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读书笔记|掌握这三个能力,你也可以成为职场解决问题的高效人士

网友发布 2023-04-28 08:12 · 头闻号竞价资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 关注 老蔡悦读 , 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书名: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

译者:陈昭蓉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05

ISBN:9787559631442

 

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难题,大家会手足无措,甚至想要逃避,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是不少职场人士相同的烦恼。对职场人士来说,“如何高效解决工作难题”是日常工作中任何时候都少不了的重要技能。《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中认为只要培养“整理”、“分解”、“比较”的能力,就能高效解决职场上遇到的工作难题。整理就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分解就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信息放在一起比较”。作者森秀明通过解释如何运用这一种能力,帮助我们把原本散乱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整理,分组之后,重新排列再进行比较,得出新的策略、计划、行动,让我们轻松解决任何问题!
前言你真的认为自己“想清楚了”吗?

“无法向对方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是因为自己根本还没有想清楚。”

仔细想想,工作上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行动其实很简单:

步骤1:询问对方的需求和烦恼;

步骤2:思考如何解决对方的需求和烦恼;

步骤3:以有有说服力的方式,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步骤4:告诉对方具体的解决方法。

对方无法理解自己想说的事,往往有三种原因。

原因1:没有好好“整理”对方说的话或发生的现象;

原因2:没有把事情“分解”成容易处理的大小;

原因3:没有通过“比较”,清楚呈现自己想告诉对方的意思。

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只有三种:“整理”“分解”“比较”。

 

第1节 为什么我说的话,别人听不懂

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沟通,你如何“思考”将是关键。

对方听不懂你想说的事,通常有三种原因:

1.自以为正确掌握了事实和对方的需求;

2.自以为正确划分了事实和对方的需求;

3.自以为正确排列了事实和对方的需求,比较了差异。

稳扎稳打的学习“架构”,而不是枝微末节的小技巧,才能够培养出可以面对任何问题的超强技巧。学会整理、分解、比较事实的思考方式之后,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品质和精确度。
第2节 有效沟通的基础:整理、分解、比较

沟通的第一步,首先,要和对方有交集。双方达成共识,才能往同样的方向前进。
第3节 倾听:理解对方话语的意思

沟通的时候必须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想象对方大脑中的事实卡片上写着什么样的事实和数据。
第4节 让“听、想、写、说”的循环更简单

工作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听”“想”“写”“说”这四种活动的循环。
第5节 “听、想、写、说”的共同要素

这四种活动都需要针对事实进行“整理”“分解”“比较”。

“倾听”“思考”“书写”“表达”的基本要素就是整理、分解、比较,只要知道这一点,你可以思考得更透彻,工作成果也会更好。
第6节 三步骤思考术,提升工作能力

工作是由“倾听”“思考”“书写”“表达”这四种基本活动组成,每一种活动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基本要诀都是一样的。

首先,要知道如何处理事实,知道如何整理、分解、比较。
第7节所有工作都从“认识事实”开始

传达事实需要的三种技术

事实是你根据目的选出来的法则、案例、信息和数据。

何谓“整理”?整理就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

何谓“分解”?分解就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依据某种角度,把“事实”分成几个小组。

在分解事实时,“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是不二法则。何谓“比较”?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信息放在一起比较”。也就是比较相同单位的事实。

所有工作都基于正确认识事实,以及整理、分解、比较这三项技术。
第8节 只要三步骤,奠定所有工作的基础

第一是关于事实A和事实A1、A2、A3之间的关系。

“事实A=事实A1+事实A2+事实A3”。如果这些分解而成的事实,加起来无法还原成事实A,有任何遗漏之处,就代表分解做得不正确。

第二是分解的方法。

分解的基本原则是“没有遗漏、没有重复”。

落实“没有遗漏、没有重复”

“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是分解的基本原则,在企管顾问界,这称为“MECE”(Mutually Exclusice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具体来说,“SWOT分析”是从优点(Strengths)、弱点(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reats)的观点,分解企业(或个人)身处的环境,找出自己的长处和问题、助力和阻力。

以这四种组合思考自己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优势×机会=积极攻击

●优势×威胁=差异化

●弱点×机会=加强弱点

●弱点×威胁=防卫

“SWOT分析”的分解方式同样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第9节 整理:掌握每一件“事实”

即使是广泛的问题或格局很大的问题,只要我们耐住性子、看清事实,依序处理每一组事实,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能迎刃而解。
第10节 分解:没有遗漏、没有重复地划分事实

一定要遵守基本原则,从正确的角度搜集、整理事实,分解得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第11节 比较:以同样的角度比较事实

“整理”、“分解”和“比较”是商业沟通的三个主要技术。“整理”是把散落各处、大小不一的事实汇整在一起。

“分解”则是依据某种角度将事实分组,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我们可以在同类型的事实中,找出共通点,看出主要的主张。

单独留下的事实也能看出主张。

通过整理、分解、比较,可以看出以前没注意到的事。如果可以看出主要的主张,或看出不一样的做法,将是正确传达事实的强大武器。
专栏:商业上的法则、案例、结果都是事实

如果要解决商业上的问题,有三大基本要素不可或缺:“法则”“案例”“结果”。

何谓“法则”?

