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可分为四个部份:主机电路、用户电路、直拨电路和外线电路。主机电路由三根控制总线与内部电路、外线电路相连。外部电路、打印机与主机相连。
主机电路
主机电路如图2所示。中心器件89C51是一个单片微处理器,它控制各个单元电路协调工作,完成计费和参数保存,并与电脑、打印机直接联络。主机电路主要由:CPU89C51、EPROM27010、RAM628128、数字交换电路8980等电路组成。
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主要由摘机、挂机检测电路、振铃电路TP3067编解码器(它将端口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到PCM总路线,并且把PCM总线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发送到端口)等组成。
中继电路
中继电路如图4所示。主要由:中继端口、控制总线、TP3067编解码器、振铃检测等组成。
直拨电路
直拨电路如图 5所示。主要由直拨电路、语音电路、TP3067编解码器和8870音频电路组成。
重庆交换机网提供参考
人工交换的工作原理
电话程控交换机的两种
从根本上说,数字交换机和模拟交换机的交换方式是有一定区别的,数字交换机采用的时分交换,模拟交换机是空分交换。也就是说,数字交换机是无阻塞的交换方式,模拟交换机则有通话绳路的限制。
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基本构成
程控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 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1、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在纵横制交换机中它采用各种机电式接线器(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在程控交换机中目前主要采用由电子开关阵列构成的空分交换网络,和由存储器等电路构成的时分接续网络。
2、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 (ALC)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DLC)。
模拟用户线电路是适应模拟用户环境而配置的接口,其基本功能有;
馈电(Battery feed):交换机通过用户线向共电式话机直流馈电;
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而损坏交换机。
振铃(Ringing):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
监视(Supervision): 借助扫描点监视用户线通断状态,以检测话机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转送给控制设备,以表示用户的忙闲状态和接续要求。
编解码(CODEC):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CODEC),滤波器,完成话音信号的模数与数模交换,以与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口 。
混合(Hybrid):进行用户线的2/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码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
测试(Test):提供测试端口,进行用户电路的测试。
这7种功能常用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BORSCHT)代表。对于模拟程控交换机,不需要编解码功能;而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除某些特定应用的小型交换 机利用增量调制方式外,其它大部分均采用PCM编解码方式。数字用户线电路是为适应数字用户环境而设置的接口,它主要用来通过线路适配器(LAM)或数字 话机(SOPHO-SET)与各种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打印机,VDU,电传相连。
3、出入中继器
出入中继器是中继线与交换网络间的接口电路,用于交换机中继线的连接。它的功能和电路与所用的交换系统的制式及局间中继线信号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对模拟中继接口单元(ATU),其作用是实现模拟中继线与交换网络的接口,基本功能一般有:
发送与接收表示中继线状态(如示闲,占用,应答,释放等)的线路信号。
转发与接收代表被叫号码的记发器信号。
供给通话电源和信号音。
向控制设备提供所接收的线路信号。
对于最简单的情况,某一交换机的中继器通过实线中继线与另一交换机连接,并采用用户环路信令,则该模拟中继器的功能与作用等效为一部“话机”。
若采用其它更为复杂的信号方式,则中继器应实现相应的话音,信令的传输与控制功能。
数字中继线接口单元(DTU)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中继线与数字交换网络之间的接口,它通过PCM有关时隙传送中继线信令,完成类似于模拟中继器所应承担的基本功能。但由于数字中继线传送的是PCM群路数字信号,因而它具有数字通信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帧同步,时钟恢复,码型交换,信令插入与提取等,即要解决信号传送,同步与信令配合三方面的连接问题。
数字中继接口单位的基本功能包括帧与复帧同步码产生,帧调整,连零抑制,码型变换,告警处理,时钟恢复,帧同步搜索及局间信令插入与提取等,如同模拟用户电路的BORSCHT,也可将数字中继单元的上述8种功能概括为GAZPACHO。
4、 控制设备
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
程控交换机控制设备的主体是微处理器,通常按其配置与控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类。为了更好的适应软硬件模块化的要求,提高处理能力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目前程控交换系统的分散控制程度日趋提高,已广泛采用部分或完全分布式控制方式。
馈电是什么意思,和配电有什么不同么,馈电柜和配电柜相同么?
人工交换按电源供给方式可分为磁石制交换和共电制交换两种。
前者,通话和信号电源分别由用户话机和交换机各自供给;后者通话和信号电源由交换机集中供给。不管哪种,其设备组成都包括三个部分。
①用户电路:由用户插孔和用户吊牌(磁石制)或用户继电器和信号灯(共电制)组成。每个用户专设一套用户电路机件。
②塞绳电路(或称绳路):由带有应答塞子和呼叫塞子的塞绳和按(板)键组成。
磁石制用吊牌接受用户送来的呼叫和话终信号;共电制则用监视继电器和信号灯自动显示用户的摘挂机状态。
绳路数量视话务繁忙程度而定,通常每个座席配备15条绳路。
③座席电路:由话务员通话电路、头戴送受话器、发送铃流信号机和信铃等组成。
馈电就是供电的意思,指被控制装置向控制点的送电,即对一个用户电路供电。通常,通过判断馈电是否异常,来实行对该电路的安全监控。假如被控制装置向控制点送电,最后没有反馈回信息,说明送电目的地有故障。
配电是在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馈电和配电的区别主要在于供电方向不同:
配电:通过变电站与架空线路(或地下电缆)将电厂的电能分配给用户或用电设备的过程。
馈电:供给电能、供电;尤指对一个电路供电。
一般中小型配电房馈电柜和配电柜在一起或就为同一个柜子,只有大中型配电房才分开设置。
扩展资料:
馈电基本原理
交换机采用电压或电流馈电方式向用户电路提供的电压一般为48V,挂机时的馈电电流一般小于500uA,摘机时的馈电电流在18mA至80mA之间。
由此可见,在挂机状态下,用户电路能得到的电流是相当有限的。可喜的是,如今单片机的低功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TI的MSP430单片机能在几十微安的电流下工作。
但是在挂机状态下,电话线上的智能设备仍然需要尽可能关闭多余的功能(如液晶显示等)以免产生过流,导致交换机方误判电话终端故障。
摘机状态下的馈电电流也是有限的。对于一定的线路阻抗,用户电路能从摘机电话线上获得的输入功率取决于所取电压。
如果不考虑通讯要求,当所取电压为交换机电源电压的1/2或者输入电阻与线路阻抗相匹配时,用户电路能获得功率最大。但这样做会导致环路电阻过大,影响正常通讯,因此实际所取电压要低得多。
这时所获得的功率几乎正比于所取电压,因而获得大功率电源的办法就是在满足正常通讯对环路阻抗要求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输入电压。
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输入功率还不能直接供电路使用,因为它只提高了电压,并未增加电流,还需要通过高效率的开关型DC/DC转换器进行功率转换,得到一个低电压、大电流的输出功率。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