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西安的古钟、古塔有哪些?最好有点介绍……

网友发布 2023-05-22 23:16 · 头闻号竞价资讯

大 雁 塔

现状: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塔内装有楼梯,供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历史: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 大雁塔

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图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因转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余年后塔身逐渐塌损。 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为七层青砖塔(另一说,公元704年大雁塔改建成,塔增高至10层。公元931年,五代时后唐时期对大雁塔进行改建,降至七层)。唐末以后,慈恩寺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独存。 公元931年(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对大雁塔再次修葺。后来西安地区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 公元1604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雁塔于1961年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雁塔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小 雁 塔

现状与历史: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雁塔晨钟”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小雁塔虽不及大雁塔规模宏大,但这里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荐福寺创建于唐代,初名献福寺,为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名为荐福寺,寺内有佛殿、佛塔、金像、壁画。寺内还保存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铸的巨大铁钟,每天早晨寺内会定时敲钟,钟声清亮,数十里内都可听到。

著名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年~710年),当时塔院并不在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但依旧是荐福寺的一部分。荐福寺于大慈恩寺一起在皇家的庇护下走向兴盛。到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时,荐福寺被敕令保留20僧人维持香火,由盛至衰。唐末的的兵火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从北宋哲宗元佑年间的文字记录来看,这时荐福寺已迁入塔院内,与小雁塔成为整体。

明代开始了荐福寺的中兴,曾有五次大规模的整修,基本上维先进保留的格局。明宣德元年(1426年)陕西西宁卫弘觉寺番僧勺思吉蒙钦锡度牒,到荐福寺住坐,荐这里殿堂荒废,虽发愿重修。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修竣工,勺思吉向朝廷乞赐寺名。如今的“敕赐荐福寺”就是当年英宗皇帝的亲笔。

清朝时荐福寺又多次修缮,以康熙三十一年的整修规模最大。晚清时期由建造了藏经楼和南山门等。辛亥革命后,荐福寺伴随着战乱再次走向低落,并受到了战火的摧残。1926年~1949年5月荐福寺长期被国民党军队占住。其间天主教会的英国人曾开设过苦儿院来收容战争孤儿。但1938年后就成为军营,小雁塔也成为高级军事指挥部。胡宗南撤离后,中央党校五分部进驻。1949年至1957年寺内殿宇被党校、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派出所、农业技术推广站、**放映队等机关占用。1958年后文物部门接管了荐福寺,开始了对荐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复。1964年~1965年对寺、塔多处进行了加固和修复,基本保持了古物的原貌。文革期间,荐福寺的东、西院有被小学和部队占用,直到1989年以后才清退干净

荐福寺是唐代重要佛经翻译场所之一,唐高僧义净从长安出发,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回到洛阳,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入荐福寺译经。唐中宗复位的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于荐福寺所在的开化坊之南的安仁坊浮图院中修造了15层的佛塔,即为小雁塔。小雁塔在唐宋时期一直叫荐福寺塔,至于“小雁塔”之名,则和“大雁塔”的名称有关。由于此塔比慈恩寺大雁塔小,其高433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皆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游人由此登上塔顶可以饱览西安市内风光。

小雁塔的神合: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呢!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受累问一下 你那个学校的 我妹是交大毕业的 这是他今年写论文时我专门去大雁塔和小雁塔掏门票进去在里面抄的 我妹使用上了 希望你也能用上

莒县历史上的古塔

书接上文,上文书说到潮州凤凰塔

👆👆👆点击可跳转

此文引起了江东地头蛇的注意~特邀我们来拍拍潮州现存的另一座古塔👇

/ 急水埠 /

2017年7月11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我们骑着小牛从工作室一路来到江东镇🐂

穿过一段泥泞的道路,来到吉祥寺🌟

网络异常 取消 重新上传

这有座年久失修的古寺,由唐开元25年潮州刺史陈元创建,风格与潮州开元寺相仿💥

门前富有历史痕迹的石狮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曾经寺庙香火的鼎盛🔥当时的住持皆为开元寺法师🙏参谒祈福者络绎不绝。