包括社会科学的法则、商业上的普遍法则、为了让企业业务和组织正常运作而广泛应用的想法。法则代表“有关事物成形方法的想法”。

何谓“案例”?包括和商业上的事例、推广事业的策略和推动组织的制度实例。案例代表“确实存在、可以观察的事例”。

何谓“结果”?包括商业活动的结果、执行事业策略的成果、调度组织的效果。结果代表“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商业法则,以及套用这项法则的情况(案例)和带来的变化(结果),这三点都是“事实”。
第12节 设定的问题,决定你整理事实的方式

简单来说,“整理”就是“把信息放在一起”。

整理信息一般有两种方法:“由上而下法”和“由下而上法”。

依照“差异”“时间”“类别”“脉络”来整理

主要可以依照以下四个项目来整理:

●差异——从比较之后看到的差异切入;

●时间——从时间先后或行动流程切入;

●类别——从类别切入,例如分成“既有”和“新创”;

●脉络——从谈话脉络或故事结构的角度切入。
第13节 从企业实例来整理事实

把不同的事实当成同一类,还觉得自己已经充分掌握事实,这样沟通当然会出问题。“讨论没有交集”“开会偏离重点”,会有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整理的方法不对。
第14节 搜集信息和数据

只要正确整理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的事实,就有助于思考下一步。
专栏:分析架构或关键词并不能作为“事实”

如果你的说明让你自己都觉得“无法信服”“没有完整表达”,不妨多练习这三种包含“法则”“案例”“结果”循环的思考模式。
第16节  以营销理论实践“分解”方法

如何进行STP分析

分解的目的在于思考有效又具体的解决方案。

实践科特勒营销理论的核心——STP分析

关于STP分析,简单说明如下:

●市场区隔(Segmentation)——把相关市场的顾客分组。

●选定目标市场(Targeting)——选择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

●决定市场定位(Positioning)——设定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存在价值,厘清差异化的重点。

以STP分析来思考营销,拟定策略的过程也会变得明确。
第19节 决定市场定位,让全球的爱好者赞不绝口

在决定市场定位时,必须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思考“硬件”“软件”“内容”这三个层面。
第21节 以数学分解,找出获益最大的模式

数学分解的方法非常简单,能够让你看到新的事实,并且进一步应用在工作上。
专栏:分析架构是进行分解时的实用工具

想掌握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PEST分析

想调查业界获利难易度的时候→五力分析

想掌握事业面临的情况时①→3C分析

想掌握事业面临的情况时②→SWOT分析

想掌握企业和事业的整体时①→PPM分析

想掌握企业和事业的整体时②→价值链分析

想掌握企业和事业的整体时③→7S分析

想判断事业的方向时①→“安索夫矩阵”

想判断事业的方向时②→“优势矩阵”

想决定营销策略时→“STP”

想决定销售方法时→4P分析

想改变销售方法时→PLC分析

想执行业绩改善计划时→PDCA

想了解人才类型时→PM理论
第22节 制作图表的目的就是进行“比较”

“比较”是把相同单位的事实放在一起对照,从差异中导出主张。在进行量化比较时,图表可以让结果看起来更清楚,也可以说,制作图表的目的就是进行比较。

利用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隐藏在比较对象之间的主张。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差异,想到解决方法。
第23节 就算整体看起来持续成长,也要探究个别情况

把大的事实详细分解,比较相同单位的事实,一定能看出差异,导出主张,从各种角度思考下一步要采取什么行动。
第24节 将事实并列比较,就能看出差异

第一阶段是在公司整体的获利模式层面比较,也就是比较图表左上方和右上方两个方块的获利模式。

重点在于,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个差异。经营管理阶层必须思考如何填补不足,以什么方式达到十年后的目标,这是一家公司经营策略、计划操作的部分。

第二阶段是在事业层面比较,比较图表中间两排的方框。

经过正确的整理、分解、比较,就能清楚导出主张,也更容易看清下一步的方向。
第25节 经过比较,就能以一句话清楚表达主张

比较有很多好处,商业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看出“接下来要采取什么行动”。比较事实,就能立刻看出自己要采取的行动,这是很有利的。
专栏:从法则、案例和结果,比较公司的现在和未来

