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歌《无锡景》的音乐是清末北方的《侉侉调》在南方的传唱音乐形式。《侉侉调》最早的工尺谱见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程仲铨抄录的《小调器乐谱》。《侉侉调》流传到江苏南部后,被填以不同的歌唱各地风情的歌词,其中尤以吴语演唱的《无锡景》流传最为广泛,成为吴歌当中的代表性作品。《侉侉调》名也因此逐渐改换成了“无锡景调”。江苏民歌《无锡景》是“无锡景调”的典型音乐形态。“‘无锡景调’目前在华北、江南、苏皖一带流传较盛,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也有传唱。”(江明�《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P240页)
江苏民歌《无锡景》从清末以后开始流行且逐渐流传至大江南北,这已经具备了时调历史悠久、传唱地域广阔的时空跨度特征。
吴岫明在《中国民歌赏析》中提出:“江苏民歌《无锡景》与南方民歌《苏州景》、《杭州景》、《上海景》、《南京景》、《蒋老五侉侉调》属于同曲异词的关系”。周青青在《中国民歌》中也指出北方与“无锡景调”同曲异词的民歌还有河北获鹿民歌《探清水河》以及北方的《照花台》、《盼五更》等。周青青的《中国民歌》当中还以曲谱的形式对比说明湖南民歌《一更鼓儿咚》使用“无锡景调”的前一半音乐材料进行变化发展情况(周青青《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笔者查阅《湖南民间歌曲集》全套共查出湖南省内的“无锡景调”时调民歌共计9首,周青青在她的《中国民歌》中也提及一首名为《一更鼓儿咚》的“无锡景调”湖南民歌,因具体地域和歌词不详,故列表呈示于后:
虽然以上所列多首湖南省内的“无锡景调”的变体时调民歌主要流布区域为湘中地区,但却已经覆盖南至湘南永州、西北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湖南绝大多数地区。考虑到民歌采风地点的点状性质以及编撰民歌集成一般均优选具有代表性地方民歌作品等相关因素,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锡景调”变体民歌应当在湖南全境各州市内均有流传。
从现已知的湖南省内的这10首“无锡景调”变体民歌可知,“无锡景调”在湖南境内的流变规律为:
1、旋法基本相同;
湖南省的10首“无锡景调”时调民歌大多以级进为主,基本保持着母体民歌的旋法风格,但因为方言音调的差异而略有变化;
2、曲式结构及其音乐材料大多相同;
上表所示10首“无锡景调”时调变体歌曲的曲式结构大致相同,大多以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为主。10首“无锡景调”时调变体歌曲当中只有04长沙县与10《一更鼓儿咚》两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与音乐材料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沙县的《五更鼓》句式减缩为三个乐句(见例1),10《一更鼓儿咚》只使用了“无锡景调”的前一半材料进行变化反复,整首作品共有六个乐句(见例2)。
例1:第04首
五更鼓 长沙县
(黄岗玉 演唱,周思全整理,张昌 记谱)
例2:第10首
一更鼓儿咚 1=A2/4
3、调式色彩基本相同;
表1所示10首湖南省内的“无锡景调”时调变体歌曲大多为宫调式,只有01湘西大庸“无锡景调”时调变体歌曲《独占花魁》的调式从母体的宫调式变为了�调式(见例3),但仍属同一调式色彩的民间歌曲;其次是03益阳南县《垮垮调》(见例4)与10号《一更鼓儿咚》,尽管仍保持了母体原型的调式,但最后乐句的旋律变化都比较大。
例3: 第01首
独占花魁 大庸(汉族)
(李玉芳 演唱楚德新、龚岳雄 记录)
例4:第03首 垮垮调1=bA2/4 南县(汉族) 每分钟60拍
4、歌词内容多为表现“女子月夜等待情郎幽会”等私情故事,文学特征基本相同。
湖南省内的10首“无锡景调”时调民歌当中现附有唱词的共计9首,其无论名为《夸夸调》还是《垮垮调》,抑或名为《照花台》还是《月儿照花台》等,每首歌词的第一句均为“一呀更子黑呀,月儿照花台”等。其中有7首歌曲的歌词内容描绘妙龄女子月夜唤丫环准备酒菜,等候情郎哥来绣房幽会至五更分别的情感变化等。
只有2首名为《独占花魁》(湘西大庸、邵阳市)的歌曲唱词比较独特,歌词以男性的角度描绘“卖油郎”如何怜惜照顾酒醉的“花魁女”,分别歌唱有10段歌词,使用时调小曲特有的叙事方式,唱出了出自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卖油郎与花魁女”的故事场景。
