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知道佛教知识
学佛常识(1)什么是佛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 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所以它是教学 、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佛教的教学目标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
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
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
为达到这个目的,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
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圆满的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 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
」 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往后的目标---断烦恼、出三界,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要认清楚,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供奉佛菩萨的意义佛菩萨的造像,不是依照人像塑造的,而是依照《佛说造像度量经》,将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很明确的显示出来。相好是果报,而果报是从修因上来的,让你一看到相好,就要想到一定要修好因,才会有好果报。
此意义很深!佛门供养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萨。 这一尊佛代表真如「本性」,菩萨代表从「性」起「用」。
本性是空、是体,起用是有。体、相、用;「体」是空寂的,从「体」能够现「相」,现「相」就有作用。
菩萨代表「相」、代表「用」佛代表「本体」。若供养的是西方三圣,三幅都是阿弥陀佛,没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也说得很明白,西方世界人的容貌、身相完全与阿弥陀佛一样。 所以,当中自然是阿弥陀佛,两边是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是梵语音译,意思是「无量觉」;也就是三皈依所说的「觉而不迷」。 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 都能觉而不迷,这就是阿弥陀佛,这是从名号的意义总说。
从经典上细说,《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就是说明阿弥陀佛觉而不迷的形象。我们见到阿弥陀佛的形象,就要想到阿弥陀佛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慧,要发心向他学习。
所以见到这尊像,听到这个名号,就要想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与《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理论、道理与修学方法。修学的方法,就是日常生活的方法,工作的方法,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 以佛的标准向佛学习, 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学得像阿弥陀佛一样,这是学佛。
若是看到阿弥陀佛,他是他,我是我,互不相干,那就错了。左边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
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赞叹精明能干之人是「双手万能」所谓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帮助的手立刻就到达,取这个意思。观世音菩萨也有三部经,按顺序来说,第一部是在《华严经》里,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五十三参的「第七回向」,观世音菩萨代表第七回向菩萨。
这里面有自己修行的方法,和度化众生的方法,说得很圆满。第二部在《楞严经》里,《楞严经》共有十卷,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这一部经里,观世音菩萨主要是说明,他如何修行证果,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些原理原则,无论我们修学哪个法门都用得上。
第三部在《法华经》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品流通得最广。《普门品》里所说的内容,是观世音菩萨如何去帮助一切苦难的大众,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原理原则、方法及效果。
这三部经,被称之为「观音三经」,都是附属于大经之中,并非独立的。所以,我们念这句「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要想到这三部典籍里,所讲的理论、方法与境界。
右边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最大的势力, 所以称为「大势至」;最大的势力就是高度圆满的智慧。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也不是独立的,是附属在《楞严经》里,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经文不长,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般若心经》有两百六十个字。虽然经文很短,其义理展开,无有穷尽,广大深远。
印光大师将这一章经文,收在净土四经之后,成为「净土五经」,净土经论就非常圆满。这一章可说是净土宗的心经,比。
2几个佛教常识问题佛的两个弟子中文译名应该怎样发音
一般情况下佛的塑像旁边有以佛二弟子,如果两个弟子一个年龄大一个年龄小的话就是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年长的是大迦叶,年少的是阿难。如果两个弟子年龄大小差不多,那则是舍利弗和母犍连,佛左边的是舍利弗,右边的是母犍连。
2。 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同一个佛,只是不同的表现罢了,分别是法神佛、应身佛和报身佛,也可以理解就是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但是其内心还是一样。
3。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也就是说是过去世界里的佛祖,4。
第三个问题第一个已经解答完毕,除了第一种的那样之外,还有就是一佛二菩萨,就是佛的两边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另外还有一种就是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佛祖在中间,西边是阿弥陀佛,东边是药师佛。5。
过去佛是燃灯古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但是现在释迦牟尼佛已经涅盘,在释迦牟尼佛涅盘和到弥勒佛降生的这段时间,负责人是地藏菩萨。 4。
3佛教知识:何为二乘,有学,无学,三有
乘即车或交通工具,大乘即大车或大的交通工具,喻可运载很多众生到达解脱或成佛的彼岸。
小乘即小车或小的交通工具,喻仅可运载自己或少数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
二乘即声闻乘和缘觉乘。声闻聆听佛的四谛等法而证阿罗汉果,缘觉由於往昔的善根,即使在无佛出世之时,也可自修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二乘都属於小乘。因为他们不学大乘法,唯求解脱,不求成佛。
了义法即大乘法,了义正法即纯正的大乘法,非仅相似,没有被俗化、浅化。
有学即还没有断尽烦恼,还必须继续修学。无学即已经证得阿罗汉或辟支佛,在解脱道上无需再学。三有就是,三界轮回众生叫三有轮回。
4佛教知识
十斋日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於此十斋日对著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八斋戒,即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梵语as!t!a^n%ga-samanva^gatopava^sa,巴利语at!t!han%ga- samanna^gata uposatha,或 at!t!han%gika uposatha。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之学处。
受者须一日一夜离开家庭,赴僧团居住,以学习出家人之生活。又作长养律仪、近住律仪、八戒、八支斋戒、八分斋戒、八戒斋、八斋戒、八禁、八所应离。
‘八’指持八种戒,‘关’即闭之意,‘戒’有防非止恶之作用。能持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之恶行,便可关闭恶道之门。
