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整合营销是当下的大趋势,
整合营销就是把各个独立的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共同产生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当然整合营销要根据目标企业发展需要,能短期见到效果收回资金,也要根据自己公司各方面的实力、人脉、能力为目标企业创造多大价值出发,保证这些专家都有真家伙,而且是目标企业需要的,整个流程还需要自己不断的创新、优化、完善、测试、放大,一定要争取做到同行第一。
整合就是把各个独立地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些独立的营销工作包括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包装、事件、赞助和客户服务等。
不知道这些对你是否有帮助呢
可以看下
智汇营销课堂
谁知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创业史
真的,当初创业比较艰辛,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可口可乐(Coca-Cola,Coke)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厂商,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全球每天有17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19,400瓶饮料,在2016年10月,可口可乐公司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三名 ;可口可乐为中国消费者提供超过15个品牌50多种饮料选择,其系列产品在华的每天享用量达到1.5亿杯, 目前在华建有43家工厂,系统员工约45,000人,可口可乐及其装瓶厂在中国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支持教育及公益事业,捐资总额超过2.7亿元人民币,可口可乐亦是唯一一个全方位赞助在中国举办的特奥会、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大运会及青奥会的企业。
品牌—不是闲话的闲话(一家之言)
□胡亚庄
2002年第22期《读者》杂志有一篇题为“闲话中国品牌”的文章,以下摘录该文的最后几段,很耐人寻味。
在第一批国外著名品牌的食品进入中国的时候,这家公司就进来了,我们简称它为Q。北京市一家最大的外贸公司“牦牛”的老总和Q公司签了50年的合资协议。
Q进来的时候,带着大笔资金、著名的神秘配方和独特的产品外观,而当时的中方什么也没有,于是“牦牛”就以厂房、人员作价,建立了合资公司,牦牛公司要求占到51%的股份。Q方同意了这些,但它要求,厂房折旧按三年算(中国一般折旧是按十年算),这点中方没有反对,因为想不出会有什么问题。
第一年下来,公司折旧和广告投入等等算完,亏本了,而且是大亏特亏。按照原来的合同,对于亏本的企业是要双方继续追加投资的,但是控股的中方也就是“牦牛”手里并没有可以追加的钱,于是,Q方单方面追加了投资。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每年都在亏本,一年比一年亏得多,每年仅广告费用就是天文数字,所以Q方也就一再追加投资。
这样5年下来,中方没有拿到一分钱,而且中方的股份也从当初的51%稀释到15%。而Q方得到了什么?85%的股份!这些年企业的利润全部以广告的方式投入到了中国的广告市场,Q方得到的是品牌和近乎于独资的控股公司,并且获得了已经折旧完毕的几乎没有成本的生产线以及巨大的销售网络。Q方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批发价格。它目前已经全面占领这个行业的中国市场,完全挤垮了中国所有与它相关的产业,其中包括所有的国产碳酸饮料及饮品。
接下来的故事不用讲了,在这之前的饮料行业,人们还能叫出一些国内厂家的品牌,而在这之后,人们最熟悉的品牌便成了Q。
由这个故事,可以联想到目前竞争正酣的汽车行业。现在国内企业跟国外企业的合资越来越多,可有几个人想到过品牌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西班牙在北京举办“西班牙工业展”,那一年,西班牙的汽车产量排世界第五,所以西班牙的汽车工业该是西班牙的支柱产业了。我去看西班牙的汽车工业展,一辆汽车也没有看见,一问才知道,西班牙生产的汽车全是外国品牌,西班牙无权展出。由此推想,哪一天中国要在国外办汽车展,轿车类恐怕找不出几辆车可以展出。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甚至打开电视机,都看到无处不在的Q公司的产品“美得冒泡”!我想,幼稚和无知不是永远可以被原谅的,中国在品牌战略上需要知识,需要成熟,虽然这条路会很长很长。
《中国汽车报》 (2003年02月18日第一版)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