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何忠翊律师解读直播带货代运营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杭州刑事律师

网友发布 2022-08-02 13:45 · 头闻号网站运营

#杭州刑事律师#

本文索引:杭州刑事律师

何律师解读直播带货代运营法律风险及防范

近年来,“带货直播”的销售模式发展迅速,成为商家推广电子商务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但很多经营者没有网络销售经验,于是“直播带货代”的服务应运而生。目前,“直播带货代”在Tik Tok和阿auto faster的推广活动异常火爆。其中涉及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复杂,操作过程涉及多项法律法规,法律风险较大。本文拟借鉴“淘宝代运营”的法律风险,进行特别提示。

一、货代运营直播的基本模式

基本分工。商家负责供货发货,运营经纪公司负责线上销售。

具体的合作方式,根据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运营团队,一般包括:

1.KPI合作制:根据关键业绩指标进行合作,通常是“基本费用+保底销售+销售提成”。商家要向代理运营团队支付一笔前期费用,直播团队完成保底销售,超出部分按约定比例收取佣金。

2.佣金合作制,商家直供,运营团队现场发货,根据成交数量按约定比例提成。

运营方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根据服务包约定。

1.账户运营:根据协议为业务提供Tik Tok官方号码规划、定位、开户、日常运营等月度或年度运营服务。

2.创意策划:根据客户的产品或品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节目类型策划和剧本撰写。

3.拍摄制作:根据相应的节目类型要求,组织制作团队进行拍摄制作。

4.人才匹配:整合Tik Tok“网络名人”、Aauto Quicker等自媒体平台资源,为商家提供合适的推广方案,推荐合作人才。

5.广告策划:通过与Tik Tok官方机构及其他平台的战略合作,提供优惠的广告服务,确保曝光率。

二、直播与货代经营的法律关系

网络直播送货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新业态,具有“电子商务+宣传推广+导购卖货”的特点,涉及四方,平台经营者、经纪公司或主播、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和消费者。

主体

1.电商平台。是指在电子商务中为交易双方或当事人独立进行交易活动提供网上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通常有淘宝直播,Tik Tok,汽车快一些等等。

2.经纪公司或者主播。属于平台中的经营者,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提供直播服务的主体。

3.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是客户委托主播或者经纪公司直播带货。

4.消费者。是通过直播带货,最终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

四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根据活产交付的一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法律关系

1.平台与直播经纪公司或主播个人之间存在虚拟空租赁关系。作为平台电商平台运营方,有监管经纪公司或者主播个人的责任。经纪公司或主播个人有遵守平台运营规则的义务。

2.直播带货经纪公司或主播个人与商品或服务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

这种委托关系,以一定比例的佣金为对价,推荐、介绍商品,符合《广告法》对广告发布者或广告代言人的定义。直播具有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或广告代言人的身份。其中,直播者的人事关系有两种情况。

是一家接受委托,派主播直播商品的商品经纪公司。主播是经纪公司的员工,与经纪公司形成劳动关系,以经纪公司的名义进行带货直播。

二是主播个人接受委托,由主播本人或其组建的团队进行带货直播,主播对外承担全部责任。

3.直播经纪公司或主播与消费者是广告行为中宣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在直播与货代运营的合作模式下。其实一个直播经纪公司或者主播有三个身份:广告运营人、广告发布人、广告代言人。发生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先行赔偿责任和连带责任。

4.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买卖关系。经过民法典和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调整,最终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在个体运营模式下,直播方对销售的过度介入,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变成了销售者而非宣传者。应当承担商品和服务经营者的民事责任。

三、直播带货代运营的法律风险

直播运营中,对外来说,经纪公司或主播个人的直播行为,既有广告行为,也有销售行为。广告行为既涉及广告发布又涉及代言,涉及多项行政法规,销售行为涉及销售合同。对内,代理经营行为涉及与商品或服务经营者的委托合同关系。多种角色,多种行为,存在多种法律风险。