八戒中前七支为戒,后一支不非时食为斋,合之称为八关斋戒。此八法,佛陀制定于每月六斋日受持,即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如以中国农历算,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
佛教虽有出家与在家弟子,但佛法以出世解脱为目的,更以出家为上,受持八关斋戒,令在家学佛者熏习长养出世善根,故称长养律仪。 又因受此八戒,一日一夜远离家居,近于僧伽或阿罗汉而住,故又称近住律仪。
八关斋戒为八种斋戒法,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
(三)不*。(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六)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
(七)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非时食。
又受八关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戒,故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俱舍论卷十四、大智度论卷十三](参阅‘斋戒’6546) 八关斋戒 [出毗婆沙论并杂阿含经] 关者,禁也。
谓禁闭杀盗*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
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为六斋日。
於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断一切众生之命也。
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也。
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偷盗。 〔三、不邪*〕,不邪*者,谓於非己妻妾,不行*欲之事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自不妄言,亦不可以虚妄之言而诳於他也。 〔五、不饮酒〕,不饮酒者,谓酒是乱性之本,起过之门,故不可酣饮也。
〔六、不坐高广大床〕,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高一尺六寸,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不宜坐也。
〔七、不著花□璎珞〕,不著花□璎珞者,谓不以花为□,珠玑为璎珞,而作身首之饰也。 〔八、不习歌舞戏乐〕,不歌舞戏乐者,谓自不习歌舞戏乐,及不得辄往他处观听,亦不教人歌舞戏乐也。
5基础佛学常识100问:二,佛陀和世尊是谁
基础佛学常识100问:二、佛陀和世尊是谁?答:每一尊佛成佛,都拥有十种尊称的名号,所以佛陀与世尊是对释迦牟尼佛尊称中的两种。
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汉历记载三千年前)佛陀出生于北印度,就是现在的尼泊尔。佛陀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
中华民族的大德们,对佛入涅槃的纪念日,即是用这个纪年。历史记载佛在世的时候,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佛入灭后一千年,即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逐渐的与民俗、文化融合为一。
6有关佛教常识
没什么规矩,也没什么障碍。
都是你想出来的。 佛法中没有你说的这些问题。
想了解佛法,先认识释迦牟尼佛,他的其人,他的故事,他的大慈,他的大悲,他的大愿,他的大智。 佛法是与我们每个众生生命息息相关的智慧,不是你说的这些我们叫做迷信的东西。
开光,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寺院会有开光处和举办一些佛像的开光仪式,但是这在佛法之中叫做表法,是以此法教戒学子要谨记努力修行开启自心的智慧之光,我记得台湾的证严法师教戒弟子说佛前的灯光放到多亮没有关系,但是心中的那盏慧光一点要点亮。 所以,你戴佛像就恭恭敬敬就好,摘下佛像时不要从上面跨越,将其至于清净干阀肠脆段诒灯错犬氮华净的高处就可以,因为佛像是为我们表佛宝一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师,我们对待老师要有恭敬之心。
至于什么白肉大正藏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没有这一说,汉传佛教学子多少茹素,是源于梁武帝时期有一僧人精进佛道见众生苦而起慈悲之心不伤害之,亦不食众生之肉,后武帝觉得此僧人之行非常值得赞叹推广,就下令所有僧尼禁食肉食,这一善习在汉传佛教得到推崇推广延传至今! 而后期初学佛人有不能一下子断肉食者,便为这类学人开方便门,在家居士初学如果不能断肉食者可以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但是如果是学佛人当悯众生之苦,以养慈心,不忍食众生肉。
初一十五本没有规矩,但是有些初学佛人,不能坚持每日功课礼佛,有些人会在初一十五礼佛 诵经 持戒 茹素等。这都是各人的习惯。
佛法始创与2500年前古印度,净饭王国国王之子乔达磨悉达多太子,生与贵族之家,天赋异禀,而后见世间生老病死之苦,又见众生种种苦楚,不忍众生苦,而遂为求解决之法,出家修道,先参学诸多仙人老师,但觉起学不能真实解决这世间的痛苦,故而在菩提树下求证,终成正果。后世尊不忍众生苦而开始对大众宣讲解决世界一切不圆满,痛苦之法,后由佛陀弟子集结成册编撰成为南传巴利三藏,藏传大藏经,汉传三藏十二部。
佛法本是解决众生苦之法,所以其法之中有诸多智慧奥妙,能使得我们获得内心的清凉,宁静,平和,光明。 所以,衷心的祝福您也能够亲近佛法,学习正法,让佛法的智光清凉洒入您的心中。
请教关于佛教的问题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只限于宗教,而是于宗教之外,如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均有显著的影向,兹分述于后: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战国时代,诸子争鸣,各倡其说,使中国哲学思想,极盛一时。汉朝,则唯有孔老,后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为一尊,故道教日衰,及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而道教亦渐复兴,遂起冲突,因冲突而排斥,因排斥之接触而融和,后讲老庄者,多取义于佛经,而讲佛学者,亦多引用老庄。
至于儒家,亦因帝王及名儒,多转向佛,致使当时卫道者辟佛,但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的优美,当时一流儒者,无不学佛,唐朝一般思想家,竟以佛教空有二门,及非空非有之中道义,作为调和甚至领导儒道之根据。
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因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旨在参究人生根本原理,使人自己研究,有以发明--明心见性,方可论学。当时学术界受禅宗影响的,如周濂溪、程明道等…。例如:周命门人参究‘孔子颜回所乐为何事’?程亦命门人观察‘喜怒哀乐末发前之气象’而且主张半日读经,半日静坐,皆受佛教禅宗参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往?’或‘父母末生我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之思想所影飨。
至于宋之陆象山,更进而以‘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明之王阳明,亦取禅宗方法,为其提倡‘致良知’的根本。总而言之,周程朱子等之理学,及陆象山、王阳明等之心学,无一不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彼等本乎佛理,加以所学,而建立一套学术思想与理论,此即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宋明理学,凡研究中国哲学史者,想必有同感。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
佛经翻译的中坚时代,是晚汉至盛唐六百年间,佛教大藏经中,五六千卷的经典,皆是此时的产品,宋元以后,虽间有所译,但已微不足道矣。
中国南北朝至惰唐之间,大师辈出,翻译的人物,不下数百,其中最杰出,而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当推罗什与玄奘。罗什是旧译时代的泰斗,玄奘则是新译时代之俊杰;奘译卷帙,虽富于罗什,而什译之范围,却广于玄奘,两者智等誉齐,势均力敌。旧译多尚直译,所以罗什译本,带有极丰富之西域天然语趣,不但对中国思想界辟一新天地,而且对中国文学之影飨尤巨。至于新译时代,则转趋意译,其文笔之生动有趣,格式之新颖,词语之创新,结构的精美,竟使中国文学,为之变质,兹举三点如下:
(1)国语内容为之扩大
中国自汉朝以后,学者唯古是尚,不敢稍有创作,虽有新观念,亦必套以古词,使一切学术均带有灰色,毫无生趣。佛经初期翻译,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其相象语者亦袭古,后研究日深,感觉旧语与新义,甚难配合,若仍用古语,未免笼络失真,或词不达意,因而致力于新语之创造,无形中促进国语内容日趋扩大,现在之佛学大辞典,虽然推未能搜尽佛经所有新名词,但睹之亦足使人叹为观止。
至于日本所编之佛学大辞典,所收集之三万五千余语,皆汉晋至隋唐间,诸译师所创之新语,此等新语之加入中国语言系统,而变为新成分,国语内容,焉得不扩大之理?
