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养殖土壤
观音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为宜,肥料则以有机肥为主,生长期间每月施一两次氮肥即可。
观音竹换盆用什么土
观音竹可以在2-3月份换盆,换盆的时候,需要将植株移出,扒去宿土,加入肥土,维持土壤的湿润。
观音竹配土方法
观音竹对于土壤的要求还是蛮高的,一般选用偏于酸性的或者中性土质最佳,土质最好是肥沃稀松,有良好的通透性,可用农田土,腐殖土,细沙按照比例为1:2:1的混合调制,再在表层加入一些树林土即可。
观音竹配土注意事项
观音竹土养的时候,只要保持稍微湿润的状态即可,夏天因为天气比较热,水分蒸发的比较快,可以一到两天浇一次水,不能频繁、过多的浇水,以免出现烂根,换土的时候,土壤需要提前消毒。
观音竹的养殖方法,观音竹怎么养,观音竹的
观音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欲栽培好观音竹,必须掌握以下栽培技术:①盆栽的观音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观音竹枝叶青翠。夏季干燥热风,会使观音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降温,防止闷热。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②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③观音竹不必年年换盆。一般每2年换盆1次。盆栽的培养土,以腐叶土1份、园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合配制而成。④观音竹可用分株或种子繁殖。分株可在早春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分株后,应放在阴凉处,第一次浇水要透,以后只需保持湿润,不要浇水过多。种子繁殖宜在4~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播后约40天就可发芽。幼苗生长很慢,约前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凤尾竹又名观音竹,原产我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摄氏度。
繁殖:多用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在2-3月间选一二年生母竹3-5株为一丛带土分栽。扦插,在5-6月进行,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栽培:移栽需在2-3月进行。盆栽,每2-3年换盆1次,将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细小地下茎和老竹,加入肥土。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放半阴处养护,勤向叶面喷水,每月施肥1次。冬季搬入室内向阳处。
病虫害: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虫害在介壳虫和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应 用: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1、盆栽的观音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观音竹枝叶青翠。夏季干燥热风,会使观音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降温,防止闷热。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
2、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
3、观音竹不必年年换盆。一般每2年换盆1次。盆栽的培养土,以腐叶土1份、园土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和配制而成。
4、观音竹可用分株法或种子繁殖。分株可在早春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分株后,应放在阴凉处,第一次浇水要透,以后只需保持湿润即可,不要浇水过多。种子繁殖宜在4~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播后约40天可发芽。幼苗生长很慢,约需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