在工作中,养成整理、分解、比较事实的习惯,以往混沌不清的思绪得到清楚的整理,自然也能看出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
第26节 创造工作成果,第一步最重要

三步骤思考术——“整理”“分解”“比较”。

表示时间和工作成果的三种曲线

理想的模式是“爬坡型”。

“爬坡型”是从一开始就想着最后的目标,立刻着手进行,很快到就达到接近结论的程度。

达成“爬坡型”曲线,越早开始越好,要养成“爬坡型”的习惯,必须从目标开始思考。

以现在的知识、经验法则、一般常识为基础,写下这些事实,进行整理、分解、比较,开始思考。
第27节 把每个“事实”写在笔记卡片上

“案例”“结果”“法则”的笔记卡片
第28节 搜集事实之后,进行排列、整理、分解、比较

把想到什么写什么的草稿、没有条理的卡片,按照类别排在笔记本上,整理成草稿,思考也会从零往前跨一、两步。
第29节 将思考转化为发言和行动,工作成果会更好

思考、发言、行动的门槛光是思考,也无法说服对方,发挥影响力。唯有把想法说出口,也听取对方的意见,再采取行动,制作出样本或模型,勾勒出大致的模样,才能够提高说服力。

思考→发言→行动,就能创造成果

与其仅止于思考,不如发言;与其仅止于发言,不如行动,才能够提升工作成果。
第30节 思考的量比质更重要

在商业上,“量比质重要”,最好还有很多种选择。

至少准备三个选项,让双方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正式资料至少准备三个选项,再让对方从中选择最符合他需要的。
第31节 重复整理、分解、比较,工作质量也会大幅提升

工作上要持续成长,提高工作质量,需要不断地“重复”。重复整理、分解、比较的循环,可以让自己的想法不断进化。
第32节 解读逻辑背后的情感和政治

对话的三个层次:逻辑、情感、政治

对话有三个层次:“逻辑”、“情感”和“政治”。

“逻辑”层次是大多数人想象的正式简报场合的对话。

“情感”层次则是牵涉到情感的对话。

“政治”层次代表受到组织政治左右的对话。

对话不仅要注意内容是否合乎逻辑,还得理解对方的情感和组织政治,一边考虑影响的程度,一边进行对话。在商业活动上,如果没有想到这些层面,光靠策划案的内容,很难让对方点头说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欢迎 关注 老蔡悦读 , 一起在书的海洋畅游,享受阅读的快乐。

读书笔记创意文案与营销策划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副标题是《特种经理人培训手册》,作者安迪·格鲁夫。犹太人,是伟大公司英特尔的创始人,他被沃顿商学院提名为2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人物。

这本书主要从他带领的英特尔出发,向我们介绍了为什么他认为在商业世界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并且在战略层次给出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六大因素,超竞争因素,以及在战略转折点他的思路和经验。也从个人职业角度分析了职业转折点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如何把握机会。

俗话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真理,但是在决策的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从众,有时候会无根据地盲从。在商业社会,判断机会、趋势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只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那么很难在这个残酷的世界存活下来。作者认为,只要涉及企业管理,他就相信偏执万岁。企业繁荣中孕育着自我毁灭的种子,你越是成功,垂涎三尺的人越多,他们紧紧盯着你的生意,直至你一无所有。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常常提防他们的袭击,并把这种防范意识传递给手下的工作人员。

具体如何做呢?

他以战略转折点为起点进行了介绍,战略转折点就是企业的根据即将发生变化的那一时刻。技术上的变化阿能导致战略转折点的出现,单挑不仅仅取决于技术上的变化,竞争对手也可能导致它的出现,但它又不仅仅取决于竞争的反应,他是企业方向的全面变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存储器厂家把英特尔推入了巨大的转折点,他们不得不退出内存芯片的生产,而转入另一较新领域,即微处理器的开发。他们权利经营的微处理器业务,又把其他公司纷纷推入转折点。

虽然战略转折点对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是一次惨痛的经历,它却有助于我们打破僵局,飞跃到一个新高度。

