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公务员以前有就业创业证影响应届生身份

网友发布 2023-07-28 10:34 · 头闻号公司管理

法律分析:不属于应届生身份。参考国考政策: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因此办理了创业就业证已经算基层工作经历、属于落实工作单位。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八条 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 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

第二十九条 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

第三十条 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等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分别设置。

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谈谈你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理解(1500字)

有。1、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大学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2、对招用2022年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个月的本市参保企业,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扩岗补助(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不重复享受),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3、积极鼓励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后继续留用的,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岗位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4、对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大病互助医疗补充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100%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5、对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社会组织,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单位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大病互助医疗补充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100%给予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6、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标准的70%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7、深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实体和创业项目,给予每个1万元的创业补贴,领创多个创业项目的,累计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要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局、团市委、各区(市)县。

8、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给予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奖励标准按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每招用1人奖励2000元。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奖励3000元,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9、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青年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青年,可申请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0、鼓励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青年从事个体经营,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14400元的限额标准扣减有关税费,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5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1、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群体符合人数规定的,可申请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2、对毕业年度内有就业创业愿望并积极求职创业的在蓉普通高校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及特殊教育院校的低保家庭、脱贫残疾人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残疾、特困、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各区(市)县。

13、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延期还款、减免利息等支持举措,免除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不计复利,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市教育局、各区(市)县。

14、强化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开展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实施青年大学生见习行动。对组织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16至24岁失业青年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并为就业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标准实施期限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

15、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加项目研究的,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起算。〔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6、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技能成都”品牌,对有培训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7、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需要学历学位证书作为报考条件的,允许先参加考试评定,通过考试评定的,待取得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后再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8、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章环节和办理报到等手续,对延迟离校的应届毕业生延长入职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9、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20、推进体检结果互认,高校毕业生近6个月内已在合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用人单位应当认可其结果原则上不得要求其重复体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各区(市)县。

21、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建立离校未就业实名制数据库,将在本地求职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五项实名制”(就业、未就业、创业、培训、困难帮扶),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22、)落实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服务机制,为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区(市)县。

1、客观因素

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军的变化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

业人数激增,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很多农民域弃农田进城打工。下岗工人数量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四是“海归”人数增加:我国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

学子归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的归来获得了国内大学生所未有的优先权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

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2 、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高校的运营机制一直是一种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体制。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

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果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毕业生分配市场导向的今天明显显露出其

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弱点。

3 、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

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象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跟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

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

4、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的专业构成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果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加剧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构成三股洪峰汇集起。毕

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许多障碍,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规划指导不上去o2主观因素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就业指导或是生涯发展辅导,甚至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而是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身的优势是什么,所以也就很难对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5、观念意识不同

观念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它支配着人做出某种选择,而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观念的支配认为这种选择是正确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就需要检验观念,观念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但却有新旧之分一

个陈旧的观念支配下的选择无疑是错误的。而相反全新观念支配下的选择后的发展将是光明的。我们要寻求一种新的观念不能一蹴而就,观念是时间和经验的充分累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

物。是他人与自己共同创造的理论成果。因此要想让我们观念更新得快,就必需做到“易接勤取”。“易接”就是我们要能很快地接受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充分思考,并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

用的部分为自己服务勤。常给自己创造接受新观念的条件不能坐享其成。等待只能是你的观念陈旧,永远落后于别人。

扩展资料:

大学生就业意识: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增强和规范就业意识。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强化四个意。由于高等教育将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因此在现代社会,知识只是个人适应社会、成为社会

合格成员而必须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生存技能。大学生不应该是有优越感的特殊群体,而应该是就业劳动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才能正视自己的身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

置。 正确的职业评价。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要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特别要摒

弃计划经济时代“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观念,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社会所急需的人才种类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便根据社会需要

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强化四种意识: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强音。创新既是一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科学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有必要了解社会所急需的人才种类以

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便根据社会需要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强化四种意识: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强音。创新既是一个突破传统、立足开拓的理念,又是一种追求卓越、弃旧图

新的精神。同时又是一种勇于实践,能够带来创新性社会成果的行为。.创业意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将会不断下降,就业缺口也会不断扩大。鼓

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既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还能为社会拓展就业渠道,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敬业意识。敬业能通过乐业、勤业、精业表现出来,它要求每个人都要充分认识本

职工作的社会意义、地位和作用,以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获得社会的尊重,维护本职的尊严。转.业”意识。有关专家指出,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有关研究表

明,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一个人全部在业期间内平均更换4-5次工作岗位。“从一而终”,“一步到位”。“以不变应万变”的就业观念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更不利于个人发展。总体上看,大学

生的工作变异性表现较差。因此,大学生应强化自我“转业意识”,这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主要表现是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不足和择业能力水平不高。另外,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

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等也是造成眼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择业能力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表现为:挥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

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主要表

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还不强,虚荣心和侥幸

心理往往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职业规划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少有人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实力、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和学习、工作方式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并依此作出决定和计划。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