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山鸡苗刚出生的时候,喝水环节要怎么做?

网友发布 2023-08-08 14:05 · 头闻号农业林园

及时让小野鸡苗子喝水,对提高野鸡生存、促进幼崽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外壳出来的野鸡还没有吸收部分蛋黄,营养素基本吸收需要3-5天。饮用水可以促进这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对野鸡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作用。饮用水还能补充胚胎在孵化过程中丧失的水分,刺激食欲,促进胎儿向饮用水排出适量的药物粪便,帮助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如果不及时喝水,野鸡蛋黄不能充分吸收等原因,毛发脆,影响健康,还可能因脱水而死亡。

还需要饮用水的温度。寒冷的冬天提供20度以下的温水,炎热的季节为野鸡提供可能的冷水。第一批饮用水可以结合防疫或营养补充的需要(如土霉素0.02%、高锰酸钾0.01%)或添加剂(如5%至8%的红糖、葡萄糖或糖、少量复合维生素B。一开始小野鸡不会喝水,抓住一只强壮的小野鸡,把喙浸在水槽里浇水,其他小野鸡也能跟着做。在养育幼崽的过程中,如果多使用干粉状饲料喂山鸡,就要保证每天24小时都能提供饮用水,水槽或水盆等饮水器最好选择开口不大的容器。每次都要把水放得太深,以免野鸡掉进水里。

野鸡树苗经过长途运输运往养殖场后,安静一会儿就可以下水,通常要求在30小时内完成第一次饮水。1-7日龄饮用冷水,适量添加即时多维(或电解多维),或增加糖或葡萄糖水。新进野鸡的第一个饮水器是水深2 ~ 3毫米,最深的7毫米,不会淹死小鸡,不会弄湿羽毛,可以安全地越过饮水管。将石子放入饮水器的底盘或填满塑料管道,以减少水的深度。小鸡第一次喝水关系到它的生死。饲养员们仔细观察到每只小鸡都要喝水。没有喝水的人要学会用手抓住喙,用饮水器蘸水。对于没有饮用水浴的个别野鸡小鸡,用吸管往嘴里滴水滴。总之,每只野鸡小鸡都要喝第一口水。及时的饮用水和食物:幼崽出壳后吃24 ~ 36个小时的饭,吃前要先喝水,最好在饮用水中添加5%或0.1%的葡萄糖或高锰酸钾

温度湿度调节:适当的育儿温度为1 ~ 3天35 ~ 34,4 ~ 7天33 ~ 32,2周31 ~ 28,3周27 ~ 24,4周龄为23 ~相对湿度1 ~ 10天年龄65%,笼平壤或箱式育儿时密度为1 ~ 10天年龄50 ~ 60只/平方米,10 ~ 20天年龄30 ~ 40只/平方米,以后立体感(雉鸡饲养用4层笼),21 ~ 42天年龄20 ~ 30通风及鸡舍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野鸡的生长发育,可能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幼崽对照明的要求不太严格,幼崽1 ~ 3天保持24小时照明,4 ~ 7天保持20 ~ 22小时照明,之后根据幼崽的素食情况迅速转移到自然光。结合这种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成年野鸡养殖管理:小野鸡笼子可以在6 ~ 7周内转移到地面,平放饲养或饲养的野鸡。到18周龄为止,这段时间是野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每天10 ~ 15克,到20周龄,接近成年野鸡的体重。

可以办理特种养殖。

野山鸡的饲养技术如下:

第一,选择合格的山鸡种蛋:

1.种蛋的品质要新鲜。一般来说,用于育种的蛋以10天内产收的蛋最好,因为这一时期内产收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孵化出的雏鸡往往也十份健康和强壮,其成活率极高。

2.种蛋的形状大小要合适。过大、过小或过圆、过长的蛋,都不适宜于用来孵化育锥。

3.种蛋的外表结构要正常。凡是薄壳蛋、厚壳蛋或“沙皮蛋”等外表结构异常的蛋,是不宜用来孵化的。

4.种蛋的蛋的蛋壳表面要清洁和要保证其没有裂纹。蛋壳过脏的蛋或有裂纹的蛋常会受微生物污染而最容易腐坏,从而直接导致孵化失败。5.凡是用来育雏的种蛋,都必须要求其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以免出现病症。

第二:山鸡雏期养殖管理技术: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懂饮水的雏鸡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4.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时间控制:雏鸡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鸡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鸡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种:结合本场情况制订好免疫程序。

第三:山鸡成期养殖管理技术:

雏鸡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野山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鸡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山鸡生长发育关键,其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野山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每天喂3次,饲喂时间应早晚2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1次,这样就可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切忌饲喂不定时,饲喂量时多时少,饥饱不均。在饲养过程中,必须给山鸡不间断地供给清洁饮水。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山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鸡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野山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育成山鸡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山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