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惠州的动物资源有哪些?

网友发布 2023-08-11 04:15 · 头闻号农业林园

惠州的生物资源 动植物及矿产资源丰富:惠州盛产稻谷、甘蔗、花生、荔枝等。水产品种类达840种之多,沿海出产优质食盐。山区既有丰富的森林、水力资源,又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地下蕴藏有铁、煤、钨、钛等矿产资源30多种。惠州特产繁多,梅菜、东江糯米酒,杨村橙柑桔、惠阳三黄鸡、罗浮山百草油、小桂尤鱼、三门鲍鱼、澳头“南海珍珠”、龙门西溪笋等土特产驰名港澳与东南亚。 龙门县属南亚热带生态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境内有野生动物100多种,鸟类80多种,鱼类30多种,昆虫300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白颈长尾雉、巨晰、蟒蛇;二级保护动物有海鸬鹚、白鹇、毛鸡、穿山甲、灰鹤、苏门羚、鸳鸯、大灵猫、小灵猫、水鹿等。植物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高等植物20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有52科、123属、500多种。面积较大的有杉木材17亩,马尾松林112万亩,阔叶林51万亩,混交林19 万亩,经济林7亩。森林总蓄积量为360万立方米,可砍伐量计有100多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230万立方米。药用植物有走马胎、黄精、七叶一支花、南五味子、生地、巴戟、淮山、银花、黄莲等164种;竹类有毛竹、厘竹、丹竹、篙竹等19种,毛竹活立蓄积量135万多支。珍贵树种有穗花杉、格木、竹柏、红椎、孔雀豆、观光木等40多种;野生纤维植物30多种;野生油料植物有山苍子、油茶、乌柏、盐霜柏等70多种;观赏植物70多种。 博罗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农产区,拥有近百万亩可耕地,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优质大米、荔枝、龙眼、柑桔、中国黑糖、红糖、酥醪菜等名扬海内外。自然资源有石灰石、铁、钨、锡、钽、铌、硅、煤、花岗岩、石英、水晶、磁铁、金、银、铜、云母、红石、等20多种矿藏;有巴戟、鸡血藤、沙仁等10多种名贵药材;有金钱龟、穿山甲、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博罗,催生了一大批以花卉、水果、蔬菜、生猪、三鸟为主产品的外向型“三高”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农业不断迈向产业化、现代化。 惠东境内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均较丰富,沿海镇盛产龙虾、蚝、白鳗、石斑、鲍鱼、海胆等优质水产品;山区、沿江镇盛产水稻、蔬菜、马铃薯、龙眼、荔枝、轴子、芒果、香蕉等农业产品。全县矿产资源丰富。石英砂、石灰石、稀土、瓷土、花岗岩等储量充足。

宜兴云湖风景区在哪里

我国人口总数

1990年7月我国(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在内)总人口达11.60亿,其中大陆部分11.34亿,占同年世界总人口的21.9%。现今,人口总数已达13亿,居世界各国之首。

我国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1990年我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4人)的3倍多。

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尤其沿海12个省、市区人口密度高达平均每平方千米364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内地18省和自治区平均每平方千米80人。其中内蒙古、藏、青、新4省区每平方千米平均只有9人,仅为沿海地区的1/40。除京、沪、津3市外,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省每平方千米高达654人,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千米平均仅有2人。如以漠河—兰州—腾冲—线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占全国的94.4%(1990年),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231人;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57%,人口占全国的5.6%,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10人。

城乡人口比例

我国城乡人口构成特点是:城镇人口比重小,乡村人口比重大。1990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6.23%(1949年末为10.6%),乡村人口占73.77%(1949年末为89.4%)。建国40多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约增加16%),这是我国城乡人口的又一特点。

各地城乡人口构成差异很大。1990年城镇人口比重:东北三省占47.52%,居全国之首,华北区占31.78%,居全国第二位,华东区居第三,占25.4%,西南区占18.85%。以省区而论,辽宁省城镇人口比例最高(50.86%),西藏自治区最低(12.59%)。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56个民族组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汉族和少数民族

