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币条例》规定,一圈主币成色仍为90%,五角以下辅币均改为70%。后来财政部以“因时制宜,与原条例略有出人”为由,改成色为89%。同时为实现金本位币制作准备,将五角辅币名称定为“中国”。1916年(民国5年) 7月,财政部应造币总厂所请,先在天律发行了含银70%的中圆、二角、一角3种新银圆,并力推十进制结算法。
除天津总厂外,1917年2月南京造币厂呈请部颁中圆、二角、一角新银辅币祖模获准,财政部5月下令将翻印新模送总厂复验,再行开制。同年广东造币厂拟开制新银辅币,以未获部颁祖模为由,欲沿用旧模,未被批准。其余各厂,皆未经中央颁给祖模准予制发。
根据1935年(民国24年)出版的《财政年鉴》,津厂自1916年至1929年止,中国产量约2-17 123万枚;宁厂自1917年至1923年止,中圆产量约247万枚,总计371万枚有余。由于南京造币厂翻印银辅币新模要先送总厂雕刻洋技师复验放行才能开制,故其出品应与津厂所造者接近。
虽然北洋政府三令五申努力推广新银辅币,但十进制改革效果不彰。到1923年时风潮迭起,十进制几近崩溃:市场仍按含银量折算,新辅币与旧辅币已无分别,天津造币厂还被币制局训令停产。档案中可查到的袁像中圆产量,尚不及同时期一圆主币产量的千分之五。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习用中圆辅币的地方有限,各地最乐用的辅币还是二角及一角。袁像中国主要在北方各省流通,在十进制改革失败后,使用上无任何便利之处。中国在上海称“袁像对开”,市价要十三角一二分才能兑得大洋一圆。
即使在产地南京,通用的仍以广东、江南、湖北等地造的旧式毫子居多,“大洋角以成色不佳,市面不易行使”。即使是邻近总厂的北京,辅币也是以小洋一角最 为通行。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