(2)语法及文体之变化
只要揭开佛经一读,便觉其文体与普通书籍不同,其中最显著的,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亦不用朗文之绮丽词句,同时佛经中倒装文法既多,而形容词,重牒语,及同格的词句亦不少,特别是一篇中,散文与诗歌交错,不管是诗体的偈颂,或散文式的长行,内容或说理、或述事、或问答,或譬喻、皆兼而有之。唐朝以后,中国文体,多近于写真顺畅,一洗六朝之纤尘,未尝不是受佛经翻译文学的影飨。
总之,佛经文章构造形式新而美,外来语调色彩亦浓,使人赞之,自有一种调和而新鲜之感,可说是当时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此种新文体的创立,罗什及其门下居功至伟。唐朝佛经翻译虽盛,但若从文学方面较量,则后之译者,竟无过于罗什。
(3)文学情趣的发展
中国近代之纯文学,例如小说歌曲,甚至文艺创作,皆与佛经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国佛教,自罗什以后,几为大乘派所独占,然大乘之勃兴,却在佛灭后。其首先倡导者应推马鸣,读罗什马鸣菩萨传,知其实为一大文学家及大音乐家,其著作及弘法事业,均本所学,故其著「佛本行赞’一书,可以说是:一首三万余言的长歌;译本虽然不重音韵,但读之,就觉其与孔雀东南虱飞等古絮乐府相仿佛。其所著大乘庄严论,则简直是‘儒林外史’式的一部小说,其材虽取自四阿含,但经其美妙之文笔点缀,竟使读者心动神往。
马鸣以后的大乘经典,大都以壮润文澜,演极微妙之教理,如华严、涅燊、般若等富有文学性的经典,再经译界宗匠,以极美妙之国语为之翻译,读之,即使不信佛理,亦醉心于其词句而不忍释手,所以,中国文人皆爱好读佛经以助其文章之美妙,甚而想像力不期而增加,诠写方法不期而革新,其直接影响于中国文艺之发展的,如中国文学巨著水潇传、红楼梦等,其结构及笔法,都受华严、涅盘等经之影响,即宋元明以后,杂剧、传本、弹词等长篇歌,亦间接吸收‘佛本行赞’之笔法而写的。至于唐朝的寒山拾得等,深入浅出的新诗,实为开白乐天,苏东坡等之先河,而宋程朱等之语录,亦皆模仿于佛教禅宗。此外归元录,西游记等,更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削作。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之影飨,可分四点说明:
(1)建筑的弘伟
中国古代的建筑,虽不如西洋之实用,但却力求精美,如房屋前后之陈列布置,左右美妙的点缀,又非西洋建筑物可比。特别是一般佛寺之营造,结构之精致,气派的弘伟庄严,皆仿印度原始佛教之状态,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之佛塔,更足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雕刻的逼真
中国古代虽有雕刻,而塑像及铸像,却始于佛教之输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实是划时代之艺术创作。如洛阳龙门与大同云岗之石佛、炖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其形态之逼真,人物之,岂止栩栩如生,简直是飘飘然欲飞之势,诚属中国艺术界之无价珍品。
(3)画像的肖妙
由于隋唐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国国画获得极大的启示,因为当时名工绘画佛像,力求维妙维肖,且将佛经中故事人物绘于壁上,以作庄严之点缀。如炖煌壁画,云岗石佛,均名播遐迩,为中国艺术放一异彩,吾等虽未能亲睹大陆佛寺之艺术创作,仅从书本及画片略窥一二,虽然,亦心向往焉。
(4)梵呗的感人
中国古乐甚佳,但佛教来华,更有新调加入,使旧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有特别的发展,如‘鱼山梵呗’‘寺院钟声’等乐曲,皆摹佛经中极好之梵音,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使人闻之,俗念顿消。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乐府,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四、佛教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从不参预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
(一)人生观之改善
中国古之人,皆以人死如灯灭,孔子亦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之传入中国,使人知生有所来,死有所往,几生死往还之权,皆操之于自己,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而祸福的招致,又往往系于人一念之间。所以说:‘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恶入地狱。’因为佛教认为人于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语言及意念,均可形成一种特殊的惯性,成为一种能招致未来果报之潜势力,亦即是主宰人生,支配宇宙的业力。
由于人的业力有善恶,故果报亦有好丑与苦乐。佛说:‘假使百千,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既然人生的一切际遇,皆是自作自受,又何必为环境之困苦而悲哀,或因美好之际遇而傲人?但能把握现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痛改前非,努力向善,自然可以克服困苦,开创幸福。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之说,实含有警惕性及鼓励的作用,使人于因果定律下,生者忏悔积福,以保安康,亡者追荐超度,以济其灵,甚而国家帝皇权贵,亦每因国家不幸而自责无德,引为内咎,进而反躬自省:以禳炎疫。由是可知佛教因果律之深入人心,岂独影响中国人之人生观,抑亦可以治患于未然,而辅政教之不足。
(二)对孝道的扩展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或除侍奉左右,冬温夏凉,晨昏定省外,还要继承先人之遗志,完成先人之事业。如孔子说:‘乎孝者,善继人之志,善继人之事者也。’
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故古德说:‘人而无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又说:‘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衣禄,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人孝之大孝也。’
佛说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放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准是可知,佛教孝道意义之深,而范围之广,不但要孝敬自己三世父母,使其正信,止恶行善,最后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甚至对于六道众生,亦应孝之敬之,然则,基于‘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原则,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而待。所以我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综上,我们应该知道,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品,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向既深且巨。如果说:儒家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则佛学该是中国文化的心脏。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文化,则佛教之输入,竟使中国本位文化第一项变质,而成为本位文化之一,这是无可否认的事贸。所以,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研究佛学;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佛教,欲想使中国文化传播于世界,更非先发扬光大佛教不可。
近代许多醉心于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大都以佛学为主体。基于此,我认为: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特别是中国留学生,不管对佛学信仰与否,都有研究佛学的必要,否则,不要说无以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即一旦与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接触,自己反而对曾经使中国文化变质,而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佛学,却一无所知,好意思吗?
济群法师《初入佛门的四点意见》
佛在我们的生活、德行、修持、家庭美满与社会祥和(2010-03-19 23:21:47)[编辑][删除]
标签:杂谈
大藏经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佛究竟为我们说了什么?佛在无量寿经讲三种真实:1、真实之际。2、真实智慧。3、真实的利益。世尊四十九年为我们说的一切经,说的是‘诸法实相’;用现代话来说,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是我们自己本人,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世尊出现在世间,四十九年所说,是我们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佛教的本质,是释迦牟尼佛对于十法界一切众生的教诲,它不是宗教,是教育。佛的教育究竟圆满,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就是真实的智慧,离苦得乐是真实的利益。虚云老和尚教导我们:‘学佛要深信因果、严持戒律、坚固信心、决定行门。’佛教教育博大精深,任何学术宗教都不能跟它相比。我们以一生有限的时间精力,如何修学呢?必须精选。要选择,要解义。佛所讲的道理,佛所教给我们的方法,要很清楚地理解,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佛法的教学,给我们的真实利益,具体而言,一生的幸福快乐、家庭的美满、事业的顺利、社会的祥和、国家的富强、世界和平,佛陀教育统统都能达到。这些是花报,是今世的果报;后世的果叫果报,更是殊胜。特别是华严,果报之殊胜,我们无法想像。
