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屈原沱位于距离秭归县城约一公里处,传说乡亲们一起把屈原埋在沱湾岸边,筑坟建庙,以供祭祀,并把这个沱湾取名“屈原沱”。
详情介绍
屈原沱位于距离秭归县城约一公里处,传说乡亲们一起把屈原埋在沱湾岸边,筑坟建庙,以供祭祀,并把这个沱湾取名“屈原沱”。
- 中文名
- 屈原沱
- 外文名
- Qu yuan Water bay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中
- 邮政编码
- 443600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屈原沱传说
屈原沱,位于湖北秭归县城约一公里处,岸上有屈原庙。传说屈原投汨罗江死后,她的姐姐梦见屈原驾龙舟而归,第二天便在江边等候弟弟。只见一条头似艨艟、背鳍如帆的大红鱼溯江而上,游到这个沱湾里,向姐姐点头三下,巨口一张,将屈原的尸体吐出浮在江面上,容貌如生。屈原的姐姐就和乡亲们一起把屈原埋在沱湾岸边,筑坟建庙,以供祭祀,并把这个沱湾取名“屈原沱”。
屈原沱秭归由来
屈原的故乡。因屈原的姐姐听说屈原流放而特地回来看望弟弟,因此此地被称为“秭归”。
出西陵峡西口,在江北岸有一城镇,临江而建,屋宇连片,依着山势,高低参差,此即秭归县。
屈原祠
屈原祠最早修建于屈原的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名曰屈原庙。
据《归州志》记载,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归州(秭归县旧治)刺史王茂元,在相传屈原怀恨投江后魂归故里的屈原沱修建了屈原祠,并镌刻《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石碑,赞颂屈原“义特百夫,文雄千古,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尊封屈原为“清烈公”,将屈原祠修缮并更名为“清烈公祠”。以后,自元、明到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历任州官,对清烈公祠多次进行维修,并晓州民:“岁以五月五日致祭”。1976年,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江水升高,清烈公祠迁往距县城3公里的向家坪,重更名为屈原祠。1981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迁徙后的屈原祠占地1.4万多平方米。
屈原祠包括山门、屈原青铜像、东西碑廊、纪念屈原陈列馆、屈子衣冠冢。
屈原祠历经千年有余,饱经岁月风霜,几次迁徙,数次修缮重建。如今,屈原祠是中外游客游览三峡必到之地。近10多年来,接待中外游客已达数十万人次。
秭归县地处长江三峡工程坝上库首。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屈原祠也在淹没之列。1998年9月28日,秭归县人民政府作出规划,将再次迁徙屈原祠。规划中的屈原祠将建在新县城东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上。
屈原沱相关介绍
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人们闻讯后争相驾舟飞驰去救,并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蛟龙鱼虾吃了粽子不去吃屈原的身体。此习俗流传至今,就有了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及包粽子的风俗习惯。
不过传说也略有不同之处。有的说包粽子的习俗起源于祭祀屈原后,把祭祀过的糖食供品用蓼叶包扎成三角形的包儿丢下江去,是犒赏那条运送屈原尸体的大红鱼的。也有说驾龙舟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
但不管传说如何,总是从怀念屈原而起。民心总是向着那些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屈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楚国忠臣,又是一个受屈遭贬流放南方的大诗人。他那悲愤填膺的诗歌《离骚》、《九歌》唱出了他心中的郁闷,他以自己宁赴清流葬身鱼腹而不愿与世皆浊地苟且偷生的悲壮之举,获得了人民的同情和赞美。他的自投汨罗江本是悲剧,但普通百姓最同情这样的悲剧性英雄,那些关于屈原的美好传说和习俗,就反映了中华民族普通老百姓抑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屈原沱秭归方言
你说懒门搞------你说怎么办 先个儿-----刚刚的意思 江查子等等儿-----台阶的意思 耐紧儿----那儿的意思 国人----自己 脑阔——头; 颈抗——颈椎; 倒拐子——胳膊肘; 客西包儿——膝盖; 一儿辈子——经常; 巴巴(念第一声)——饼子、馒头等 粑粑(念第三声)——便便 捞为——麻烦您儿 日白(佬)——撒谎(人) 招乎——小心点 招乎我一石头砸死你 遭业——可怜 没的钱,遭业啊! 耳呼子———耳光 出拐————出事情 荷包——衣服上的兜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