据记载修葺过18次,清光绪年间为末次重修, 1939年惨遭日寇烧毁,寺历沧桑😶

95年复建奠基后一直搁置到现在👇

吉祥寺俗称急水庵,在他身后的就是我们要探访的 三元塔,又叫急水塔🌊

这里乘坐轮渡的地方叫急水渡口🙊东岸的村落叫急水村🙊

因为江东镇的鲤鱼山与猫头山隔江对峙,两山之间水面开阔🏔但流经鲤鱼山时江面收窄且转弯,水流变得汹涌湍急,所以俗称「急水」

这里的一切都跟「急水」有关,所以这片区域就叫急水埠。轮渡靠岸甩起了漂移,跳水也成水上飘😱

更令人着急的是1918年南澳岛发生 78级大地震 🗻波及潮汕平原,三元塔塔身被震裂, 五层以上被震塌,塔顶上重三千余斤的生铁葫芦更是被抛入江中😱😱 😱

虽然这件事很让人伤心🙃不过由于🦑我们来得很急~😕人生地不熟,只因乡亲给我们指了一条长满杂草的路并意味深长地说,路被封了~第一次探险戛然而止上个月第二次来才知道顺着这条连廊就有一条小路通往三元塔!

/ 三元塔 /

门口对联👇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正气恢弘👀

霞标插汉三千界

砥柱当潮九万程

可当我们一脚踏进三元塔内,另一只脚就想往外走🤦‍♀

塔内乌漆墨黑,尘土飘逸,一股寒意直嗖嗖而来🌬关于凤凰塔和三元塔破风水,闹鬼等种种传说也难免涌上心头~害怕😨

再见,我们回去了~!

第二次探险 Over

本文结束

The End~

全剧终

可惜我们的职业素养压迫我们🦉勇敢地往上走! 🦅一探究竟!

塔身中空,内有螺旋石阶可以攀登~来到第2层🐣压抑的内心终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站在塔心室中间,四面八方风徐来,视野极好,还可望见潮州大桥👀不过 四周的墙壁破烂不堪 ,还被各种「XX 我爱你呀~」等到此一游的涂鸦占领🙈

透过参差的塔窗看到高铁呼驰而过,别有一番风味🍃仰望藻井👇顺便科普下,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独特的装饰部分 。

可见 石雕图案由三条花岗岩石板拼成 👆第二层是 八卦图 🌝

👆第三层是 双龙抢宝图

👆第四层是 双凤朝阳图

第五层是 双鹤呈祥图 ,但从这里开始就有点危险了~因为你可以看到有块石板已经断开🤕

至此就更加危险了!~石阶被掉落的石板覆盖成了石滑梯!!!需要搀扶两边砖头才能艰难上位😊

👆第六层是 玉兔挂树图 ,随时有掉落下来的危险

被震断的那块石板就落在其正下方地上,一直残存至今。而传说最后一层是 鹿衔灵芝的祥瑞石雕图 ,因整层被地震震落无从考证🤷‍♀

这是我们这次古塔探险的刘导👆他脚下这些裸露着的石阶通往第7层,是最后通天的石梯,只要稍不小心可能就会飞流直下!!!

但既然是探险,我们还是偷偷地被领上塔顶~合个影留个念📷hoho~。

塔顶的风更是大得让人不要不要的,完全能感受到塔身在摇晃🌪特别是从七层要下回到六层,每一步都惊心动魄, 那些残存的石阶摇摇晃晃,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咱们还是在塔下拍张美美的照片就阔以啦,日落时分,光线最佳️平凡的砖头都会被晒成金砖!美丽的熊儿都被照成小黄人~🌝实在美赞~

/ 塔的传奇色彩 /

从老一辈口中得知另一则传说「三元塔和凤凰塔是因两名工匠斗气所建」 (这个故事也是有点狗血🐶想知道可自行百度)

但据《江东镇志》记载,三元塔是明代荣归故里的户部左侍郎林熙春下令修建的,建于1605年期,1607年竣工。而凤凰塔则是由明代潮州知府郭子章主持修建,建于1585年,间隔了整整二十年,所以 传说被破解️并非工匠斗气所建。

