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随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国有六大行年报披露全部出齐。
作为上市银行乃至A股上市公司中的领头羊,国有六大行在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同时,交出了一份盈利全面增长、资产质量集体保持稳定的业绩答卷。《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集团口径,下同)同比增幅达11.85%。此外,截至去年年末,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2020年年末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国有六大行“合赚”超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普降
2021年,国有六大行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609亿元,同比增长7.6%,营收领跑其他5家银行;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0%,达11.38%,增速领先。
同时,国有六大行去年净利集体飘红,全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5%,且6家银行增幅均在10%以上。
工商银行继续蝉联“最赚钱”银行。2021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483.38亿元,同比增长10.27%;邮储银行虽然实现归母净利润最少,仅为761.70亿元,但该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18.65%,位居增速榜榜首。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幅增长,已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国有六大行去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且非利息收入占比均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增长。建设银行2021年非利息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88.26亿元,且同比增幅最大,达21.60%;交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大,接近四成。
受贷款和垫款力度影响,国有六大行去年资产规模再上一层楼,均较2020年年末出现不同幅度增长。
此外,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排名前三位。截至2021年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资产总额均超30万亿元,分别为35.17万亿元和30.25万亿元。农业银行紧随其后,资产总额突破29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6.9%。
业绩普涨同时,国有六大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资产质量也呈现出积极向好局面。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2020年年末有所下降,且均低于银保监会披露的同期商业银行1.73%的均值。
截至去年年末,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2%,较2020年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967.96亿元,不良贷款率1.48%,分别较2020年年末减少9.02亿元、下降0.19个百分点,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降”。
由于资产质量得到改善,国有六大行2021年的计提拨备策略也整体趋同,6家银行中,有4家的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下降。中国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42.20亿元,同比降幅最大,达12.43%。此外,建设银行减值损失下降幅度也超过10%。
同时,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考虑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以及坚持稳健审慎策划,在去年均加大计提拨备力度。交通银行资产减值损失686.91亿元,同比增长9.83%;农业银行信用减值损失1658.8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近1%。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上市银行盈利增速将保持较好水平,资产质量也将保持整体稳定,且风险抵补能力较好。此外,可能会有部分上市银行出现息差收窄,净利息收入下降的情况,这是利率市场化、资金成本不断提升等诸多因素合力影响的结果。
资本充足率全面提升
普惠金融贷款大幅增加
2021年,国有六大行在通过净利润增长带动资本内生累积能力的同时,外源性资本补充力度也在持续加大。特别是6家银行纷纷加快了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节奏,进而有利于其资本充足率维持较好水平。
年报显示,6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较2020年年末有所增长。截至去年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增至18.02%,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2021年,国有六大行全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大对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截至去年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均有大幅增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年末,农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至1.32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38.8%;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创历史新高,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15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速达53.15%,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06.02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比例超14%,稳居国有大行前列。(本报记者 吕 东 见习记者 杨 洁)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