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写一篇调查报告

网友发布 2023-07-23 21:01 · 头闻号农业林园

参考一下吧~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今年7-8月暑期,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对济南周边农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作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1、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各级都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环境氛围。市和县(市)区相继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逐级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从各自职能出发,深入农村开展调研,针对群众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责任制,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支持和保障新农村建设。济南章丘市把推进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市长亲自抓,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文件,按照“十化”阶段性目标,实施“五大建设”,建立完善领导、指导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体系,并确定投资2亿元,选择10个示范村和100个建设村开展样板试点,通过典型引路,实现整体推进。目前看,各县(市)区都在集中力量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政策、研究规划、开展试点,各项建设正在有序展开,推进工作开局良好。

2、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今年,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种养业,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导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继续实施“6521”工程,采取多措并举,促进了农民增收。历城区依托科技进步,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优势产业”,济阳县坚持以工促农,实施骨干企业带动,加快食品、纺织、机械、电子、化工产业聚集,商河县立足实际,号召农民突出发展集约规模养殖业,今年一季度,这三个县区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5%、15.0%、15.3%。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31.5亿元,增长1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49亿元,增长25.6%,其中县区财政收入完成16.76亿元,增长34.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15元,增长14.1%。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明显改善。近年来,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我市各级政府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方面的财政投入,先后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对“路水电医学”和社会保障等项目,实施倾斜政策,尽力保障资金支持,积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05年市财政支农投入总额达到6.1亿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车、广播电视”率分别达到95.8%、62.6%、99.3%、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参合率达到86%,乡镇敬老院完成阶段建设任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今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方面的投入5.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5.11%,其中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29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3.56亿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0.75亿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典型,推广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组织“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激发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建设“平安乡村”,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观念,努力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公正议事,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调查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推进工作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矛盾和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动员教育还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认识上存有偏差,一些条件落后的乡镇、村庄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难发愁情绪,致使推进工作起步慢、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缺乏长效投入机制,是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主要问题。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上的项目较多,但县乡政府财力有限,多数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运转困难,因此办事缺钱的难题亟待破解;三是传统农业仍是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生产成本持续攀高,市场风险逐步加大,农民依靠种养业实现增收面临着途径少、空间小,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等困难;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调查问卷中,农民认为当前“上学贵、看病难、社会保障差”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多数村镇发展缺乏规划,农民住宅布局散乱、建设无序,村容村貌和群众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等。对这些问题应当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解决步伐。

二、主要建议

1、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大局,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推进保障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逐级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按照职能分工,选准切入点,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当前要处理好试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既要注意抓好典型,探索经验,树立样板,同时也要重视面上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对贫困村镇要加大帮扶力度,实现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平衡发展。新农村建设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各行各业积极支持三农,动员全社会踊跃参与建设,大力营造齐抓共管的环境氛围,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健康发展。

南白座村位于莱城西北26公里、镇政府驻地南17.5公里处。西临风光旖旎的雪野水库,南邻北双王村,北与北白座村接壤,坐落在马鞍山的山坡上。村中现有253户,698口人,耕地307亩。

据《张氏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张姓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因北邻北白座,以村名村,故名南白座。又据村中有名望的老人讲,刚建村时,这里全是荒山、野岭、草滩,因山峪中遍生白草,故先人取名“白草峪”,后嫌其不雅,改称“南白座”。朱、张、韩三姓居多。

据《续修莱芜县志》记载:“白座乡?南白座”。

抗日战争初期,因袭旧制,雪野周围一带的村庄分别属于莱芜县第七区和第八区所辖,当时区以下设乡(镇),乡(镇)直接领导村,南白座村属七区管辖;1941年春,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莱芜县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南白座村属莱北雪野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雪野区改称为十二区;1955年10月,复称雪野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南白座村属雪野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南白座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辖上游、大厂、西峪、安子湾、雪野五个乡,南白座村隶属雪野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南白座村隶属雪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属雪野镇辖。

村子原位于现在的水库里面,1959年为建设雪野水库搬到现在的位址。勤劳善良的南白座人民已把往年的茅草滩、荒草岭变成了今日雪野的“南泥湾”。

由于村子位于马鞍山麓的山坡上,所以“上面的水留不住,下面的水够不着”,水成了村子发展经济的最大制约瓶颈。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于1959年建成了村中的第一座水坝——龙门坝,蓄水8万方;1981年又建成一座蓄水8万方的水坝——龙湾坝,至此大大缓解了村中的灌溉用水压力,使村中近一半土地变为良田;1999年蓄水10万方的石门子水坝峻工;2000年又建成了容量达18万方的马鞍山水库,完成了几届村委修建“四联坝”的心愿,“靠天吃饭”终于成为历史。

南白座村是远近闻名的“花生之乡”,花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作物。1995年全村262亩耕地,仅花生面积就占去152亩。几年来由于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起垄种植等新技术,引进了海花1号、鲁花9号新品种,使花生总产量提高到5万多公斤。村民朱恒章,一家4口人,年产皮果1000多公斤,收入3000多元。从1994年起村民开始琢磨起花生增值之路,农民朱效亭主动到章丘刁镇学习技术,干起了炒花生的生意。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花生加工户发展到10多个,1994年村中花生总收入达18万元,人均近300元。

另一方面,紧紧依托雪野水库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上养殖业,一大批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的中青年很快富裕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村中有160多户安装了程控电话,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话村,有线电视也进了村。养鱼——捕鱼——卖鱼,在这里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一条龙产业。近两年来开发沙场卖沙也成了村里的又一大收入来源,仅沙场承包费一项,2001年村集体就收入220万元,这些收入不仅富裕了农户,还用到新的项目建设——开发马鞍山旅游区之中。

为了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村民凭借雪野水库的优美风光,依靠马鞍山造形奇特、林茂山峻、水质清洌、环境清幽的特点,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现已开发了仙人桥、洗心池、长寿穴、通天门、情人松、玉皇庙、天街、官运石等40多个颇具创意和观赏性的景点,游人也与日俱增。为了方便游客,与其他几个村完成了由博莱公路到北白座村的柏油路的铺设,还修建了6华里由村子到马鞍山顶的可供中小型机动车辆上下的盘山公路。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马鞍山是我党我军开展游击战争的地方。1939年11月5日,日伪扫荡,我四支队六-士在马鞍山英勇阻击敌人,顽强战斗,全部英勇牺牲。南白座村民为保国护家也奋起抗敌,许多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参战,有4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许多热血青年,为了追求光明,义无反顾,随大军南征北战,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南白座村的光荣。由于地处偏远山区,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历史上南白座村曾一度没有学校,和邻村合办学校。直到第一批驻村工作组人村工作,在他们的扶持下为村里盖房10多间,建成南白座村小学。近几年来由于学生数量减少,为了节约资源,又于1997年与北白座村小学合校,校址在原北白座村小学。但勤劳智慧的南白座人一直非常注重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至今村中已走出了12位本科大学生和16名大中专生。

南白座村正在蓬勃发展,百业待兴,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南白座村附近有官正九龙山景区、莱芜孔雀山、文昌岛景区、西抬头抗日烈士纪念碑、房干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黑兔、莱芜吉山黑鸡、莱芜生姜等特产。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