当年林熙春返乡后,听闻急水埠凶险,便力倡在鲤鱼山上建塔。一作镇煞止水之用,二有引航之便,三来还有聚气昌文之效。

三元塔是按道家《元气论》描述「 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 」而命名,也有取 状元、会元、解元 之意,寓有称颂潮郡学风昌盛、人才代出之意。

由此可见潮州三元塔的源来充满正能量👍

▲ 点击前往 潮州老照片 围观 约翰·汤姆逊 1870年拍摄的三元塔

而回看历史上潮州的第一张照片,拍的正是当年英姿飒爽的三元塔,塔高51米,八角形楼阁式砖石塔, 从建筑设计上讲,三元塔比凤凰塔更有新意 。也印证了塔门口的那副对联,霞光万丈,直插星汉,砥挡韩水,无不有定海神针般气魄,镇守一方正气。

如今三元塔虽然缺了一角,但这座明代文物残缺的美景仍带着它美好的寓意,守护着一方水土。

欲知塔内详情, 尽请期待下期文章哟~

欢迎添加兜里客服weixin:doullydream,加入探险小分队。

▼ 点击以下跳转相应内容:

专注潮汕传统文化&美食

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用更年轻的手法呈现出来

商业摄影 | 创意视频 | 企业宣传

平面设计 | 品牌策划 | 个人专访

- Doully潮州-

锦州古塔的风铃木杆是什么木料?

莒县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莒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面积1952。

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中生代第四纪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哺乳动物蕃生、古人类繁衍的地方。到新石器时代,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

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 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之多,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地下地上文物丰富,县博物馆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

莒文化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和沉淀,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文化。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境内浮来山清雅灵秀,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条旅游线之一。山上座落着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定林寺,寺中有刘勰校经楼,有树龄近四千年的“天下银杏第一树”。

境内马亓山、屋楼崮石奇、洞幽,风光秀丽,名胜众多。另外境内还有齐长城、状元林、乐毅垒等名胜古迹,既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又是访古寻幽之胜地。

莒县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寒暑适中,物产丰饶。盛产小麦、水稻、玉米、豆类、薯类,以及花生、桑蚕、黄烟、茶叶、西瓜等,苹果、银杏、板栗、桃、柿、杏等干鲜果也十分丰富,是全国粮食、油料、果品、蔬菜、生猪、肉食兔等重要生产基地。

莒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初步探明的矿产达38种,铁、铜等金属和石灰石、大理石、页岩粘土等非金属资源尤为丰富。 莒县有沭河等大小河流26条,有青峰岭等大中小型水库226座,水资源充足。

有没有知道莒县县志的

://bc/yellowpage/pany_371122000960

历史沿革

莒县历史悠久。商代为姑幕国,周为莒子国,秦始为县,西汉初曾为郡,文帝二年在此置城阳国,隋又为州,后为州为县数度升降,1913年改州称县至今。虽时代更替、版图数变,然三千年来,莒名始终未易。莒国故城一直是州、县治所,而今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政区位置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接东港区和五莲县,西连沂水、沂南两县,南与莒南县毗连,北与诸城市为邻,北距青岛200公里,东距日照港68公里,206国道,225、335、336省道在县城交汇成网,日东高速公路和胶新铁路贯穿境内,胶新铁路在县城北2公里处建有二级站1处。

行政区划

莒县行政区划历史上经过多次变革。目前,全县共辖17镇4乡1260个行政村。17镇为:城阳、招贤、阎庄、夏庄、中楼、小店、龙山、刘家官庄、安庄、峤山、东莞、浮来山、陵阳、长岭、店子集、碁山、洛河,4乡为寨里河、桑园、库山、果庄。

自然特征

到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1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万人,占总人口的173%。现有总面积19524平方公里。

社会事业

莒县地势北高南低,四周环山,中间丘陵、平原、洼地交接,海拔200米以上的低山占总面积的1325%,丘陵占6135%,平原洼地占254%。莒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114毫米上下,无霜期约184天。

