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独龙江河谷交通指南:从昆明乘车到六库(怒江州州府),全程614公里,每天有3-5班卧铺客车,票价90-130元,需16个小时,到达六库后,需再车行280公里,才能到达贡山。
从贡山可徒步前往独龙江,当地的山路非常险峻,行走困难,可请当地脚夫代为背扛行李,减轻负担.
云南省地图西北角有块突出的狭长的长方形地区,它北部紧连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南部紧靠着缅甸,这一地区就是很少有人去过的独龙江地区。这里因居住着史书上称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而闻名,也因他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偏僻闭塞而被称为是神秘的河谷。河谷中有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和峭壁千仞的峡谷奇观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风情,是我国难得的多学科的实物博物馆。
纵贯全境(250公里)的独龙江源于西藏察隅县,这条异常汹涌的河流紧贴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主体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围堵。东面是5000多米高的高黎贡山(傈僳语称曲果),西面有同缅甸毗邻的4000多米高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由上游克劳洛河与麻比洛河汇合后从迪布里地方流入贡山县,到茂顶又转向西流,过马库入缅甸,汇入恩梅开江。在境内流长90多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整个独龙江犹如一条青色的长龙,奔腾咆哮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整个河谷地形复杂,从高处望,河谷的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山肢到山巅气候温度相差很大,平时沿江行趟,挥汗如雨,行至山腰就有了凉意,待到山顶就是寒气袭人了。独龙江水落差很大,远望江水上游,有如从天而降之感。
江上支流飞瀑多达100余条,不仅水力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雨量达32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河谷中植物繁多,有名贵的秃杉、三尖杉、珙桐、硫磺杜鹃、水青树、树蕨等,很物有的毒竹也生长在这里。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有虎、扭角羚、红岩羊、金丝猴、金狗(小熊猫)等,可以说,整个独龙江河谷,真不愧是云南动植物王国中的一颗明珠。
世代居住在河谷里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独龙江也因此而得名。独龙族长年与河谷、大山和野生植物相依为命,吃的是野生植物,用的也是野生植物。如打猎的弩弓是用黄桑木做成,渡溜用的溜筒用的是清香木黄桑木,穿的衣服用的是野生麻类,连五彩的独龙毯也是用野生麻类织成的,住的房子更是离不开竹子和茅草,有时为了充饥吃的是堇中粉和野果。野生植物用途如此之广泛在别处是很少见到的。
独龙族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独龙江乡隶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地处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藏交界结合部,位于贡山县西部,距贡山县城31公里。西与缅甸联邦相连,北邻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全乡总面积1997平方千米,国境线长91.7千米,是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独龙江纵贯全境,辖迪政当、龙云、献九当、孔当、孟当、马库6个行政村,全乡分布在独龙江两岸。以农为主,产玉米、荞麦、豆类,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4143人,其中少数民族4134人,农业人口3824人。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816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独龙族的族称始见于《大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被称为“撬”。明清时称为“俅”或“曲”。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自称独龙作为民族称谓。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山川的阻隔和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剥削,独龙族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很低,基本上还处于父系家族公社制,使用原始的木、竹制简单工具,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年产量很低,所以采集和渔猎仍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补充。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
独龙族人民勤劳好客重友,常常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猎获的野物,凡参与狩猎者人人有份。他们重信义,守承诺,有着优良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称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族。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