全国56个民族中,以汉族人口最多,为10.424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1990年);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为1.175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因此,除汉族以外,其他55个民族均为我国的少数民族。

民族分布

分布概况:汉族的分布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即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其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第一,大杂居,小聚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如藏族聚居在青藏高原,朝鲜族聚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从全国看,每个少数民族均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第二,少数民族很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如朝鲜族居住在中国与朝鲜交界地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居住在我国同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交界地区;第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为高原、山区和沙漠,也是全国的主要牧区的森林地带。如我国五大牧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牧区;第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物产丰富。如新疆的瓜果和长绒棉,云南和海南的橡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

民族政策

我国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共同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有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保护各民族信教者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国资源的概况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种种资源均各有其特点,但择其共同之处,可概括出如下特点:

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较为丰富

由地貌、大气、水、土壤、生物等构成的我国自然环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存空间,它辽阔的疆域、海陆兼备的形势、地形气候的多样、复杂的地质条件等,也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形成,构成了多资多彩的环境。因此,我国的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例如,我国的土地资源有耕地、森林、草场、河湖、沙漠、戈壁等类型;能源资源不仅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而且新能源的资源类型也应有尽有;矿产资源中,我国到1990年底,已经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品种之多世界罕见;生物资源异常丰富,仅种子植物就达2.45万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经济植物多达24111种,水产资源中的鱼类约有2400多种。总之,资源环境的优势为我国资源的多样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我国有多种资源,其数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居世界第3位;耕地面积有9567万公顷,居世界第5位;森林面积1.24亿公顷,居世界第8位;有色金属矿产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等均居世界前列;铁和锰的储量均为世界第3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从我国各项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看均很可观,但人均占有量很多种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中国土地总面积虽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不足1公顷,为世界人均(3公顷)的1/3;耕地面积世界人均为0.36公顷,我国人均不足0.1公顷;草场资源世界人均0.76公顷,我国仅为0.35公顷;森林面积世界人为0.65公顷,我国为0.107公顷;地表径流我国人均(不足27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居世界各国第80位。对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制约作用的资源,如能源、铁矿等,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他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水平,除钨、稀土较高之外,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主要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尤以水、能源和矿产资源更为突出。例如,中国水资源分布是南方多而北方少,长江流域水量最大,占全国总水量的37.7%,其次为珠江和广东、广西沿海各河流域,占17.2%;而淮河以北甚少,黄河水量仅占全国径流量的2%,海河和滦河为1%。但黄河下游及海、滦河流域的豫、鲁、冀三省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1.25%,水土资源的失调何等严重。

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储量的80%分布在我国北部(其中64%集中在华北),而江南八省只占2%;石油探明储量98%分布在北方;水力资源西南、西北、中南三大地区占全国的90%,其他地区共占10%。有色金属集中分布在南方六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一大特色。自然资源上述分布的不平衡性,对我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业均有重大影响。

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我国的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居世界各国第三位。我国耕地面积列世界第四位。

由于我国是世界人口的最大国,人均土地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我国耕地人均只有0.1公顷,为世界人均耕地的27.7%,为美国的12.8%,为印度的45.5%。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6.5%,为美国的10%。

土地类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我国南北跨50个纬度,具有寒温带至赤道带的各种土地资源(其中中温带占25.9%,暖温带占18.5%,亚热带占26%)。我国东西跨近62个经度,其有湿润(占32.2%)、半湿润(占17.8%)、半干旱(占19.2%)、干旱(占30.8%)等土地资源。由于水热组合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不同、农业历史不同,形成了我国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

我国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山区面积(包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69%,平地面积(包括平原和高平原)约占31%。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又形成了土地资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低的特点。

总之,对我国土地资源土地类型多,平地少,山地多这一构成特点,要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以便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分布不平衡的土地资源,使地区之间土地生产力产生了显著差异。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生产力较高,集中了全国耕地和林地的92%左右,占有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95%左右,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林区,即使是畜牧业,这里也占很大的比重。但是,本地区有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等不利因素。在季风区内部因各地资源环境不同,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也有很大差别。