企业管理,特别是危机中的企业“”管理,是极端个人化的事情。他将了一个故事,多年前,在他参加的一个管理培训班上,老师播放了“二战”影片《零点时刻》中的一段,影片中,一个飞行员中队藐视上级命令,已走到了自我毁灭的边缘,上级派了一名新任指挥官来重整这支队伍。在赴任的路上,指挥官停下了车,走出车门,点燃了一支烟,凝视着远方,他吸完最后一口烟,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一踩,回头对司机说,“好,中士,我们走吧”。它精彩地表现了人们如何下定决心接受这项艰苦而又前途未卜的任务——带领一个群体李静千难万险,就在这一刻,领导者决定勇往直前,直取目标。在存储器与日本公司的竞争中,英特尔败下阵来,不仅质量不如别人,成本也高于对手,他们那时候也是前途渺茫,危机重重,他就想着这个指挥官一样,面对着艰苦而前途未卜的任务,面对着业务衰退,他们也是没有头绪,直到有一次,他问董事长见手续执行官“如果我们被踢出了董事会,他们找个新的首席执行官,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放弃储存器的生意”。最终,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动手放弃他们的主营业务,在这个决策推广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一旦上下都意见统一一致认为必须得放弃储存器业务的时候,反而客户早已看出他们应该走那条路了,在客户方面反而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各大公司频频更换首席执行官,常出现在战略转折点的时间,大多数情况下总是空降兵接任其职务,并不是空降兵比原来的领导精明能干,他们只有一点优势,这些新经理不存在感情上的难题,因此可以不偏不倚地做出决策,真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企业经历巨变的时候,现有的管理人员想要作文交椅,就必须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客观地看待形势。

环境改变并不是导致个人职业生涯动荡的唯一诱因,对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渴望或者多年从事紧张工作的厌倦感,都能存世人们重新评估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从而积蓄一种力量,足以同产生于任何外部环境的力量一样强大。任何一种巨大的改变都能影响你的职业生涯。

作者认为,每个人,无论他是职员还是个体户,都像一个独立的生意人。你的职业几乎就是你的生意,你就是自己的首席执行官。你必须负责市场力量、阻击竞争者,利用替代者,你所做的事情还有其他的方式,要留意这种可能性。你的责任就是保护你的生意免受伤害,让自己处在可以从工作环境的改变中受益的境地。

一个职业转折点也是由工作环境中细微而深远的转变引起的,你的职业未来将由你做出的回应行动而决定。

当你早期预感到职业转折点的来临时,试验将是为了改变而作准备的关键方法。在试验时,要避免随意行动,不要盲目采取措施,朝着同你正在做的事情不同的方向前进,通过对发生在你身上的变革的性质的了解和理解引导自己,这样一来,这种试验就会推动者你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帮你解决那些变革带来的问题。寻找一些东西,可以然你实用自己的知识或者技能,从而更好地免受你所发现的变革波浪的影响。

有两件法宝而已帮你穿越职业之谷:清晰和信念,清晰是指对你职业生涯的走向有明晰而又准确的认识,明白你的职业生涯将是什么样的,同时也要知道不是什么样的。信念是指你穿越职业之谷的决心,出现在职业的另一方面,符合你已经确定的标准。

作为一个单个的人,你只有一个职业,你在职业转折点取得成功的最好机会就是抓住它,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动摇。你必须硬着头皮承认,要把你的支持体系,经验和自信恢复都以前同样水平需要一段时间。你将失去的支持体系的一部分就是身份——一个品牌,公司给你的东西。无论你加盟一家公司或者独自创业,你都必须放弃一个身份,重新打造一个新的,这需要时间和精力,当然还需要勇气,但是它也将给你一种独立感和自信感,这将帮你应对不可避免的下一个职业转折点。

好的读书笔记该是什么样子的?

· 广告文案:标题、正文、广告语、随文。

· 标题是吸引目光,正文是说服受众。

· 广告语,要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要适应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

