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详细资料大全
东宁详细资料大全
东宁市,是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的县级市。东宁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3′—131°18′,北纬43°25′—44°35′,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79公里,南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相邻,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东宁于清末设治,2015年12月,东宁撤县设市。
东宁市境内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辖6镇,人口21.0万(2014年)。气候条件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1368万元。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东宁市 外文名称 :Dongning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下辖地区 :6个镇*** 驻地 :东宁镇 电话区号 :0453 邮政区码 :157299 地理位置 :牡丹江市东南部 面积 :7139平方千米 人口 :20.72万(2016年) 方言 :东北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红石砬子山城址、五排山城址、金龙寺、东宁要塞、神仙洞森林公园 火车站 :东宁站 车牌代码 :黑C 行政代码 :231024建制沿革,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区划现状,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体制,经济概况,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科技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神仙洞森林公园,洞庭风景区,金光寺,获得荣誉,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清末设治,以其地居宁古塔东部而得名。属宁古塔副都统辖区。光绪七年(1881年),宁古塔副都统派员于三岔口地方设招垦局,招民垦荒。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招垦局改为招垦总局。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903年1月11日),清廷批准,撤销招垦总局,于三岔口地方设定绥芬厅。宣统元年(1909年)批准,将绥芬厅升改绥芬府,移驻宁古塔城,另于三岔口设定东宁厅,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二年(1913年)3月,将东宁厅改为东宁县,民国三年(1914年)6月隶属吉林省延吉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撤销道区,由吉林省直辖。时为三等县,东宁县总人口3.3万人。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2月改隶滨江省,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伪满康德六年(1939年)6月1日,将东宁县北部和穆棱县细鳞河地区划出,设定绥阳县(县 *** 驻绥阳镇),同时将东宁县城移至小城子,改为东宁街。伪满康德十年(1943年)10月后,先后改隶东满总省和东满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绥宁省,后改隶牡丹江专区,再改隶牡丹江三十七年(1948年)7月,划归松江省管辖。同年10月4日,松江省 *** 决定,撤销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县 *** 移驻绥芬河镇。 1952年4月28日,松江省 *** 批准,将东宁县 *** 迁回东宁镇。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划归新设立的牡丹江专区(1967年改为牡丹江地区)。1975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将绥芬河镇划出改设绥芬河市(县级)。1983年9月3日,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领导。 201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东宁县,设立县级东宁市,以原东宁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宁市的行政区域。东宁市由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8年,撤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县 *** 移驻绥芬河,划为7个行政区。 1956年,撤区划乡,划为19个乡、镇。 1962年,增设金厂、细鳞河两个公社。 1968年,成立绥芬河区(县级)绥芬河从东宁县划出由牡丹江专署辖。 1973年,撤绥芬河区建制并入东宁县,改为绥芬河人民公社。 1975年,成立绥芬河市(县级),再次从东宁县划出。 1976年,成立黄泥河公社。 1980年,成立南天门公社。 1981年,政企分设,撤销人民公社,改建10个乡、镇。 1985年,东宁县行政区域为:东宁镇、绥阳镇、大肚川镇、老黑山镇、三岔口朝鲜族乡,南天门乡、金厂乡、道河乡、细鳞河乡,总计管辖4镇6乡,150个村,39个自然屯。 2001年,东宁县撤乡并镇为:东宁镇、绥阳镇、大肚川镇、老黑山镇、三岔口朝鲜族镇、道河镇,总计6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15年,东宁市辖5个镇、1个民族镇:东宁镇、绥阳镇、老黑山镇、大肚川镇、道河镇、三岔口朝鲜族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宁市地图 东宁市位于黑龙江省最东南部,属牡丹江市所辖的边境县级市,南与吉林省相邻,东与俄罗斯接壤,北与穆棱市和牡丹江市毗邻,西与宁安市搭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3′—131°18′,北纬43°25′—44°35′。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东宁市的地形为南北狭长,地貌比例约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北、西、南三面都是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貌、土壤、水热等都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过渡性变化。既有海拔公里以上的通沟岭,也有不足百米的东宁盆地。东宁市的最高峰是通沟岭顶,海拔1102米,耸立在大小绥芬河交汇处北侧,连线万鹿沟以北的完达山余脉,相依著道河东南方面的峻岭,构成东宁盆地的环型屏障。 气候 东宁市境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东宁市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5.1℃,最近五年的平均气温为6.2℃,有效积温2900—3000℃,无霜期150天,雨热同季,水量充沛,年均降雨量530毫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水量充沛。 东宁市城市面貌 水文 东宁市域内有大小河流160余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5条,其中绥芬河是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在县内流径长160公里。 