资源特点

莒县农副土特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地瓜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棉花、瓜菜、桑蚕、黄烟、茶叶、果品、食用菌等,历史上曾有"收不收,下莒州"之美誉。莒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初步探明的铜、铁、石灰岩、大理石、页岩硅化粘土等矿物质有38种,其中石灰岩储量达342亿立方米,有着国内少有的优质石灰岩带。莒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径流量年约62亿立方米,平均年利用量在25亿立方米以上。

旅游资源

莒县历史悠久,名胜荟萃。莒国故城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西浮来山峰秀林幽,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春秋鲁莒会盟处、刘勰校经楼等景点知名天下;县境东南马鬐山耸翠叠秀,南宋红袄军、元末红巾军的营垒故址犹存,兼有望海楼、一线天、仙人洞、仙女浴池等景观。此外,齐长城遗址、陵阳河遗址、状元林、博物馆、屋楼崮等地,也为游人向往的好去处。

莒县有什么名胜古迹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中生代第四纪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哺乳动物繁生、古人类繁衍的地方。

到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之多,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

莒文化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和积淀,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文化。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境内浮来山清雅灵秀,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条旅游线之一。山上坐落着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定林寺,寺中有刘勰校经楼,有树龄近四千年的“天下银杏第一树”。

境内马亓山、屋楼崮峰险、石奇、洞幽,风光秀丽,名胜众多。另外,境内还有齐长城、状元林、乐毅垒等名胜古迹,既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又是访古寻幽之胜地。

莒县南靠兖石铁路,北近胶济铁路,东临日照港,206国道,225、335、336省道交汇莒城,连接京沪高速、同三高速的日东高速公路和胶新铁路贯穿境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莒国故城已形成较现代化的服务网络,有大型商场、娱乐中心10余处,有设施完备的涉外宾馆酒店15处,可为中外朋友提供优质服务。

莒县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

莒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属新亚欧大陆桥头堡日照市,面积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中生代第四纪中期,莒地就是植物茂盛晡乳动物蕃生古人类繁衍的地方。到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志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莒商为古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年前,莒地区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莒地故城堡遗址达十几处之多,古遗址古墓群已发现1291处;莒州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莒文化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和沉淀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 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文化。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山东日照的莒县有多少历史了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

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莒文化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和沉淀,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文化。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境内浮来山清灵雅秀,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条旅游线之一。

山中古刹定林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寺内有当代文学巨匠郭沫若亲笔题写匾额的校经楼, 为刘勰晚年校经著书之处。

寺院正中矗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高247米,粗157米,树龄近4000年,虽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此外,境内还有齐长城遗址、状元林、乐毅垒、马鬐山红袄军遗址和玉皇山龙鱼、屋楼春晓等景观,既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又是访古寻幽之胜地。

莒县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在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和降水都较丰富;但在有些年份,也出现了旱涝、低温等灾害性天气。 统计资料显示,莒县地区的常年平均气温为121℃,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45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82天 文博精粹 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民族。”

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莒乡文苑,内藏丰厚。

据史载,仅六朝时,莒人文著,册以百计。其中臧严之《栖风春秋》、臧荣绪之《晋书》、刘勰之《文心雕龙》地位颇高,历代相传。

明、清之交,莒人文著,再掀 ,涌现出卢纯、于学谧、管廷献、李继芳等著作达200余卷;30年代,一代学子周兴南又写下了《孙子兵法考释》等五部传世之作。时到当代,莒人文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改革开放20年,全县共出版图书30余册,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稿1700余篇;杜守敏出版了《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评导》等11册教学丛书,王世龙出版了《土地的花冠》等7册专集,唐家兴发表了《抗拒破产》等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他乡莒籍作家,其人其作知名者不下百人。其中:张采忱、魏树海、于产、赵书三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另外,莒县还先后自发成立起“诗社”、“文学社”等文学团体20余个。 莒乡书画,名人荟萃。

