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单片机原理图和电路图一样吗

网友发布 2023-05-19 02:35 · 头闻号仪器机械

不一样。原因是描述内容不同、绘制方式不同、使用范围不同。具体如下:

1、描述内容不同:电路图是指描述电子电路连接关系的图示,包括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器件、连接线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电路图通常是一种具体的物理图,可以直接反映出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实际布局和连接方式等。单片机原理图是指描述单片机内部电路原理的图示,包括单片机的各个模块、器件、接口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等。单片机原理图通常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图,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器件和布局等。

2、绘制方式不同:单片机原理图通常是采用图形符号和抽象的逻辑符号进行绘制,更注重逻辑和信号流程的表达。而电路图则是采用实际电子元件的符号和线路连接方式进行绘制,更注重电子元件的实际连接和布局。

3、使用范围不同:单片机原理图主要用于描述单片机内部的电路原理和信号流程,通常用于单片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而电路图则用于描述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用于电路的设计、制造、维修和调试等过程中。

单片机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通讯电路图

单片机的基本外围电路:

复位电路中电阻R1=10k时RST是高电平 ,而当R1=50时RST为低电平,很明显R1=10k时是错误的,单片机一直处在复位状态时根本无法工作。

出现这样的原因是由于RST引脚内含三极管,即便在截止状态时也会有少量截止电流,当R取的非常大时,微弱的截止电流通过就产生了高电平。

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分为高频滤波电容和低频滤波电容。

1、高频滤波电容一般用104容(01uF),目的是短路高频分量,保护器件免受高频干扰。普通的IC(集成)器件的电源与地之间都要加,去除高频干扰(空气静电)。

2、低频滤波电容一般用电解电容(100uF),目的是去除低频纹波,存储一部分能量,稳定电源。大多接在电源接口处,大功率元器件旁边,如:USB借口,步进电机、1602背光显示。耐压值至少高于系统最高电压的2倍。

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电路图的运行原理是什么?

如图所示:需要单片机51,温度传感器18B02。USB转RS485的转串口线。直接用serialport控件,设置通讯参数,然后向串口发数据。

比如发1,然后使用事件触发接收单片机的数据,如果两侧通讯没问题,电脑会收到2,然后把它显示出来或者做其他处理。

扩展资料: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发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组成,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协调和指挥整个微机系统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

(2) 对指令进行译码和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于执行规定的动作。

(3) 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微处理器内通过内部总线把ALU、计数器、寄存器和控制部分互联,并通过外部总线与外部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联接。

外部总线又称为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实现与各种外围设备连接。

-单片机

-通信电路

求一个单片机控制mos管的电路图

原理:

数码管其实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之分,对于共阳极来说,一位数码管由8个二极管组成,他们的阳极接在一起接+5v电源,而各个阴极与某个端口,如p1的8个引脚相连,当某个引脚输出低电平的时候数码管对应的二极管亮。

用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数码管的8个子管的亮灭,达到数字和小数点显示的效果,通常要给每个数字做一个转换表,以便在编程的时候忽略转换过程,达到快速编程的目的,转换表一般采用枚举的方式,具体转换数字和你电路里面的连接方式有关系,用二进制写出来,再换算成16进制就好了。

数码管,也称作辉光管,是一种可以显示数字和其他信息的电子设备。玻璃管中包括一个金属丝网制成的阳极和多个阴极。大部分数码管阴极的形状为数字。管中充以低压气体,通常大部分为氖加上一些汞和/或氩。给某一个阴极充电,数码管就会发出颜色光,视乎管内的气体而定,一般都是橙色或绿色。

单片机的按键启动和复位电路图

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驱动mos管电路主要根据MOS管要驱动什么东西, 要只是一个继电器之类的小负载的话直接用51的引脚驱动就可以,要注意电感类负载要加保护二极管和吸收缓冲,最好用N沟道的MOS。

如果驱动的东西(功率)很大,(大电流、大电压的场合),最好要做电气隔离、过流超压保护、温度保护等~~  此时既要隔离传送控制信号(例如PWM信号),也要给驱动级(MOS管的推动电路)传送电能。

常用的信号传送有PC923  PC929  6N137  TL521等 至于电能的传送可以用DC-DC模块。如果是做产品的话建议自己搞一个建议的DC-DC,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扩展资料:

MOS管应用

1、低压应用

当使用5V电源,这时候如果使用传统的图腾柱结构,由于三极管的be有07V左右的压降,导致实际最终加在gate上的电压只有43V。这时候,我们选用标称gate电压45V的MOS管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使用3V或者其他低压电源的场合。

2、宽电压应用

输入电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会随着时间或者其他因素而变动。这个变动导致PWM电路提供给MOS管的驱动电压是不稳定的。

为了让MOS管在高gate电压下安全,很多MOS管内置了稳压管强行限制gate电压的幅值。在这种情况下,当提供的驱动电压超过稳压管的电压,就会引起较大的静态功耗。

单片机的复位有上电复位和按钮手动复位两种。如图(a)所示为上电复位电路,图(b)所示为上电按键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是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的,即上电瞬间RST端的电位与VCC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RST的电位逐渐下降。图(a)中的R是施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一个10KΩ下拉电阻,时间常数为10×10-6×10×103=100ms。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振荡器建立时间不超过10ms,这个时间常数足以保证完成复位操作。上电复位所需的最短时间是振荡周期建立时间加上2个机器周期时间,在这个时间内RST的电平应维持高于施密特触发器的下阈值。

 上电按键复位(b)所示。当按下复位按键时,RST端产生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复位后,其片内各寄存器状态改变,片内RAM内容不变。

 由于单片机内部的各个功能部件均受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程序运行直接受程序计数器PC指挥。各寄存器复位时的状态决定了单片机内有关功能部件的初始状态。

 另外,在复位有效期间(即高电平),80C51单片机的ALE引脚和 引脚均为高电平,且内部RAM不受复位的影响。 

图要点一下查看大图才清楚哦 O(∩_∩)O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