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和创造一系列展览成果
编辑评论/注释
近年来,四川兵团党委始终坚持“强队伍必先强基层,强实力必先强基础”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部局“山东会议”精神,把基层建设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委工程、夯基础工程、暖人心工程,党委努力想办法,突出队伍属性,体现实战导向,回应基层期盼,展现时代特色,有
为全面展示基层正规化建设成果,该总队在“四川消防119”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推出“正规化展示平台”专题,直播各支队正规化标准建立情况,进一步营造赶超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泸州支队是如何为战而生,以战为重的。
为贯彻落实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正规化建设“成都会议”精神,扎实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在泸州落地生根,泸州支队党委牢固树立“抓正规化就是抓战斗力提升”的理念,紧扣“按什么标准、提升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效果”三个问题,坚持“三个一”,不断尝试、总结、改进、提高,努力走出正规化建设的“泸州特色”。
坚持一脉相承
纪律部队建设标准
聚焦新常态,画出刻度线。
党委深刻把握改革转型形势背景,始终坚持队伍建设“两严两准”标准,发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正规化建设作为队伍建设发展的压舱石。
定下大纲,铸牢灵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授旗布道精神培育忠诚,熔铸队伍灵魂,精心打造布道文化墙、读书角,建立朱德故居、古林太平四渡赤水、叙永石巷子会议“三大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庆典仪式、表彰奖励、故事分享、优秀树码推广等方式,升华指战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团队文化墙
阅读角1
阅读角2
古蔺县四渡赤水太平渡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
江区矿长朱德故居
阅读分享会
按大纲抓施工,要牢固。制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章制度,遵循“一纲三令”,坚持党委开会、党委领导、党委帮助、党委抓。细化“7部2中心2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行月度工作清单制,通过智能系统考勤。对全市7个大队、6个消防救助站、30个专职消防站的队徽、标语、标志以及营房、训练塔、警卫室的外观进行统一规范。细化组织“7部门2中心”人员的岗位职责。
统一营房规格
前哨移交规范
训练塔外观统一规范
转正前↓
指纹考勤卡打卡
正规化后↓
人脸识别、考勤打卡、用车无纸化流程转正前↓
正规化后↓
更换识别牌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坚持“三会”前法规和铁规禁入机制,出台基层党组织“三重一大”审批备案规定,制定《基层党建工作手册》。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步一步落实,一点一点打基础。坚持每月召开党委会。
每月定期召开行政办公会议。
坚持季度形势分析会。
制定基层党建工作手册
要坚定坚定。坚持每月一次升旗仪式、一次队列训练、一次队伍纪律检查、一次情况调研会的“一会三活动”,扎实开展大讲堂、队列集合演练、纪律督察。始终坚持基层不变的原则,上下树立纪律部队的标准。坚持每月一次升旗仪式。
坚持每月一次队列训练。
坚持每月一次班组纪律检查。
食堂用餐标准和宿舍内务标准。
标准化酒精测试
坚持一致性。
努力提升质量,强化能量,引导牵引。
绘制施工图和精装样板房
同欲者胜,同甘共苦者昌。党委始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推动正规化建设向主业努力、向战场靠拢、为打赢服务。
基层先行,巩固一线作战实体。充分尊重指战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征求基层意见,充分集合集体智慧,引入居家式、生活化的理念布置房屋,在宿舍增加智能家电,定制设计储物柜、多功能床,洗手间、浴室、健身房人性化。因地制宜增设心理救助室、理疗室、阳光书店,全力推进队站建设“119+7工程”。宿舍内务管理
库房
体育馆
阳光娱乐室
转正前↓
正规化后↓
以人为本,升华为群众服务的情怀。聘请专家
城市消防工作协会
执法服务,执法服务
人才第一,为团队发展打基础。与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等5所驻鲁高校建立联合培养交流合作机制。整合内外优势资源,定期举办绳索救援、水上搜救、船艇驾驶、无人机飞手等30余项训练。,已有10人成功考上消防救援学院。专业技术培训举行考试动员
告别团队成员
先暖人心,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党委以暖心工程为主体工程,积极争取报道,多方沟通协调,进一步细化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细则。落实了交通、优先就医、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完善了送奖到户机制,让党的温暖和组织关怀落实到一线,传递到基层。与退伍军人事务部沟通。
奖励有功人员并送一份奖品回家
开展“蓝色宝贝守护计划”,慰问患病指挥员,送温暖到执勤点。
坚持到底
关注团队的力量
锻造突击队,打持久战。
如果在战场上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党委紧紧围绕一切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任务要求,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贯穿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培训系统市县两级,建立灭火救援联合协作机制,强化全员到岗指挥部“一部六组”,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支队级作战讨论机制,规范组织战术推演、战例审查,出台训练奖惩细则,制定个人训练制度。构建灭火救援联动机制。
联席会议
桌面推演
案件恢复
做一个“强”的专业团队建立地震救援、山体洞穴、酒精化学品、水上搜救、森林灭火、通信保障、机器人、搜救犬等8支专业救援队伍。成立专职团队管理指导办公室,抽调5名业务骨干进行实质性操作。用好、激活复合型人才,组建政策研究、战时政治工作、心理疏导三支小分队,传递队伍正能量,提振队伍精神。专业团队建设
建立一支政策研究、战时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的队伍。
做一个“全”联动保障框架。建立战斗保障“1队2基地7中心”,按照“急需、必需、实用”的原则,配备战备物资,并指派专人管理。与泸州高铁、公交、云龙机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信三大运营商签订联勤保障协议,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快速运输、物资供应、医疗卫生、电力通信等联勤保障效率。勤务支援分队和物资支援基地
战斗物资支援中心泸州高铁站里的柳树时
做一个“精细”的科技智能平台完善指挥调度功能。36个消防站全部配备了最新的报警接收处理终端和4G单兵。调度指挥和信息沟通由专门岗位保障。指挥中心与智慧城市12项数据共享互联,实现了执勤力量一键显示、警情一键调度、设备参数一键识别、数据信息一键分析、安全管控一键提醒,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消防”项目启动会
转正前↓
控制中心正规化后↓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形势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支队将在兵团党委、泸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标准化建设达标为契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探索实践,一张蓝图干到底,为推进四川省消防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推动四川消防救援高质量全面发展贡献泸州智慧、泸州方案。了解更多:单词解释
1.7部2中心2站:部7是作战训练、指挥中心、组织干部、队伍监督、后勤保障、防火监督、综合指导等部门。该中心是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的法律保障中心和全媒体中心;2号站是应急通信和车辆服务站,也是大建路的特约服务站。
2.六个工作板块:作战训练、队伍管理、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监督执法、宣传训练。
3.队站建设“119+7工程:119是新建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室内综合训练馆,“3个市站+1个特勤站+5个中心镇消防救援站”;整合提升7个区县现有中心镇消防救援站。
4.三定期:党委政府定期调研,消防队定期汇报,行业部门定期调研。
5.四位一体:党委评价、人大监督、政府监督、纪委问责。
6.一体两翼:泸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将泸州分为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为一体;卢希安县和合江县是“东翼”,叙永县和古蔺县是“南翼”。
第七小队,2基地7中心:泸州支队作战保障分队,泸州支队物资保障基地,谷林、叙永物资保障基地,7个区县作战物资保障中心。
资料来源:泸州市消防局团队事务办公室
编辑:杜英
校对:黄宇
编辑:蒲孟赢
审核:周郑丽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