行政法律风险

货物的现场交付涉及许多行政法规。如果有违法行为,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包括。

1.违反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发布违背良好社会风尚的违法广告和广告代言。

2.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提出的修理、返工、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

3.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假冒混淆、商业诋毁和非法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

4.违反产品质量法。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商品。

5.侵犯知识产权。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

6.违反食品安全法。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7.违反价格法,哄抬价格,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等。

民事法律风险

直播机构的民事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广告行为是否规范和广告主的信息披露上。

1.不能提供经营信息,承担先行赔付的风险。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应当先行赔偿。

2.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有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3.承担过错责任的风险。发布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推荐、证明该虚假广告,或者明知是虚假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刑事法律风险

活货代的刑事责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严重违反行政法规达到犯罪的程度。第二,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达到犯罪的程度。3.非法占有委托人的财产并涉嫌犯罪。

1.虚假广告罪。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将涉嫌虚假广告。

2.销售伪劣产品罪。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非法经营罪。为了增加流量,自行或委托他人进行刷单、删帖等违法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4.合同诈骗罪。在代理运营服务的推销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委托合同的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委托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涉嫌合同诈骗。

5.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如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侵犯专利权罪等。

6.其他相关罪行。

四。直播货代运营的法律风险防范

活货代运营是三种行为的集合。第一,“直播”是广告行为,第二是销售行为,第三是合同行为。这些行为影响范围广,涉及环节多,涉及金额大。存在很大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风险,需要提前防范。

行政风险的防范

1.不要做夸张的宣传。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以往荣誉等方面的宣传。应当真实、合法,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2.严格执行广告法的规定,

1)严格把关广告真实性,不做虚假宣传。

2)未经审查,不得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广告。

三)不得发布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

4)不做未使用商品或未接受服务的广告。

3.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继续公开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完善售后服务。

4.控制好商品质量,停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5.在拿货过程中注意商品的知识产权,不侵犯商标权、专利权,不销售假冒注册商品。

6.卖食品要注意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

7.在商品价格方面,不哄抬价格,不搞价格欺诈。

民事风险的防范

由于直播机构经营,在整个商品交易活动中,某种程度上是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应该先承担民事责任。在许多情况下,要承担连带责任,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作伙伴时,要充分了解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做好基本的尽职调查。商品的物流仓储伙伴也要全面考察。

2.控制商品质量,对商品生产现场和环境进行实地考察,防止产品侵权责任。

3.查验商品和服务涉及的知识产权,核实相关权利证书,防范知识产权侵权责任。

4.商品交易应坚持诚信原则,防止违约责任。

预防犯罪风险

1.不捏造事实,谨防虚假广告犯罪。宣传商品的性能、功效和服务的能力或效果,不能无中生有,过分夸大。因违法广告行为,经过两次行政处罚后,再次发生虚假广告行为,或者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将构成本罪。

2.要严把销售商品质量关,防止销售伪劣产品犯罪。一方面,不能卖假冒伪劣产品;另一方面,不能对明知或者应知商品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带货直播抱有侥幸心理。

3.不使用技术手段作弊杜绝非法经营罪。在商品的现场配送过程中,你要诚实守信。不能为了增加流量而自己刷单或者委托他人刷单。对于差评,不能通过技术手段委托他人批量删帖。否则可能与刷单或删帖的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犯。

4.诚实守信,在签订代理经营合同过程中不能骗取对方财物,防止合同诈骗犯罪。在代理运营服务项目合同谈判中,根据自身履约能力控制代理运营规模。如果不能实现工作目标,就不能承诺,也不能设计一个根本无法履行的合同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你不能采取技术手段人为干扰合同约定的考核指标。

5.严格审查相关权利证书,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对携带的商品,应当要求商品或者服务经营者提供商标或者专利权的证明,并予以验证。

简而言之,直播交割过程中风险重重。不要因小失大,带着风险跑。要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心存敬畏,时刻关注,认真落实“五要”,防患于未然:广告行为要规范,销售商品要合格,知识产权要齐全,消费者权益要保护,咨询律师要及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