明代赵原、清代于学谧、于长龄、邴宛麟、董玉辉、庄陔兰、孙少山等皆为书画之大手笔,其人物、花卉、山水、书法,或苍郁幽深,或傲岸不羁,或遒劲秀美,或雅俗共赏,不仅在当代红极一时,至今为后人所推崇。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莒乡书画界非常活跃,成为省文化厅命名的“山东省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宋式云、何乃磊、徐永田、朱全增、高金书、宋金鼎等一大批书画家以其作品的绚丽多姿,成为全国知名的书画家,其中何乃磊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另外,莒县书法、绘画群体庞大,新秀层出不穷。

他们的作品或夺得全国大奖,或出展北京、香港,是我县书画艺术史上的新生力量。外乡莒县籍画家也不乏其人,知名者有百余位,风采各有千秋。

虽身居他乡,亦为莒县增光不少。 莒县剪纸艺术起于民间,以剪“过门彩”和“天棚花”为主,图案多是“恭贺新春”、“凤凰对舞”之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建国之后,于永胜、贾孝来等融林刻、多色套剪为一体,将莒乡的剪纸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作品格调清新,色彩明朗,深得社会各界喜爱。

仅于永胜一个人就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幅。 莒县的民间娱乐,多在节日时进行。

有春节的狮子、旱船、高跷、花棍、跑驴等杂耍,有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民间小唱,有元宵节的花灯和焰火,有清明节的秋千和风筝。其中碁山的转秋千,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了各地游客的浓厚兴趣。

莒县地方风俗,涉及范围较广,文化、体育、娱乐各有所属,其中端午节采药、清明节荡秋千、正月十五送灯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996年4月,莒县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重要文物 (1)图象文字。是刻在灰陶尊腹部的原始陶文。

自1960年以来,在莒县陵阳河、朱家村和杭头三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先后出土10多种类型20余个单字。此系迄今所见中国最早。

山东日照的莒县有多少历史了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亚区。莒商代为姑幕国,春秋时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莒地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

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县博物馆藏文物达12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余件。莒文化经过历代莒人的发展和沉淀,成为独具特色的史前文化,被公认为是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文化。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这方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境内浮来山清灵雅秀,古迹众多,是山东省六条旅游线之一。

山中古刹定林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寺内有当代文学巨匠郭沫若亲笔题写匾额的校经楼, 为刘勰晚年校经著书之处。

寺院正中矗立着“天下银杏第一树”,高247米,粗157米,树龄近4000年,虽历经沧桑,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此外,境内还有齐长城遗址、状元林、乐毅垒、马鬐山红袄军遗址和玉皇山龙鱼、屋楼春晓等景观,既为莒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又是访古寻幽之胜地。

莒县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在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和降水都较丰富;但在有些年份,也出现了旱涝、低温等灾害性天气。 统计资料显示,莒县地区的常年平均气温为121℃,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45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82天 文博精粹 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民族。”

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莒乡文苑,内藏丰厚。

据史载,仅六朝时,莒人文著,册以百计。其中臧严之《栖风春秋》、臧荣绪之《晋书》、刘勰之《文心雕龙》地位颇高,历代相传。

明、清之交,莒人文著,再掀 ,涌现出卢纯、于学谧、管廷献、李继芳等著作达200余卷;30年代,一代学子周兴南又写下了《孙子兵法考释》等五部传世之作。时到当代,莒人文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改革开放20年,全县共出版图书30余册,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稿1700余篇;杜守敏出版了《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评导》等11册教学丛书,王世龙出版了《土地的花冠》等7册专集,唐家兴发表了《抗拒破产》等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

与此同时,他乡莒籍作家,其人其作知名者不下百人。其中:张采忱、魏树海、于产、赵书三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另外,莒县还先后自发成立起“诗社”、“文学社”等文学团体20余个。 莒乡书画,名人荟萃。

明代赵原、清代于学谧、于长龄、邴宛麟、董玉辉、庄陔兰、孙少山等皆为书画之大手笔,其人物、花卉、山水、书法,或苍郁幽深,或傲岸不羁,或遒劲秀美,或雅俗共赏,不仅在当代红极一时,至今为后人所推崇。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莒乡书画界非常活跃,成为省文化厅命名的“山东省民间书画艺术之乡”。