华严经,是佛门第一经,是世尊的圆满法錀。这一部经,是整个佛法的纲领,是整个佛学的概论。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都是讲华严经的某一部份。说宇宙人生全体的就是这部经。这部经怎样圆满的呢?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此经才到究竟圆满。古人说:一切经作比较,华严经第一;华严经与无量寿经作比较,无量寿经第一。华严经到最后,普贤以十愿导归极乐才圆满;无量寿经自始至终字字句句讲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无量寿经是华严的归宿。唐朝善导大师说过:一切诸佛如来示现人间讲经说法,就是为了把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的功德利益,介绍给大家。
华严经有三种译本:晋译六十华严,唐译八十华严,唐德宗贞元年间译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全文。清凉大师判华严经为七处九会。本经的内容,从清凉所判的‘信解行证’四大科,我们就了解。它的含义,除四分之外,有五周因果:前十一卷是所信因果;当中四十一卷,前面讲差别因果,后面是平等因果;七卷讲成行因果,这是离世间品,完全讲修行的方法;末后二十一卷(在四十华严里就是四十卷)说证入因果。其次,说六相、十玄门、四法界,这是为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我们自己与生活环境的真相。讲到大世界,讲到宇宙,佛在此地说二十重华藏世界,即今所言宇宙观。在行门方面,本经特别著重历事炼心。修行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中,在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锻炼自己的清净心、广大心、平等心、大慈悲心,受用才是真实的。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华严经的特色。华严不但有圆满的理论、周详的方法,而且善财童子与文殊普贤等五十三位菩萨表演给我们看,教我们如何修行。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现前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对于大乘佛法,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修、人人可以成就。真正发心学佛,学生就是自己一个人。善财童子没有同伴,没有同学,他所遇到的人,都是善知识,用现代话来说,都是老师。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好人与坏人皆是自己的老师。好人做好事,我们要跟他学,他是我的老师;恶人所作的事,我要警惕,不能跟他学,他也是我的老师。善财参访第九住菩萨胜热婆罗门,他愚痴,善财不学他的愚痴。第七行位菩萨是甘露火王,嗔恚心重。第五回向是伐苏蜜多女,是位妓女,代表贪爱。这三位菩萨代表贪嗔痴三毒烦恼。现今社会,具足贪嗔痴的善知识不少,假如我们有善财的智慧,有善财的本领,我们跟他们相处,能成无上道,不妨碍我们。此经指出,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大乘佛法修学超越国界、种族、宗教,还超越善恶、超越十法界,这都是我们在华严经上认识体会的。每一位次阶级有一善友代表,唯独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两人共一会,德生童子代表智慧,有德童女代表慈悲,悲智双运,才能快速达到究竟圆满境界;这是教我们在生活中,对人事物,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参观弥勒楼阁,用现代话说,是图书馆;不但藏书丰富,录音带、录影带也非常丰富。何以故?因为楼阁中可以看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好像银幕里出现一样;所以,他的图书馆是视听图书馆。善财至此地,大开圆解,解圆满了。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教他十大愿,十大愿代表行门圆满。弥勒的图书馆是学问的圆满,普贤十大愿王是德行的圆满。学问与德行皆圆满,这就成佛了;无上佛道至此成就。这是华严经给我们非常伟大究竟圆满的启示。
佛在本经告诉我们:不学普贤行愿就不能圆成佛道。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以后,才接受普贤菩萨的教诲,由此可知,普贤行愿是等觉菩萨所修的,不是普通人所修的;尺度放宽,那也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地位最低的是圆教初住菩萨;圆教初住以前,普贤行愿可以发心修学,决定做不到。‘普贤菩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十大愿王才圆满。’这句话很值得我们细想。文殊与普贤皆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普贤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法王子,圆教的等觉菩萨,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做什么?我们由此经得到答案,他是去修圆满的十大愿王。
净宗学人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净土。生到净土,不退成佛,这是净宗真实的利益。净宗解门依净土五经一论。行门则是一句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正行。正行之外,还要有助行,正助双修。净宗助行有五个科目——三福、六和敬、三学、六度、普贤十大愿王。
普贤行的基础是三福。三福第一条是人天福报。要想成佛成菩萨,先要把人做好。从哪里学起?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学佛从这里学起。整个佛法就是讲孝敬二字而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唯有成佛,才能把孝亲尊师做到圆满。不敬父母是不孝,不敬老师也是不孝。兄弟不和,让父母担心,是不孝。做事不负责任,对人没有诚意,工作不努力,身体不好常生病,自己天天烦恼,一句阿弥陀佛没念好,皆是不孝。没有一桩事情离开孝敬,所以佛给我们订的大根大本是孝亲尊师。我们自己成佛,不但能度今生父母,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父母也得度,这才是尽大孝。‘慈心不杀’:从孝敬这个基础,发展为大慈大悲,慈心对一切众生。不杀生是慈,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也是慈。这个慈心,包括戒定慧三学,一展开,整个法界皆含摄其中。不杀只是举一个例子。凡是令众生生烦恼,我们心地就不慈;自己生烦恼,也不慈。‘修十善业’:十善不是戒,是善业。身三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口四善——不妄语(不骗人)、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恶口(说话不粗鲁)。意三善——不贪、不嗔、不痴。佛陀教我们修学身语意十大类的善行。这样,把人做好,才叫好人。第一福是基础,有孝亲尊师、慈心、十善,才有资格入佛门学佛,做释迦佛的学生。
第二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二福是二乘人修的,真正入佛门。二乘人修戒定慧三学。‘受持三归’:你一入佛门,先把佛门修学的理论方法传授给你,这叫传授三归。三归依:归是回头,依是依靠;归依三宝(佛法僧)。三宝在自性之中。六祖云:‘何其自性本来具足。’自性本来具足三宝,我今天是要依靠自性三宝。三归:1、归依佛:佛是自性觉,觉而不迷。从一切迷惑颠倒回归,依自性觉,这叫做归依佛。2、归依法:法是自性的正知正见。法华经云:‘入佛知见。’佛知佛见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对于宇宙人生真实相完全了解,一点也没看错想错。从前想错看错解错,现在从这些错误回过头来,依自性的正知正见,这叫归依法。3、归依僧:僧是自性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祖云:‘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依本来清净的那个心,这叫归依僧。归依佛,觉而不迷;归依法,正而不邪;归依僧,净而不染。学佛修的是觉正净。无量寿经经题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三宝也在经题中,觉是佛宝,平等是法宝,清净是僧宝。‘清净平等觉’五字就是自性三宝,我们依这五个字修行,才是真正受持三归,真正佛弟子。修行纲领明了之后,在佛菩萨像前,发深重誓愿:‘愿意做佛的学生,愿意接受佛的教诲,从今之后,我一定修觉正净。’请一位法师作证明,举行一个三归仪式。真正重要的,是要归依自性三宝。三归之后,佛陀教我们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具足众戒’:持戒就是守法。不只佛所讲的戒条——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凡是佛在一切经论里对我们的教诲,统统是教诫。宪法、法律、规章,都在戒律范围之中,都要遵守;各国的风俗习惯与道德理念也要遵守。‘不犯威仪’:威仪就是礼节、礼貌。我们要守法又懂礼,才能受到大众欢迎,使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第二福是小乘人的善。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大乘菩萨善。