土壤 东宁市境内土壤类型主要有七个土类:即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河淤土和水稻土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东宁市境内已探明的矿产有煤炭、石灰石、石英、叶腊石、黄金等20多种。是全国100个重点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植物资源 东宁市境内的植物以长白植物区系为主,兼有兴安植物系和华北植物区系植物。1981年农业区划调查时,粗略统计有1200多种,比较名贵的林木有红松、赤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胡桃秋、水曲柳、黄凤梨等;蜜源植物有椴、柳、胡枝子等70余种,可养蜂12000多箱;可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有300余种,中药材200余种,较名贵的有山参、黄芪、平贝、细辛等;山野菜有蕨菜、薇菜、黄花菜等,野生食用菌有木耳、蘑菇、针松茸;还有山梨、山葡萄、草莓、山都柿等野果;可做饲牧草的有小叶章、野古草、苔草、三棱草等。 东宁市 动物资源 截至2015年,东宁市境内已发现的野生动物种有野兽:虎、豹、黑熊、野猪、狍子、獾子、野兔、鹿、水獭、狐狸、狼等。飞禽:啄木鸟、燕子、麻雀、猫头鹰、棒槌鸟、蜡嘴、喜鹊、乌鸦、雉鸡、飞龙、沙半鸡等。爬行类:蛇(分水、草、木、土4种),晰蜴、蚰蜒、钱串子、甲鱼、毛蟹、喇蛄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末,东宁市总人口209985人,与2013年持平。其中:非农业人口100562人,农业人口109423人。全市出生人口1867人,死亡人口1141人。 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207258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非农业人口99577人,农业人口107608人。全市出生人口1680人,死亡人口1079人。 民族 东宁市境内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壮族、苗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维吾尔族共10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 政治体制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申奥 副县长甄公伯 副县长肖长旭 副县长王雪言 副县长黄书文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 经济概况 综述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136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3576万元,比2013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416044万元,比2013年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51748万元,比2013年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7:27.6:48.7调整为23.2:27.4:4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435元,比2013年增长5.7%。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状况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8375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9239万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34865万元,比上年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59646万元,比上年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7:26.6:50.7调整为23.1:25.8:51.1。 第一产业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29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5.4%。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3576万元,比2013年增长5.6%。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900公顷,比2013年增长2.5%,粮食总产量202484吨,比2013年增长0.4%,创历史新高。粮食单产2828公斤/公顷,比2013年下降2%。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别为24530吨、125871吨和49345吨,分别比2013年增长0.4%、1.6%和0.3%。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蔬菜产量45185吨,比2013年下降0.1%,烤菸产量5660吨,与2013年持平,油料产量11703吨,比2013年下降8.9%。水果产量14217吨,比2013年下降2.1%。 东宁市 截至2014年末,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大牲畜存栏24521头,比2013年增长5.2%;生猪存栏59422头,比2013年下降1.8%;羊存栏28004只,比2013年增长5%;家禽存栏5319百只,比2013年增长2.5%。全年肉类总产量为8362吨,比2013年下降7.9%;蛋产量为3404吨,比2013年增长3.6%;奶类产量943吨,比2013年下降10.1%。特色养殖业平稳发展,熊存栏34头,比2013年增长13.3%;鹿年末存栏624只,比2013年下降5.2%;蚕茧产量1277公斤,比2013年下降0.4%;出栏鹌鹑27600只,比2013年下降0.1%;貉存栏460只,比2013年下降1.7%;蜂蜜产量430吨,比2013年下降0.2%。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林业完成产值3817万元,比2013年下降46.2%;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876公顷,比2013年增长28%。渔业3543万元,比2013年增长2.5%。水产品产量完成2371吨,比2013年增长2.0%。 第二产业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7092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户,完成总产值375975万元,比2013年增长5.9%,实现增加值96943万元,比2013年增长0.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6428万元,比2013年下降8.5%;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168万元,比2013年下降68.1%;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332847万元,比2013年增长8.3%;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6600万元,比2013年下降72.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产值27933万元,比2013年增长146.4%,重工业实现产值348042万元,比2013年增长1.2%。 规模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木材行业实现产值262779万元,比2013年增长22.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9%。酒精制造和饲料加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生产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分别实现产值13345万元和4477万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646.0%和612.9%。