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辽南——我的家乡(二)

网友发布 2023-07-24 21:32 · 头闻号生活服务

魏晋南北朝以后,东北少数民族形成、崛起、争霸,辽南地区成为他们扩大领地入主中原的必争之地,先后被鲜卑、高句丽、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占据近千年,产生了十分漫长而错杂的历史文化现象,这一时期的辽南与盛唐和两宋文化擦肩而过,进一步拉大了与中原文化的距离。

“金复海盖,辽阳在外”,明朝时,金州、复州、海城和盖州这四个卫都归山东都司管辖。朝廷规定金复海盖四卫的秀才考试时,都得到山东都司驻地的登州府去乡试。可见明朝时辽南的读书人求功名是要冒浮海的生命危险才有可能得到的,太不容易了!到了大清朝辽南重回东北本土,才子们再也不用担心赶考时葬身大海了。

既然说到赶考,就必须先提号称辽南第一书院的横山书院。它位于大连市瓦房店下辖的复州城镇。想说清楚横山书院就必须先介绍复州城。也就是古语“金复海盖”中的“复”。

复州城自西汉(公元前107年)至1925年一直是州府县治所在地。复州名称起源于辽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四年(公元919年)灭渤海国后,恐女真人为患,将居住在扶余城(今吉林省扶余县)的强宗大户,迁到复州境内设“扶州”。为使女真人忘却故乡,于会同元年(公元938年),用同音“复”字代替“扶”字,称“复州”,因此有了复州之名。

现在复州城是瓦房店市下辖的一个镇,和熊岳城差不多。政权的更迭让古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渐被现在的人遗忘。如我就只知道复州城的地瓜有名,软糯香甜。孩爸的亲属居住在复州城,他们在大连市场批发复州城的地瓜,据说不愁销路。

只要是座古城,就会有各种古迹遗存,复州城也一样。城内有建于唐朝的永丰寺、辽代古塔永丰塔、明代龙爪古槐,还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清真寺、清代的复州城防守尉遗址以及历代知州衙署遗址等文化古迹。当然还包括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东北最古老的横山书院

在清代的辽南,金、复二州各有一座书院。复州有横山书院,金州有南金书院,横山书院之名源于复州八景之一的“横山远眺”中的横山。横山座落于渤海之滨的长兴岛上。以前,从海城牛庄而来的货船见到横山就知到了复州城。所以复州城人也喜欢对外自称是横山人,这样横山就成了复州城人的名片。

横山书院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坐北朝南,两进院落,门前有照壁一面,门外东、西各置石狮一尊。门廊两侧各有房一间,门房两侧又有东、西耳屋各三间。一进院为授课之所,院内正中有讲堂五楹,硬山式建筑;东、西厢房各八间,前后均有门。二进院为师生食宿之处,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八间。清咸丰年间,增建后厅十一间,后院东、西厢各六间。

横山书院建于1844年,从中考取科名的学员近300余名,其中出了18名举人和2名进士,1名翰林。这位翰林就是清末大才子徐赓臣。相传在徐赓臣七岁时,私塾老师曾出上联:牛皮制鞭鞭打牛,徐赓臣对下联:雕翎做箭箭射雕,令老师刮目相看,可见徐赓臣从小就聪慧过人。因为为官清廉,品性清高,不适合在仕途发展,所以不愿做帝师的徐赓臣最后回到家乡,受聘于横山书院,桃李满天下,博得了复州城古今百姓的敬重。他的遗作《斯宜堂诗抄》留存至今。

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6年,清廷派大臣访欧,回来后便效仿西欧办学方式,废科举,办学堂,州官曹祖培将横山书院改为“横山学堂”。民国2年即公元1913年,改复州为复县,横山学堂又改为奉天省复县中师学校。解放后,在横山书院旧址建立了复县第二中学。后因校舍所限,复县第二中学迁至复州城南街,横山书院遗址保留至今。

2004年10月,大连市政府投资60万元对横山书院进行大修,并于次年8月竣工。如今横山书院“修旧如旧”,旧貌换新颜。如有缘游览横山书院,我会给那位生不逢时的徐赓臣老先生鞠躬致敬!

说过复州,接着说“金复海盖”中的“金”,也就是今天大连市的金州区。

战国时金州属燕辽东郡。公元前107,西汉于辽东置沓氏县,首开金州历史上县治之先河。两晋、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辽东郡。后燕光始四年(404年)高句丽割据辽东,于金州地置卑沙城。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代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袭辽制,置苏州,属东京路辽阳府。金皇统三年(1143年)降苏州为化成县。金贞佑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州”之名自此始。

我和金州结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金州开发区刚刚建成不久。为了参加一次考试和同学一起去的,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去的最远的地方。因为去和走时都是晚上,下火车就有学校安排的接站大客车往返,加之时间紧,考试结束后就离开了,所以对金州没有太多记忆。印象中金州火车站很小,比较破旧。金州开发区因为没有成形也和农村没太大区别,总之和心里的预想截然不同。

前些年,因为个人原因多次往返金州和开发区,其地貌和景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新奇之余竟然有了些许失落,过往的记忆也许不美好,但内心却还是想保存。人到中年后怀旧真的成了习惯。

现在的金州古迹难寻,想领略古城旧貌,唯有看董文浩所绘的150米长卷《金州古城旧貌图》了。

大黑山被誉为辽南第一山,原称大赫(大连方言,读三声)山、是大连古文化的发祥地,是传播中华历史文明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拱卫辽东半岛的天然屏障。

辽南名山大黑山就坐落在金州开发区,山上有大黑山山城遗存。大黑山山城又名卑沙城,是辽东半岛著名的军事古城堡之一。城垣沿大黑山山脊,绕山梁围峡谷顺山势而建,城墙由大小不等的山石叠砌,墙宽约3.3米,残高3-5米不等。在城垣西南角的凤凰口,建有城堡一座,居谷为关,故称关门寨,现已坍塌,尽存旧址。

在古代,卑沙城是兵家必争之地。隋唐时期曾有二次大战于此。第一次是隋炀帝征讨高句丽。《隋书·来护业传》载:“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来护儿)又帅渡海,至卑奢城,高句丽举国来战,护儿大破之,斩首千级”。书中的“卑奢城”,指的就是大黑山山城。第二次是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任命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帅舟师至山东半岛的东莱渡海,至辽东半岛南端登陆,袭击卑沙城,攻破城后,俘虏高句丽数千人……

如今的大黑山承载着历史,早已被高楼林立的开发区包围。我却暗自庆幸:还好一千多年前的卑沙城遗迹尤存。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