‘发菩提心’: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真正觉悟了。真正觉悟六道轮回是很苦的、很不自在的。真正觉悟佛陀的教育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现前的问题、将来的问题,自身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事业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乃至死后到哪个世界去的问题,统统可以解决。真正觉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有生之年,决定可以去得的。如此觉悟之后才叫做发菩提心。真正觉悟,才有出离轮回的希望。‘深信因果’:此地因果不是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因果。佛对菩萨讲的深信因果,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一个因果许许多多菩萨不知道,也不相信。念阿弥陀佛,往生不退成佛是果报。这是殊胜的修学方法,我们如果深信不疑、决定受持,这一生必定成佛。念佛法门,万修万人去。只要你能真信切愿,把这句佛号当作这一生中第一桩大事,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这句佛号不能丢掉,真正做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没有一个不成功的,这叫深信因果。‘读诵大乘’:我劝同修只读一部无量寿经,用意在于断烦恼。不念经时,会胡思乱想生烦恼。佛云众生有二障——烦恼障、所知障。二障从哪里来的?华严经出现品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把我们的病根一语道破。妄想发展成所知障,执著发展成烦恼障。读经的目的在于破二障,恢复心地清净,然后用清净心、真诚心、恭敬心、慈悲心来执持名号,这一句名号才有感应。根性利者,五年十年得清净心,然后可以法门无量誓愿学,可以涉猎其他大乘经论。中下根性,若十年心还不清净,就发个愿,一生就念一部经,法门无量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也不迟。把这一生的时间精力集中,专求西方净土,绝不分心。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而且十方诸佛所说一切经典圆满具足,一样也不缺。在那儿,阿弥陀佛是老师,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是同学,陪伴你,你一定成就。若真有慈悲心,也要西方世界往生取得保证之后,再涉猎其他大乘经论;若往生没把握,弘法利生的事情少做,否则会耽误往生。无量寿经云:‘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说明自度求往生重要。自己要有往生的把握,才可以发心广度众生;往生没把握,则多念佛要紧。度众生要有缘份与能力。有了三福、六和敬、三学(戒定慧)、六度之基础,修学普贤十愿,才能得利益。
什么是普贤行愿?如来圆满的果德,一定要修大行,福德才能圆满。每一种行门与自性皆相应,而且一一行门周遍法界;还有,任何一行都能广摄一切行,一切行也都含摄在一行之中,这是普贤行的本体,这也就是普贤菩萨所行的。换句话说,这种修行的方法,成就普贤菩萨。古德具体归纳为十条。1、所求普:要求一切如来平等证故。我们将来成佛,要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平等,没有一丝毫差别,这是我们所求的。2、所化普:化是教化众生。诸佛如来教化法界无量无边众生,我们也要发这个愿。3、所断普:断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皆要断。烦恼不能留一丝毫。4、事行普:日常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点点滴滴,也要能称法界,像菩萨一样。5、理行普:一一行事皆与自性相应。6、无碍行普:理事无碍。7、融通行普:事事无碍。8、所起大用普:德用周遍法界。9、所行处普:横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与自己身心无二无别。10、修行时普:从时间上说,念劫圆融。普贤菩萨每一愿皆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而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无有穷尽,普贤菩萨的行愿也是无有穷尽,不疲不厌。这是普贤行,行门里达到登峰造极。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由来:世尊往昔示现成佛时,最初在菩提树下入定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念劫圆融的境界;换句话说,时间与空间皆超越了,没有时间的长短,也没有空间的远近。这是诸佛与大菩萨们所证得的不思议解脱境界。佛说这部经,题目若依梵文原来意思翻,是‘大方广觉者杂华庄严经’。中国人喜欢简单,将觉者翻作佛,杂字去掉,庄字去掉,变成现在的经题:‘大方广佛华严经’。从经题意思看,佛所说这部经,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切经。‘大方广’是法,也就是大乘经常讲的真如自性的体相德用。‘佛’是能证之人,圆满证得自性的体相作用的人,就叫成佛,我们称他为佛陀。‘华严’是比喻。杂华,杂是杂色,有各种品种,像一个大花园一样,一切花应有尽有,一样也不缺少。庄严是美好的意思。佛所证的一切法就像杂华庄严,佛所说的一切法也像杂华庄严;由此可知,这个经题不是一部经的经题,是佛所说一切经的总题目。世尊成佛后,在二七日中,把他所证的圆满境界全部说给菩萨听。听经的菩萨们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哪有能力到世尊定中去听经?没有定功,那就是没缘份。佛说此经,权教菩萨与声闻缘觉如聋如盲,见不到也听不到。这部经讲完之后,大龙菩萨将此经典收藏在龙宫。佛灭度后六百年,世间没人见过华严经。龙树菩萨聪明绝顶,阅遍世间佛法经典与印度九十六种外道经典,傲慢心生起。此时,大龙菩萨化身度龙树,告诉他,龙宫还有许多他未曾见过的经典。一到龙宫,看到大龙菩萨收藏的大本华严经,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首偈有四句),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呆了,降伏住傲慢习气。三千大千世界其实是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地球环绕太阳,以太阳为中心,称为太阳系。太阳系又绕著银河系转。过去,许多人认为一个太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有一百亿个单位世界。最近,黄念祖老居士提出新观点,认为:‘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单位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不在地球上,也不在太阳系里,由许多恒星旋绕著。须弥山就是天文学家所发现的黑洞,是一个银河系的中心。’如此说法,一个大千世界是一百亿个银河系组成。佛说,宇宙中有无量无边的大千世界。而今,假设把一百亿个银河系的星球磨成微尘,一个微尘代表一首偈;这一部经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份量太大,地球摆不下。佛只费两星期讲此经,佛智慧神通之伟大,让我们五体投地佩服。中本华严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中本是大本的提要,份量也太多。下本华严,是目录提要的大纲,总共有十万偈(四十万句),四十八品。龙树菩萨带下本华严出龙宫,从此,世间才有华严经。一直到东晋时代,即龙树菩萨圆寂后三、四百年,这一部经传到中国。古时,经典写在贝叶上,容易遗失。华严经传到中国,经文残缺,只有三万六千颂(偈)。晋朝佛陀跋陀罗译成中文,分为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唐朝武则天派人到印度求取此经,请实叉难陀来中国译华严,比六十华严增加九千颂,总共有四万五千颂,称为八十华严。唐德宗贞元年间,乌荼国国王向中国皇帝进贡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华严经最后一品,这一品经非常完整,没有欠缺,译成中文,总共翻成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全品经文是四十卷。四十华严的翻译,清凉大师参加了译场。译成之后,皇帝请清凉大师作注解。清凉专攻华严,一生讲华严五十遍。华严经八十与四十合起来,除去重覆部分,总共九十九卷。
古人云:‘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换句话说,不读华严,不晓得成佛的好处。知道成佛的好处,那就非成佛不可了。对于佛法修学,它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我对于净土宗的信仰,是从华严经得来的。早年,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专弘净土。我对于讲经非常有兴趣,对于念佛的兴趣不太浓厚。老师勉励我:‘自古以来,多少祖师大德都修学念佛法门,你不妨试试看。纵然不能成就,从前那么多人都上当了,我们上一次当也无所谓!’老师这番话真是苦口婆心。当年,我对于净土宗认识不彻底,信心生不起来。直到民国六十年,我开始讲华严经,讲了十七年。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一个问题:华严会上,普贤是长子,文殊是庶男,两位等觉菩萨作毗卢遮那佛的助手,他们修什么法门呢?原来这两位菩萨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发现,使我非常惊讶。再者,善财童子修的也是念佛法门。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在华严会上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对于净宗才产生真正的信心。华严经对我有很大的恩德。
小学音乐教育是否可以渗透佛学及传统文化的教育?