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但是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沙漠、戈壁、盐碱土地面积大。区内东半部多草原和荒漠;西半部气候的极端干旱,导致了多为无灌溉就没有农业的荒漠。土地自然生产力低下。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日照十分充足,但热量却较少,具有高而寒冷的特点。因之,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很低,而且不易被利用。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够协调、区域之间差异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空间构成上的重要特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田、草原、林地与水利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对弥补各地区土地资源的不足和发展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后备耕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全国土地资源中流动沙丘、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目前人类难以利用的土地等无效土地面积约有3.487亿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6.3%,所占比例相当大。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以及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大量占用耕地,从建国到1983年我国失去耕地近10亿亩,同期新垦耕地8.1亿亩,净减耕地1.9亿亩。全国人均耕地解放初0.18公顷,80年代初为0.1公顷,减少近一半。

目前,我国耕地的有机质的含量约为1.5%,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开垦初期为8~10%,目前降为1~5%;长江和淮河流域目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般不足1%。其原因是农民对耕地“用多养少”、水土流失、不懂科学施肥等。

森林、草场资源和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50万公顷,草场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化面积近半个世纪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

水土流失加剧。由于植被及森林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我国每年被冲走的地表土达50亿吨,约为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1/5,损失肥料4000万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5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

此外,我国土地资源还面临着沙漠化、盐碱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威胁。

合理开发保护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

现在我国耕地、林地、草地共计占国土的52%,世界平均为64.8%,印度为75%,美国为76.9%,日本、法国、德国均在80%以上。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其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发展则是无限的。因此,我们要保护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不乱占耕地,乱垦滥伐,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森林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我国不但森林面积小(1990年为1.246亿公顷),资源数量少(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107公顷,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面积的1/5;我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世界为22%,我国列世界各国第121位),而且地区分布不均。

全国各地森林资源的地区差异极大。森林覆盖率大的省可超过50%,而小的省却不到1%(如新疆、青海)。从总的看,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以及东南地区。东北和西南两大区土地占全国面积1/5,森林面积占全国将近5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3/4。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的华北和华东森林覆盖率只有10%;西北和西藏的中西部,内蒙古的中西部森林覆盖率只有1.4%,而土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0%以上,森林面积仅占全国的1/17。

我国的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天然林区,现有森林面积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以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人工林的比重逐渐增加。西北部大兴安岭主要是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林、山杨次生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树种多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椴树、水曲柳、桦木等;长白山区森林与小兴安岭相近,只是阔叶树增加,并出现沙松和长白赤松等。

西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是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区内海拔高差很大,森林多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坡中下部。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的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9.7%;木材覆盖率为28.3%。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落叶松、高山松、桦木、高山栎等。林区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

东南林区:我国东南地区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条件好,林业生产潜力大,适宜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木林和多种经济林木。林区内的人工林和经济林比重大。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多种竹类(如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多种常绿阔叶树(樟树、楠木、栲类、石栎等)、多种栎类(如检皮栎、麻栎、小叶栎、山毛榉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油茶、油桐、乌柏、漆、棕榈等树种。

人工造林

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和河口三角洲上,原有天然林早已采伐,现在极少。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营造农田防护林、农林间种、四旁植树,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扩大了森林面积,获得了森林多种效益。1989年我国人工林面积达3830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的1/3,居世界第一位。

“三北”防护林

该项伟大的生态工程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克山口,东西横跨我国北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合称“三北”)地区,包括13个省、市、自治区的512个县,东西全长7000多千米,南北宽400~1700多千米不等,占国土总面积的41%,被海内外称为“绿色万里长城”。其规模超过美国“罗斯福工程”、原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5国的“绿色大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该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1987~1985年已完成,有人工造林600多万公顷,飞机播种林10.6万公顷,封山育林86.7万公顷,零星植树15亿棵。使8000万公顷的农田实现林网化,区内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提高到5.9%,粮食产量较原来提高10%~13%。第二期由1986年开始实施,两年内新造林310万公顷,封山育林223.8万公顷,飞机播种造林24万公顷,零星植树30亿棵。第二期工程用10年完成,计划造林630万公顷,使区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用防护林工程解决我国北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等灾害,是我国人民改造自然、整治环境的伟大创举。

