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几何画板怎样在函数中中加动点

网友发布 2023-06-20 13:31 · 头闻号竞价资讯

方法很多,不过你提供的信息似乎不完整,下面我相应的提供两种方法:

第一(参数控制函数及其图像):点{图表}-{新建函数}-输入(-3+2×a……,输入a的时候这样:点{数值}-{新建参数}-将“名称t[1]”更改为a);再确定。最后绘制函数,同时可选中参数“a=1”点{编辑}-{操作类按纽}-{动画};

第二(点控制函数及其图像:{图表}~{显示网络}~选中{x轴}~单击{构造}~{轴上的点}(构造出点A)~选中点A右键(横坐标)~{图表}~{绘制新函数}~{输入相应数值}~碰a时,点击“XA=**”,即可。同时出现的“xA=”可更改为“a”。这时你拖动点A,函数图像会发生相应变化,并且“a”值也会相应变化。

建议你用最新版本5.1加强版

中考数学中探究性问题——动态几何

动态几何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 “变”与“不变”性;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平动、旋转、翻折、滚动等。动态几何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灵活、多变,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能够在运动变化中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常常在中考中起到甄选的作用。

解决动态几何问题我们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在求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来求解;求图形之间的特殊数量关系和一些特殊值时,通常建立方程模型求解。

一、知识网络

《动态几何》涉及的几种情况

二、动点问题

第 2 页

1、(宿迁市05)已知:如图,△ABC中,∠C=90°,AC=3厘米,CB=4厘米.两个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沿△ABC的边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A时,P、Q两点运动即停止.点P、Q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厘米/秒、2厘米/秒,设点P运动时间为(秒).

(1)当时间为何值时,以P、C、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图中的阴影部分)等于2厘米2;

第 3 页

(2)当点P、Q运动时,阴影部分的形状随之变化.设PQ与△ABC围成阴影部分面积为S(厘米2),求出S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阴影部分面积S有最大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第 4 页

分析:这是一道到动点平动问题。随着动点P、Q的运动,阴影部分的形状由三角形转化为四边形再转化为三角形,阴影部分面积也随之发生改变;

但问题1可定格为求图1-1的静态情况中的面积;

问题2要注意三种临界状态: =2, =3, =4.5,所以

要分0<≤2,2<≤3,3<≤4.5三种情况讨论;

第 5 页

问题3只需转化为求问题2三个解析式的极值并进行比较。

解:(1)S△PCQ=PC·CQ===2,解得 =1,=2

∴当时间为1秒或2秒时,S△PCQ=2厘米2;

(2)①当0<≤2时,S==;

  ②当2<≤3时, S==;

  ③当3<≤4.5时,S==;

第 6 页

(3)有;①在0<≤2时,当=,S有最大值,S1=;

②在2<≤3时,当=3,S有最大值,S2=;

③在3<≤4.5时,当=,S有最大值,S3=;

∵S1<S2<S3 ∴=时,S有最大值,S最大值=.

2、(淮安市05)如图,已知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M是

第 7 页

线段AB(中点除外)上的动点,以点M为圆心,OM的长为半径作圆,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C、D.

(1)设点M的横坐标为a,则点C的坐标为 ,点D的坐标为 (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

(2)求证:AC=BD;

(3)若过点D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E.

①求证: AB=2ME;

②是否存在点M,使得AM=BE?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8 页

分析:这是一道到动点平动问题。但随着随着动点M位置的改变,又导致了圆心位置和圆的半径大小的改变,也即⊙M位置和大小的改变;在解答本题时

第 9 页

可以用代数方法,也可以用几何方法,但要注意⊙M与坐标轴交点与点A、B的不同位置关系。

解:⑴C(2a,0),D(0,2a+8)

⑵方法一:由题意得:A(-4,0),B(0,4) -4<a<0,且a≠2,

1 当2a+8<4,即-4<a<-2时

AC=-4-2a,BD=4-(2a+8)=-4-2a ∴AC=BD

2 当2a+8>4,即-2<a<0时,同理可证:AC=BD

综上:AC=BD

第 10 页

方法二:①当点D在B、O之间时,连结CD,∵∠COD=90°

∴圆心M在CD上,过点D作DF∥AB,

∵点M为CD中点,∴MA为△CDF中位线,∴AC=AF,

又DF∥AB,∴,而BO=AO ∴AF=BD ∴AC=BD

②点D在点B上方时,同理可证:AC=BD

综上:AC=BD

⑶方法一:

第 11 页

①A(-4,0),B(0,4),D(0,2a+8),M(a,a+4),△BDE、△ABO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的纵坐标为a+6,∴ME= (yE-yM)= [a+6-(a+4)]=2 AB=4 ∴AB=2ME

②AM= ( yM-yA)=(a+4),BE=|yE-yB|=|a+2|,

∵AM=BE 又-4<a<0,且a≠2,

10 当-4<a<-2时, (a+4)= -(a+2) ∴a=-3 M(-3,1)

20 当-2<a<0时, (a+4)= (a+2) ∴a不存在

方法二:

