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中华剑角蝗是直翅目剑角蝗科剑角蝗属昆虫,别称中华蚱蜢。体大型,雄虫体长45毫米(至翅端),雌虫体长80毫米(至翅端)。体绿色或枯草色。头圆锥形,明显长于前胸背板;前胸背板宽平,具细小颗粒,后角锐角形突出;前翅发达,超过后股节顶端,狭长,顶尖锐,翅基部具有较密的网状横脉;后翅短于前翅,长三角形;后足股节上膝侧片顶端内侧刺略长于外侧刺;后足股节及胫节绿色或褐色。
详情介绍
中华剑角蝗是直翅目剑角蝗科剑角蝗属昆虫,别称中华蚱蜢。体大型,雄虫体长45毫米(至翅端),雌虫体长80毫米(至翅端)。体绿色或枯草色。头圆锥形,明显长于前胸背板;前胸背板宽平,具细小颗粒,后角锐角形突出;前翅发达,超过后股节顶端,狭长,顶尖锐,翅基部具有较密的网状横脉;后翅短于前翅,长三角形;后足股节上膝侧片顶端内侧刺略长于外侧刺;后足股节及胫节绿色或褐色。
中华剑角蝗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常发于河流两岸、内涝洼地、沟渠地边和潮湿草滩等地方。以禾本科植物及杂草为食。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当平均气温稳定在20-—25摄氏度时越冬卵开始孵化,7月中旬蝗蝻开始羽化,8月下旬成虫开始交配、产卵,10月成虫陆续死亡。
中华剑角蝗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发生严重地区,在秋、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厘米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二是药剂防治,在测报基础上,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坡、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的特点,每667平方米喷撒敌马粉剂1.5-2千克,也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15毫升,兑水400千克喷雾;三是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 中文名
- 中华剑角蝗
- 拉丁学名
- Acrida cinerea
- 别名
- 中华蚱蜢、东亚蚱蜢、扁担沟、大扁担
- 界
- 动物界
- 门
- 节肢动物门
- 纲
- 昆虫纲
- 目
- 直翅目
- 科
- 剑角蝗科
- 属
- 剑角蝗属
- 种
- 中华剑角蝗
- 亚门
- 六足亚门
- 亚属
- 大剑角蝗亚属
- 亚目
- 蝗亚目
- 亚纲
- 有翅亚纲
- 亚种
- 2
- 命名者及年代
- (Thunberg,1815)
中华剑角蝗形态特征
成虫
雄性:体中大型。头圆锥形。颜面极倾斜,颜面隆起极狭,全长具纵沟。头顶突出,顶圆,自复眼前缘到头顶顶端的长度等于或略短于复眼的纵径。触角剑状。复眼长卵形。前胸背板宽平,具细小颗粒,侧隆线近直,在沟后区较向外开张,后横沟位于背板中部的稍后处,在侧隆线之间直,不向前呈弧形突出,侧片后缘较凹人,下部具有几个尖锐的结节,侧片后下角锐角形,向后突出。中胸腹板侧叶间中隔的长度大于最狭处的2.5-3倍。前翅发达,超过后足股节的顶端,顶尖锐。后足股节上膝侧片顶端内侧刺长于外侧刺。跗节爪间中垫长于爪。鼓膜片内缘直,角圆形。下生殖板较粗,上缘直,上下缘组成45°角。体色:体绿色或褐色。绿色个体在复眼后、前胸背板侧面上部、前翅肘脉域具淡红色纵条;褐色个体前翅中脉域具黑色纵条,中闰脉处具一列淡色短条纹。后翅淡绿色。后足股节和胫节绿色或褐色。
雌性:体大型,粗壮。头顶突出,顶圆,自复眼前缘到头顶顶端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复眼的纵径。下生殖板后缘具3个突起,中突与侧突几等长。余同雄性。
体长:♂30.0-47.0.毫米,♀58.0-81.0.毫米。
前翅长:♂25.0-36.0.毫米,♀47.0-65.0.毫米。
后足股节长:♂20.0-22.0.毫米,♀40.0-43.0.毫米。
卵长椭圆形,初产时卵壳表面具有由小瘤状突起组成的近圆形不封闭的小室,在小室中央有1瘤状突起;随卵的发育,卵壳表面的小瘤状突起呈不规则分布。多个卵被泡沫状胶质物包被成卵囊,卵囊长43-67毫米,径粗8-9毫米,形状多样,一般下粗,向上渐细。
若虫共6龄,体形似成虫,但小而无翅。
中华剑角蝗栖息环境