· 随文是对正文的补充,结尾处宣传相关的附加信息。

· 广告文案主题要明确,是创意和有效传播的基础。

· 尽量简明扼要,不要废话连篇,不要云山雾罩。

· 以吸引注意力,快速记忆为目的。

· 文字和图像吸引力比例为7:13

· 语言文字体现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

· 避免过分追求语言和音韵而忽略主题。

· 文案要让受众觉得就是为他们而写的。

· 广告文案跟文学作品不同,承担着产品信息及品牌信息传播的重要任务。

· 广告:推产品、服务或理念,刺激影响消费购买行为。

· 广告文案不能用好坏区分,只能用有效和无效区别。

· 文案不能为一个产品创造欲望,只能将千万人心中存在的希望、梦想、恐惧及欲望都聚集在某一特定的产品上。

· 创意是突破传统的哲学,是思维碰撞。

· 没有创意的文案,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

· 创意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对知识、生活和文化的积累。

· 灵感一定要与产品战略一致,不然很容易昙花一现。

· 执笔前考虑:要表达的意思,要反映什么。表现的形式,什么结构排版等。是否用音乐、声调、节奏、背景乐等修饰。

· 准确性、深挖价值、创新趣味、独到…

· 需求、产品特点、品牌个性、品牌理念、广告主题、标题、简介、市场定位、诉求方式、诉求对象、创意目的。

· 对消费者影响归纳为:吸引、兴趣、记忆、需求、行动。

· 本质不是艺术,是披着艺术外衣的营销手段。

· 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力时间只有3秒。

· 直接创意:直觉是最快时间的提炼,或偶然触动的灵感,或比较后找出特点。

· 间接创意:通过暗示,声东击西,但不能让消费者不理解。设置悬念,解惑,相当于挖坑填坑。或注入情感元素,侧重情感诉求,打动人的,引起共鸣。

· 文案是赋予产品一种信念和精神。

· 文案是逻辑思维的表现,设计则是视觉效果的呈现。

· 没有好的设计,再美的文案也是麻木的。

· 没有文案的支撑,再美的设计也是华而不实的。

· 设计一定要充分理解文案所要表达的核心诉求。

· 不能过分追求创意而诉求点不明确。

· 文案没有核心诉求,用起来就是浪费,混淆视听!

· 设计上为了追求审美加入的元素,是否会打扰读者的视线。(信息层级)

· 视觉加冲击力,但不能影响阅读!

· 广告不是艺术!?

· 广告产品策略:定位、生命周期、新品开发、包装、形象等。

· 创造性思维:思路的选择、思考的技巧、思维的结论…

· 事实型思维模式的客户,喜欢简单、直接、理性诉求、数据支撑、坦率,不喜欢模棱两可。

· 价值型思维,喜欢凭直觉、价值和道德观,容易接纳变化和矛盾,善于想象和创造。

· 战略四大元素:目标受众、产品概念、传播媒介、广告信息。

· 撰写框架:什么时候、在哪里、给谁看、看什么、为什么。

· 满足消费者理性还是感性的诉求?理性:实用功能,感性:心理或象征性需求。

· 一个创意故事、一个创意人物,实现劝服功能。

· 包袱?

· 做大量的调查、分析,提出方案、创意、构思,再做转化。

· 承上启下…

· 有声、无声、对话、歌曲、旁白。

· 非语言渲染:姿态、形态、物态、体态,面部表情等。

· 创意不能简单理解成创造意外或者寻找不同。

· 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发散思维。

· 几乎任何一个抽象的概念,都能够找到具体的“象征物”。

· 发挥艺术元素,塑造传播风格。

· 创意的关键是利用可信的、有品位的方式打破旧元素。

· 运用有悖于常理,让其与常识和习惯性思维发生冲突,进而造成悬念。

· 文案是过程不是结果,是事实不接结论,是说服不是强暴。

· 广告阶段:知晓>理解>信服>欲望>行动

· 创意阶段:注意>兴趣>信用>欲望>行动

· 欲望加入配角,维持平衡,不要喧宾夺主。

· 调整:产品除了显而易见的表象外,还可能成为什么?

· 不要怕出格,放飞想象力!

· 从对立面看待事物,有时结果会具有很大冲击力。

· 将两个不相干的想法联系在一起。

· 用一个概念去描述另一个概念。

· 删减,把墨守成规的东西打破,比如消失。
· 具象,抽象(点线面)

· 整体、平衡、比例、层级

· 个性化原则、情感性原则

· 刺激、贴切、简明、熟悉

· 构图布局:整体上统一,局部上有变化,有主有从,均衡协调。

· 色彩情感!?情绪、感觉…

· 理性策略?情感策略?情理交融?

· 解决视觉疲劳的问题。

· 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更容易被记忆。

· 听觉元素有助于加深视觉记忆。

· 影视广告:视觉专制性、感化性特点。

· 影视语言:蒙太奇思维,镜头顺序构思,类似于剧本写作,影视脚本。

· 构成元素:素材、主题、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 脚本是为导演创作提供的详细计划、文字说明或蓝图。

· 脚本包括:文学脚本、分镜头脚本。

· 文学脚本由文案撰写,分镜头由导演完成文学脚本的分切再创作。

· 影视语言:具象直观、运动、现实、民族、世界。

· 蒙太奇思维:镜头叙事、直接、形象。

· 镜头段落,时间因素,时间关系。

· 视觉为主,听觉为辅,视听结合。

· 广告语:画外音、人物独白、对话、歌曲、字幕。

· 广告语用于弥补画面上的不足,也就是用听觉补充视觉内容,深化主题强化信息。

· 影视广告通常5、10、15、30、60秒等。

· 画面描述、画外音文案。

· 不要将文案语言作为解释工具!
· 电商广告生存时间极短!只有2秒!甚至更短!

· 电商广告要快准狠!

· 要素:标题、副标题、促销信息、日期时间、标签。

· 逻辑要清晰,不能产生歧义。

· 不要乱用英文!

· 抓住关键词!

· 需求匹配关键词!