草场资源

我国草场资源的分布

我国是草场大国,草场总面积达2.22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23.1%,在全国自然资源中居首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草场广泛分布于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西北荒漠地区的山地、青藏高原等地区。

草甸类草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一般牧草高60~80厘米,生长茂密,覆盖度在90%以上。产草量高,适宜牛等大牧畜放牧,或做割草场。

草原类草场:多分布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北方各山地中。草层高20~30厘米,高者可达50~70厘米,覆盖度30~50%,产草量中等,草质好,适宜各种家畜放牧。

荒漠类草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草群矮而稀疏,产草量低,牧业发展受限制。

草丛类草场: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广大农区。草层高40~80厘米,覆盖度60%,为重要天然割草场,适各种家畜利用。

我国草场资源受地形地势和降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大兴安岭—阴山山脉—秦岭山地—青藏高原东麓—线以西草场占全国的82%,以东则仅有18%。由于水热的季节变化,西北区牧草生长期短,枯黄期长,既造成了冬夏牧草营养不平衡,又产生了牧场载畜能力的差别(冬季载畜能力仅为夏季的58%),给我国牧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保护草场和建设人工草场

我国草场虽然面积广,但优质草场比例小。产草量多并且营养价值高的草场只占21%,一半草场因海拔高,利用受到限制。再者,草场退化在我国普遍存在,其表现是牧草的草种少、数量少、质量低。目前,全国可利用草场的1/3(约7300万公顷)呈明显退化,越向西退化越明显。草场退化导致畜产品数量降低了30%。同时,草场退化也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草场沙化或盐碱化。草场退化的直接原因是过度放牧所致。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我国应因地制宜地在各地建设人工草场,增加产草量,增加牧草的种类,在时空分布和价值上给天然草场以弥补,使我国牧业生产呈现良性循环。

宜兴云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宜兴云湖风景区位于宜兴市西渚镇横吾南路南端,云湖原名横山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集水面积154平方公里,群山环抱,水质清冽,自然风光优美,是一处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整个景区由水库风景区、佛教文化区、度假服务区、田园风光区、农家风情区五个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

横山水库位于江苏宜兴西南山区,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9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结合水产养殖、发电和第三产业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水库被定为宜兴市全生态水源保护地,水库总库容1.1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54.8平方公里,坝长4090米,三孔溢洪闸一座,孔宽4.6米,堰顶高程32米,设计泄流量485立方米/秒,大坝两侧各有输水涵洞一座,日供水25万立方米,且水质长年介于Ⅰ、Ⅱ类之间,该水库于2001年进行除险加固,2003年9月竣工,达到了二千年一遇的标准。

横山水库由茅山东侧边缘山脉形成,库区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库区总面积达1070多公顷,流域总面积达154.8平方公里,上游山高岭陡,平均海拔500米以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温暖湿润。整个库区群山环抱,山峦起伏,万亩碧波荡漾,绿色覆盖率达98%以上。水库中央有铜盆岛,岛上树木葱郁,与库水紧密相接。库区空气清新湿润,是大自然赠予陶都宜兴的一块绿色宝石,也是游人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

横山水库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资源丰富。库区上游为湿地,许多树木生长在水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水上森林。库区两侧有25万平方米的进口高羊青草坪,近10万株的香樟。下游有一生态休闲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兼有许多健身娱乐设施。另建有500亩的苗木花卉基地,有各种楠木、含笑、木莲、榉树、乌柏、枫树、花梨木、红豆杉等珍稀树种不计其数。

地址:无锡市宜兴市西渚镇

类型:湖泊采摘/农家乐

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