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68775万元,比2013年增长6.0%,产销率为98.7%。实现利税总额42102万元,比2013年下降26.7%,其中利润总额23506万元,比2013年下降26.8%。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中,服装产量达到19.75万件,比2013年下降15.6%;风力发电量达到7010万千瓦时,比2013年下降18.7%;火力发电量达到32367万千瓦时,比2013年增长1.6%;原煤产量达到95.86万吨,比2013年下降21.0%;铜材产量达到583吨,比2013年下降77.0%;黄金产量达到193千克,比2013年下降19.6%。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77196万元,比2013年增长85.3%;实现利润总额23090万元,比2013年增长107.4%。房屋施工面积4.9万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43.8%;房屋竣工面积2.6万平方米,比2013年下降22.1%;其中住宅2.0万平方米,下降8.2%。 第三产业 2014年,东宁口岸出入境旅客达283186人次,比2013年下降28.0%。出入境旅游者157748人次,比2013年下降4.7%。其中:入境154911人次,比2013年下降5.6%;出境2837人次,比2013年增长8.9%。旅游业总收入实现43672万元,比2013年下降4.5%。 截至2014年末,东宁市(时称东宁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4118万元,比2013年增长3.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8070万元,比2013年增长4.3%。银行各项贷款余额531351万元,比2013年增长11.3%。 2014年,东宁市(东宁县)进出口总额实现306285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12.2%。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99812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25.6%;进口总额完成6473万美元,比2013年下降81.1%。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完成4978万美元,比2013年下降85.7%;加工贸易完成5589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10.3%;边境小额贸易完成261990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31.1%;其它贸易完成33726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1.6%。从国别来看,东宁市(时称东宁县)主要与11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其中对俄贸易300195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16.3%,占进出口总值的98%,占黑龙江全省对俄贸易的12.9%。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个。全年专利授权数5个。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099班次,培训农民3.5万人次,培训基层干部0.35万人次;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90项;举办科技大集36次,参加人数5.2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5种,8多万份(册);举办流动课堂6次;参加各种活动累计人数10万人次。生产力促进中心采集科技信息320条,为企业提供信息200条。 教育事业 截至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下辖各级各类学校5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完全国小38所(含民办1所)。共有教师1991人,其中国小教师877人,国中649人,高中312人。共有学生17826人,其中小学生8890人,国中生5185人,高中生3040人,职中684人,特教27人。共有幼稚园47所,幼儿教师总数376人,幼儿总数3212人。小升初为100%,初升高为85%,高考升学率达78%。普重本上线率分别达到了78%、32.5%。 文化事业 截至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境内共设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72013册,文物所1个,文物藏品1400件,电影放映单位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新发展有线电数位电视用户1753户。 东宁市 卫生事业 截至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共有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实有医疗病床床位750张;卫生技术人员897人,其中:医生380人,护士286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5%。 历史文化 宗教 截至2015年,东宁市共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种宗教,共有寺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56处,信教民众近4500人。登记备案的37处宗教活动场所中,天主教堂4个,信徒295人;基督教堂31个,信徒1560人;佛教金光寺1个,信徒2016个;伊斯兰教清真寺1个,信徒201人。东宁市境内宗教教职人员共有6人。 风景名胜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宁市三岔口镇南9公里处,距离俄边境1公里,距东宁市20公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区接壤,南与吉林省珲春要塞、北与绥芬河要塞相连,距俄罗斯乌苏里斯克53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市153公里。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和中国最大集中埋葬中国劳工的场所。 东宁要塞炮台口 2014年,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神仙洞森林公园 神仙洞森林公园距东宁市中心1.5公里,两岸山峰陡峭,下临绥芬河最深的静水,在南岸有座驼脊似的山峰,峰下有一个石洞,因洞里曾经居住过鱼仙姑娘,故被叫做神仙洞。 20 洞庭风景区 东宁洞庭风景区位于东宁市道河镇之东,绥芬河畔,道河东山之南,水路距东宁42公里。由锯齿峰、嗡水砬子、蝙蝠崖等景点围圈著该段绥芬河湾。锯齿峰立地高100米,长500米,呈90°角矗立河畔。南岸为沙滩,接着5000平方米的草坪绿地。四周为天然的森林植被,针阔叶树种达数十种。该段河水宽200米,水流平缓,深达2米左右。鱼类有鲤、鲫、鲇鱼等。南岸还有日伪时的铁路隧道,洞长150米。 金光寺 金光寺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西山之颠,绥芬河畔。金光寺始建于1996年,寺院占地总面积3.2万平方米现建筑面积2159平方米,分为殿堂区和生活区,包括三圣殿在内的殿堂面积1464平方米,生活区面积493平方米。殿供奉著三如来,观音菩萨等众多菩萨和神佛。 获得荣誉 全国卫生县、全国文明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著名人物 潘长江 (1957~) 中国著名小品演员,其女为著名的新生代女演员潘阳。
东宁市位于哪里?