第 12 页

①当点D在B、O之间时,作MP⊥x轴于点P、MQ⊥y轴于点Q,取AB中点N,

在Rt△MNO与Rt△DEM中,MO=MD

∠MON=450-∠MOP

∠EMD=450-∠DMQ=450-∠OMQ=450-∠MOP

∴∠MON=∠EMD ∴Rt△MNO≌Rt△DEM ∴MN=ED=EB

∴AB=2NB=2(NE+EB)=2(NE+MN)=2ME

当点D在点B上方时,同理可证

②当点D在B、O之间时,

第 13 页

由①得MN=EB,∴AM=NE

若AM=BE,则AM=MN=NE=EB=AB= ∴M(-3,1)

点D在点B上方时,不存在。

三、动线问题

3、(河北课改05)图3―1至3―7中的网格图均是20×20的等距网格图(每个小方

第 14 页

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侦察兵王凯在P点观察区域MNCD内的活动情况。当5个单位长的列车(图中的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在铁路线MN上通过时,列车将阻挡王凯的部分视线,在区域MNCD内形成盲区(不考虑列车的宽度和车厢间的缝隙)。设列车车头运行到M点的时刻为0,列车从M点向N点方向运行的时间为t(秒)。

⑴ 在区域MNCD内,请你针对图3―1,图3―2,图3―3,图3―4中列车位于不同位置的情形分别画出相应的盲区,并在盲区内涂上阴影。

⑵ 只考虑在区域ABCD内开成的盲区。

第 15 页

设在这个区域内的盲区面积是y(平方单位)。

①如图3―5,当5≤t≤10时,请你求出用t表示y的函数关系式;

②如图3―6,当10≤t≤15时,请你求出用t表示y的函数关系式;

③如图3―7,当15≤t≤20时,请你求出用t表示y的函数关系式;

④根据①~③中得到的结论,请你简单概括y随t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⑶ 根据上述研究过程,请你按不同的时段,就列车行驶过程中在区域MNCD内所形成盲区的面积大小的变化情况提出

第 16 页

一个综合的猜想(问题⑶是额外加分,加分幅度为1~4分)。

第 17 页

分析:本题是一道线动平移问题。可把运动状态定格为满足对应条件的某种静止状态,化动为静,以静制动, 然后利用中位线定理可较轻松求解。

解:⑴ 略

⑵ ① 如图6,当5≤t≤10时,盲区是梯形AA1D1D

第 18 页

∵O是PQ中点,且OA∥QD,∴A1,A分别是PD1和PD中点 ∴A1A是△PD1D的中位线。

又∵A1A,∴D1D 而梯形AA1D1D的高OQ=10,

∴ ∴

第 19 页

② 如图7,当10≤t≤15时,盲区是梯形A2B22C22D22,

易知A2B2是△PC2D2的中位线,且A2B2=5, ∴C2D2=10

又∵梯形A2B2C2D2的高OQ=10,

∴ ∴

③如图8,当15≤t≤20时,盲区是梯形B3BCC3

易知BB3是△PCC3的中位线且BB3

又∵梯形B3BCC3的高OQ=10, ∴

第 20 页

④当5≤t≤10时,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盲区的面积由0逐渐增大到75;

当10≤t≤15时,盲区的面积y为定值75;

当15≤t≤20时,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盲区的面积由75逐渐减小到0;

⑶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列车从M点向N点方向运行的过程中,在区域MNCD内盲区面积大小的变化是:

①在0≤t≤10时段内,盲区面积从0逐渐增大到75;

第 21 页

②在10≤t≤15时段内,盲区的面积为定值75;

③在15≤t≤20时段内,盲区面积从75逐渐减小到0

4、(潍坊市05)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外一直线,四个顶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

(1)观察图形,猜想得出满足怎样的关系式?证明你的结论.

(2)现将向上平移,你得到的结论还一定成立吗?请分情况写出你的结论.

第 22 页

第4题

分析:本题是线动平移问题,问题的结论具有开放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类比能力和绘图能力。随着直线平移大小和之间的关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

证明:连结,且相交于点,为点到的距离,

∴OO1为直角梯形的中位线 ,∴;

同理:.∴.

第 23 页

(2)不一定成立.分别有以下情况:

直线过点时,;

直线过点与点之间时,;

直线过点时,;

直线过点与点之间时,;

直线过点时,;

直线过点与点之间时,;

直线过点时,;

直线过点上方时,.

第 24 页

四、动面问题

5、(无锡市0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AB=k(k是正整数),正△PAE的顶点P在正方形内,顶点E在边AB上,且AE=1. 将△PAE在正方形内按图1中所示的方式,沿着正方形的边AB、BC、CD、DA、AB、……连续地翻转n次,使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

第 25 页

(1)如果我们把正方形ABCD的边展开在一直线上,那么这一翻转过程可以看作是△PAE在直线上作连续的翻转运动. 图2是k=1时,△PAE沿正方形的边连续翻转过程的展开示意图. 请你探索:若k=1,则△PAE沿正方形的边连续翻转的次数n= 时,顶点P第一次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