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在三国时期是块很活跃的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几个诸如葭萌关、阳平关的地名来,就算是魏迷,也津津乐道于邓艾的阴平偷渡计划,那么这些关口地名具体位置在哪,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汉中是一块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由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险峻,它与关中、巴蜀的交通很困难,但这难不住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河流总有盈枯,因此他们依靠山间河流冲刷出的河边空地,开辟出一条条道路,即使是河道狭窄没有什么河岸的河流,人们也能依靠开峭壁上开凿栈道行走,总之有水就有路。
下面向大家介绍这些河谷通道及栈道。
汉中与关中及安康(西城)的道路
主要有四条
陈仓道-----山间河谷小道----------路途长-----路况较差------------出口离长安最远
褒斜道-----栈道为主-------------路途中等-----路况好-------------出口离长安中等
傥骆道---少部分栈道、大部分山路—路途最短---路况最差------------出口离长安较近
子午道-----栈道为主-------------路途中等----路况一般------------出口离长安最近
陈仓道是最传统的道路,在人们发明栈道前,这几乎是唯一的道路,汉中想要守住这条道路,只需在阳平关一堵就行了,曹操伐张鲁时,就困于此无可奈何。
褒斜道是战国时蜀国所建,是最古老的一条栈道,诸葛亮多次从此路出兵,保养较好,第一次北伐,赵云于箕谷做疑兵,据太白县志记载,太白县北的伐鱼河旧称箕谷水,伐鱼河位于太白县上方、斜水左,但并不是第一幅图那条小河,那个是马峪河,就是诸葛亮与诸葛瑾书中所谓绥阳小谷(“绥阳小谷,山崖绝险,溪水纵横。”杨守敬编制的《历代舆地图》,称马峪河即古之绥阳小谷)。
褒斜道在蜀汉时期似乎没有有名的防御地点,可能包括在所谓“外围”里了,姜维撤围,钟会伐蜀,从褒斜道入,没有什么抵抗就进入汉中,包围了汉乐二城。
傥骆道是三国时才修筑,可依靠的水道很短,因此路况最差,这条路之所以屡屡使用是因为它最短,因为有两条水道,傥水、酉水,所以这条路有两条岔道,兴势山是蜀汉防御其中一条岔道的重要据点,曹爽伐蜀,就被王平堵在这里,让费祎绕后包了饺子。另一条岔道由黄金谷负责。
“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
子午谷是王莽所修,这条路的缺点是南侧的出口更像是去西城而不是去汉中的,因为从黄金谷到石泉县之间路非常差,在现代,这条路需要开凿隧道,在古代就只能翻山了,蒋琬意图攻西城,都没有尝试走陆路,司马懿配合曹真伐蜀,从西城出发甚至要“斫山开道”,黄金谷可以防御从此路来的敌人。.
汉中与陇右的道路
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曹真所说“亮惩于祁山”的这条绕祁山而北的道路,道路多沿西汉水冲刷而成的谷地,这条路中间的武都郡,是一块小型盆地,是汉中与陇右之间,也是陈仓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因此诸葛亮赶走派陈式占据了这里。钟会伐蜀,中路军诸葛绪也是绕祁山从天水到武都,然后向南沿白水进至桥头。诸葛亮所占武都阴平,武都作用是进攻中转站,阴平则主要是用来屏护汉中蜀中道路,不过到了姜维时期,不再走祁山,而是沿白水(白龙江)从沓中向北进攻,此时阴平郡就是进攻基地了。
刘备进攻汉中时,亲自打阳平关,派张飞马超吴兰进入武都郡,意图阻止曹操派来的曹洪军从陈仓道援助阳平关,吴兰屯下辨,张飞在固山为疑兵,结果被曹休识破,破斩吴兰,把刘备军赶出了武都郡,顺利援助夏侯渊,这直接导致刘备顿兵阳平关达一年之久。
汉中与巴蜀之间的道路
汉中通蜀地,主要道路是金牛道,为先秦时蜀国所建,钟会三路伐蜀,围汉城(阳平关附近)之后进破关城,关城守将蒋舒投降,傅佥格斗而死(《三国志季汉辅臣赞傅佥注》引《蜀记》晋武帝诏曰:“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
此时姜维在沓中受到邓艾攻击,从沓中退到阴平,其间差点被从祁山武都一线进攻的诸葛绪堵在桥头,姜维过了桥头到达白水关想去关城,听说关城以破后继续撤退,与汉寿赶来的张翼董厥廖化共守剑阁,钟会束手无策。
邓艾进至阴平后,精选士兵,翻山越岭出其不意进攻江油,最终灭蜀,这条路被称为阴平小路。