有幸到丹霞山参加学佛夏令营,能够在这七天内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我感到很高兴。学佛夏令营近年来在台湾等地很盛行,台湾的佛光山、圆光佛学院等各个道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如小学生夏令营、中学生夏令营、大学生夏令营、教师夏令营等等,以此方式把佛法推广到教育界。但在大陆举办类似的夏令营还属首创,因此我们大家珍惜这次机会,同时我也由衷地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能带动起国内知识青年学佛的风气。
学佛夏令营的举办目的是普及佛法,常言道:“禅门深似海,佛法大如天”,对于一个初学者,想进入佛法的殿堂诚非易事,为此,我给大家提供四点意见:
一、从无心进入佛法
大家来这里来参加学佛夏令营,虽然人是到了,对外面的世界可能或多或少还有牵挂之心,或是对家庭的牵挂,挂念父母妻儿;或是对学业的牵挂,暑期作业还没有如期完成;或是对事业的牵挂,公司的发展前景不知如何……如果是带着这些牵挂来的,那就很难保证你在这七天时间没会有多少收获。所以,我要告诉大家,既然到这里参加夏令营,至少在这期间必须把家庭、学业、事业通通放下,不要有任何牵挂之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专心地学习佛法。
其次,不能有是非得失之心。到寺庙里来学习佛法,不能对寺院生活妄加评论,因为我们对寺院的生活、规矩还不了解;更不能对出家人妄加评论,我们要以恭敬的心去对待所有的师父,只有从恭敬中才能增长自己的功德。如果你们因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寺院生活而妄加评论,就会在无意中产生罪过,结果只会和你们来学习佛法的目的相违背。
另外,我们到山上来是为了学习佛法,不是为衣食住行,所以不能在饮食住房方面存有得失之心。《维摩诘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维摩诘居士病了,文殊菩萨带领百千弟子前去探望。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一直讲论佛法,过了中午还没饭吃,这时就有人提议:到你家里来,怎么到这个时候还不招待?维摩诘说:你们是为法来,不是为食而来。同样,你们到山上参加夏令营,也要怀着这样的心情,不能存有是非得失之心,才能学到佛法。
进入佛法大海,最重要的还要消除固有的思想观念。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他成长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解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从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基本都是遵循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与佛教的某些思想存在一定的距离。现在,你们既然到山上来学习佛法,我希望你们暂时把这些观念放一放,待学习佛法之后,可以再用你们的思想去比较,然后决定如何取舍。
无心就是把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空掉,用空灵的心境来学佛法,就像一个杯子,如果里面盛满水,势必无法再往里面倒,只有把杯中原有的水倒掉了,才能往里添水。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如果不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牵挂心以及固有的观念去掉,便学不到佛法。
二、从信心进入佛法
佛法的体系有四大部份:就是信、解、行、证。信是对佛法的信仰,解是对经论的理解,行是依理论产生实践。佛法与哲学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哲学但有理论,而佛法既有哲学的理论,又有科学的实证。
但佛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学佛须先有信仰。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高深的佛法理论,一时难以深入地理解。比如佛教所讲的三世因果,平常人只能看到现世,看不到前生也看不到来世,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只有以信仰来接受。平时,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自己的感觉,但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坐飞机时,我们感觉不到飞机的运动,其实飞机跑得很快;坐船时,我们看到两岸的青山在移动,其实是船在跑。正因为我们的感觉常常是错觉,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需要靠信仰的力量来接受佛法。佛经里面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也就是说,信仰既是成道的根本,也是成就一切功德的源泉。《大智度论》曰:“信如手”,我们的生活是靠双手来创造,同样的,佛法的学习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假如我们没有信仰,那就很难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益,就只能入宝山而空手归。
所以在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佛法的信仰与基督教、天主教的信仰又不同。基督教和天主教强调的是“信者得度”,但学佛仅仅有信仰还不够。没有解和行,照样得不到佛法的益处。信仰只是我们学佛的契入点,要进一步修行乃至了脱生死,还需要通过解和行,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从疑心进入佛法
佛法的学习要靠信仰,但佛教所提倡的信仰并不是一味的愚信,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还多少要保留一点怀疑的成份,只有带着问题来学习,我们才能够学好佛法。
我们来到丹霞山,会看到很多出家师父在大殿念经或在禅堂坐香,作为一般游客,随便看看也就走过去了,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想法。可我们到这里来学习佛法,就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这些师父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抛弃红尘?为什么要抛弃物质享受?他们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正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才会去探讨,去学习,去实践。
又如我们学习教理,肯定会对许多问题搞不明白,这就需要向法师们请教,对佛法的认识才能提高。在学习教理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佛教的许多观念与我们以往的认识都是不同的。通常人们认为:人死如灯灭,人死了就没有,可是佛法讲三世因果,既然佛法是这样认为,那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只有勤于提问,勤于思考,我们才能学到更多。如果我们固执己见或对人云亦云,那是学不到佛法的。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的修行就提倡怀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也就是说,你的怀疑有多大,你所能够悟到的程度就有多大;如果你什么都不怀疑,麻木不仁,马马虎虎就过去了,那就什么也不懂了。所以禅宗祖师叫人参话头,起疑情,其中有个问题是“父母没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想你们谁也没有想过。而禅师们就将此类话头作为修行的途径,一直参,一直参,甚至参到脸也肿了,脚也肿了,浑身都肿了,突然间碰到一种条件的刺激,一下子就开悟了。这就说明,只有通过大疑才能大悟。
所以,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份疑心,没有疑心是不行的。疑心和信心并不矛盾的,怀疑是为了更好地坚定自己的信仰。
四、从悟心进入佛法
凡夫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呢?原因就是迷。
迷也就是无知: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前,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死后。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们从来都搞不清楚。正因为我们的迷导致了生死流转,所以要解脱生死痛苦,就要有悟心,也就是彻底的觉悟。佛就是觉者、智者的意思,有了觉悟和智慧才能进入佛法。
佛法在哪里呢?可能有人会认为在寺院里、在经教中。其实这种答案只是对了一半,佛教里有部经典叫《金刚经》。经中讲:一切法都是佛法。禅宗祖师也有过类似的开示:“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无非中道”,祖师还告诉我们:“平常心是道”。道在什么地方?佛法在什么地方?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但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佛法呢?就要有一颗智慧的心。
禅宗里有许多祖师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开悟的,并不是在大殿里念经念开悟的,也不是在佛堂里拜佛拜开悟的。有位祖师叫灵云禅师,有一次他在房间里用功修行,出来时看到外面的桃花开得火红一片,刹那间就开悟了,他当时还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这是见到桃花而悟道,还有位比丘尼是因见到梅花而悟道,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
同学们到这里来参加夏令营,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无论是从出坡劳动中,还是从坐禅诵经中,或是从课堂听讲中,都要能够用你们的智慧去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你们才可以进入佛法,得到佛法的受用。
以上是我给大家提供的进入佛法的四点方便,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夏令营生活,能够如愿以偿,法喜充满,谢谢。
