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对因一种或多种内部或外界因素导致的不利生态影响所进行的评估。即评估由于化学品排放、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强度,并进行定性和定向研究。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生态影响因素和所产生的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能够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以往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步骤的风险评估: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详情介绍
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对因一种或多种内部或外界因素导致的不利生态影响所进行的评估。即评估由于化学品排放、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强度,并进行定性和定向研究。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生态影响因素和所产生的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能够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以往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步骤的风险评估: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 中文名
- 生态风险评价
- 外文名
-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 学科
- 环境科学
- 应用域
- 生态领域
- 三个阶段
- 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 方法
- 概率风险法、商值法
生态风险评价评价内容
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包括生态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生态风险源分析、生态风险传递路径分析、生态风险受体分析、生态风险表征、生态风险决策、生态风险监测和生态风险管理。
生态风险评价标准是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关键性内容,也是生态风险评价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可以认为是可接受的生态系统风险或期望达到的生态系统风险控制目标,它有别于生态终点。生态终点是指由于风险事件(通常为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而导致的后果,生态风险评价标准就是测量生态终点的标尺。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风险事件的多源性、风险源到生态系统的多路径特征以及响应关系的模糊性,使生态风险评价标准需要在研究界定受体(即某生态系统)地位、边界、结构和功能等前提下进行。
生态风险源分析是对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风险源进行定量化和结构化的辨识,即分析风险源的数量、组成、结构、分布、特征、类型等。生态风险源辨识是生态风险管理和评价的基础。由于风险源的属性是时间的函数,因此风险源辨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些风险源会随时间而消失,一些新的风险源会随时间而产生。因此生态风险源分析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也随生态系统变化而变化。
生态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是分析从风险源到风险受体的路径,这个路径可能是单一路径,也可能是多路径。当涉及多风险源时,路径之间可能还存在着某种关联。对于某些生态风险而言,其传递的路径即是生态过程所经历的路径,具体情况需要综合研究。
生态风险受体分析是分析和界定受体生态系统的边界、属性、对源的暴露和响应特征等。健康风险评价是以人类本身为受体,生态风险评价是以生态系统为受体。由于生态系统的外延扩展,在某些情况下,生态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风险表征是根据源-路径-受体-暴露分析和生态系统响应分析结果,确认面临的风险及进行风险解释。生态风险表征包括两个部分:
①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评估,研究不确定性,估计不利效应的可能性;
②风险描述:归纳和解释评估结果。
生态风险决策和生态风险管理虽然不属于生态风险评价的内容,但却是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只有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应用于生态风险决策和生态风险管理,才能体现生态风险评价的价值。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产业布局、规模、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保护的决策,设计和落实生态风险防范和生态风险管理的方案,有时甚至需要进行生态风险相关的监测。
生态风险评价评价程序
美国环保局对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有较成熟的方法和数据库,并且做了大量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以下过程:
1 制订计划,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生态现状和环境要求提出评价的日标和评价点;
2 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范围;
3 暴露评价和生态影响表征,分析影响因素的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4 风险评价结果表征,对评价过程得出结论,作为环保部门或规划部门的参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
风险评价系统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价、剂量.效应关系、风险表征4个部分。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商值法,也有基于概率意义的概率密度函数重叠面积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等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其中商值法使用得最普遍、最广泛。
生态风险评价未来发展
未来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需要加强的领域包括:
1 加强区域生态风险的评价和研究工作,推动由区域生态保护目标到风险源控制的评价框架的构建和完善,加强生态风险指标的研究;
2 由于生态风险与生态过程的密切关联及生态风险的尺度效应,应特别加强生态风险传递路径及路径关联、路径控制的研究;
3 在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自然灾害、人类干扰活动带来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研究;
4 以个体生态毒理学试验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向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水平甚至全球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价拓展;
5 发展各种外推模型(包括尺度、类别、层级、不确定性等)、生物效应模型、生态风险路径模型、生态风险决策支撑模型等,拓展GIS、RS、GPS、计算机技术等各种技术和系统学、数学、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各种学科方法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逐步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和生态风险定量评价:
6 加强突发性生态风险评价研究,避免重大生态风险事故发生;
7 生态风险评价是为生态风险管理服务的,要加强生态风险决策和管理研究,逐步建立生态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技术指南以及科学的生态风险决策管理法律和法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