通过分析“无锡景调”母体民歌江苏无锡的《无锡景》和它在湖南省内的变体民歌、城市小调歌曲等,我们能发现“无锡景调”在湖南省内各地传唱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旋律骨架的基本稳定,同时又因受地方性语音和当地民间音乐的风格、题材内容等多方面的影响,在音乐的其他因素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变化。这充分表现了“无锡景调”时调音乐弹性化与程式化的艺术功能。也正因如此,“无锡景调”在其流传的过程中,还给与各地的戏曲、说唱和民族器乐的发展以一定的影响。
“无锡景调”是中国近现代人民大众自娱自乐文艺生活当中最广泛使用的城市小调曲调之一。这种城市小调在近代更大量的成为茶楼酒肆、妓院歌场的商业化的歌唱艺术,我们从它的歌词内容已经能够很鲜明地感受到时调歌曲所努力追求的普通市民情趣化的倾向。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也正因为歌词内容与“无锡景调”在北方流传而与之同曲异词的民歌《探清水河》、《照花台》、《盼五更》等时调歌曲基本相同,我们似乎可以推测,湖南省内的“无锡景调”变体时调民歌可能更多地受容于与“无锡景调” 相互之间保持着承传派生关系的北方同源母体“侉侉调”,其间之关联与源由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易山
无锡一女孩当街演唱《孤勇者》,这首歌为何会变成孩子们的最爱?
无锡有我的老丈人是王跃一和黄体森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1998年。这首歌曲叙述了一位老人和他爱的夫人在无锡相伴而行的故事,尽管夫妻俩老去了,但是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当初见面的情境的回忆,它将我们带入一个温馨的、难忘的时光里,欢快的旋律也让我们忘记时间的流逝。
无锡旅情歌曲中文版原唱
无锡有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当街演唱《孤勇者》,是因为传唱度太高才会变成孩子最爱,很多成年人感叹完全没有认真学这首歌。孩子们个个都会唱,大街小巷都在播放这首歌曲,甚至在大型节目里面也有很多孩子用这首歌来进行编舞,可见大家对这首歌喜爱程度之高。该歌曲讲述了一个人面对困境依然坚强走出来的乐观心态,送孩子上学,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也要培养坚韧不拔精神。这首歌具有象征意义,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无锡小女孩当街演唱《孤勇者》
这位小女孩扎着可爱的小马尾,说话还有一些口齿不清。在和主持人聊天时,主持人想问她有没有什么才艺,女孩说会唱《孤勇者》,女孩一开始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又大方的唱起来。妈妈接受访问表示看到女儿能够如此大胆的在公众演出,感觉到特别骄傲,心情也很激动。小女孩唱完之后还向人群鞠躬,看起来极其可爱,有不少网友调侃小女孩可以很早的出社会,把自己的奶粉钱赚回来。
二,这首歌为何会变成孩子们的最爱?
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点,传唱度高。也许这位小女孩并不懂得歌词含义,由于身边小朋友都在唱,有从众心理。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首歌,对他们来说这和《找朋友》这类的歌曲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因为流行。第二点,带来积极意义。这首歌一开始是被一个大学生休息时间,在图书馆的钢琴上演奏而爆红,因此也鼓励了那些爱学习的学子们。需要有一股强大信念来支撑求学路,这首歌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总之,《孤勇者》 的爆红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不是这首歌爆红,也有其他歌爆红。
无锡广福寺放的歌叫什么
坂本冬美。
根据网易云音乐资料显示,《无锡旅情》由坂本冬美演唱,收录于《坂本冬美大全集》专辑中,发行日期:2000-01-01。
《无锡旅情》促进了无锡与日本在书画、文物和图书等其他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往来。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日本到无锡市博物馆举办的各种书画展览就有近10次,展出作品多达800余件。
莲花落。无锡广福寺放的歌曲应该是莲花落,这首歌曲的曲调悠扬,歌词意境深远,很适合用来表达佛教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在无锡广福寺放此歌的时候,往往会配合着其他仪式和活动,给游客带来更加完整和深刻的体验。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