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通常都是用扦插法繁殖的,选春秋季进行,方便管理,成活率高。扦插方法如下:
1、剪取插穗:插穗必须要保证生长健壮、没有遭受病虫害,每段10厘米左右即可。
2、配制基质:扦插基质要松软、透气、保水能力强,可用纯河沙,也可用腐叶土和沙土混合。
3、扦插入土:插穗放生根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后插入基质后,浇透水。
一、扦插时间
观音竹繁殖一般都是用扦插法进行的,操作起来简单,且成活率高,方便管理。通常选春季或者是秋季进行,气候更适宜,且观音竹也处在生长旺季,萌发能力强,活性高,成活率也会提高,能促使更快生根。
二、剪取插穗
扦插时所用的插穗要选生长健壮、没有遭受病虫害的,可从观音竹的顶端剪掉,每段保证10厘米左右就行。剪取之后将插段底部的叶片去掉,还要将基部剪成斜口,这样可更好的吸收营养。处理好的插穗需要放在阴凉、通风好的环境下晾晒,等伤口晾干之后再进行扦插,避免伤口感染。另外,平时砍头处理下来的部分也可进行扦插繁殖,也能保证成活率。
三、配制基质
扦插观音竹所用的基质最好是松软、透气、排水性好的,可用纯河沙,透气保水能力强,注意用之前必须要消毒处理。还可用腐叶土以及河沙混合,松软度高且富含营养,更利于后期生长。
四、扦插入土
基质备好之后就可进行扦插,最好将观音竹插段放在生根溶液中浸泡,浸泡5分钟后捞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直接插入基质中,将周围的土壤压实,并浇灌透水,将土壤湿透,让插段吸足水分。后期将它放在通风好、温暖且阴凉的环境下,这样的环境下很快就会生根。
观音竹怎么养
观音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土壤
它喜欢酸性或者中性的土壤,可以用园土,腐叶土和细沙混合配制,这样更疏松,肥沃,利于生长。
2、光照
它喜光,生长季光照要充足,枝叶才会更旺盛。但夏季光照浓烈,要及时遮挡,不能晒强光,还要注意通风,冬季要尽可能的让它说晒太阳。
3、浇水
它喜湿润的环境,但又怕涝,因此要常补水,浇水浇透,严禁积水。此外,高温季节还要多洒水,保证湿度。
4、施肥
施肥时主要是施加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每月都要补肥一次,但一定注意用低浓度的肥料,这样才能促进生长。
5、修剪方法
使用透明的容器来养殖观音竹最为适宜,这样以便于观察观音竹的根系生长的状态,当其根系过于杂乱无章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修剪工作了,剪去其无用的杂乱根系,避免烂根与健康的植株争夺养分。
6、注意事项
它的耐寒性较差,冬季要注意放在室内养护,并控制温度。尤其是北方地区,很寒冷,冬季室内的温度也不能太低,要在5度以上,否则很容易冻伤,影响来年的生长。
观音竹的养殖方法:摘除叶子、换水要求、光照温度、科学施肥、适时淋水。
1、摘除叶子
准备好水培观音竹的容器,可以选择透明的容器,方便观察。根据观音竹苗的大小来决定容器的大小,然后再来摘除部分叶子。摘除时最好是用此宽手从茎部剥离,当看到茎部显露竹节为止,规范是让容器口以下的局部没有叶片。
2、换水要求
叶子摘好后,把观音竹放在容器里面,倒上水,差不多盖过观音竹底部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了。观音竹喜欢腐水,生根后不宜换水。刚开端水培到生根的这段时间,普通3-4天换水一次,生根以后能够2-3周换水一次。
3、光照温度
水培观音竹最好放在半阴或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温度保持在15-30℃为宜。冬天温度低于10℃,最好搬到室内进行越冬,同时保障全光照,冬季弱光不需要庇荫。
4、科学施肥
每次换水的时候,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肥料,如全水溶性肥料或花卉市场中出售的水培花卉肥料。
5、适时淋水
气候干燥时每日向地面及叶片淋水1次至2次,养护时发现有烂茎、烂根现象,应及时剔除,并用75%百菌清1000倍水溶液浸泡根、茎30分钟,用清水冲洗后继续水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