· 要点延伸法,将一个简单的东西延伸拓展丰富起来。

· 三段式写法:概括>详细描述>总结要点

· 从消费者处提炼卖点,而不是自卖自夸。

· 优秀的文案,不是产品推销,而是引导消费者选择正确的产品。

· 消费动机:求实惠、买新奇、便利性、买情怀。

· 文案故事,不是让消费者思考后才懂,是懂了之后去思考。

· 讲故事不要罗列一堆信息点,排布式,消费者很反感。

· 制造悬念,用户会进而产生寻找答案的动机。

· 让消费者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 营销理念就是通过不断追求产品、服务、营销的差异性,获取竞争优势。

· 宏观因素: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及法律、社会文化、网络环境。

· 微观因素:供应链、消费者、中间商、竞争者、大众、企业内部协作。

· 整合营销:整合各种分散的信息,综合运用。

· 营销的本质是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并快速将需求商品化。

· 营销理论4种基本策略的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 有效组合和运用,排兵布阵,而不是靠单项技巧。

· 产品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快速满足市场变化,产品更新速度快,销售渠道响应快,新品推出后旧产品立即降价,营销费用大多用于新品推广,而不是渠道和包装。(如手机)

· 价格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大多为功能重新组合出新品,人为制造差异化,打价格战,有大规模生产力,价格本身具备合理性,目标明确,通过价格张力扩大市场份额。(如降价15%,市场份额扩大25%)

· 促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广告不多,渠道也看不见,具备较强企划能力、品牌传播能力、管理能力及激励能力,目标人群定位精准吗,人力资源质量要求高,组织管控体系高。(如微商)

· 渠道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多渠道协同作用,深刻理解营销本土化,了解渠道结构和消费者特性,快速研发生产销售的响应能力,遵循就近及对等原则,谁代表市场谁有权利。

· 手机品牌内部消息曝光,水军大量制造噱头,最后进行“盲售”,开新品发布会。

· 策划学设计新闻、广告、营销、公关等手段。

· 可分不同的市场,针对性的策划。(如不同城市、不同目标群体、不同策略)

· 策划的精髓是:创意、分析、定位。

· 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一般人不太在意的现象和本质,捕捉市场机遇,快速找解决方案。

· 做好调查研究:做好访谈调查,掌握真实情况,深入研究。

· 善思而行:善于集合集体智慧,强调团队精神,进而完成创意。

· 包容严谨:宽阔的视野,谦虚的态度,集思广益。

· 感悟能力:清晰明了可量化,让人一眼就明白了。

· 信息流、商流、制造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

· 策划案:解决什么问题?目标是什么?能创造多大价值?总执行者是谁?各部分谁实施?涉及哪些方面内容?为什么要提出策划案?为什么要这样执行?需要多久?怎样操作?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需要多少资金和人力?

· 为了对品牌商标保护,需要把近似的商标拿下。

· 要注重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

·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 品牌定位,必须先满足消费者需求,借助信息传播,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有利位置。

· 由于消费心理和习惯的不同,最终要寻找适合目标要求的目标消费者,细分市场。

· 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不断调整姿态。

· 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品牌定位。

· 品牌策略不能照搬巨头的做法,要围绕自身品牌的核心价值展开。

· 任何一次营销活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广告、促销等,都要演绎出品牌核心价值。

· 品牌推广3个阶段:宽度、深度及维护。

· 宽度就是知名度。

· 深度就是美誉度。

· 维护即保持品牌生命活力。

· 品牌塑造策划,主要从品牌文化塑造入手。

· 考虑产品在什么环境下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利益。

· 充分考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心理及行为之后,才能塑造品牌形象。

· 品牌文案撰写没有固定格式,考虑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来塑造文案。

· 从影响品牌众多元素及消费情况入手,结合标准化体系过程,构建循序渐进的品牌塑造过程。

· 要考虑烘托产品质量,也就是品牌核心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任。

· 每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只有文化才是永恒的。

· 品牌设计:品牌名称、品牌说明、品牌口号、品牌表述、品牌故事。

· 广告语类型:突出生产技术(知识含量高)、产品地位(文化载体)、审美意识(独创性)、客观质量(质量高且实用)、喜剧精神(理想的选择)、产品名望(或是生活方式)、消费快感(如香水满足的附加值)。

读书笔记—用户体验要素

读书尚且不多,写读书笔记也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事情。俗话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读书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写读书笔记。

一些人纠结看不进去书,是为第一阶段烦恼;另一些人纠结于阅读数量,是为第二阶段烦恼;然后出现了第三阶段烦恼,理解了多少,记得多少,消化后能吐出多少,还剩多少会是自己的?

