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日前,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公布,其划分出中国城市最新格局,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70个Ⅱ型大城市。长沙以554.64万城区人口,由Ⅰ型大城市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人口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繁荣度的晴雨表,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中心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长沙,正在向中国式现代化奔跑。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做优城市品质、做强城市能级、做大城市品牌,城市承载力、吸引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超过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口集聚效应显现,这成为长沙发展的最大支撑,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
城区更大 人口更多做大存量、做优增量,是做大人口规模的两个发力点。
这两点都有着相同的指向,那就是宜居、宜业、宜游,就是要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加快“五区”建设,按照“四精五有”要求,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围绕“东拓、西提、南融、北进、中优”的空间发展策略,长沙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截至2021年底,长沙市建成区面积超700平方公里,“一轴一带四走廊、一核两副十组团”城市格局加快构建,“一江两岸、跨江发展” 的城市功能布局迈向更高水平。“以前到其他一线城市旅游,总是羡慕那些乘地铁通勤的人。
如今,家门口就有地铁站,6条地铁、1条磁浮快线覆盖主城区‘六区一县’,无论是通勤还是外出办事、游玩,乘地铁出行都十分舒适、便捷。
”家住开福区政府地铁站附近的廖女士说。7条轨道交通线路相继开通,12条过江通道串联起湘江两岸,黄花国际机场迈进“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米”字形高铁网络加速成型……长沙不断深入推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交通“聚中部、通全国、联全球”的能力不断提升。做优城市品质,长沙重“面子”更重“里子”。
十年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倍增,“房住不炒”的长沙经验在全国推广,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域全覆盖,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在长沙上好学成日常, “1530”就医圈、“15分钟养老服务圈”、智慧医养让就医养老更便捷更优质……长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持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正因如此,长沙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近几年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最多、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吸引了一大批创新人才集聚于此。实力更强 能级更高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长期以来,长沙始终把自身放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来谋划,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把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
十年来,长沙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99.9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270.70亿元,跨越7个千亿台阶,冲到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长沙先进制造业由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千亿级园区达5个,规模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打造了“工程机械之都”“智造之城”的硬核实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居全国第一,长沙创新能力跃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数字经济总量近4000亿元,居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第12位……长沙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在全国城市竞争中不断争先进位,成为吸引众多年轻人落户创业的关键因素。比如移动互联网产业,近年来,长沙持续拿出“真金白银”厚植产业沃土,持续增强对互联网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如今,并不占先发优势的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长沙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位列中部城市第一,被誉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的“互联网产业第五城”。又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布局并不算早,但依靠始终保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定力,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从追赶者变身领跑者,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吸引了诸多年轻人和企业落户长沙,诞生了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诸多领军企业。胡斯博是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智驾平台部的主任科学家,5年前,他在美国收到希迪智驾创始人李泽湘的邀请函来到长沙。胡斯博说,长沙给人才提供了舒适的创新环境,最大程度激活人们的创新热情,释放了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同时,长沙为企业和产业生态圈深度融合提供了保障,让技术能实现真正落地。
另一方面,长沙用心用情打造人才引力磁场,推出系列人才政策,托起年轻人安居乐业的追梦底气,成为诸多年轻人奔向数字经济新未来的首选城市。魅力更大 引力更强人是城市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口的竞争。不沿海、不沿边的长沙突破地域界限,不断提升城市品牌,从“网红”城市迈向“长红”城市,吸引着全国的目光。
“长沙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和优质的营商环境,这些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长沙熙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Pastore Mario感慨道,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发展,熙迈从最初的20余人到如今拥有超过400名员工,2021年营收超8亿元,15年实现了近20倍的增长。过去十年,长沙市场主体总量增长2.2倍,截至目前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0万户,A股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总市值均居中部省会城市首位,贸易伙伴遍布全球227个国家和地区,超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在长沙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者“近悦远来”,选择投资长沙、落地长沙。
互联网岳麓峰会、中国新媒体大会、世界计算大会……长沙逐步成为会展高地,越来越多的行业大咖“打卡”长沙,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长沙、爱上长沙、落户长沙。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张张城市名片,展现出长沙既厚重又青春,创意无限、灵气闪耀的风姿,让无数年轻人憧憬。长沙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出圈”“建群”。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立足“一带一部”支点优势,积极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深度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奋力在全国争先进、在区域作示范、在全省当标杆。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