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在珠宝王国中被誉为“皇后”,它姿色过人,以前大多闪烁在帝王的皇冠、贵妇的装饰中。然而随着斗转星移,它又难免珠颜改。珍珠因诞生于贝类柔软的身体而附有生命,让人嗟叹“人易老珠易黄”。 在雷州流沙——这个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的地方,珍珠被揭开了高贵的面纱,南珠按流水线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这里每年加工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占全国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更是世界珍珠市场的晴雨表。从这里,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贵妇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珠宝王国的“皇后” 在全球珍珠王国中,著名的珍珠相当多,享有“海洋奇迹”之称的一粒珍珠,曾经是中国皇帝皇冠上的装饰物,它重197.75克拉,呈非常美丽的泪滴状,现在为美国“帝国珍珠辛迪加”的珠宝商行所拥有。 而世界上最著名的珍珠,则当数“珍珠之王”,它重达8.2公斤,于1934年5月在菲律宾的巴拉万岛水域发现。据说当时一位酋长的儿子在海上游泳,被一巨蚌夹住,沉入海中,人们将他连同巨蚌一起打捞上来时,获得了这粒巨大的珍珠。1936年,“珍珠之王”曾为考古学家柯伯收藏,后又为珠宝商彼得霍夫曼买走。1971年,此珠曾标价408万美元,现今则为美国旧金山一家银行收藏,有人估计其价为1800万-2000万美元。 雷州流沙交通指引 从广州至湛江,车行一小时后到雷州市区,继续南行一小时左右,经过龙门、北和、乌石转入覃斗镇到流沙,流沙紧临北部湾。 流沙漂浮的“家” 3月的海风吹拂着南海北部湾,阳光灼脸,记者乘着小舟离开湛江流沙码头,来到百米开外的海上珍珠贝养殖区,这里就像一个“制造”珍珠的庞大工厂,一大片的网箱连成一体,宛如漂浮在海面上的村庄。邱生站在漂浮在海面的木排上,提起网篮里的马氏珠母贝,在海水里抖动,清洗附在贝壳上的海生物。而他的妻子在旁边麻利地刮掉寄生螺。 邱生平时就住在海上漂浮的“家”——珍珠贝网箱养殖的木排上,距离流沙村码头不远。流沙村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因盛产珍珠和擅长珍珠加工而闻名全国。这里是国内率先养殖珍珠贝的地方,珍珠出口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邱生以养殖珍珠贝为生,他从孵化场买来未成年的马氏珠母贝后,放养在网筐里养殖一年左右,然后再出售给“珠民”。这些珍珠贝被植入珍珠核,挂在海里的桩上,养殖两年左右后,珍珠便长成了。 在流沙村采访,正逢珠民开贝取珠。只见南珠姑娘把薄薄的小刀深入贝壳,轻轻一撬,贝壳顿时张开,贝肉下的两颗珍珠轮廓顿现,只听“当当”两声,两颗银白色、圆溜溜的珍珠滚落盘中。当地出产的珍珠有银白、蓝黑、米黄各色,色泽如月光一般淡雅,又如晚霞般多变。 在来流沙村前,没料到珍珠是这般轻巧地“生产”出来的。还在半个世纪前,珍珠贝的养殖还被认为是“天方夜谭”。昔日的珠民要潜水入海寻贝,而产珍珠的贝非常稀少,真是一珠难求。 珍珠贝性娇,既经受不了酷暑严寒,也惧怕狂风浊水,适宜生存在水温稳定、风浪平静、有适量淡水输入的港湾。而北部湾一带气候适宜,正是珍珠贝生存的理想环境。古时北部湾一带就以产珠驰名,然而天然珍珠极其稀少,千百年来,它的光辉闪烁在帝王的皇冠、贵妇的装饰、佛像的宝座上。历来被认为是大自然对人类特殊的赏赐,因而古时采珠多受朝廷管制。公元218年,晋武帝诏令派兵守卫盛产珍珠的廉州珠池,规定百姓不得入海采珠。以后历代,广西合浦珠池也受到重点管辖。 流沙村本来是北部湾畔一处不起眼的小渔村,然而如今,由于珍珠贝的成功养殖,中国北部湾一带早已成为南珠中心。这里的市场行情能影响世界珠宝价格。流沙村靠近海湾,背风向阳,空气新鲜,天然饵料丰富,是雷州半岛最早培育海水珍珠的地方。如今站在流沙港环抱的流沙村远眺,海上成片的珍珠养殖场、孵化场映入眼帘。海面上,养殖珍珠的木桩、木排星罗棋布。叶叶扁舟,穿梭在木排间。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