东宁市,是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的县级市。东宁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3′—131°18′,北纬43°25′—44°35′,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79公里,南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相邻,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东宁于清末设治,2015年12月,东宁撤县设市。
东宁市境内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辖6镇,人口21.0万(2014年)。气候条件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2014年,东宁市(时称东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1368万元。
东宁市的地形地貌:
东宁市的地形为南北狭长,地貌比例约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北、西、南三面都是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貌、土壤、水热等都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过渡性变化。既有海拔公里以上的通沟岭,也有不足百米的东宁盆地。
东宁市的最高峰是通沟岭顶,海拔1102米,耸立在大小绥芬河交汇处北侧,连接万鹿沟以北的完达山余脉,相依着道河东南方面的峻岭,构成东宁盆地的环型屏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东宁市
黑龙江东宁县是那个市的
原东宁县已于2015年撤县改市,是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的县级市。
东宁市:
东宁市,牡丹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最东南部,属牡丹江市所辖的边境县级市,南与吉林省相邻,东与俄罗斯接壤,北与穆棱市和牡丹江市毗邻,西与宁安市搭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3′—131°18′,北纬43°25′—44°35′。截止2020年12月,东宁市辖5个镇、1个民族镇:东宁镇、绥阳镇、老黑山镇、大肚川镇、道河镇、三岔口朝鲜族镇。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52年4月28日,松江省政府批准,将东宁县政府迁回东宁镇。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56年3月,划归新设立的牡丹江专区(1967年改为牡丹江地区)。
1975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将绥芬河镇划出改设绥芬河市(县级)。
1983年9月3日,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领导。
201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东宁县,设立县级东宁市,以原东宁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宁市的行政区域。东宁市由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宁
东宁的简介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最东南部,属牡丹江市所辖的边境县份,南与吉林省相邻,东与俄罗斯接壤,北与穆棱市和牡丹江市毗邻,西与宁安市搭界。地理坐标:东经129°53′—131°18′,北纬43°25′—44°35′。东北部绥芬河市单独划出。东宁县是我国建治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属渤海都督府。1913年改为东宁县之前称东宁厅。面积7773平方公里,人口20.5308万人。包括汉、朝鲜、满、回等民族。 本县设6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宁镇。哈尔滨至绥芬河铁路横贯本县北部。县内东宁镇至各乡、镇以及大部分村屯均有公路相通,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县的公路网。东宁镇至绥阳镇、绥芬河市公路与滨绥铁路衔接,可通往内地和俄罗斯;东宁镇至三岔口镇公路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相通,直抵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并有公路直通牡丹江、鸡西等市县和吉林省,交通十分方便。本县北部为太平岭,西、南部为老爷岭,中部为绥芬河河谷盆地,构成三面高山环绕, 东宁县中间低的马蹄形地势。 平均海拔480米,最高山峰通沟岭位于本县中北部,海拔1102.10米,切割深度400—800米,属中低山区。全境内水系非常的发育,主要的河流为绥芬河,是黑龙江的五大水系之一。自西向东流经道河、东宁,在三岔口镇东北部流入俄罗斯滨海边区,向东南注入日本海,其主要支流有大绥芬河(南支流)、小绥芬河(北支流)及瑚布图河(中、俄界河);西部为穆棱河,呈北北东向自西南而东北流经共和,属乌苏里江水系。 气候温和,尤其东宁盆地,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更为宜人,向有“北国小江南”之称。 年平均气温4.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4.6℃,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1.5℃。年降水量530毫米,无霜期151天。
