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饲喂技术
种鸭按建议喂料量进行饲喂最好,用全价配合饲料或湿拌料。鸭有夜食的习惯,所以晚间给料相当重要,一般喂给湿拌料。喂料次数为4次/天,时间间隔相等,要求喂饱,或少喂勤添,保证槽内有料,且不要有过多剩料,其优点是每只鸭吃料的机会均等,不会出现踩踏或暴食的现象。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饮水供给和刷洗水槽,水应没过鸭的鼻孔,以便清洗鼻孔。
(2)产蛋箱准备
育成鸭转入产蛋舍前,在产蛋舍内要放置足够的产蛋箱,如果不换鸭舍则在育成鸭22周龄时放入产蛋箱。每4只鸭设1个产蛋箱,可以将几个产蛋箱连在一起,箱底铺上松软的草或垫料。当草或垫料被污染时要随时更换,保证种蛋的清洁,提高孵化率。产蛋箱的位置不要随意变动。
(3)环境条件
鸭虽然耐寒,但冬季温度低,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夏季温度高则放水洗浴、淋浴或增加通风降温。每天光照17小时,光照强度为7瓦/米2,灯高2米,并加灯罩,灯分布要均匀,开灯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更改,否则会影响产蛋率。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垫料干燥。密度以每平方米2~3只为宜。
(4)运动
每天驱赶运动6~8次,共40~50分钟,切忌驱赶速度过快。运动场日光充足时放鸭出舍,傍晚太阳落山前赶鸭入舍;雨雪天气则不放鸭出舍;夏季天气热,每天5:00或6:00早饲后,将鸭赶到运动场上,运动场要搭设凉棚,供鸭白天栖息、活动时遮荫。鸭运动充足能保持良好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产蛋率也较高。
(5)种蛋收集
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下半夜1:00~5:00,随着产蛋鸭日龄的增长,产蛋的时间会往后推迟。饲养管理正常,母鸭应在上午7:00产蛋结束,产蛋后期则可能会集中在6:00~8:00,舍饲的鸭采取清晨放出舍外的方法,有利于鸭在上午8:00前产蛋。尽量及时捡蛋,夏季高温要防止种蛋胚胎发育,冬季气温低要防止种蛋受冻。初产鸭要训练使用产蛋箱,减少窝外蛋,污染的蛋不能作种用。有少数鸭产蛋迟,产蛋后又在产蛋箱中过夜,这样易使蛋被污染或孵化,影响种蛋的正常孵化。种蛋应及时消毒入库,不合格的应剔除。
蛋鸭育雏的饲养管理与肉鸭基本相同,在育成期应采取轻度的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粗饲料,或在原来的混合粉料中,掺进一部分稻谷后拌湿喂,每日饲喂两次,保证每个鸭子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饥饱不匀。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夜间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鸭舍用1盏15瓦的电灯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定操作规程,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蛋鸭开产以后各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开产以后到300日龄分为产蛋前期,此后到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日龄以后到500日龄为产蛋后期。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饲喂餐数,除白天继续喂3餐外,在夜间关灯以前增喂一餐,每只鸭平均精料采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时间应达到17小时,人工光照时,开灯关灯的时间应该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此段时间的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观察:初产蛋蛋重较轻,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250日龄时蛋重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蛋重;而且产蛋率也是不断上升的,在23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210~300日龄时,每月随机抽取10%的母鸭测定体重若是维持原来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是恰当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来;产蛋率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母鸭体重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后,进入产蛋中期,此时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已不如产蛋前期,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产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现换羽,这是比较难养的阶段。此阶段的饲养力求保高产,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延长,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在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营养水平较上一阶段略有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19.5%~20%。随着日龄增加,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略有下降,应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直径为1~2毫米的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盆,装有上述规格的贝壳或石灰石颗粒,任其自由采食。气温在5℃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时要防暑降温。此阶段管理是否洽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如壳蛋光滑厚实,有光泽;产量时间集中,在早晨2~4时产蛋;鸭子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出水后羽毛光滑不湿。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相反的,若是蛋形变长,蛋壳薄,有沙点,甚至生软壳蛋;鸭群出现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上述情况表明饲养管理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400日龄以后进入产蛋后期,此阶段要根据蛋鸭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若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要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若产蛋率仍有80%左右,体重有增重的趋势,则适当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增喂青粗饲料;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果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时已很难将产蛋率再提高,无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光照时间不能减少,操作规程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一切突然的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