有幸到丹霞山参加学佛夏令营,能够在这七天内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我感到很高兴。学佛夏令营近年来在台湾等地很盛行,台湾的佛光山、圆光佛学院等各个道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如小学生夏令营、中学生夏令营、大学生夏令营、教师夏令营等等,以此方式把佛法推广到教育界。但在大陆举办类似的夏令营还属首创,因此我们大家珍惜这次机会,同时我也由衷地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能带动起国内知识青年学佛的风气。学佛夏令营的举办目的是普及佛法,常言道:“禅门深似海,佛法大如天”,对于一个初学者,想进入佛法的殿堂诚非易事,为此,我给大家提供四点意见: 一、从无心进入佛法大家来这里来参加学佛夏令营,虽然人是到了,对外面的世界可能或多或少还有牵挂之心,或是对家庭的牵挂,挂念父母妻儿;或是对学业的牵挂,暑期作业还没有如期完成;或是对事业的牵挂,公司的发展前景不知如何……如果是带着这些牵挂来的,那就很难保证你在这七天时间没会有多少收获。所以,我要告诉大家,既然到这里参加夏令营,至少在这期间必须把家庭、学业、事业通通放下,不要有任何牵挂之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专心地学习佛法。其次,不能有是非得失之心。到寺庙里来学习佛法,不能对寺院生活妄加评论,因为我们对寺院的生活、规矩还不了解;更不能对出家人妄加评论,我们要以恭敬的心去对待所有的师父,只有从恭敬中才能增长自己的功德。如果你们因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寺院生活而妄加评论,就会在无意中产生罪过,结果只会和你们来学习佛法的目的相违背。另外,我们到山上来是为了学习佛法,不是为衣食住行,所以不能在饮食住房方面存有得失之心。《维摩诘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维摩诘居士病了,文殊菩萨带领百千弟子前去探望。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一直讲论佛法,过了中午还没饭吃,这时就有人提议:到你家里来,怎么到这个时候还不招待?维摩诘说:你们是为法来,不是为食而来。同样,你们到山上参加夏令营,也要怀着这样的心情,不能存有是非得失之心,才能学到佛法。进入佛法大海,最重要的还要消除固有的思想观念。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他成长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解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教育,从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基本都是遵循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与佛教的某些思想存在一定的距离。现在,你们既然到山上来学习佛法,我希望你们暂时把这些观念放一放,待学习佛法之后,可以再用你们的思想去比较,然后决定如何取舍。无心就是把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空掉,用空灵的心境来学佛法,就像一个杯子,如果里面盛满水,势必无法再往里面倒,只有把杯中原有的水倒掉了,才能往里添水。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如果不能把得失心、是非心、牵挂心以及固有的观念去掉,便学不到佛法。 二、从信心进入佛法佛法的体系有四大部份:就是信、解、行、证。信是对佛法的信仰,解是对经论的理解,行是依理论产生实践。佛法与哲学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哲学但有理论,而佛法既有哲学的理论,又有科学的实证。但佛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学佛须先有信仰。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于高深的佛法理论,一时难以深入地理解。比如佛教所讲的三世因果,平常人只能看到现世,看不到前生也看不到来世,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只有以信仰来接受。平时,我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自己的感觉,但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坐飞机时,我们感觉不到飞机的运动,其实飞机跑得很快;坐船时,我们看到两岸的青山在移动,其实是船在跑。正因为我们的感觉常常是错觉,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需要靠信仰的力量来接受佛法。佛经里面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也就是说,信仰既是成道的根本,也是成就一切功德的源泉。《大智度论》曰:“信如手”,我们的生活是靠双手来创造,同样的,佛法的学习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假如我们没有信仰,那就很难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益,就只能入宝山而空手归。所以在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佛法的信仰与基督教、天主教的信仰又不同。基督教和天主教强调的是“信者得度”,但学佛仅仅有信仰还不够。没有解和行,照样得不到佛法的益处。信仰只是我们学佛的契入点,要进一步修行乃至了脱生死,还需要通过解和行,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从疑心进入佛法佛法的学习要靠信仰,但佛教所提倡的信仰并不是一味的愚信,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还多少要保留一点怀疑的成份,只有带着问题来学习,我们才能够学好佛法。我们来到丹霞山,会看到很多出家师父在大殿念经或在禅堂坐香,作为一般游客,随便看看也就走过去了,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想法。可我们到这里来学习佛法,就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这些师父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抛弃红尘?为什么要抛弃物质享受?他们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正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才会去探讨,去学习,去实践。又如我们学习教理,肯定会对许多问题搞不明白,这就需要向法师们请教,对佛法的认识才能提高。在学习教理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佛教的许多观念与我们以往的认识都是不同的。通常人们认为:人死如灯灭,人死了就没有,可是佛法讲三世因果,既然佛法是这样认为,那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只有勤于提问,勤于思考,我们才能学到更多。如果我们固执己见或对人云亦云,那是学不到佛法的。禅宗是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的修行就提倡怀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也就是说,你的怀疑有多大,你所能够悟到的程度就有多大;如果你什么都不怀疑,麻木不仁,马马虎虎就过去了,那就什么也不懂了。所以禅宗祖师叫人参话头,起疑情,其中有个问题是“父母没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想你们谁也没有想过。而禅师们就将此类话头作为修行的途径,一直参,一直参,甚至参到脸也肿了,脚也肿了,浑身都肿了,突然间碰到一种条件的刺激,一下子就开悟了。这就说明,只有通过大疑才能大悟。所以,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份疑心,没有疑心是不行的。疑心和信心并不矛盾的,怀疑是为了更好地坚定自己的信仰。四、从悟心进入佛法凡夫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呢?原因就是迷。迷也就是无知: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前,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死后。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们从来都搞不清楚。正因为我们的迷导致了生死流转,所以要解脱生死痛苦,就要有悟心,也就是彻底的觉悟。佛就是觉者、智者的意思,有了觉悟和智慧才能进入佛法。佛法在哪里呢?可能有人会认为在寺院里、在经教中。其实这种答案只是对了一半,佛教里有部经典叫《金刚经》。经中讲:一切法都是佛法。禅宗祖师也有过类似的开示:“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无非中道”,祖师还告诉我们:“平常心是道”。道在什么地方?佛法在什么地方?其实就在日常生活中。但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佛法呢?就要有一颗智慧的心。禅宗里有许多祖师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开悟的,并不是在大殿里念经念开悟的,也不是在佛堂里拜佛拜开悟的。有位祖师叫灵云禅师,有一次他在房间里用功修行,出来时看到外面的桃花开得火红一片,刹那间就开悟了,他当时还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这是见到桃花而悟道,还有位比丘尼是因见到梅花而悟道,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同学们到这里来参加夏令营,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无论是从出坡劳动中,还是从坐禅诵经中,或是从课堂听讲中,都要能够用你们的智慧去观察思考,只有这样,你们才可以进入佛法,得到佛法的受用。以上是我给大家提供的进入佛法的四点方便,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夏令营生活,能够如愿以偿,法喜充满,谢谢。
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很累,应该如何重新建立积极性?