葭萌关,刘备曾驻扎在这里帮助刘璋打张鲁,准备进攻刘璋时,设计引诱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并其众。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作为蜀国的大将魏延,曾经提出了一条走子午谷路线,直达长安的计谋,这条计谋在《三国志》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里有记载和论述。这条计谋也成为后来的专家和学者们一直研究的一个话题,就是这条计谋到底它能否成功,它的可行度又到底有多少呢?我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关此类事件的一些看法。
关于对魏延这条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可行,姑且称其为正方。另一种认为不可行,姑且称其为反方。正反两方都列举出了他们的理由。正方的论据有两条:
一,魏延的谋略是出奇制胜,按照兵家的法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因为当时魏国朝中,对诸葛亮知道的人甚多,都认为诸葛亮用兵谨慎,不敢弄险,绝对想不到他会分兵走子午谷,因此分兵偷袭,先取长安,截断敌人后方退路是完全有可能的。谋敌人之所谋,算敌人之所算,而敌人又算我不出的情况下,偷袭完全可以达成突然性。
二,长安的守将是纨绔弟子,无勇无谋的夏侯懋。夏侯懋这个人,是个公子哥,纨绔子弟。不懂兵法。不懂谋略,不曾经战,没有实际经验,而且是好说大话。你魏国用这么一个无用之辈,去防守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他怎么可能算的出魏延要走子午谷这条路?
反方认为不可行,论据也两条:
一,道路险,易中埋伏。反方认为,就算夏侯懋再无能,魏国国内也必然有人建议在各条山谷中设伏。包括子午谷。如果真在那里埋伏的话,那魏延一去,必然中了埋伏,必然失败,损兵折将。而一旦魏延有失,会动摇蜀军的士气,挫伤蜀军的锐气.
二,认为魏延兵少,不能成事。魏延就一万人,其中还有五千人运粮,如此少的兵力,就算过了子午谷,以如此少的兵力也未必能拿下长安,就算拿下长安,也未必固守的住。
那么我们把正方双方的论据进行一下对比,看看谁的论据更成立。我经过对比发现,正方的两条论据均成立,而反方的第二条论据不成立。为什么不成立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古偷袭,尤其是走山险道路,第一是抢时间,第二是抢速度。要抢在敌人不知道,没有做任何防备之前到达指定目的地。以形成进攻的突然性,给敌人以从天而降的感觉。而且这个行军的保密性,非常重要,不能让敌人的游骑哨探发现我方的行军路程。一旦发现,敌人有所准备,那偷袭就彻底失败了。那怎么才能做到保密性强,在时间和速度上都能抢过对方,达成突然性呢?那就是命令只有下一级军官知道,士兵们不知道。他们是负责走路,不管我们到底去哪,干什么。只需要服从命令就行了。二是轻装上阵,带少量的部队,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大部队人数众多,辎重繁琐。行军路程相当缓慢。如果带大部队,一个是山谷险要,地形狭窄,大部队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难以展开部队。二是耽误行军路程。走的慢,拖的时间长,敌人就会发现我方的企图。从而失去了突然性。因此说,魏延选择带少量的部队,是正确的。
那么,魏延的这条计谋到底可行度有多少呢?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理由也简单。我们要想知道是否可行,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魏延的计谋是否符合军事理论?第二,长安守将和魏国大臣,是否算的出魏延的行军方向?第三,魏延提出的分兵计谋,是否符合当时蜀军的实际情况?我们来逐一解释。先看第一点,是否符合军事理论。
我认为完全符合兵家的出奇制胜理论,道理跟正方的第一条论据完全相同。出奇制胜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不按套路出牌,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基础上。敌人越是认为我军不敢走,我军越要走,越是认为我军不敢这么做,我军偏要做。达到使敌人算不出我军的意图。从而达到战略目的。当时很多人是想不到诸葛亮会走子午谷的,因为他们还是比较了解诸葛亮的,按照诸葛亮的用兵规律,是不走险要之地,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而魏延则反其道行之,打破常规惯例,打破以往规律,使敌人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那么敌人料不到魏延会这么做,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准备。偷袭就容易得手了。