编辑本段特殊荣誉
全国平安县,全国卫生县,全国文明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编辑本段乡镇规划
2005年,东宁县辖6个镇:东宁镇、三岔口镇、大肚川镇、老黑山镇、道河镇、绥阳镇。境内还有绥阳林业局。 东宁镇 辖10个社区、17个村委会:率宾社区、光明社区、中心社区、东兴社区、宏源社区、团结社区、南山社区、繁荣社区、建国社区、西山社区、一街村、二街村、菜一村、菜二村、大城子村、夹信子村、北河沿村、民主村、南沟村、东绥村、万鹿沟村、转角楼村、暖一村、暖二村、葫罗卜葳村、太平沟村、新屯村。 三岔口镇 辖13个村委会:东大川村、新立村、幸福村、永和村、泡子沿村、三岔口村、五大队村、高安村、南山村、矿山村、东星村、光星二村、朝阳村。 大肚川镇 辖14个村委会:大肚川村、团结村、浪东沟村、李家趟子村、胜利村、太阳升村、煤矿村、新城沟村、老城沟村、闹枝沟村、太平川村、西沟村、石门子村、马营村。 老黑山镇 辖16个村委会:信号村、黑瞎沟村、阳明村、上碱村、下碱村、太平沟村、和光村、二道沟村、奔楼头村、罗家店村、永红村、老黑山村、万宝湾村、西葳子村、南村、黄泥河村。 道河镇 辖18个村委会:道河村、和平村、小地营村、通沟村、岭后村、砬子沟村、洞庭村、岭西村、跃进村、西河村、东村、西村、土城子村、八里坪村、沙河子村、奋斗村、前进村、兴东村。 绥阳镇 辖10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第一~第十居委会,先锋村、爱国村、红旗村、柞木村、柳毛河村、联兴村、曙村、河南村、三道村、太平村、二道村、新民村、北沟村、菜营村、蔬菜村、绥西村、三道河子村、太岭村、九里地村、细鳞河村、鸡冠村、双丰村、细岭村、河西村。 绥阳林业局 辖8个居委会、23个林场:第一~第八居委会,细鳞河林场、双桥子林场、老黑山林场、万宝湾林场、太平川林场、三节砬子林场、暖泉河林场、中股流林场、三岔河林场、元山林场、会川林场、道河林场、沙洞林场、河湾林场、黄松林场、双丫子林场、寒葱河林场、青山林场、二道岗子林场、八里坪林场、柳桥沟林场、向岭林场、新青林场。
有关东宁的介绍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39公里,南与吉林省汪清县、珲春市相邻,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境内总面积7137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辖6镇102个行政村,人口21万。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6℃,有效积温2900—3000℃,无霜期150天,雨热同季,水量充沛,年均降雨量495毫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水量充沛,加之山青水秀,物产丰饶,素有 “塞北江南”之美誉。 东宁,因位于宁古塔之东而得名,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30°20′~131°17′,北纬43°25′~44°50′。隶属于牡丹江市,在牡丹江市的东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誉。西北与穆棱市临近、西南与吉林省汪清县、珲春市相邻、东北部以“C”型围绕着东宁县、东部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39公里,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清朝末期便为对俄贸易口岸,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全县土地面积7116.8921平方公里。东宁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森林覆盖率达80%,有红松、赤松、落叶松、白桦、水曲柳、樟子松、云杉、冷杉、紫椴等70余种木材,是黑龙江省第一个无荒山县。可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300多种,有人参、北芪、五味子、鹿茸等珍贵中草药材,盛产木耳、蘑菇、松籽、薇菜、蕨菜等山野菜,年产量850吨,其中黑木耳产量居全国第一,并以其肉厚味美闻名全国。还有稀有的针松茸,全部销往日本。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20多种,储量多,品位高,已开发利用的有煤炭、黄金、石英石、叶腊石等,其中叶腊石储量1000万吨,是我国的叶腊石主要产地之一。水利资源充沛,全县大小河流160多条,其中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的绥芬河在县内流径160公里。水产品有稀有名贵的特产滩头鱼、大马哈鱼、鳍目鱼等,滩头鱼、鳍目鱼闻名全国。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夏季山青水碧,鸟语花香,冬季千里冰封,银装素裹,自然风光神奇秀丽。北方小阳朔--洞庭景观、鸡冠山等自然景区极具有开发价值;十平方公里回归国土森林旅游区,郁郁葱葱、色彩绚丽、婆娑多姿,其间彩蝶飞舞,野兔奔跑,松鼠跳跃,蔚然壮观。悬崖古洞、国际螺洲、半山云气、万壑风牛、暖泉雪浪、空谷石虎、秋江渔火、春日蜃楼等古今奇观,更展现出无穷魅力。唯一的滩头鱼产地。东宁口岸距俄罗斯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53 公里,距俄滨边区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重工业基地基地乌苏里斯克(双城子)53 公里,公路相连,铁路港口相接是全省沿边口岸距俄最近、最便捷的运输通道。