中华剑角蝗适应性较强,在中国山东省北部地区,农田、夹荒、特殊环境(沟、坝、台田)、洼荒均有分布。地势高燥的地方发生轻,地势低洼的地方发生重。特别是沟埂、河坝附近密度最大,植被为狗牙根、獐毛与小芦苇混生的地方较多。
冬季干燥、气温偏高,有利于蝗卵安全越冬。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越冬卵的孵化。土壤湿度与卵的孵化和成活关系密切。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0-20%最适其发育。5、6月份降雨偏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蝗卵的孵化、幼蝻的取食和生长发育。秋季少雨、干旱,有利于成虫产卵。
中华剑角蝗生活习性
活动
1-2龄蝗蝻有群集现象,2龄蝗蝻2小时可迁移6米,3龄蝗蝻2小时可迁移24米,蝗蝻以跳跃扩散为主。中华剑角蝗的扩散与食料关系密切,在食料充足的情况一般不迁移,以植栖为主,当寄主被吃光后,向其他寄主迁移,成虫不作远距离迁飞,有趋光性。
取食3龄前蝗蝻食量较小,4龄后显著增加。每次蜕皮和羽化后,停食约2小时,蜕皮和羽化前后,均有暴食现象。成虫一般在08:00-10:00和16:00-18:00取食较多,中午气温高一般不取食;阴雨天不取食,天气闷热时只在早晨或晚上取食。
蜕皮和羽化蝗蝻经过6次蜕皮羽化为成虫。同一天出土的蝗蝻,各龄历期不相同,有的差异较大,但其羽化时间基本相同。蜕皮及羽化时间一般在08:00-18:00,09:00-11:00羽化最多。夜间、阴雨或低温天气几乎不蜕皮、不羽化。雄虫羽化偏早,雌虫偏晚。
中华剑角蝗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北京、宁夏、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河南;日本、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中华剑角蝗繁殖方式
孵化
卵经过270天左右,当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1-25℃时,卵开始孵化,孵化期较长,一直延续至7月中旬。出土极不整齐,可出现1龄蝗蝻与成虫同时出现的情况。1天中出土以08:00-10:00最多,下午孵化较少,阴雨天或低温天不孵化。地势较高的渠埂、堤坝等背风向阳处,蝗卵发育快,孵化早。反之,地势低洼的洼地,蝗卵发育慢,孵化晚。
交配和产卵羽化后的成虫,13-14天开始交尾,并有多次交尾现象,每次交尾时间差异较大。最短几分钟,最长1.7小时。成虫一生可交尾7-12次。天气晴朗交尾最盛,阴天时交尾很少,雨天不交尾;交尾后6-33天产卵,一般15天左右。成虫常选择道边、地埂、沟渠、堤坝等处及植被覆盖度为5-33%的地方产卵,植被以獐毛和狗牙根最多。每头雌虫产卵1-4块,卵块长40-90毫米,每块卵有卵粒60-120粒。平均每头雌虫产卵226粒。
中华剑角蝗亚种分化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中华剑角蝗指名亚种 | Acrida cinerea cinerea | (Thunberg,1815) |
威廉剑角蝗 | Acrida cinerea willemsei | Dirsh, 1954 |
中华剑角蝗主要价值
历史上用作食物来源。新鲜或干燥成虫入药,止咳平喘,息风定惊,清热解毒,滋补强壮,祛风解痉,止泻透疹;用治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小儿惊风、冻伤。
中华剑角蝗物种危害
除危害葡萄、枣、苹果、梨、桃、枸杞、茶外,还危害杨、柳、榆、泡桐及水稻、玉米、谷子、棉花、草坪草等林木和农作物。以成虫、若虫蚕食葡萄叶片和嫩茎,大发生时可将叶片吃光。
中华剑角蝗防治方法
人工防控:中华剑角蝗喜欢在土地平整,墒性较好,杂草稀少的洼地产卵,发生严重地区应进行翻耕杀卵,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控: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保护利用青蛙、蟾蜍和鸟类,可有效防治短中华剑角蝗的发生危害。
药剂防控:抓住中华剑角蝗3龄以前群集习性,进行突击防治,喷药的重点是田边,喷药时应由田边向中央逐层围歼,防止逃逸。当进入3-4龄常转入果园及苗圃危害,应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均匀喷雾。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