宋式云、何乃磊、徐永田、朱全增、高金书、宋金鼎等一大批书画家以其作品的绚丽多姿,成为全国知名的书画家,其中何乃磊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奖赛中获奖。另外,莒县书法、绘画群体庞大,新秀层出不穷。

他们的作品或夺得全国大奖,或出展北京、香港,是我县书画艺术史上的新生力量。外乡莒县籍画家也不乏其人,知名者有百余位,风采各有千秋。

虽身居他乡,亦为莒县增光不少。 莒县剪纸艺术起于民间,以剪“过门彩”和“天棚花”为主,图案多是“恭贺新春”、“凤凰对舞”之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建国之后,于永胜、贾孝来等融林刻、多色套剪为一体,将莒乡的剪纸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作品格调清新,色彩明朗,深得社会各界喜爱。

仅于永胜一个人就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幅。 莒县的民间娱乐,多在节日时进行。

有春节的狮子、旱船、高跷、花棍、跑驴等杂耍,有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民间小唱,有元宵节的花灯和焰火,有清明节的秋千和风筝。其中碁山的转秋千,以其独特的方式,引起了各地游客的浓厚兴趣。

莒县地方风俗,涉及范围较广,文化、体育、娱乐各有所属,其中端午节采药、清明节荡秋千、正月十五送灯等,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996年4月,莒县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重要文物 (1)图象文字。是刻在灰陶尊腹部的原始陶文。

自1960年以来,在莒县陵阳河、朱家村和杭头三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先后出土10多种类型20余个单字。此系。

京杭大运河两岸古塔

黄花风铃木(学名:Handroanthus chrysanthus (Jacq) SOGrose)是紫葳科,风铃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5米,树皮有深刻裂纹,小叶片对生,五叶轮生,卵状椭圆形,全叶被褐色细茸毛,先端尖,叶面粗糙;圆锥花序,顶生,花两性,萼筒管状,花冠金**,漏斗形,花缘皱曲,但为两侧对称花,甜香,子房二室,果实为蓇葖果,种子具翅;春季3-4月开花,先花后叶。

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1997年前中国自南美巴拉圭引进栽种。

该种会随着四季变化而更换风貌的树。春天枝条叶疏,清明节前后会开漂亮的黄花;夏天长叶结果荚;秋天枝叶繁盛,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冬天枯枝落叶,呈现出凄凉之美,这就是黄花风铃木在春、夏、秋、冬所展现出不同的独特风采。

紫花风铃木

紫花风铃木原产巴西、巴拉圭、危地马拉、阿根廷、特立尼达和多马哥等中南美洲的国家和地区。性喜光,稍耐荫,生长适温20-30℃,最低温度5℃。对土壤要求不严。 

紫花风铃木可在公园、庭院、风景区的草坪、水塘边或主干道路旁作庇荫树或行道树,适宜孤植或列植观赏。也可药用。

清代说的宁古塔是哪里啊,嘿嘿?还有个就是宗仁府是干嘛滴

1、京杭大运河与淮安

11世界璀璨明珠——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公里,她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并将这五大水系连成统一的水运网。

12淮安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入淮处在现在的里运河,淮安成为了运河伊端;明清时,淮安为运河南北适中之地,大批漕运、水务管理机构进驻淮安,淮安空前繁荣,城市人口最多时达54万人,成为运河之都。曾经的辉煌为淮安运河的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历史记忆和强大的动力。

13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正在发生聚变

如今,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与翔宇大道、淮海南路、北门大街城市发展轴线,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城市结构要素紧密相连,且涵盖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楚州区级公共中心、黄码区级公共中心,同时与水渡口市级商务中心、清浦区级公共中心、市级科教中心紧密相邻。可见,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城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结构意义,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各区的较沉寂的边缘地带,即将成为淮安城市当前及未来最活跃的中心地带。

2、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建成环境调查研究

21土地使用调查研究

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居住、宅基地、农田、河流水系、及对外交通等用地。已建成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块的东西两头,中部也已开始兴建。集中地区的居住、工业等用地相互夹杂,较为凌乱,零散地区主要为农村宅基地和农田。杂乱无序的用地布局亟需调整和改善,结构的不平衡需要通过性质的转变、补充和强化等得以完善。