东宁口岸北邻绥芬河口岸54 公里,南距吉林省珲春口岸 234 公里,处在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中心环节,陆路可通朝鲜、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各国,跨海可向日本、韩国延伸,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几年来,全县劳务合作派出人数居全省沿边口岸第一位,口岸过货量名列全省公路口岸第一位,其它各项综合指标居全省沿边口岸第二位。东宁县坚持“县内建基地,境外辟市场”的对外贸易发燕尾服战略,实施全方位开放。目前已建成18万亩果菜出口基地;建材、冶炼、轻工、烟酒、食品为主的地方工业产品出口基地;煤炭为主的矿产品出口基地。并且在俄罗斯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建立了果菜、食品、轻工、建材、地工产品等是一个专营批发市场,现正逐步向俄腹地延伸。目前,东宁县已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东宁县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自然风光神奇秀丽。有渤海国古迹和绥芬河大峡谷、鸡冠山、神仙洞、吊水湖、仙人桥、草帽顶子等。20余处迷人的边塞山水景色。10平方公里回归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婆娑多姿,是新开发的著名生态旅游景区。侵华日军东宁要塞群是日军在亚洲修筑的最大的军事要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战场,现已开发成为警示后人的旅游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东宁在黑龙江省哪个位置
东宁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3′—131°18′,北纬43°25′—44°35′,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79公里,南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相邻,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东宁市,是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的县级市。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东宁于清末设治,2015年12月,东宁撤县设市。
扩展资料:
东宁镇位于东宁市政府所在地,东距中俄口岸10公里,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的绥芬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这里是东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宁市商品、金融、信息的交流中心,是联系吉林、牡丹江、鸡西、俄罗斯的交通枢纽。
截止到2020年12月,全镇辖10个社区、17个村委会:率宾社区、光明社区、中心社区、东兴社区、宏源社区、团结社区、南山社区、繁荣社区、建国社区、西山社区;
一街村、二街村、菜一村、菜二村、大城子村、夹信子村、北河沿村、民主村、南沟村、东绥村、万鹿沟村、转角楼村、暖一村、暖二村、葫罗卜葳村、太平沟村、新屯村,24个自然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东宁县
百度百科-东宁镇
洛阳东宁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洛阳东宁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5月2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网络技术推广、服务、咨询等。法定代表人:陈晓东
成立时间:2014-05-20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30301105305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大道与九都路交汇处中迈·红东方广场公寓楼9层07号房
东宁市景点
东宁市景点有东宁要塞群、东宁革命烈士陵园、东宁口岸、绥阳五八暴乱烈士牺牲地、东宁要塞博物馆等。1、东宁要塞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在我国东北三省中苏边境的战略要地上修筑17处庞大的秘密军事要塞,在东宁就有10处,目的是永久占领东北,攻占苏联的梦想。
2、东宁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东宁镇西山社区西山山顶岗地上。
3、东宁口岸:是我国距俄罗斯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最近的一级陆路口岸,与俄罗斯陆路相接成网,铁路相通,又是中俄水陆联运的最佳路线。
4、绥阳五八暴乱烈士牺牲地:为扩大收复工作的范围,开辟新的区域,一九四六年二月,党组织派魏绍武、于佑民、(中共党员)、吴舒兰(魏绍武的爱人、中共党员)等同志到绥阳县建立人民政权,成立绥阳县民主政府。
5、东宁要塞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三岔口镇南山村北2公里的勋山上。在勋山地下要塞一个300平方米的仓库内建立“东宁要塞陈列馆”。
东宁有什么好玩的?
