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的成立缘由

网友发布 2023-07-09 18:43 · 头闻号公司管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省民政厅先后批准成立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而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中的最大民系——广府民系, 其人口所占比例近45%,至今尚未成立一个统一的民系组织。因此,筹建“广东广府人海外联谊会”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更广泛地凝聚发展合力,联系整个的广府人,整个的珠玑巷南迁后裔。同时,让海内外近5000多万从珠玑巷走出去的广府人,切实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世世代代永远记着他们的“根在珠玑”。自1996年起,先后有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广东省侨联、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和学术研究机构,分别在南雄、广州召开了《珠玑巷与广府文化研讨会》、《广府人海外联谊会筹备工作会议》、《筹建“广府人海外联谊会”座谈会》、《封开“广府首府论坛” 》等会议。提出了要在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的基础上组建“广东省广府(珠玑)人海外联谊会”的倡议。通过近20年来的积极努力,2012年4月9日,省侨联正式批准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更名为“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

1990年3月,曾在南雄工作过的老同志,原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顾委常委欧初,省顾委委员金阳、省政协副主席祁烽、省计生委主任张建勋等来南雄视察、指导工作时,就对珠玑巷的人文历史景观很感兴趣,认为南雄珠玑巷是古代南北通衢的一个重镇,珠玑巷人是唐代以来向岭南拓展经济、文化的先驱,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人文历史优势。加上不少珠玑巷后裔返乡寻根问祖,把珠玑古巷视为自己“七百年前的桑梓”。根据南雄珠玑巷这一独特的人文历史,老同志们提议有必要成立一个以爱国爱乡为纽带的“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

经一批老同志的倡议和在广大珠玑巷后裔的支持下,1990年4月,南雄县委、县政府从几方面的利益出发,即有利于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进取心和凝聚力;有利于激发珠玑巷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决定成立了“广东南雄县珠玑巷南迁氏族联谊会筹委会”。

1906年2月13日在雷鸣道神父 (Fr. L.Versiglia) 率领下第一批会士六人从意大利抵达葡属澳门。随即展开为贫苦儿童的福利和教育工作,并成立慈幼会东亚区第一座会院。当年即成立首间学校,取名无原罪工艺学校 (现今澳门慈幼中学前身)。

1917年获广州宗座代牧 (代牧区的负责人,领主教衔) 分配粤北韶州作传教区 (今韶关市)。翌年,会士抵达韶州,陆续在曲江、南雄、乐昌、连县等地展开教务。三年后韶州代牧区 (介乎于传教区与教区之间)成立,罗马宗座委任雷鸣道神父为韶州宗座代牧。翌年,获祝圣为主教。1923年成立“撒肋爵会远东区域”(“区域”意即今之准会省),由耿其光神父 (Fr. I. Canazei) 担任准省会长。

1924年抵达上海;1926年升格为会省。1927年在香港接办圣类斯工艺院 (现今圣类斯中学前身)。

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工作(部分,至1949年) 1934年在江苏南通开办农业学校。 1935年在云南昆明创立上智学校。 1943年在徐州开办开办圣若瑟贫儿教养院,其后改名为圣若瑟儿童工艺院。 1946年陈基慈神父(Fr. M. Acquistapace) 在北平东直门四爷府胡同开办母佑育幼院,其后改名为母佑儿童工艺院。 会省 (含准会省)曾经服务过的其他地区包括:广东香山、日本、东帝汶和泰国。在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后,二十一位中国籍会士留守工作岗位,其后多被监禁及劳改。其他会士陆续撤往香港及澳门。在大陆的教育及福传工作相继停顿。接着数年间,颇多会士前往菲律宾及越南创业,后两者后来都成立准会省。

1949年后

1963年应台南教区罗光主教的邀请,在台南兴办慈幼中学,其后亦开展该区的牧民工作。

1964年在台北成立会院,三年后正式成立圣鲍思高堂区。

1991年在美国罗省及澳洲墨尔本成立牧民中心,为当地华人服务。

天主教香港教区前任主教陈日君枢机为该会会士,并曾于1977年-1983年为省会长。现任省长为林仲伟神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