22道路交通调查研究

(1)陆路交通:道路呈棋盘式路网结构,分为快速路、结构性主干道、其他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五个等级;路网东西两头较密、中部较为稀疏。区内公共交通在建成区内较为发达,但在两河地区和新城区尚无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不完善,仅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部分滨水步道、河下步行街和少部分公园游览道路。运河两岸干线交通良好,但应完善整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支路网的构建。

(2)水路交通:水运通道有京杭大运河国家二级航道、里运河淮安旅游航道;暂无水上公交。码头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码头。水上公交和码头的设置以及其周边的整治和改造关系到运河未来发展的成败与否。

23景观环境调查研究

(1)滨水景观:水上景观要素主要有水体、水上航运和靠岸的船只、水草和水上漂浮物。水岸景观要素主要有河堤、护坡、工业厂房、货物堆场、防护和休闲绿地、居住小区、居民点等。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水岸资源,并通过植入一些活化功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2)绿化景观:滨河绿化以水杉、意杨、柳树、雪松、灌木为主,景观单调无序、未成系统。丰富但未成体系的绿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是运河两岸基底塑造的重点。

(3)工业景观:集中在基地的东西两头,东部以井神盐业和河沙堆场为主,西部以造船厂及水运行业的仓库为主。景观物有码头、船舶、仓库、塔架、沙堆、铁板、罐型容器、桁架、烟囱等。多样而特色的工业景观为保存现代工业文明的承继和创新提供了良好载体。

(4)人居景观:居住形式以聚居点为主,有老的街坊、已建居住小区、在建滨水高层和农村居民点;此外还有以船为居的运河水上人家。多样的人居景观为丰富运河两岸的生活提供了源头和链接。

(5)文化景观: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里运河的东岸,分布于河堤、板闸、河下古镇、楚州古城的萧湖和勺湖周边;景观物主要有古运河河堤、榷关、寺庙、古塔、历史街区、园林、明清古建等。多样的文化遗存和景观物为需要足够而有联系的活动加以支撑。

(6)设施景观:基地内的设施景观主要是跨越两河的桥梁、暴露于外的市政管线、道路设施、具有垂直感的水塔、以及其他一些雕塑小品等。这些设施大多较为粗犷,缺乏精心设计,有的甚至有碍观瞻。良莠不齐的设施景观物需要在甄别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造。

24建筑环境调查研究

(1)建筑肌理:东部地处古城,其肌理遵循传统街巷的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河沿街布置;中部多为居民点,其肌理大多顺应河流和机耕道,方向感较差,仅新城建筑的空间组合感较强;西部肌理较为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布置。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在现状肌理基础上去除杂质和吸其精华。

(2)建筑围合:工业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行列式和零散式;居住建筑围合主要为行列式和自由式;公共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独立式和行列式;民居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自由式和独立式;水上渔家的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和自由式。多元化的建筑围合方式为运河两岸建筑布局提供了借鉴。

(3)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中部的行政文化中心和西部的滨河沿岸,以居住、行政办公性质为主,一般在10-20层左右;多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基地的东西两头,以居住、学校为主,层数在3—5层之间;低层建筑零散分布于东西两头和中部,主要以民居、工业厂房、仓库和附属用房为主,层数在1—3层之间。毫无韵律的建筑高度布局提醒未来运河两岸应当首重滨河天际线的塑造。

3、对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的规划设想

31明确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将运河两岸规划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生态良好、设施齐全、设施配套的城市中心滨水休闲地带。

(2)文化目标:传承淮安地方的多元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发扬,使运河两岸成为反映和体现淮安文化特色的汇聚焦点。

(3)旅游目标:打破运河旅游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迈向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4)开发目标:体现运河对周边土地的综合价值,适应城市城市发展的步伐,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城市近期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32创新规划理念——“回归运河”

(1)回归什么? 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方式。即在生产方式上依赖运河,以运河为引擎;在生活方式上,亲近运河,以运河为中心;在生态方式上,师法自然,以绿水为基础。

