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年轻人捧红的做饭生意经:博主忙卖课带货,机构月入百万

网友发布 2022-07-29 16:05 · 头闻号项目分享

来源|科技星球

文|陈巧慧

继“吃播”之后,另一种美食“烹饪”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

“因为疫情反复,我在家庭办公时间里,在短视频里学了很多菜,收获了新技能,也让自己变胖了。”小丽在朋友圈里苦恼地说。

如今,像小丽这样,在各种平台学习烹饪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朋友圈和小红书里,晒自己做饭的经历比比皆是。

疫情过后,年轻人对烹饪的热情不亚于此前Tik Tok体育健身领域的“刘畊宏热”。小红书数据显示,2020年,小红书社区发布的美食笔记数量同比增长230%,成为社区第三大类目。与此同时,拥有数千万粉丝的Tik Tok和美食博主也大量涌现。Tik Tok、哔哩哔哩、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平台正逐渐取代垂直美食内容社区,成为年轻人观看美食内容和消费的新选择。

烹饪视频火热的背后,也带动了烹饪相关的生意。比如一些烹饪博主开直播带货,卖课,收广告等等。这些博主依靠这些货币化的方法赚取了大量的收入。关键是年轻人也愿意花钱学做饭。

Tik Tok美食博主李星向《科技星球》透露,今年上半年,他的饭局通过发布烹饪内容上涨了10万元,每个月还通过卖课赚了1万多元。目前,李星正在筹备一批美食挂账,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味蕾。

在《食神》中,周星驰道出了烹饪的真谛:“也许没有食神,也许每个人都是食神。”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想成为“食神”的渴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烹饪,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消费赛道和商业。

年轻人不仅要会吃,还要当“灶神”

疫情下,做饭成了抢手技能。

最近在Tik Tok和哔哩哔哩,出现了一个热梗:“吃了咸菜卷豆腐,皇帝老子不如我。”这句话出自电视剧《天下粮仓》中一个县令开的玩笑。有人问,“到底什么是‘泡菜卷豆腐’?我敢让吃了这个菜的县长胡乱说话。”

其实“酱豆腐”只是一种以豆腐和咸菜为主料烹制的特色配菜,并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夸张。这道特色菜能突然出现在内容平台上,烹饪博主的推广功不可没。

在Tik Tok,以“咸菜豆腐脑”为主题的视频总点击量已经达到1.3亿次。此外,Tik Tok还出现了“鲤鱼烤面”、“江豆腐”、“荔浦芋头”等脍炙人口的烹饪视频,与“酱豆腐”一起被称为“Tik Tok四大名菜”。

这些开箱即用的烹饪视频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重现影视剧中的名菜,再用现代烹饪手法展现给观众。来自Tik Tok的烹饪博主李星表示,这种做法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毕竟电影电视里的菜不太容易表现出来,因为有些菜可能有菜谱,可以模仿。但有些菜纯粹是想象出来的,比如《中国小当家》里的“弹跳甲鱼汤”。民间没有这道菜,需要博主去摸索做法。

除了专业博主,一些明星也分享自己的烹饪视频。例如,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演员李立群因为不能外出,开始在Tik Tok记录他的家庭生活。他特别分享了一些烹饪视频,比如“鱼炒韭菜”、“五花肉炒蒜苗”,还炒了一道自己的菜:韭菜、虾皮、白笋。这些烹饪视频都引来了观众的热评。

在这些急性子、专业人士、名人的带动下,年轻人也开始模仿学习烹饪。《科技星球》发现,许多年轻人开始在Tik Tok、自动快餐和哔哩哔哩等平台上分享他们的新菜肴。

杨慎告诉《科技星球》,他以前不知道如何烹饪。后来,在哔哩哔哩上看到一个美食家UP店主的烹饪视频后,他开始学习自己的烹饪技巧。此外,在哔哩哔哩,一些人开始记录他们的烹饪经历,这成为了一种类似于健身运动的打卡模式。

疫情期间,一些烹饪类app异军突起,下载量猛增。

根据麦琪的数据,美味的食物和饮料应用开始了反击。2020年2月底的最后一周,在苹果app Store的美食美酒排行榜中,烹饪类产品位列前十,超过了饿了么App,尤其是年轻人使用最多的名为“下厨房”的App,一度称霸榜单一段时间。

目前“下到厨房”App在苹果App Store的免费餐饮榜单中排名第10,畅销榜排名第一,其他烹饪类产品虽然排名有所下降,但都在前100。可见,烹饪App正逐渐成为用户的日常生活工具。

