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灯是皖北的风俗。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这是民歌中对元宵节的描述,早在东汉明帝时期,我国就有了元宵赏灯的习俗。最初,人们是点灯敬佛,祈祷平安,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点灯闹元宵。在点灯闹元宵的诱发下,皖北地区就开始出现了以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面粉作为原材料的面灯。
在我国皖北地区,面灯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面灯盏是一种用五谷杂粮蒸制出来的独具特色的可以吃的灯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色面灯在心灵手巧的皖北人手中制作出来,不仅为我国传统民俗——元宵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乐趣,也体现了我国皖北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智慧。
面灯制作的技巧和寓意在皖北地区的元宵节,人们会捏制12盏像碗一样的面灯,其边缘还会被捏上精美的褶。这样精致的褶子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具有十分特别的含义——每一个褶子与一年的月份相互对应,代表着对新的一年里每一个月份的祝福。
面灯捏制完成后,人们把它放在笼屉里蒸熟,由于面灯是用死面做的,因而蒸熟的面灯较硬,能够比较完整的展现捏制的面灯造型。同时,面灯在褶子里留存的蒸馏水越多,就意味着来年相应月份里的雨水也会较多,并以此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蒸面灯的来历是什么
蒸面灯是为了纪念元宵节起义。
据传,公元前184年,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名将霍去病带领部队在西域征战,而霍去病的家乡是在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当时,汉武帝对百姓征税很重,导致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元宵节时,襄阳人民在市中心聚集,举行了反对赋税的示威游行,这就是元宵节起义。而后,襄阳人民在节日时期煮面条,摆上灯笼,纪念起义的胜利。这个习俗就演变成了现在的蒸面灯。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节前,渔家主妇就和好面,发好引头(酵母),准备蒸面灯。面灯花样百出,造型优美,有十二生肖灯、鱼灯、莲花灯、月灯、龙灯等等,不下一二十种。家家必蒸的灯是“龙灯”和“月灯”。龙灯的制作要精细形象,龙头最能体现渔妇的技艺和水平,技术不精、经验不足的(用发面蒸),蒸出来往往龙头过胖,刻制的五官、龙须面貌全非。有经验的渔妇,不用发面。龙头用面和得要硬朗,雕刻起来随心所欲,蒸好后不变形。蒸好的龙灯加上油,上好芯,点亮放在船头。
1、源于东北的满族元宵旧俗,过去人们在元宵节除制作彩灯外还会蒸面灯。蒸面灯是将黄豆面捏成油灯状,上端有灯碗,灯身略细,底脚与灯碗口径一致,与古代陶豆相同。因一年十二个月便制成十二个,每个灯碗的口沿处还捏出十二个不同数目的小锯齿。捏成后放入锅里蒸熟,揭锅时依每个月灯碗的干湿、水多少来预测各个月份的寒暖、旱涝。而灯取出晾凉变硬后,倒入酥油或麻籽油用棉芯点燃,哪个月份的灯芯较亮,表示当月有喜庆的事。
2、蒸灯是鲁皖地区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悬挂各式花灯之外,还有蒸灯、龙灯和过河灯,到处呈现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