绝绝大部分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写的读书笔记是垃圾,一些金句摘抄,串联自己的碎碎念,偶尔联系自己的所观所感。但即便如此,我还是逼迫自己吐一些出来,哪怕不好看。豆瓣标记读过评两句,加入读书会硬性分享,后来是读书群,每周要打五张卡,未完成得罚红包。码字这件事,和所有技能一样,还是会孰能生巧的,渐渐读书笔记不再是那么让人痛苦的事情,也不断在尝试,能用什么新颖的角度重新诠释。6个月根据数据码了9万字,年底前破10万应该不是问题。

有一个公众号,在微信红利完全过去后才出现。内容非常专一,只有英文书的读书笔记。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的公众号,一个月就有一万多订阅者,截止书出版已过7万。

更加奇妙意味的是,我经常能在公司撞见作者本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老办公地,挨着他的办公室,所以我们经常霸占他的办公室开会,那时我刚来公司实习,并不熟悉他,直到有一次他在我们开着会时静悄悄进入,拿走他的公文包。

没错,这个人是王烁,财新周刊主编,和我挂同款门卡,出没在同一层楼里。他的公众号 BetterRead 在一片红海中杀出重围,一般人羡慕有口皆碑无成本推广,而明白人会知道这背后多年如一日下的硬功夫。公号里的读书笔记集结成书,命名为《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买一本文章全部看过的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更何况书的所有内容都能在公号上随时免费翻阅。回答是:超棒的体验啊,你知晓内容,当想回味时,没有比实体书捧在手里快速翻到那章感觉更好的了。

特别喜欢书的序言,来自王烁老婆,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两人温馨的相处模式,让人艳羡。诸多小故事让人明了 BetterRead 不是一日造就。

书腰是财新当家花旦胡舒立给写得话「读书本来就难,读书快而且能得精要更难,得起精要而且能够表达精准得当、清晰明白,可谓难上加难。这本书,即为王烁这种能力的一次展现。」

读书笔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段落摘抄?提纲挈领?思维导图?

读书是私人的事,笔记亦然。若不是有了 BetterRead ,王烁这些笔记也就烂在云端。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记类似于反臼,不仅可以帮助理清思路,真正吃透书本,更可以留下资料,供日后检索。」看,终究是给自己看的,书写之人是最大的受益者。想到这,对我自己那些「垃圾」读书笔记也没有那么厌恶了。

为什么别人家的读书笔记那么好看?我尝试总结,看看有没有一些套路。

人生博弈论之四,要不要叛变?

著名的囚徒困境,抛弃了第三方讲故事手法,把你推向事件第一线,你叛变还是不叛变?相同的,怎样避免失败的人生,怎样避免失败的婚姻,怎样识别你的队友——你是主角,你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里,你迫不及待的往下读,因为一切都与你有关。

怎样成为超级预测者?在一个活的预测网站上,参加一场开放、永不停止、包罗万象、精确打分的预测竞赛——善断公开赛。

下周末北京出现雾霾的几率?下注计分赤裸裸的用脚投票——用钱下注,你还敢信口开河吗?仿佛就是你周遭会发生的事情,现在再带你去究其本源,如何预测准确?

上升到选举民调,加权平均后,再极化(extremize),算法拓展,新领域,新用法,豁然开朗。

回到书中论点:不能预测黑天鹅,而预测仍然有意义。他自己的观点是:人生太漫长,别做预测,做准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朝朝暮暮。

因为阅读过,实地走访影响深刻。因为走访过,再读到时一点就通。用政治书里常说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读书六问》《斯蒂芬·金:写作的25条要诀》,当然不能忘了占据书三分之一的附录《那些年我读过的书》。条目清晰,一一罗列。

最后,放一条我觉得读书笔记看好最重要的一点。带着那个你想解决的问题出发。历经书中观点激荡,加上自己的思索,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它甚至不一定是确定性的,但是一定会影响你的未来决策。

最后附王烁的一段话。

技术产品由人们制造。当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时,他会被赞扬;反之,会被指责

1日常生活中的遭遇

生活中不好的产品体验日积月累,会对我们心情产生一系列影响。必须要引起重视

2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指 “产品如何与外界联系并发挥作用” ,也就是人们如何 “接触” 和 “使用” 它

3从产品设计到用户体验设计

产品设计思维关注“ 功能 ”,强调 “外形服从功能”

用户体验设计思维要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关注 “用户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为”

4为体验而设计:使用第一

将用户体验纳入产品设计的原因:产品越复杂,确定如何向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就越困难

5用户体验和网站

网站的用户体验感受比任何产品都显得更重要,从创建成功的网站用户体验了解到的知识能帮助更大范围的应用

用户体验能形成客户对企业的整体印象,界定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决定用户是否再次光顾

6用户体验就是商机

转化率 对于商务产品十分重要, 任何在用户体验上的努力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

提高转化率的形式:

a帮助人们工作得更快

b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7在乎你的用户

创造吸引人的、高效的用户体验的方法称为: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把用户列入考虑范围
用户体验的开发流程要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行动的每一种可能性;

为此要把设计用户体验的工作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整个问题。

1五个层次

表现层: 由和文字组成的具体视觉呈现 (做成了什么样子?)

