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又称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公元1284年),是封建时代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
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灵星门、泮池、泮桥(以上待建),大成门和大成殿,灵星门正对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灵星门的西南侧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门东连名宦祠,西接乡贤祠。大成殿前两侧有东西配庑,殿东为节孝祠,殿西为忠义祠。东院是文昌阁,西院是明伦堂。
大成殿,原名先帅殿,又称圣人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宽五间,进深三间,为山以顶抬梁式建筑,九檩十八架,四十二檐墩,用巨杉作栋梁,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殿内外上下重油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我们淮北地区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从前,殿内正中供孔子神龛牌位,两旁置颜、曾、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殿上方悬着康熙,乾隆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三块匾额。殿前阅台高一米余,上有一圈汉白玉栏杆,中间和两旁有石阶供人登临。 东西廊房各七间。为灰色筒孔覆顶,车房原供孔子三千弟子,西房原供历代贤孺牌位。
大成门又称戟门,面阔五间,是通向大成殿的过道门。在其东面的名宦祠原供苏舜饮,丰稷等在蒙城有政绩的官吏,西面的乡贤祠原供庄子、何惟等地方贤土。 坐落在蒙城县马集镇境内,晚清一品当朝马玉昆府邸。马公府现存房屋46间,分前后两进院子,后院又分为东西两院,整个建筑为“品”字型,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砖木框架结构,房梁一般为三层垛梁,存有大量砖雕、木雕,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
马玉昆字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1874年随左宗棠抗击阿古柏分裂势力和沙俄侵略军,转战16年,收复城池十余座。1894年驻防旅顺。甲午战争爆发,统毅军赴朝鲜对日军作战。1899年为浙江提督,1900年任直隶提督,率部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加封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于通州,追封太子太保,谥封忠武公。
2009年蒙城县委、县政府拨款修缮,现为蒙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庄子祠位于在安徽省蒙城县县城北漆园办事处。
北宋元丰元年(1078),蒙城县知县王兢创建于涡河北岸漆园城,后被黄河水淹没。
明代万历九年(1581),蒙城知县吴一鸾于今址重建,时有逍遥堂、梦蝶楼、大门、二门、鱼池桥、观鱼台、道舍等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明代崇祯五年(1632),知县李时芳重修逍遥堂,增建“五笑亭“,辟池为”濠上观鱼园“,并亲撰《新修庄子祠记》。
明清之际, 屡历兵劫,遂渐颓毁,所存无几。清代至民国中期,增设景点,以壮观瞻。在通道两侧建碑亭两座,立碑八块,镌刻前贤题咏和乡贤义行诗文;大门两侧分立碑林,一字排列,计三十余块。此后,庄子祠旧址寻得苏轼《庄子祠堂记》残碑、 明宗伯汪镗《新建庄子祠记》碑,今收藏于庄子祠内。
现存庄子祠是蒙城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旧址上新建的,总占地面积52亩,总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与万树园两部分组成。主要建筑有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道舍、客舍等。2011年5月庄子祠正式挂牌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