(2)如何回归?首先是文脉性回归,做到有脉可依和有脉可循;其次是本质性回归,做到注重本质、不究其表;再者就是要创新性回归,做到城市空间规划有创造性、具新式样;最后就是要做到融合性回归,实现多方的有机融入和巧妙整合。

34提升城市定位

(1)城市定位:以运河滨水生态和文化资源为核心的 现代都市生活、休闲和旅游的综合示范带。

(2)功能定位:以滨水休闲旅游为灵魂,围绕完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承继和生态保育主题,打造功能完善、具有全新生活方式的、以都市滨水休闲旅游为核心驱动力的、集滨水宜居、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博物展览等主导功能和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科技教育、餐饮配套等辅助功能为一体的新都市滨水休闲旅游示范区。

4、几点建议

(1)在城市规划方面,适当时统一对运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出最优质、最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

(2)在空间设计方面,尽量在运河两岸做减法,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发展发展空间;

(3)在休闲旅游方面,尽可能将城市空间与运河相链接,加强对城市事件和活动的策划,使淮安尽早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休闲旅游城市;

(4)在工业遗产方面,建议尽早对运河两岸的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制定专门的工业遗产名录和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

(5)在规划管理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未开工建设用地的方案进行微调,尽可能打开通向运河的生态、生活廊道。

宁安市宁古塔蔬菜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宁古塔为清朝时期古地名,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靠日本海,旧属吉林管辖。满语数之六为宁古,个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努尔哈赤的六个伯叔公)曾居此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清人称其:“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

宁古塔常年冰封。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宁古塔有新旧二城,新城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即宁安县城),旧城在今海林市西南、海浪河南岸的旧街乡古城村。《盛京通志》第三十一卷载:“宁古塔旧城,在海兰河(今海浪河)南岸有石城(内城),高丈余,周一里,东西各一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树林,名为觉罗,被视为努尔哈赤祖龙兴之地;此去至城东、北、西近城皆平原,遍植玫瑰,每至每年五月初盛开,一片花海,景致极为美丽怡人。吴桭臣称“宁古山川土地,俱极肥饶,故物产之美,鲜食之外,虽山蔬野蓛,无不佳者。皆无所属,任人自取。”方拱干称宁古风俗“臻无为之治”“道不拾遗物,物遗则拾之置于公,俟失者往认焉”。吴桭臣《宁古塔纪略》亦称:“大率信义为重,路不拾遗,颇有古风”。杨宾在《宁古塔杂诗》上说:“石矶围平野,河流抱浅沙。土城惟半壁,茅屋有千家。泣月天边雁,悲风塞上笳。老亲忠信在,不减住中华。”当地满族人采集花瓣,制作“玫瑰糖”及香水成为特产。

顺治三年(1646年),设奉天昂邦章京管辖东北地区。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命梅勒章京沙尔虎达、甲喇章京海塔、尼噶礼统官兵驻防宁古塔。”到了康熙元年(1662年)改为宁古塔将军,康熙五年(1666年)迁建新城(今宁安市)。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治吉林乌拉,以原吉林副都统移驻宁古塔,战略地位逐渐消失。

清朝初期宁古塔是吉林的一部分,属吉林将军所管辖,主要作为牧场及流放囚犯的地方,例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被流放到此地,一说被处死于此。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爆发丁酉科场案,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康熙二十年(1681年)经明珠、徐干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救,纳资赎归,前后历经23年。张缙彦称,“流徙来者,多吴、越、闽、广、齐、楚、梁、秦、燕、赵之人。”

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须将此地大部份割予沙俄,今归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所管。俄罗斯远东的重要太平洋港口海参崴及纳霍德卡均处古代宁古塔。

宗人(此人非彼仁)府

宗人府是中国历史古代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之机构。

宁安市宁古塔蔬菜专业合作社是2011-12-09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杏山村。

宁安市宁古塔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231084588131027W,企业法人贾志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宁安市宁古塔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统一标准种植蔬菜、花卉及统一销售;蔬菜、花卉种植新技术应用示范与推广。在黑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5503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2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宁安市宁古塔蔬菜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