再看第二点,夏侯懋是算不出来的,前面说过,他一个纨绔子弟,是个“四不懂”,不懂兵法,不懂谋略,不懂地理,不曾经战。用这么一个人,根本就是把魏军往火坑里推。他当时以为诸葛亮按照常规出兵,必然把大军都派到正面去阻挡诸葛亮大军,长安的守备兵力不可能太多。就算兵力比魏延多,他没打过仗,临阵应变能力差,再加上情报功能也低,根本就不知道魏延到底有多少人,一定吓的弃城而逃。纨绔子弟带兵,大多如此。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夏侯懋是个怂人,熊将,他所带的兵,战斗力能强到哪去?怎么能和魏延的军队相比?再说,决断权在他手里,就算有人进言,说魏延会如此如此,他也未必听的进去,听了也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做什么大的准备。那哪里有不失败的?
第三,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有符合之处,也有不符合之处。
哪些符合实际呢?就是从诸葛亮北伐的全局,从总体战略来看,诸葛亮的北伐,千里而来,耗费无数资源,利在速战。如果逐一争夺城池,争夺险要地理,正中了魏国的下怀。他们就想利用有利地形来牵制蜀国,消耗蜀国。魏延的偷袭策略,意在直接捣毁敌人的大本营,擒贼先擒王。如果捉了魏军主帅,敌人自然不战自乱,有利于诸葛亮长驱直入。可不必在争夺地理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再有,魏军是夏侯懋带兵啊,就是因为他带兵,所以这条计谋才能有成功的把握,如果换了司马懿或者是张合,郭淮这些老将,未必能成功。魏延这属于是欺负弱智,欺负公子哥。因此在这方面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什么地方不符合呢?就是运粮方面。因为运粮方面需要大量的车队,和押运的士兵。车队过山路是很难的。容易耽误行军路程。应该是算好到达的时间和攻下城池的时间,比如说十天,那就带足十天的粮食和水。不要那些车队。那是个负担。
那么魏延假如夺取长安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首先,前线的军队听到长安被偷袭,必然惊慌失措,无心恋战,军心动摇。防线崩溃。长安既是魏国前线军队的后方保障,又是他们粮食的供应基地。如果丢了长安,就等于丢了后方基地。那样粮食不继,后无依托。军心散乱,哪还有心思再打下去了,必然全面撤退。其次,诸葛亮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直接夺占渭河以西的全部险要地理,夺到了这些地理位置,就有利于继续进军,减少攻坚的时间和消耗。减轻了蜀军的压力。也可以逼近魏国的腹地。利于蜀国下一步的进入中原作战。
既然如此,这么好的计谋,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呢?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一,诸葛亮确实害怕有埋伏。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兵法虚虚实实,虚实难辨,为了保险起见。在虚实难辨的情况下,在没有确切把握的情况下,不去冒险,正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旦冒险失败,后果相当严重,不仅这一万士兵全军覆没,很有可能连魏延也搭了性命,这对蜀国来讲,不太划算.本身蜀军人数就少,大将难求,魏延这等名将,不能轻易冒险.
二,尽量减少伤亡。因为蜀国地少人稀,兵员匮乏。诸葛亮每次作战,都本着尽量减少伤亡,保存有生力量为主,保存战斗力为主。因为每一位士兵,都是有着良好基础,训练有素。一旦伤亡严重,势必要从国内大幅度抽调壮丁。势必会影响到国内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壮丁抽调多了,谁来种地?谁来搞生产,搞建设?另外,原来在军中的士兵,都是有着实战经验,有着丰富战斗经历的。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精英,一旦伤亡过重。即使从国内再抽调壮丁,加以训练,其战斗力,战斗经验也会大打折扣,远不如前。因此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诸葛亮最终没能采纳魏延的计策。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