现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看来社会上也不满意现有的教育模式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佛教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制度。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其实佛教早就提倡了。确切的说:佛教就是一种素质的教育。佛教教育的目的,是要我们凡人断烦恼、开智慧,成佛做祖。把凡夫改造成圣贤,这是何等的素质教育。
遗憾的是,清末民初以来,佛教的教育也和中国传统的教育一样,接受了西方学院式的教育。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生存技能为目的,背离了东方传统以做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佛教学院也和社会大学一样,成为纯粹传授知识的场所。许多青年僧人通过佛学院的几年学习,往往信仰淡化,道心退堕,甚至返俗,回到社会;而许多佛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教界也口碑不佳,什么能说不能行啊!什么高不成低不就啊!
佛学院承担着续佛慧命的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宗教家,其行为足以为人天楷模。假如品行太差,就连社会一般人的素养都比不上,何以化导社会呢?所以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是要倡导素质教育。未来的佛教教育应该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重点。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有好的老师引导
佛教的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传授做人的方法。俗话说:身教甚于言教。做为一个佛学院的教师,他不应该只是具有某个学科的知识,足以引导学生去从事某个学科的研究就了事;同时在做人方面也应该是个成功者。当然这里的成功,只要是从品行、修养上来说的。
为什么要短期出家
马云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1、钱,没给到位; 2、心,委屈了。 "
乍一听很有道理,可是,现在很多人辞职,却并不是因为以上两点,而是因为"没有新鲜感"。
比如,昨天表弟就跟我说:"我工作才3年,就换了5份工作,感觉每家公司待个半年,我就没新鲜感了,怎么办啊?"
老实说,能够长期做同一份工作,并保持新鲜感的人,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干一行厌一行才是常态。他们既不喜欢当下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
大部分人从学校出来后,只能从基础工作做起,这些工作要么是重复的,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要么是只能"听话照做",让人感觉没有自由,非常憋屈。
所以,简单的归纳一下,所谓的"没有新鲜感",其实就是要么就是感觉枯燥,要么就是觉得憋屈了。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即便是做到了管理层,也同样会有这种不满的感受,除非是自己主动调节,不然很难克服。
而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不新鲜了就换",通过不断换新工作的方式来找寻新鲜感。
结果,就是频繁跳槽,年纪轻轻就断送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既然换工作不能解决问题,那么,要怎样做才能保持职场中的新鲜感呢?
一、保持空杯心态,持续不断的学习新东西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自认为对佛学领悟很透彻的人,听说某祠庙里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禅师,于是就去拜访他。
一开始接纳他的禅师的弟子,他对弟子的态度十分傲慢,言下之意就是对方不配接待自己。
终于,禅师走了出来,毕恭毕敬的接待了他,并且为他沏茶。
可是,在倒水的时候,杯子明明已经倒满了,禅师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他不是很明白,于是问:"大师,杯子都已经加满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倒呢?"
禅师回答:"对啊,都满了,为什么要继续倒呢?"
他一下明白过来了,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并向禅师叩谢悔过。
原来,禅师的意思是在说:你既然如此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来我这里求教呢?
这,也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空杯心态最开始是来自于心理学,意思是说,想要学到更多的东西,就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没有装满的"空杯子"。
在职场中,很多人在一个岗位做久了后,就会觉得对工作已经非常熟悉了,然后就产生了自满心态。既不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又不反省总结。
所以,很多人非常容易出现工作倦怠,丧失对工作的新鲜感。
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说:"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他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所谓的空杯心态,其实就是保持当新人时的心态,保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心态。即便你已经工作了很久,也可以虚心的向同事、领导、客户、竞争对手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
也许你会说,我总是把自己当新人,那岂不在否定我的过去吗?
当然不是,空杯心态我们要保持一种谦虚的、学习的心态去看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充实。
二、警惕安稳,持续保持危机感很多人以为只有中年人才会出现危机,但事实上,所有职场人都会出现危机,即便只是刚进入职场的新人。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1年换了3份工作的女生,当我问她上一份工作,为什么要辞职时,她表现得非常不自然。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她是被辞退的。
这姑娘跟我大倒苦水,说自己不适合工作,因为不管在上岗前有多热情,真正到了上岗都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然后就是失去了新鲜感,干活没有劲。
她之所以这么频繁,就是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就厌倦了,工作就开始出现懈怠了。
公司当然不会养闲人,因此,她被辞退了。
这个女生的经历,让我想到了前领导,一个视工作如生命般的职场人,他永远精神奕奕,即便昨天忙到凌晨3点,第二天也仍然保持活力的家伙。
一开始,我以为公司是给了他股权,所以他才如此拼命。
后来才知道,他也曾经被前公司开除过,而且,开除他的人,还是他的表哥。
从此之后,他就再也不相信什么稳定的工作了,总是保持着危机感。
他有一句口头禅:"如果公司今天倒闭了,你有把握找到更好的工作吗?"
就是这句话,不停的激励着他,让他永远充满战斗力。
他就像一只攀登在悬崖上的羚羊,把自己放在危险的边缘,并时刻保持在高度的危机感。
他没从出来过新鲜度感危机,反而因此获得了人生主动权。
三、不断向外扩展舒适区,为自己增值除了提升职场技能这种向纵深入外,不断向外扩展舒适区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比如,小奇是某公司的网络推广专员,现在已经工作了三、四年,对工作流程非常熟悉,每天都是发文章、发外链、互换友链。
于是,他慢慢对这份工作失去了新鲜感,觉得工作十分的无趣。
突然有一天,有朋友告诉他,现在新媒体运营很火,很多公司都在招这个岗位,而且工资非常高。
于是,小奇开始思考要不要跳槽去做新媒体运营了,如果留在公司,虽然很稳定,但是职业生涯一眼到头,除非业务发生变动,否则几乎不可能再往上走了。
而如果,他去做新媒体运营,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现在,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品牌运营,因此,只要做得好,其实非常容易被公司高层关注。
经过仔细的推敲后,他决定跳槽去做新媒体运营,并通过找教程视频和网上报班的方式,开始慢慢接触新媒体运营。
白天在公司继续做网站推广,晚上回家则开始不断学习。除了跟老师沟通,小奇还加了不少同学为好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半年后,公司成立了新媒体运营部门,而他因为拥有10万粉丝,被公司任命为该部门的主管,终于现实了升职加薪的梦想。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劝大家不要辞职,而是想告诉你们,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方式,即便是经常换工作,也依然会感觉工作很无趣。想要摆脱无趣感,就要学会给自己增值,让自己的工作保持新鲜。
其实,我们当下的这个时间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工作内容,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设立长远的职业规划并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聪明人在做职业规划时,往往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断迎合大环境,让自己的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让自己走得更远。
可惜,错过了一个机缘。学佛修行,是修我们自己的这个愚痴烦恼的心,不是为别人,一切都是为自己。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境界差,不如意,说明我们的业障重,善根福德因缘很浅,更应该修行。
深入佛教,正确认识和了解佛教,信、解、行、证,是修行的四个步骤,不解,修和行都不容易得力,更难说证果了。
建议看看《认识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