要塞——这个不错挺出名的,里面有各种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神仙洞——也还不错,就是个洞。
寺庙——每年佛诞节人挺多的。
其他的也没什么了。在就是平时去一道坝和率宾广场溜达溜达挺好的。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39公里,南与吉林省汪清县、珲春市相邻,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境内总面积7137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这里山多水多,而我以为的那条发源于长白山簏的穿过绥芬河市的绥芬河原来竟然是在东宁县内,并且穿过整个小县城。它弯弯曲曲地注入日本海,有一段流域完全隐入俄罗斯境内呢,因此这条河也算是界河吧!这里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6℃,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水量充沛,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誉。
东宁互贸区的王主任是位四十出头的女同志,人特别热情,虽然说话有些口吃,但这并不影响她的高谈阔论,只是听她说话,我会不自觉地跟着着急而已。她和东宁县政协主席(姓李,朝鲜族,是我们领导在省民族学校民族班的同班同学,)一起到东宁收费站来亲自接我们,可见领导和他的友谊非同一般。一进入东宁县区,热风扑面而来,这里确实暖和很多。整洁但不太宽敞的街道上,男人们已经穿着半袖,而女士们则已经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里的春天竟然和我们的夏天一样啊!真是让人羡慕!看看时间尚早,王主任提议我们去参观东宁要塞博物馆。
徒步拾级爬上要塞,钻进黑漆漆的山洞,看着当年日本关东军欺压中国人民的铁证,心里不时闪过一丝悲哀和仇恨。侵华日军东宁要塞群是日军在亚洲修筑的最大的军事要塞群,被其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东宁要塞是侵华日军从1935年起征用17万中国劳工用10年时间修筑的军事筑垒,针对前苏联起进攻或防御作用,沿中俄边境纵深50公里,地下军事要塞有10多处,由胜洪山要塞、勋山要塞、三角山要塞、麻达山要塞、409高地、朝日山要塞、出丸山要塞、北天山塞等10余处山洞工事组成,而且每处地下要塞的设施都比较安全,有升降井、各种兵室、防毒门、炮室、指挥所、通气孔、灶事间、仓库等,多处房间和甬道均用水泥被覆。这些筑垒地域都是沿面对苏联的山脉走向构筑,有的相当庞大,分上、中、下三层,最深处达80多米。地上地下交通通道山连山、洞连洞,蜿蜒曲折,有的直接通到地面部队集结的营地,有的仅距俄罗斯一河之隔,陷蔽性极强,且易守易攻,曾屯驻日本关东军三个师团,计13万多人。1945年8月9日起,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完全攻克这些要塞用了21天,牺牲苏联红军1500多人。而8月30日,东宁要塞的900多名日本官兵最后投降,经中、俄、日历史家考证,认定东宁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
当年,日本关东军为了保守阵地秘密,征用的17万中国劳工只有极少生还,绝大多数都被残害致死集中埋葬。劳工坟遗址位于东宁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北1.5公里的山岗上,占地2万多平方米,共有8000余名中国劳工的尸骨埋在这里,象这样的劳工坟在东宁就有10几处。我们虽没有亲眼看见劳工坟,但从讲解员声情并茂的叙述中,我们还是能感觉到这些劳工亡灵的声声倾诉,那感觉像是利刃慢慢刺进身体里一样,让人无法呼吸。
东宁犹在,山河依旧,十万劳工魂归地下,日本侵略者60年前欠下中国人民的血债是不能忘记的。这里虽然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和劳工濒死的悲号,但历史不死,废墟作证。“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记住列宁的话。勿忘国耻!
从东宁要塞出来,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还是快人快语的王主任打破了沉默:“来到东宁,你们一定要品尝品尝滩头鱼!如果没有品尝滩头鱼就象到北京没有爬上长城一样,不算真正来过东宁了。”她向我们介绍,这种滩头鱼实际上是一种洄流鱼,一年中只有这个季节可以吃到这种名贵鱼种,在中国也不过只有三个地方出产这种鱼。从东宁要塞开往绥芬河畔的一个小渔村,竟用了一个小时。途中自然风光神奇秀丽,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小渔村就座落在绥芬河畔,完全隐没在浓密的树林中,半途中我们还徒步走过一次吊桥呢!我们吃的这种滩头鱼就是在这个渔村打捞上来的,这种鱼就和我们黑河的虫虫鱼长得差不多,但价钱贵出许多倍。一条几两重的鱼刚上市时要一、二百元呢!现在便宜些,也要几十元一条,可见其稀少、珍贵。虽然我不是什么美食家,没品出这种鱼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确实味道鲜美。何况一大桌子的鱼,我都不知道从哪下手好。若是光吃鱼不喝酒,那一定可以品出另一番滋味。可惜一喝酒,不仅鱼变了味,而且一大桌子的鱼都剩下了,看着就心疼,可也没地方吃了,又没办法拿走。
饭后,我们又游览了绥芬河大峡谷、神仙洞、东宁—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东宁陆路口岸,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绥芬河大峡谷和神仙洞。 位于县城西郊外的绥芬河畔,与万佛宝塔金光寺遥相呼应。这里的绥芬河水格外温顺,明净如镜的水面上涟波不兴。驼形的山峰下洞府幽深,传说有神仙居住而美名远扬。每到双休日,县城及周边的居民都来到这里开心赏玩。特别是青年男女来这里的就更多了,传说在这里情定终身可以白头偕老呢!不管有无真的神仙,到了神仙洞,我也和别人一样上前礼拜一番,祈求亲人健康、平安、幸福!站在神仙洞的上面驻足远眺,绥芬河大峡谷竟与长江三峡有神似之处,弯弯曲曲的绥芬河从峡谷中间穿过,一路东流。这里山峰奇异,悬崖陡立,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处处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夏季林葱草密,山青水碧。冬季河川银装素裹,山峰险峻挺拔。春季冰雪消融,百花盛开,宛如世外仙境,相传渤海国的四位王子曾在此隐居练剑呢!