框架层: 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用于优化设计布局。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 (要做成什么样子?)

结构层: 确定产品的特性和功能最合适的组合方式。交互设计及其信息架构 (怎样做?)

范围层: 功能及其内容需求整合 (需要做哪些?)

战略层: 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做什么、为谁做?)

2自下而上地建设

每一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那个层面决定的, 战略层上的决定具有自下上而上的“连锁效应”。

3基本的双重性

将产品类型分为2大类型:

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 重点关注 任务 ,所有的操作被纳入一个过程,去思考人们如何完成这个过程。

信息型的媒介类产品: 重点关注 信息 ,创建一个富信息的用户体验(可以寻找、理解、有意义的信息组合)。

4用户体验的要素

表现层: 为用户创造感知设计(视觉设计)。

框架层: 完成信息的设计;功能型产品—界面设计、信息型产品—导航设计。

结构层: 功能型产品—交互设计、信息型产品—信息架构。

范围层: 功能型产品—创建功能规格、信息型产品—内容需求。

战略层: 来自企业外部的用户需求是产品的目标—了解用户想在产品中得到什么,和如何满足它们。

5应用这些要素

2个因素对最终的用户体验产生影响:

内容: 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是产品最重要的事情。

技术: 产品能提供给用户的体验状态主要是由技术来决定的。
明确清晰的“战略”是成功的用户体验的基础。

知道企业与用户双方对产品的期许和目标,有助于促进用户体验各方面战略的确定。

1战略层定义

导致产品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不是技术、也不是用户体验;而是 定位不清晰。

产品目标: 我们要通过产品得到什么?

用户需求: 我们的用户通过产品能得到什么?

2产品目标

为了明确战略,第一步要检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目标。

商业目标: 为了创造成功的用户体验,必须保证我们的决策的合理性,明确定义“成功的条件”。

品牌识别: 它无法不被用户注意,在用户与产品交互的同时,企业的品牌印象就形成了。

成功标准: 一些可追踪的指标来验证产品是否满足了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

3用户需求

用户的需求是复杂的,因为用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要定义谁是我们的用户。

用户细分: 使用 人口统计学 和 消费心态档案 等方法来进行用户人群的细分。

可用性和用户研究: 通过 用户研究 来收集必要的用户信息来了解用户的需求;常见的方法有 市场调研方法、现场调查、用户测试、测试原型、卡片排序法

创建人物角色: 收集各种用户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 创建人物角色(用户模型) 可以让你的用户更加真实。

4团队角色和流程

团队中除了关注专家和决策层的意见,还要倾听普通员工的想法; 后者往往比他们的经理更知道在用户需求方面“什么行得通”和“什么不可行”。

战略是设计用户体验流程的起点; 战略是可以演变和改进的。当战略被系统地修改与校正时,这些工作能成为贯穿整个过程的。可持续的灵感源泉。
范围层包括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

当你把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变成产品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1范围层定义

定义项目范围: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

过程的价值: 当事情处于假设阶段时,它能迫使你去考虑潜在的冲突和产品中一些粗略的点?

产品的价值: 被定义的产品给整个团队一个参考点

使用文档来定义需求:

a这样你才知道你正在建设什么

b这样你才知道你不需要建设什么

2功能和内容

战略层: 我们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

范围层: 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

功能型产品 考虑的是 功能需求规格

信息产品 考虑的是 内容(编辑和营销推广的传统领域)

3定义需求

需求的详细程度取决于项目的具体范围;头脑风暴会议是一种打开设计者思路,收集点子的好工具。

4功能规格说明

撰写功能规格说明文档十分重要, 文档要清晰和准确 :

乐观(be positive)

具体(be specific)

避免主观语气(aviod subjective language)

5内容需求

使用 内容清单 来记录内容的信息,方便团队协作。

6确定需求优先级

项目范围是建立在战略层的基础上的, 我们应该去评估这些需求是否满足我们的战略目标(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还需要确定第三种范围: 实现需求的可能性多大

以上就是关于读书笔记|掌握这三个能力,你也可以成为职场解决问题的高效人士全部的内容,包括:读书笔记|掌握这三个能力,你也可以成为职场解决问题的高效人士、读书笔记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读书笔记】创意文案与营销策划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