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笋壳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库、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洞穴及杂物中。游泳能力不强,不能快速和长距离游动。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喜藏进泥里。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度25~30℃,10℃以下大量死亡。可适应pH值为5的酸性水体及15‰的咸淡水。在自然界捕捉它比较困难。
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但与其他肉食性鱼类如斑鳢和鳜鱼等相比,它生性并不凶猛。其食物组成随不同的生长阶段而不同,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对食物先窥视后吞食,不追逐捕饵。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1.5厘米以上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和虾苗。
在东南亚,笋壳鱼当年的鱼苗经养殖可长至体长15~20厘米,体重50~100克;第二年养殖可达30厘米以上,体重400~700克。一般100克以下的笋壳鱼生长较慢,100克以上生长逐渐加快,100克的鱼种养殖一年有的体重可达900克。 笋壳鱼的养殖条件适宜,在饵料适口、充足的条件下,由全长 2~2.5cm的鱼苗生长到4~5cm以上的鱼苗约1个月,由全长4~5cm的鱼苗生长到全长12cm以上,体重30~50克的鱼苗约4~5个月,由30~50克的鱼苗生长到4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约6~8个月。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全程养殖周期约为12~16个月。笋壳鱼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均可采用塑料大棚越冬养殖,也可充分利用各地养殖甲鱼的温室内水泥池养殖。
近年来,笋壳鱼养殖户不断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使得泰国笋壳鱼的养殖面积越来越大,在当地占据更大优势。对此,本文从生活习性、养殖成本等方面对泰国笋壳鱼和澳洲笋壳鱼进行比较分析,为笋壳鱼养殖的养殖户们提供参考。
一、生活习性
体色:泰国笋壳鱼褐绿色。澳洲笋壳鱼体色偏黑。
斑纹:泰国笋壳鱼体侧有斑纹,澳洲笋壳鱼体侧无斑纹。
占地性:泰国笋壳鱼有占地性,只在栖息地附近活动,主动摄食能力不强。澳洲笋壳鱼无占地性,活动范围大,主动摄食能力强。
适温范围:泰国笋壳鱼为l5~35摄氏度,l4摄氏度以下死亡。澳洲笋壳鱼为l0~36摄氏度,9摄氏度以下死亡。
越冬方式:泰国笋壳鱼冬季需搭建越冬棚越冬。澳洲笋壳鱼冬季可不搭建越冬棚越冬。
耐氧能力:两种笋壳鱼都耐低氧,运输相对容易。
从以上比较看出,虽然泰国笋壳鱼在养殖要求上比澳洲笋壳鱼高,但从其外观上看,其体色和体态更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巿场上的卖相好,所以更受消费者青睐。
二、养殖成本和巿场差价
从近几年的巿场价格来看,泰国笋壳鱼的价格是澳洲笋壳鱼差不多高出-倍。从成本差价和巿场差价两方面可以看出泰国笋壳鱼的养殖效益更加显著。
三、巿场受欢迎程度
泰笋相比,澳笋的口感较差,可以说没有任何口感,吃了就像没吃过一样。加上它体色上又不及泰笋,所以既然都是同样的养殖条件,何不发展一个更有效益的品种呢?根据笔者了解,对两种笋壳鱼有同样感受的养殖户或是消费者不少。很多消费者表示,虽然泰国笋壳鱼的巿场价格高,但如果要尝鲜的话,肯定会选择它。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