其实整整一天我们一直都是东一趟西一趟的,一刻也没有空闲。人虽然很劳累,但依然感觉很兴奋。由于晚饭安排在倚临绥芬河水库的一家两层楼的餐厅,我们得以观赏到落日余晖下的江边景色。傍晚的小城堤岸,宁静安祥。桔红色的太阳泛着浅浅的红晕静悄悄地挂在对面山峰的树梢旁,不经意地把几缕穿过树梢的霞光稀疏地洒落到微波荡漾的河面上,河水竟然也在一瞬间染成了桔红色。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峰呈现出一种平缓流线的态势,更象一座天然的屏障,把美丽的东宁搂抱在怀中。岸边的绿化带,青翠的小草已伸出了头,仿佛在欢迎川流不息的游人呢!一群嬉戏的儿童在岸边的空地上穿着旱冰鞋快速地划来划去,花样百出;三五成群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前拥后挤地从我们身边走过,谈笑风生;推着儿童车的大妈不时地招呼着跑来跑去的小孙子,其乐融融……春季是个适合旅游的季节,而东宁的春天则更加美丽迷人,她正以妩媚婀娜的身姿迎接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让人不能不流连忘返。
为什么把郑氏在台湾的时期称为东宁王朝?
1644年,来自满洲的清兵攻占了北京,明朝部分遗臣在中国南方,先后拥立几位宗室为王,组织流亡政府,继续抗清,郑成功就是当时抗清的一股强大势力。郑氏于1658-59年出兵南京失败后,决定转进其父亲郑芝龙曾经占领过的台湾。1661年3月1日,郑军25,000人祭江候风,23日出海,24日先抵澎湖,然后转进台湾;4月1日进鹿耳门,6日普罗民遮城降,5月3日围热兰遮城,最后终于在翌年阳历2月1日攻下热兰遮城,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在其关于台湾前近代(i.e., 1895年以前)之战争史的研究中,卢建荣(1999,22)将郑成功功台之役(卢称之为“郑荷之战”)形容为“人类有史以来一场空前的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也是决定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的战争”。郑成功死后,由郑经、郑克塽父子先后继承郑成功的统治,一直到1683年清军攻下台湾为止,郑氏三代统治台湾的时间前后只有23年(栗原纯 1995,59-60;杨新一 2000,40-1)。
郑成功在驱逐荷兰人以后,将台湾改名为“东都”,为解决兵粮问题,令诸将士寓兵于农,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到了郑经时,采陈永华之议,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体制,成为可以行使及于全岛的主权力量,体制层次分明,宛然一独立国家。郑经又将东都改为“东宁”,自称“东宁国王”(许极墩 1996,33)。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将东宁视为一个独立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与郑氏政权签订通商条约,当时英国人称郑氏政权为“台湾王国”或“福尔摩莎王国”,英国东印度公司上书郑经时,则称呼其为“陛下(Your Majesty)”(国立编译馆 1997,30;李筱峰 1995,157)。
另一方面,虽然郑氏王朝在事实上是一个独立政权,但是,在名义上,郑氏政权却一贯奉明为正朔,以“回归大陆”为唯一的宿愿;制定政经政策时亦以大陆为依归,推广教育亦在认同大陆,不肯落实本土,一直保持流亡政权的姿态(张德水 1992,41;周明峰 1994,36-8)。因此,很多学者将二次世界大战后流亡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类比为郑氏王朝,因为他们都在大陆战败而以台湾作为“逃亡的地方”,同时也都宣称将以台湾作为暂时的基地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