是江汉平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歌。天门市也是我回老家必经之地,不管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这个地方本来不知名,却因为两个高铁站站名的错置出名了,“天门南站”靠得比较近的是不大之米创始人还有著名歌手蔡琴的故乡仙桃市(注:由于仙桃市与洪湖市历史上曾经同属沔阳,据说,蔡琴祖籍是沔阳不假,但属于今天的洪湖市),而“仙桃西站”靠得比较近的却是天门市。这样一看,唱着 《幸福歌》 抵达这两个车站,倒是不“幸福”。
有一首湖北民歌,我们不得不说,那就是 《龙船调》。 这是因为这首歌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谢莉斯、王洁实两个人演唱后迅速风靡全国,使之成为最具有知名度的湖北民歌之一。
《龙船调》 的故乡在恩施下面的利川市。前些年,许多上海人在恩施买房,其中在利川市买房的也有不少。一方面,作为地级市的恩施市首府和作为县级市的利川市均是在从上海直达重庆的高铁线上;另一方面,这里的海拔2000米左右,非常适合夏天避暑。当然,前些年一个平方3000多元比较便宜,也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许多人没有注意的——就是恩施本身是“处处都是美景”,而与恩施连成一片的湘西、重庆东部的石柱县、黔江区,还有贵州北部等,也都是旅游特别是夏天旅游、避暑的好地方。像湘西因为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开发出来后,知名度挺高,许多人趋之若鹜,而恩施则还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包括渝鄂湘黔交界的这一片区域主要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而且到处是高山峡谷、江河密布,山清水秀。
最后,我们谈一谈恩施民歌 《六口茶》。 这首歌也非常有知名度,听上去,很活泼,也很欢快,不失几分幽默。
其实,我们前面提到的江汉平原上的江陵县有一首歌叫 《十碗酒》 比这首 《六口茶》 要早,可惜没有做多少推介,现在有一点要慢慢失传了。
如果说推介,恩施有那么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外人并不知晓,即使同在湖北省的武汉市人去那里置业、旅游的也不多。好多年前,在上海曾经出现过“土家烧饼”,就是来自恩施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知所踪了,大街小巷里充斥的山东煎饼。
清江的水肯定是清澈澄明的,由它烧出的茶必然也是清甜可口的。请客人喝茶,当然是待客之道。问题在于,要吸引更多的客人纷至沓来 。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