在大环境和流量的驱动下,炒菜做饭的热度逐渐在年轻人中蔓延开来。

“烹饪热”背后的生意,意味着普通人每年可以赚上百万。

烹饪背后的生意也吸引着外界的目光。

目前炒菜变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创作者除了卖菜谱和教学,还在平台上卖烹饪相关的食材、厨具等商品,并开启直播发货模式。另外有些博主会接一些餐饮广告之类的。

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烹饪带来的色香味能极大地激发观众的学习和分享欲望,形成良性互动,最终不断刺激美食视频市场的扩大。这就是为什么点击他们的视频,点赞和转发总是高的吓人。有了流量,就有了变现的基础。

“我以前是全职太太。后来我发现疫情期间很多人开始拍摄烹饪视频后,我也尝试去做。没想到从去年1月到现在,我已经积累了10万粉丝,粉丝微信群有12个。每天都有粉丝在群里讨论自己的烹饪心得,感觉大家学习烹饪的热情都很高。为了更好的实现,我会更详细的讲解前面烹饪视频中的步骤,打包成课件出售。价格在60元,包含20多种家常菜和一些原创菜谱。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客户也可以直接问我。目前,通过出售烹饪视频,他们的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李实说。

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徐飞说,他以前是个典型的宅男。一日三餐基本靠外卖或者外摊解决。但是经历了上海的疫情,他才发现做饭的重要性。毕竟疫情期间,外卖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现在他已经在Tik Tok、哔哩哔哩等平台付费博主学习菜谱,有时还会在直播间购买相关厨具。现在徐飞是个烹饪小能手,在红宝书里有了自己的烹饪圈。

对于付费学习烹饪,徐飞认为他可以接受。毕竟他可以得到更详细的烹饪技巧和步骤。而且他可以在厨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在选材上得到更多的新知识,也为以后成家立业和生活打下基础。像徐飞一样,有不少人喜欢花钱学习烹饪。科技星球发现,在QQ中,一些00后开始组建烹饪群,向年轻人推销烹饪课程。

和李实一样,石磊也是一名自媒体厨师。目前,他在Tik Tok有30万粉丝。他的套现模式是收一些食品相关的广告,收入大概小五位数。他不局限于Tik Tok,他已经开始寻求新的渠道来套现。

目前,石磊在视频号上创作烹饪视频,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现在,我正在和其他创作者合作,尝试在视频号上带货直播。带货的商品主要与食品有关。“保健食品、家电、土特产、休闲零食、厨房工具,只要我推荐,直播间的观众都会很乐意下单。一场直播下来,能卖出近50单,每单能带来10%的提成,月入近万元,”石磊说。

石磊还透露,他认识的一个大博主现在正准备成立自己的烹饪品牌,成立一个公会,建立一个大的烹饪内容矩阵,并计划推出app和小程序进入这个商业链条的上游,预计月收入过百万。

为大厂的平台添加代码

烹饪火热的背后,离不开疫情因素和美食创作者的助攻,也离不开平台的加码。

Tech发现,互联网平台如Tik Tok、Aauto Quicker、哔哩哔哩等。针对烹饪需求推出了相关功能和活动。比如外卖平台增加了菜单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学习烹饪技巧。有产品人士认为,该功能的出现促进了用户从侧面下单的欲望。毕竟做菜的前提是食材,可以从平台购买。

近日,Tik Tok推出“跟Tik Tok学做饭”活动,为创作者提供流量奖励。一些博客告诉《科技星球》, Tik Tok在烹饪方面投入了很多。每年都会有几个相关的活动,依靠这些活动,博主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获得流量的博主可以快速成长,反哺Tik Tok的商业化,比如商品的直播投放,广告的变现。

短视频平台Aauto Quicker在美食创作上的投入更大。2019年,Aauto更快推出“美食计划”,提供超10亿元流量支持。接着,举办“川菜文化新时代”线下交流活动,加强活动的可操作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为创作者变现,其在“付费内容”一栏中增加了“秘方”专区,成为烹饪创作者的重要变现渠道。

作为后浪的聚集地,“哔哩哔哩”曾经在过年的时候发起过“新年灶神战”。通过收集蔬菜的模式,后浪在哔哩哔哩学习如何烹饪,现在年轻人开始用哔哩哔哩记录他们的烹饪细节。

据易观千帆发布的《中国美食内容消费用户洞察2021》显示,Tik Tok、小红书、哔哩哔哩、Aauto Quicker等综合性内容平台正逐渐取代垂直美食内容社区,成为年轻人观看美食内容的主要选择。

平台纷纷涌入烹饪市场,不仅是因为疫情后年轻人对学习烹饪需求的改变,也是因为他们想将烹饪融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从而挖掘这个垂直市场的商业潜力。即使在这些平台中,拥有一个用于现场烹饪的“刘畊宏”也不是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